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设计师工作总结 > 正文

三月桃花水教学设计(汇总18篇)

时间:2024-05-10 22:17:07 作者:影墨

教学计划是指教师针对一段时间内的教学活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方案。下面是几份经过专家审核的优秀教学计划,非常值得学习和推广。

小学四年级语文《三月桃花水》优选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五个,会写11个。

2.与《春潮》对比阅读,体会两篇课文在语音、语速和用词方面的不同,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接受文化熏陶,提高思维水平。

3、用心体会文中的排比句、拟人句、比喻句、对偶句等句式,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妙处。

4、让学生在熟读成诵中,达到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的目的。

教学重点:

与《春潮》对比阅读,体会两篇课文不同的风格,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教学难点:

用心体会文中的排比句、拟人句、比喻句、对偶句等句式,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妙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2、学生齐读课题。

(由于没有相关的音像资料,因此教师可以以生动的语言描述创设情境导入,初次提示学生要与《春潮》对比阅读。另外本课语言优美,因此教师在设计导语、总结语时也应力求优美,与文章意境相符。)。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整体感知;: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出示生词,先自己读,再指名读。(出示的生词包括含生字的,和以前没接触过的,如:催促、应和)。

3、交流:同学们在预习时通过查字典解决了哪个词语。(四年级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词语的习惯,尤其应该强化对词典等工具书的使用。)。

4、默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三月桃花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检查学生读书的收获,引导学生读文章一定要从整体感悟。教师相机板书:水清如明镜水声如音乐)。

学生的收获可能是零乱的,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整理,也就是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如:学生可能笼统的说――三月桃花水很美,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再问问他:“这几句写的是水的美。”

三、精读悟情。

教师小结:看来,两读课文之后,三月桃花水那悦耳的流淌声和清澈的身影已经给同学们留下了印象。这就是你们读书所得。让我们再用心读读课文,圈一圈、画一画有关的语句。(学生再次默读。教师提示学生用不同的读书记号做批注。)。

“水声如音乐”――。

1、学生交流画出的语句。(1、3、4段)。

2、(重点指导朗读第四段)请大家先想一想这一段该怎样读,在自由练读。通过朗读体现自己的心情。

3、指名朗读,男女生进行朗读比赛。(发现读的好的,让他说说自己为什么读的好――如;把自己当做沉睡了一冬的河流,醒来后心情愉悦;再如:学生结合“呵,河流醒来了!”一句,体会到作者看到河流哗哗流淌时的惊喜、之情……)。

4、教师引读第三段,全班感情朗读第四段。

5、这样动听的流水声,你想用一个什么句子来夸夸它?(仿照“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学习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

水清如明镜――。

1、学生交流画出的语句。(2、5、6段)。

2、(重点指导学习第四段)它看到燕子、垂柳、姑娘、炊烟……怎么能说明“水清如明镜”呢?(倒影)。

3、让我们也做一次大饱眼福的桃花水,尽览水中美景――自由练读。

4、想不想看一看水中美景?请大家闭上眼睛,看你能看到些什么。指一名学生配乐朗读。其他学生闭目想象。

5、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结合读书所得说,也可以继续展开想象说,教师及时评价――这是省略号里藏的话。)。

四、总结全文;

1、三月桃花水,声如音乐,清如明镜,怎能不叫人沉醉,叫人流连――全班齐读7-9自然段。

2、读到这儿,你有不懂的地方吗?(可能质疑“比金子还贵”“盛满心灵的酒杯”)。

3、让我们也把这“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的三月桃花水盛满我们“心灵的酒杯”吧。全班配乐朗读全文。

三月桃花水教学设计

1通过形声字,区别形近字认识“绮、谈”两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和”。

2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一边读一边想画面体会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一边读一边想画面体会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读背关于描写春水和桃花的诗句,读完诗句你是否心情舒畅?

二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桃花水的?

三理解课文。

好文章要多读细品。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完句子,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2理解小铃铛丝绸是什么声音像小铃铛?是什么光芒像明洁的丝绸?作者用文句引出三月桃花水。

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读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你想到了什么画面?2体会拟人句,写出了河流充满的生命力。

3读“一千朵桃花,一万个小酒窝”,你想到了什么?联想到了千多万朵梨花开。用到了夸张。

4带着想象再读这段话,体会三月桃花水的美。

5认识“绮”形声字和丝织品有关,组词:绮丽。

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读句子,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比作什么?2结合竖琴图片理解。3体会比喻句,生动地写出了三月桃花水声音动听,柔和与多变。

学习第四自然段。

1老师读第四自然段,学生边听边想画面?

2拖拉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3多音字“和”和谐应和。

5一年之计在于春。同学们在这美好的春光里,是否为自己定个小目标呢?

6再读第4自然段,末尾“……”省略了竖琴演奏的声响,请你想象?

学习第五自然段。

1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比作什么?明镜会照出什么景色呢?

2作者写了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学习第六自然段。

1读句子,想画面。一行白鹭上青天2观察仔细想到贺知章的《咏柳》3吟诵《咏柳》同学们也能想到更多的春天美景。4再读这段话,感受春天的美景。

学习最后一段。

1千言万语道不完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哪个词道出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陶醉”

2再读这一段,感受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四总结全文。

五拿起笔,写美好的春天,看谁写得美?

六阅读朱自清《春》,感受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板书设计。

竖琴。

明镜。

课文《三月桃花水》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般技能:能结合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与优美的句子;。

了解春天大自然的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春天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仔细的观察;。

了解春天大自然的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

教学用具:

投影,图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课:

二、听录音,读课文:

1、放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标上自然段。

3、学生交流,教师随机板书:

(春天的竖琴春天的明镜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

三、品读课文。

2、小组讨论:

指名说说。

集体交流。

3、重点学习3、4、5、6小节。

(1)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你听到奏出了什么的样的乐曲?

(2)听音乐,想像这种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指名交流。

(4)美读3、4段落。

(5)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配乐读读5、6小结。

(6)说说明镜中还映照了哪些景物?

仿照这样的格式说一说我看见。

发现()。

4、听音乐朗读3、4、5、6小结。

(1)集体交流。

(2)齐读7、8、9自然段。

五、师生沟通:

春天的竖琴春天的明镜。

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联系课文各抒己见。

1、复习课文内容:

2、作业交流:面对春水的力量,你想对大自然说些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结合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概括段意。

5、比较这篇课文与《春潮》有什么不同?

四、学写生字:

学生自学生字。

交流重点字:袅弦。

作业设置:

摘抄优美的词语:选择一个造句。

《三月桃花水》

北师大版语文教材第八册《三月桃花水》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描写了阳春三月,春水滋润大地、催生万物的美丽景色,赞美了春天的美丽。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比成竖琴、明镜,揭示了春水的可贵,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全文语言优美,很适合朗读。

【设计理念】。

本文用诗一般的语言赞美了三月桃花水的万般柔情、清澈明净。我遵循“初步感知——整体感知——精读品味——整体回顾”的阅读规律,采用以读为主线,以读代讲,以读促表达的方法。在朗读中创设情境,理解课文的意境,把对春天、春水的喜爱、欣赏之情带到朗读中,并引导学生用心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精妙。再抓住段后的省略号,引导孩子展开想象,让学生在层层推进的想象中受到语言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结合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让学生在熟读成诵中,理解课文的意境,达到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的目的。

3、用心体会文中的排比句、拟人句、比喻句等句式,体会作者运用动词的妙处。

4、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可贵的春水滋润大地,催生万物,春天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让学生在熟读成诵中,理解课文的意境,达到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比较阅读,奠定基调,导入课文。

1、播放两段音乐,让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不同。

(一段振奋激动,一段轻柔舒缓。)。

2、出示两段话,让学生读出不同感受。

(一段是慷慨激昂的文字,一段是轻柔舒缓的文字。)。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三月桃花水》。)。

4、解释课题。

课件出示画面帮助学生理解。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桃花水”

教师小结:阳春三月,正是桃花盛开,鸟语花香的季节,这时的水,人们给它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桃花水”,指的就是“春天的水”。  (板书“春水”)。

5、指导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受。

1、出示自读要求及生字词,学生自由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课文;

(2)填空:“三月的桃花水,是      。”

(3)这篇课文该用怎样的语调读?

生字:

裹(guo)着  琴弦(xian) 催(cui)促(cu)]。

2、读后交流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词,再齐读。

(2)完成填空,相机理解“竖琴”。

(3)这篇课文该用轻柔舒缓的语调读。

三、范读课文,理清思路。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思考: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它弹奏了哪些动听的音乐?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它映照了哪些优美的景色?找出相应的段落。)。

2、听和交流。

(声音:第四自然段;景色:第六自然段)。

四、感受“水声如琴声”

1、学生默读第三、四自然段,用“。”圈出听到的声音,用“   ”划出声音的特点。

2、读后交流,并板书各种声音。

[浪花声:有节奏的。

水波声:忽大忽小的 (通过朗读理解“忽大忽小”)。

低语声:纤细的     (指导要小声地、悄悄地读  体会修辞手法:拟人)。

丁冬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体会修辞手法:比喻)。

水浪声:急流的   (理解要读出急来)]。

3、师小结:真正使“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弹奏出了无数美妙的音乐。

4、学生自由练读3—4自然段,比比谁读出了这些声音的特点。

5、指名读,师生评议,全班齐读。

6、师小结: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能一起告诉老师吗?

五、想象“水清如明镜”

1、学生轻声读第五、六自然段,用“。”圈出桃花水中映照的美景,并在头脑中想象画面。

2、读后交流,并板书所见景物。

[燕子、垂柳、姑娘、炊烟……]。

相机理解“如雾如烟”,“水底立刻浮起一片片花瓣”,“袅袅”,以助朗读。

3、欣赏动画,感受景美。(图中多种具有春天代表性景物)。

4、学生默读第六自然段,用“  ”划出让画面动起来的词。

[飞过,裹着,披上,来到,浮起,升起]  (课件中标出)。

5、学生自由练读五、六自然段,读出动态美来。

6、指名读,师生评议,全班齐读。

7、师小结: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能一起告诉老师吗?

8、指导学生抓住省略号展开想象,先同桌交流,再集体交流。

(出示“它看见      ;

它看见      ;

它看见      ……”)。

9、师小结:像这样有三个或更多的句式整齐,结构类似,内容相近的句子组合在一起的修辞手法就叫——排比。  (板书)。

六、小结课文,布置作业。

2、出示作业:

将《三月桃花水》这篇课文读给同学、老师或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感受春水的美丽。

【板书设计】。

是春天的竖琴(浪花声、水波声、低语声。

丁冬声、水浪声)。

春水。

是春天的明镜(燕子、垂柳、

姑娘、炊烟……)。

(拟人、比喻、排比)。

三月桃花水教学设计

课文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生动画面,展现了乡村生机盎然的景象。

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充满着浓浓的抒情味。开篇以疑问句总起,激发读者的好奇,还用整齐的短剧结构,不仅节奏明快,而且展现出一幅动态的画卷。第二部分用“竖琴”和“明镜”引领,唤醒读者的联想,照应开头的两处疑问,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用生动、优美的语言铺陈春水滋润万物、装点大地带来的美好感受。第三部分的四个五字句,节奏明快,先写远景,再直抒胸臆,呼应开头。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绮、谈”2个会认字,读准多音字“和”。

2.理解作者把春水叫作“桃花水”,体会语言的优美。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

三、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把春水叫作“桃花水”,体会语言的优美,读出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ppt。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范读,引入新课。

出示课件1:

预设1:这是一篇描写春天的文章。

预设2:这篇文章写了春天的花草,尤其重点写了桃花和流水。

预设3:桃花水是什么呢?是桃花落在水上吗?

教师引导: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和猜测,先听一听老师读课文。

教师范读。

教师追问:这回你们知道了吗?桃花水是什么呢?

预设:春水。

二、提供学习方法,小组完成学习。

教师引导:在课文中,作者把春水叫作“桃花水”,文章的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今天我们就运用已经在之前的学习中掌握的学习方法,进行自学。

学习要求:

出示课件2:

三、全班交流:

出示课件3:

预设1:我从这句话感受到作者很喜欢桃花水。读了这句话我也特别喜欢桃花水。

预设2:文章开篇就用了这样两个疑问句,我读的时候不自觉就像读得轻柔一些。

教师引导:那你试着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学生朗读)。

教师提问:听到这句话的同学,你们是什么样的感受?

预设3:我觉得浑身充满了阳光,很明亮。

预设4:不仅明亮,还很光滑的感觉。

预设5:“轻轻”一词,说明河流刚刚苏醒,汩汩流动,缓缓前行。

教师小结:作者连用两句疑问,引发我们的好奇与惊喜。看到春水苏醒,万物生长,我们就和作者一样,心中充满了喜悦之情。请大家再读这两句话,体会文字呈现的画面之美。

出示课件4:

预设1:读完这句,我仿佛看到了落下来的桃花在水面上飘着,向远处飘去。远远看去,就像铺了一层粉色的地毯。

预设2:读了这句话,我突然就明白了为什么作者把“春水”叫做“桃花水”。朵朵桃花陪着流水流啊流,形成一个个小酒窝,顽皮地向前跑去。

教师引导:你的理解很有道理。那你能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一读这个段落吗?(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教师巡视点拨)。

出示课件5:

教师引导:为什么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呢?

预设:因为春水哗哗啦啦流过的声音好像一首动听的歌曲。

教师引导:桃花水不仅在色彩上更春天增加了美感,也带来了听觉上的享受。听——。

学生自己朗读第4自然段。

教师引导:请大家继续带着自己的感受尝试来读一读第5、6两个自然段。

学生自由朗读,并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朗读,体会语言的优美。板书:(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

四、自学生字。

理解词语:绮丽。

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换词的方法来理解,如美丽、明丽、艳丽。

重点理解多音字“和”。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选合适的字音填词的方式,理解多音字在不同词语中的含义,进一步体会多音字音义结合的特点。

出示课件6: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生字写2遍,生词1遍。

《三月桃花水》教学设计

课文是一篇描写江南春水的优美散文。课文通过诗化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赞美了三月桃花水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美得让人沉醉。这篇散文由9个或长或短的段落错落成章,却又形散而神不散。开篇由两个设喻精巧的疑问句引领全文,接下来,用是春天的竖琴、是春天的明镜充分展现三月桃花水的美丽,它的美,美在有声又有色,也就不露痕迹的回应了开篇的问题。结尾是作者由衷的赞美,直抒心意,这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的三月桃花水,已经流进了爱上它的人们的心中,已经为它深深着迷、沉醉。课文结构清晰,线索明朗,文字优美,韵味无穷。三月桃花水的美是与淳朴、恬静的乡村生活紧紧相连的。全篇皆是清新淡雅的词句,并巧妙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再糅合了作者浓郁的喜悦、喜爱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水的真挚情怀。

1、能够正确认读绚纤等生字和课文中琴弦、裹着、草如茵、掬一捧、应和、袅袅炊烟等词语。并能理解课文中绚丽、催促、草如茵、纤细、应和、竖琴、沉醉、柳如眉等词语。

2、能够正确书写生字词。

3、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赤子之情。

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能找出课文中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的句段,并能体会作者使用这些修辞方法的用意,感受本文文字优美、意境清新的特点。结合平时学生作文中词语贫乏、句式老套的毛病,鼓励学生在积累的基础上学习模仿造句、写话。

培养学生熟读成诵的习惯,既能使学生积累优美词句,又能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提高语言表达的语流、语感能力。

乡村生活、生产的图片或课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昨天,老师带你们看了一次春潮,现在耳边好象还响着轰隆隆的春潮声。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三月的桃花水边,到那里,我们又会有怎样的奇遇呢?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读不准的字词。

2、指名分节朗读,教师相机订正错误的读音。

3、结合学生的质疑学习生字:(辨析字音、字形)。

绚绚弦纤和(多音字)袅茵掬裹(衷)淌(躺)犁(梨)瓣(辩)。

4、学生两人一组,齐读课文,互相检查是否读准字音。

5、教师提问:这篇课文描写的三月桃花水,给你们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三月桃花水是美丽、迷人、令人陶醉的)。

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和情感来读课文?(用欢喜的心情、轻快的朗读方式)。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画出课文中自己不理解的词句。

6、学生质疑。(对于学生提出的、较容易的字词问题,如果有其他学生能够解决的,就应该多让学生用自己的表达方式、理解方式解决,因为这是学生的初步自学过程,不要要求尽善尽美。对于比较难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继续学习。)。

三、再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比一比谁读得流畅而有感情。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这一段文字里有几句话?是什么句式?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在课文中找出和这两句话对应的'段落。(两句话,是疑问句,分别对应3、4自然段和5、6自然段)。

3、教师引导:

是什么声音――三月桃花水的水声(把流水声比喻成小铃铛的声音,清脆悦耳。)。

是什么光芒――三月桃花水的水面(把明镜般的水面比喻成丝绸,明亮耀眼。)。

四、布置作业:

1、感情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选择自己理解了的词语造句)。

第二课时。

一、检查朗读情况:

1、让学生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或自己认为能读得最好的段落。

2、提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你为什么觉得这段比较好读?

(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如果没有明显的错误,就不要否定学生或幼稚或离谱的回答,因为这是孩子对课文的初步感知,即使有不够准确的地方,教师要重在适当引导,而不是强调唯一答案。也可以就此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鼓励他们完整、准确地表达。)。

二、学习课文:

1、齐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当你读这一段时,你眼前会出现怎样的景象?

2、课件展示。

3、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点拨:

呵,河流醒来了!――一个语气词呵,表现了作者乍见春水的兴奋之情;一个醒把被束缚一个冬天的河水重获新生的喜悦写活。(拟人方法)。

流动的水在舞动朝霞,水中的浪花、旋涡,在作者笔下成了樱花酒窝(比喻)。

4、分男、女生读描写水声、水面的段落。

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为什么是明镜?它照出了什么美景?

6、教师提问:

课文的第3―6自然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找出来,读一读,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把桃花水比喻成竖琴明镜,把波纹比喻成琴弦,第4自然段运用了排比、拟人方法,把柳枝比喻成长发,把衣着艳丽的姑娘比喻成花瓣)。

7、学生自由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金子还贵,因为它纯净透明,所以比银子还亮。)。

(三月桃花水让所有见过它的人深深地陶醉,掬一捧,品一口,就好像美妙无比的桃花水流进我们的心里,让我们永远铭记。结尾表达了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深情赞美和无比热爱。)。

8、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思考:读《三月桃花水》和读《春潮》时,你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三、拓展:

1、反复朗读课文中优美句段,模仿句段,写一写四季之一的自然景观,或写一写春天游园的见闻(也可安排在课后进行)。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并尝试背诵。

2、形近字组词:

梨鞠纤瓣鸟裹琴。

犁掬迁辩袅衷铃。

辫衰。

板书设计:

什么声音?

竖琴。

沉醉。

什么光芒?

明镜。

教学反思:

《三月桃花水》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这篇散文,不仅文字优美,意境清丽,而且文章结构精巧,前后文之间,有问有答,各个段落在错落中,又有句式的重复和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令人身心愉悦。

所以在教学中,我首先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包括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性的自学朗读和课后巩固性的朗读;课堂采取各种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熟悉生字词的字音,初步了解课文意思、课文结构,以及初步感知课文的意境;边读边想象,在朗读中创设情境,理解课文的意境;把对春天、春水的喜爱、欣赏之情带到朗读中,让学生有感情、有意境的朗读。另外在本文教学过程中,我充分给学生自学的空间,让学生在预习中,在朗读中,在小组活动中,在各个思考问题的设置和回答的过程中,都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自学能力。再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串讲课文,教师只要针对课文中疑难之处进行适当引导、点拨,学生就能在自我领悟的基础上,逐步深入课文的精妙之处,更能真切的与作者在情感上自然而然地产生共鸣。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三月桃花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结合上下文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五个,会写11个。2.与《春潮》对比阅读,体会两篇课文在语音、语速和用词方面的不同,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接受文化熏陶,提高思维......

三月桃花水教学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还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美文佳作都具有极强的意境美,而这意境美是需要借助想象来体验的。都知道,想象是激发情感的关键。学生朗读时,不仅要注意语感,而且还要伴随对具体形象的感知、联想、想象。德国戏剧家席勒指出:“想象越生动活泼,也就更多引起心灵的活动,激起的情感也就更强烈。”于是,在《三月桃花水》第二时的教学中,我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通过创设情境挖掘出教材之外的东西,发展学生的思维。在此环节中挖掘现教材中隐藏着的情感。学生通过想象再现了语言文字可描绘的情景,产生了真情实感,大大提高了朗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年级的学生,具有了初步的语文学习方法,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交流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初步具有应用语文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内容与学生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知识,大胆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验,容易与文本产生共鸣。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描写了阳春三月,春水滋润大地、催生万物的美丽景色,赞美了春天的美丽。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比成竖琴、明镜,揭示了春水的可贵,春天已经悄悄地向我们走来,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全文语言优美,很适合朗读。

教学目标阐明(三维)

1、理解“纤细”“催促”。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能结合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2、采取各种形式的朗读,真切的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春水的可贵,春天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仔细的观察;

2、了解春天大自然的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

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策略:

《三月桃花水》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这篇散文,不仅文字优美,而且文章结构精巧,前后文之间,有问有答,读起来琅琅上口,。

所以在教学中,我以读为本贯穿课堂始终,读的形式多种多样,读的指导丰富多彩。如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像,理解课文的意境,把对春天、春水的喜爱、欣赏之情带到朗读中,让学生有感情、有意境的朗读。另外在本文教学过程中,我充分给学生自学的空间,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自学能力。再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针对课文中疑难之处进行适当引导、点拨,让学生就能在自我领悟的基础上,逐步深入课文的精妙之处。

教学媒体:制作多媒体课件、音乐、各种水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美

谈话: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三月桃花水那悦耳的流淌声和清澈的身影已经给我们留下了印象,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这美丽的三月桃花水。

二、自读课文,选择美

2、学生自读课文。

三、精读悟情、感受美

(一)水声如音乐

1、(师出示课件)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点拨:

(1)“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表苗谈心”

a、引导:“纤细”这个词你们是怎么理解的?这个词换进去读读这句话。

c、指导朗读:带着你们的感受读读这句话,谁还想把这种感受带给同学们。

(3)那急流的水浪声,是在催促着村民们开往上犁播种啊!

a、理解“催促”:“催促”这个词咱们平时经常用到,谁能用它说句话?

c、师引导:听得出,你特别的着急,谁能让我们从你的表情和动作中看见你的着急。

d、指导朗读:有了这样的体会,咱们班的男同学,同三月桃花水一起去催催农家人。

2、有了刚才的理解,同学们,带着你自己的体会,把这段话美美地读一读。学生自由读一两钟后,点一名学生读。

3、师课件配乐范读。(播放课件)

4、学生齐读。

6、学生边听边看联想。

在我们的耳中,它还像什么呢?请同学们用心去发现,去聆听,去想象,去感受,看谁的联想最丰富?(播放课件)

7、师评价:

听同学们这么一说,我听懂了,这哗啦哗啦的流水声原来是大自然一种最质朴的语言,你们跟作者刘湛爷爷一样,都是生活的有心人。

8、引导学生找出文中与这段话相关的句子,并理解所找出的句子与这段话在结构上的关系后,师生合作将它们连起来读一读。

(二)水清如明镜

过渡:三月桃花水听着悦耳,读着悦心,那么看着会更觉得悦目。这一个部分,老师相信同学们有足够的能力自学完成,请同学们按照大屏幕上的自学要求,结合我们刚才的学习方法自由地把这一个部分学一学,开始你们的学习之旅吧!

1、学生自学,师提示:不动笔墨不读书。

2、学生汇报自己的自学成果?

4、(播放音乐)除了文中的你仿佛还看到了什么?

5、一齐美美地读读这段话。

(三)赞美三月桃花水

1、我们读了这样美的课文,欣赏着这样美的景色,此时此刻,你们想说些什么呢?(板书:陶醉)

2、你们跟刘湛秋爷爷的心是相通的,这样悦耳的声音,这样多姿的身影,怎能不叫人沉醉。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美丽的三月桃花水。学生齐读。(出示课文7、8、9自然段)

3、读着读着,有些地方会让我们有了新的发现,也可能会有些不明白的地方,你就抓住它,多读几遍,然后我们一起来分享,来解决。

4、分享与解决。

重点指导理解“比金了还贵啊,三月桃花水”和“盛满我们心灵的酒杯”。

1、同学们,作者刘湛秋爷爷用诗一般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看到的美、听到的美、想到的美,此时此刻,在我们心中,三月桃花水已不再是水,它还是……还是……还是……还是……让我们也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赞美你心中的三月桃花水,比如朗诵、创纺诗歌、表演、唱歌、绘画等等。

2、学生小组全作自由准备后展示。

3、读了这么美的课文,老师也忍不住写了一首小诗,师生配乐读诗。

五、课堂小结,总结美

1、这就是叫人迷人的——————也令所有人着迷的——————。

2、段暂的40分钟很快就要结束了,可美丽的三月的桃花水将永远地盛满我们心灵的酒杯。

板书设计:

三月桃花水

水声如音乐

陶醉

水清如明镜

小学四年级语文《三月桃花水》优选教学设计教案

1.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及组成的新词。重点指导书写“裹”,重点理解词语“绮丽”、“催促”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体会关键词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了解“桃花水”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景和勃勃生机。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体会关键词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体会关键词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关春汛、农耕的资料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及组成的新词。重点指导书写“裹”,重点理解词语“绮丽”、“催促”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质疑入手,激发兴趣。

1.孩子们,今天咱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大家一起来读读它。(揭示课题)。

2.质疑课题。

这篇课文的名字叫“三月桃花水”,多奇怪啊!大家来猜猜,三月桃花水是什么呢?

生发挥想象,自由叫答。

学生交流,读课题。

自由发言。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1.自由读文,了解大意。

是呀,老师也想知道这桃花水到底是什么,咱们一起打开书第lo页,在书中找找吧。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借助我们以前学过的方法来认识生字,然后对同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集中识字。

孩子们,咱们刚刚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认识了生字,我们一起和它们交个朋友吧。

(1)师指名读,当读到“暖”、“催促”、“袅袅”等词语时,相机指导,

重点强调其字音,再齐读。

(2)出示词语“绮丽”。

说说绮丽是什么意思?再换词理解。

(3)请孩子们仔细观察生字,哪个生字最复杂、最容易出错?出示“裹”字。指导写“裹”。

自由读文。认读生字。

学生注意几生字的读音。

学生读词语:

学习多音字和。

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再读字词。铃铛绮丽轰鸣小麦催促裹着抖落袅袅炊烟。

理解词语。

分析记忆字形。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再读课文,提出质疑。

1.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初步懂得文章写的是什么事?自由轻读课文。

2.检查、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3.生再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说了些什么。

4.再读课文,提出质疑。

(1)认真地默读一遍课文,再思考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待会儿告诉大家,我们一起解决。

(2)生自由回答,师筛选有价值的问题。

带着问题自己读书。

理解自然段的段意。

学生学习提出疑问。

作业:

一、朗读课文。

二、写生字新词。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体会关键词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2.了解“桃花水”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景和勃勃生机。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1、朗读课文。

2、指名读词语。

朗读。

读词语。

二、美味品读,精读悟情。

(一)品读第3、4段。

1.会提问的孩子就是会谈恬的孩子,刚才大家提出问题:为什么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呢?这答案也许就藏在文中,请大家自由读读3、4段。

2.指名回答。

3.仔细品读。

(1)理解“轻柔”。

师引导学生知晓“轻柔”的意思,再从读中感悟流水的轻柔以及发出的悦耳动听的旋律。

谁能读得更轻一些?(报名读,相互评)。

大家一起“轻柔”地读一读这一句。

(2)理解“谈心”。

大家知道“谈心”是什么意思吗?你喜欢和谁谈心呢?那你学着你谈心时的语气来读读这句话。

咱们也来和麦苗谈心,一起练习练习这句话。

(3)品味“催促”。

三月的桃花水哗啦哗啦,丁零丁零,忽大忽小,时缓时急,它们是去干什么呢?(齐读第四段最后一句,引出“催促”。)。

“催促”这个词咱们平时经常用到,谁用“催促”说句话?

那“催促”的意思一定是很急很急吧,我们也和桃花水一起去催催农家人。(齐读最后一句)。

(4)美读第3、4段。

三月的桃花水,有粼粼的波纹,有细白的浪花,还有动听的声音,让我们一起去读读它。(师引读第3段,生齐读第4段)。

孩子们,根据老师的提示,练习练习,看谁先背下来。

让我们来试着背一背这奏出动人乐章的桃花水吧。(生和着美妙的音乐边背边想象。)。

(5)师小结,提炼背诵心得。

(二)美读第5、6段。

1.自由读、初步感知美景。

那三月的桃花水为什么是春天的明镜?哪些段落告诉了我们?

请孩子们快速阅读第5、6段,并找出喜欢的句子勾出来,多读几遍。

2.自主阅读鉴赏,美味品读。

(1)品读第6段第1个分句。

抽生答:在读这句话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蓝蓝的天、白白的云,还有展翅飞翔的燕子,真美啊!谁再来读读这句。喜欢这句的孩子,咱们一起来读读这句。

(2)品读第6段第3个分句。

孩子们,你们请静下心来读读第3个分句,你的眼前浮现出了什么样的景色?抽生自由回答。

(3)品读第6段第4个分句。

你为什么喜欢这句?生答,指名读,相机指导“袅袅炊烟”,全班各种形式巩固读。

(4)拓展训练。

河水映照着这么美丽的景色。除了那三月的桃花水,你还看见了什么美丽的景色呢?生自由回答。

(5)美读第5、6段。

三月的桃花水,就是春天的明镜,孩子们,让我们透过这面镜子来观赏一下这美丽的春光,美美地读一下吧。(生自由读)让我们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来齐诵描写这春光明媚的两段。

比金子还贵啊,三月桃花水;比银子还亮啊,三月桃花水!

默读,提出疑问:为什么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呢?

朗读,体会,谈感受。

理解词语轻柔,读文。

理解词语“谈心”,读文。

读句子。

谈感受。重点朗读句子。

理解词语“催促”,读文。

读句子。

再次朗读。

品味、背诵。

了解背诵心得:重点抓住第4段巾的重要词语,充分理解“轻柔”、“谈心”“催促”等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的妙处,反复诵读,读出韵味,使学生仿佛一下子听见了桃花水发出的动听的旋律,一下子又步入了一个农耕的阳春时节。

读文。

生倾吐内心感受。

读句子。

谈感受:美丽的姑娘,明媚的春光,清澈的河水,景色无与伦比。谁来把这句再读读?指名读。

谈感受。

(生自由读)。

水“贵”在何处呢?因为春天的桃花水是农作物生长的宝贵水源,与上文中的“与麦苗谈心,农家人开始开犁播种”相互照应,真是“春雨(水)贵如油”啊!“亮”得多清多明啊,与上文的“明镜”相照应。

三、思维发散。自由想象。

(出示课件:三月的桃化水,是)。

大家自由练习说说。

师指名回答,给予赞赏。

学生读文、讨论。

争当小诗人。

有感情的读文。

四、再诵美文、表达情感。

1.小结、美读全文。

2.课后习作。

孩子们,相信你们已经将这美丽的景致牢牢地记在脑子里。下课后,请大家和同桌或几个小伙伴一起抓住你最喜爱的一处春景,用画画与写诗或几句话来表达你对春天的爱。

读文。

动手写一写、画一画。

作业。

1、写词语。

2、摘抄佳词佳句。

板书:

声音铃铛般清脆。

总写(1、2)颜色明洁而清澈。

形态酒窝般回旋。

把河水比作竖琴。

春天的竖琴把波纹比作琴弦。

(3、4)把浪花比作鼓点。

分写春天的明镜白云飘、垂柳秀。

(5、6)姑娘美、炊烟升。

概括赞叹:桃花水贵而亮。

(7)。

课后小结:

《三月桃花水》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认读“绚”“纤”等生字和课文中词语,并能理解课文中词语。

2、能够正确书写生字词。

3、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山河之情。教学重难点:

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能找出课文中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的句段,并能体会作者使用这些修辞方法的用意。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读不准的字词。

2、指名分节朗读,教师相机订正错误的读音。

3、结合学生的质疑学习生字:(辨析字音、字形)绚。

和(多音字)。

裹(衷)。

淌(躺)。

犁(梨)。

瓣(辩)。

4、学生两人一组,齐读课文,互相检查是否读准字音。

5、教师提问:这篇课文描写的三月桃花水,给你们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6、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画出课文中自己不理解的词句。

三、再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比一比谁读得通顺而有感情。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这一段文字里有几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在课文中找出和这两句话对应的段落。

3、教师引导:

“是什么声音”——三月桃花水的水声,“是什么光芒”——三月桃花水的水面。

四、学习课文:

1、齐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当你读这一段时,你眼前会出现怎样的景象?

2、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点拨:

3、分男、女生读描写“水声”、“光芒”的段落。

5、教师提问:

8、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拓展:

简介桃花江及其景色。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并尝试背诵。

2、形近字组词:

梨(。

)

鞠(。

)

纤(。

)

瓣(。

)

犁(。

)

掬(。

)

迁(。

)

辩(。

)

衷(。

)

辫(。

)

鸟(。

)衰(。

)

辨(。

)

袅(。

)

板书设计:

什么声音?

什么光芒?

竖琴。

明镜。

《三月桃花水》课教学设计

1.能够正确认读“绚”“纤”等生字和课文中“琴弦”、“裹着”、“草如茵”、“掬一捧”、“应和”、“袅袅炊烟”等词语。并能理解课文中“绚丽”、“催促”、“草如茵”、“纤细”、“应和”、“竖琴”、“沉醉”、“柳如眉”等词语。

2.能够正确书写生字词。

3.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赤子之情。【教学重点】。

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能找出课文中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的句段,并能体会作者使用这些修辞方法的用意,感受本文“文字优美、意境清新”的特点。结合平时学生作文中词语贫乏、句式老套的毛病,鼓励学生在积累的基础上学习模仿造句、写话。

【教学难点】。

一、导入新课。

昨天,老师带你们看了一次春潮,现在耳边好象还响着轰隆隆的春潮声。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三月的桃花水边,到那里,我们又会有怎样的奇遇呢?

二、出示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结合金钥匙,继续学做批注。

三、指导自学,初读课文。

1.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读音,强调难点字。2.自读课文。3.齐读课文。

四、指导自学,再读课文。

1.自读全文,说说与第一自然段的两个问句对应的各是哪些自然段?

2.结全金钥匙的内容,再读全文,试给课文再次做批注。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4.交流学习效果。

五、当堂练习1.组词。

梨(。

)

鞠(。

)

纤(。

)瓣(。

)

鸟(。

)

犁(。

)

掬(。

)

迁(。

)

辩(。

)衷(。

)裹(。

)

琴(。

)

辫(。

)

衰(。

)

铃(。

)辨(。

)

袅(。

)

2.完成配套练习册p10温故知新的内容。3.检查练习效果。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这篇文章写的是三月桃花水的明丽,可贵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内容。

二、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桃花水的明丽与可贵。2.积累比喻、拟人句等优美句子。3.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三、指导自学,理解课文内容。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3.自读自读课文第6自然段,想想似明镜的桃花水里都会映出哪些景象?

4.为什么说三月桃花水比金子亮,比银子还贵呢?5.交流学习效果。

四、指导自学,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比喻句、拟人句。1.迅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读一读。2.分类摘抄下来。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交流学习效果。

【板书设计】。

什么声音?

竖琴。

沉醉。

什么光芒?

明镜【教学反思】。

课文《三月桃花水》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生字五个,会写11个。

2.

与《春潮》对比阅读,体会两篇课文在语音、语速和用词方面的不同,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接受文化熏陶,提高思维水平。

3、用心体会文中的排比句、拟人句、比喻句、对偶句等句式,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妙处。

4、让学生在熟读成诵中,达到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的目的。

教学重点:

与《春潮》对比阅读,体会两篇课文不同的风格,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教学难点:

用心体会文中的排比句、拟人句、比喻句、对偶句等句式,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妙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2、学生齐读课题。

(由于没有相关的音像资料,因此教师可以以生动的语言描述创设情境导入,初次提示学生要与《春潮》对比阅读。另外本课语言优美,因此教师在设计导语、总结语时也应力求优美,与文章意境相符。)。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整体感知;: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出示生词,先自己读,再指名读。(出示的生词包括含生字的,和以前没接触过的,如:催促、应和)。

3、交流:同学们在预习时通过解决了哪个词语。(四年级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词语的习惯,尤其应该强化对词典等工具书的使用。)。

水声如音乐)。

学生的收获可能是零乱的,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整理,也就是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如:学生可能笼统的说三月桃花水很美,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再问问他:这几句写的是水的美。

三、精读悟情。

教师小结:看来,两读课文之后,三月桃花水那悦耳的流淌声和清澈的身影已经给同学们留下了印象。这就是你们读书所得。让我们再用心读读课文,圈一圈、画一画有关的语句。(学生再次默读。教师提示学生用不同的读书记号做批注。)。

水声如音乐。

1、学生交流画出的语句。(1、3、4段)。

2、(重点指导朗读第四段)请大家先想一想这一段该怎样读,在自由练读。通过朗读体现自己的心情。

3、指名朗读,男女生进行朗读比赛。(发现读的好的,让他说说自己为什么读的好如;把自己当做沉睡了一冬的河流,醒来后心情愉悦;再如:学生结合呵,河流醒来了!一句,体会到作者看到河流哗哗流淌时的惊喜、之情)。

4、教师引读第三段,全班感情朗读第四段。

5、这样动听的流水声,你想用一个什么句子来夸夸它?(仿照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学习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

水清如明镜。

1、学生交流画出的语句。(2、5、6段)。

2、(重点指导学习第四段)它看到燕子、垂柳、姑娘、炊烟怎么能说明水清如明镜呢?(倒影)。

3、让我们也做一次大饱眼福的桃花水,尽览水中美景自由练读。

4、想不想看一看水中美景?请大家闭上眼睛,看你能看到些什么。指一名学生配乐朗读。其他学生闭目想象。

5、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结合读书所得说,也可以继续展开想象说,教师及时评价这是省略号里藏的话。)。

四、总结全文;

1、三月桃花水,声如音乐,清如明镜,怎能不叫人沉醉,叫人流连。

全班齐读7-9自然段。

2、读到这儿,你有不懂的地方吗?(可能质疑比金子还贵盛满心灵的酒杯)。

3、让我们也把这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的三月桃花水盛满我们心灵的酒杯吧。全班配乐朗读全文。

点评:

1、以读为本贯穿课堂始终,读的形式多种多样,读的指导手段丰富多彩,重视了默读的训练,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像;这有利于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有利于培养语感,加强情感的熏陶,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教师把握住了这一点,没有因泛泛的拓展、想象、联系实际谈感受而占去了学生读书的时间。

2、阅读过程中教师设计了具有启发性(激发思考)和开放性(各种角度寻求答案;富有引起对话的魅力)的问题,给学生以广阔的读书、思考空间,鼓励自由学生发言,自由交流,自由质疑,以各人独特的生活经验、感受和体会相互启迪。如:三月桃花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这是个牵动着全段的问题,几乎从整段课文中都能找到有关句子来回答。这样的问题不但给学生创设了思维和交流的空间,也会使学生养成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的好习惯。教师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自己的生活体验、情感的共鸣等多方面谈自己感动的原因,让多个孩子交流感受,读议结合中,课堂成为师生互动、对话的舞台。教师还重视指导默读的方法,有利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培养自主的、创造的阅读能力和边读边想的习惯。

3、体现了学习过程与方法。本节课无论是创设情境、识字、阅读还是说话,处处体现了方法与过程的指导,以及学习习惯的培养。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1、学会本单元9个生字,掌握“枯萎”“汲水”“依靠”“一旦”“一番”“锻炼”“优雅”“勃勃生机”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潜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训练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悟到作者借种树喻育人,懂得人应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学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能养成依靠心理。

(四)美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受到人生之美在于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在于学会自立、自强。

(一)教师教法

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汇报交流。

(一)重点、难点

透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悟出课文是借种树喻育人,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二)疑点

1、种树人给树苗浇水的时间为何没有规律?浇水量为何不必须?

2、为什么说:“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三)解决办法

教师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并透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所蕴含的道理。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透过自读自悟、合作解疑、联系实际谈感想等形式进行深人的探究,指导学生透过编演课本剧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蕴含深刻道理的文章。(板书:6桃花心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主学习,谈感悟。

1、抓段落,谈感悟。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说说自己喜欢的部分,并陈述自己喜欢的原因。

2、抓句子,谈感悟。在学生畅谈自己喜欢段落的基础上,先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反复阅读,细细品味,再组织学生讨论,谈感受,谈见解。

着重理解以下句子:

(1)“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2)“如果我每一天都来浇水,每一天定时浇必须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靠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3)“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3、抓品读,促感悟。教师引导学生品读,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然后在小组中读,推荐读得好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比赛读。

第二课时

(一)主动探究,悟道理。

2、读了这篇文章,联系生活实际,你想到了什么?

(二)综合实践,练潜力。

1、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编写课本剧,练写作。

2、小组内排练课本剧,练表演,练表达。

3、班上演出,赛水平。

(三)总结拓展

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何感受,请写一篇读后感。

(四)记忆生字,指导书写

1、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记忆本课的生字的。

2、指导书写,重点指导“萎”“锻炼”等字。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附:板书设计

6桃花心木

种树:浇水不定时、不定量长成百年大树

人:在不确定中生活经得起考验

(借种树喻育人)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能力培养点。

1、培养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培养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悟到作者接种树喻育人,懂得人应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学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能养成依赖的心理。

(四)美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受到人生之美在于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在于学会自立、自强。

三、重点、难点。

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悟出课文是借树喻育人,体会其中所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习课文。

(一)师:谁愿意朗读课文。师指名读,其他同学看屏幕,边听边思考:你听懂了什么?

师引导学生读懂种树人是怎样种桃花心木的。

生:……。

生:……。

(三)师:请同学们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看哪些问题能够独立解决,哪些问题能够合作解决。

实物投影相继打出:

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陈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师小结:

种树人不定时,不定量地浇水,目的就在于模仿自然规律,他善于创造自然的成长环境。让树苗在不确定中汲水成长,这样树苗自己就能够学会适应自然,并战胜自然,最终寻找到适合自己存活的办法。

师指导朗读。

(四)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因为这种与众不同的种树方法,使桃花心木适应了不断变化的环境,学会了独立生存的本领。种树人的一番话解开了作者心中的不解之谜。而且从种树人的一番话中,作者还领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

师总结阅读方法。

三、师总结:

是的,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更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更能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正如俗话说得那样:“不经风雨,难成大树。”“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为男。”人和树是一样的,生活在艰苦环境中的人更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从而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像课文中的桃花心木一样,能够经得起生活的磨练,最后长成参天大树,长成栋梁之材。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桃花心木》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力作。这篇课文种树喻育人,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寻找水源”的育树方法和道理,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文章先写乡下老屋旁的大片空地,被人租种桃花心木树苗,树苗尚小;再写种树人育苗却没有规律,使“我”非常奇怪;接着自然引出种树人的一番道理,使“我”从中悟到了育人之道;最后写树苗已经长大,种树人不再来了,证实了种树人道理的正确。文章中心突出,内容含蓄,寓意深刻。

本课学生需要完成二个学习任务:一是掌握本课生字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二是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文章的重点是能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领会课文借种树喻育人的用意,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难点是理解“种树人给树苗浇水的时间为何没有规律”这句话。

本课教学最重要的任务不在于“教教材”------让学生理解和领悟作者的感悟,而在于以教材为依据,让学生在阅读与交流中经历“发现奇怪现象---产生见解与疑惑--深究内在原因--产生自己的体验感悟--提升认识水平和精神世界”的过程,即让学生在自己的语言实践活动及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去发现、去思索、去感受、去体验、去建构起他们自己的认识。从这一教学设想出发,我认真设计了教案,下面,我来说说整个教学过程。

我所设计的教学过程共有四个环节:

1、播放歌曲,交流资料,导入新课。在上课前我播放歌曲《真心英雄》,上课铃声响了以后,我对学生说,古往今来,要想取得成功,必须付出努力才能实现。《真心英雄》这首歌里有句歌词很是经典,“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是啊,成功往往伴随着磨难和考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蕴含深刻道理的文章。说完我在黑板上写下课题“桃花心木”。歌曲配合介绍,学生的学习欲望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然后,我组织学生交流课前从网上搜集的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让学生对桃花心木有了一定的认识。接下来进入教学第二个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这个环节中,我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全文,完成二件事,一是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二是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分为几部分?六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这两件事他们都顺利地完成了。接下来进入第三个环节:细读课文,品读探究。

3、细读课文,品读探究。

4、分析文章写作手法,总结全文。

在品读课文之后,学生明白了《桃花心木》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借种桃花心木来说明做人的道理。我这时加以总结结束课文。

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同时训练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训练学生阅读时要有自己的见解。我从本课教学明白,有时候文中蕴含的道理不用老师煞费苦心地去说教,只要稍微动点脑筋,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桃花心木

学生视角   文章在乎实的晤言中,借种树喻育人,蕴含了深刻的道理。边读边设疑,边解答案相信学生一定会读出兴趣来。

难点   体会种树人这样做的道理。

教师思考   文章除了揭示中心的句子,其余都比较浅显,且有问有答,读起来易懂;教师应真正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中心句,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得出答案。实现真正地交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重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设计特色   合作学习,读议结合。

信息资料。

i、师生查找到的关于桃花心木以及作者林清玄的资料。

2.相关的格言、俗语。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只有经过历练才能经风雨”的道理。

2.理解文章含义深刻的句子,发表自己的见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人文题。

1.学生板书课题,并理解题意。

2.晓说通过文题都提出什么问题?

3.交流自己查询到的资料。

(1)关于林清玄……。

二、了解课文内容。

(检查预习的情况,有效地回忆起课文内容。虽有些碎,但对于概括文章内容做了铺垫,降低了概括的难度,并给一些平日上课不爱发言,不敢发言的学生以机会,使他们有一种成就感。)。

1.默读全文,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文章概括起来难度较大,所以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整理语言。使其尽量表达简洁;对于概括不够简洁的学生,也要肯定其优点,用委婉的语言指出不足。)。

3.学生练习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一环节比较重要。把别人的话加以复述,又可以有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使学生在模仿中创造性地学习语言,使听、说能力得到了训练。)。

三、赏析美词佳句。

1.浏览着读文章,边读边画,把白己喜欢的问句画下来,并认真地大声地读一读。

(找出美词佳句,自主发现的过程就是初步赏析的过程。)。

2.读自己画出的词句。

(1)读词,并说出词义。

(为积累词语做保证。)。

(2)读句子,把自己体会到的情感读出来。

(用心去读,设身处地地去读,在读中领悟句子的含义。)。

(3)朗读,有感情地展示读。

(4)谈谈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学生可以从多角度阐述自己喜欢它的原因。可以理解句意,可以展开联想,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见解。这也着意体现着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3.读文章,找出语意深刻的句子,读一读,和同学们共同探讨;

(积累了喜欢的句子,更要引导学生深入地体会那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这会逐渐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并为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起到促进作用。)。

4.教师小结。

(引发议论,展开思维的翅膀,,引导学生多角度地看问题,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并能组织好语言去表达。)。

四、课堂练习。

1.成语接龙:

(1)勃勃生(    )不可(    )不再(    )。

(2)莫名其(    )不可(    )无不(    )。

(3)语重心(    )话短(    )长道(    )。

2。背诵自己喜欢的句于。

五、实践活动。

许许多多的名人名言之中蕴含了深刻的道理,同学们在诵读的过程中一定会受益匪浅。那么开一个名人名言诵读会吧!

板书。

种树人                我。

百年基业               感动。

百年大树——勃勃生机——独立自主。

不能依赖               努力生长。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1、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1)朗读、背诵文言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

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同学们学过“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吗?它就出自我们即将学习的课文《桃花源记》,这个成语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陶渊明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胸怀大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远离官场的隐居生活。

本文写于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的时候,他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通过文中注释及工具书解决文中的生字,力求做到准确地朗读课文。

2、教师范读课文,边读边指出须注意的字词读音。

便舍(she3)船豁(huo4)然开朗屋舍(she4)俨(yan3)然阡陌(qian1mo4)。

咸(xian2)间(jian4)隔魏(wei4)晋郡(jun4)下诣(yi4)刘子骥(ji4)。

3、学生自由朗读后分男女朗读。

4、学生结合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准备开展理解活动。

1、一个同学翻译一个句子,其他同学听后做评论,看翻译得好不好,若发现不足或有不同意见,可以说出自己的意见。

2、复习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a、通过加字换字的方法。

b、结合注释。注释中往往对一些难以理解的字词进行解释的。

c、结合上下句加以猜测。

d、增删调补。

3、翻译文言文的要求:

a、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凡是能够直译的,就按照原文逐字逐句对照翻译;

b、遇到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句式等语言现象而无法直译时,就可以灵活地或适当地采用意译的方法。

c、译文要通顺,没有语病,符合表达习惯。

――第一段:(补充注释如下)。

为业:靠……谋生。缘:沿。夹岸:两岸。杂:别的。鲜美:鲜艳美丽。异:诧异,惊异。穷:走完。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谋生。(有一天)他沿着小溪划船,忘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在溪流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渔人非常诧异。再往前划去,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

――第二段:(补充注释如下)。

豁然:开通、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平旷:平坦开阔。属:类。悉:全。

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是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隐隐约约有点光亮。(渔人)就下了船,从洞口进去。初进时,洞口很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整齐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外面的人。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第三段:(补充注释如下)。

――第四段:(补充注释如下)。

既:已经。志:动词,做记号。诣:拜见,到…去。如此:像这样。遣:派。

――(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了记号。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前往,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终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找到原来的'路。

――第五段:(补充注释如下)。

欣然:高兴地问津:探寻(桃花源)。

――南阳刘子骥,是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此后就再也没有问路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今节课我们主要的任务是疏通文中字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今节课我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来熟悉、理解课文内容为主。

学生自由朗读10分钟后检查背诵。(不记得处老师提示)。

学生看着课文翻译,要求不看翻译工具书,其他同学认真听,不足处请指出。(一人一段)。

1、古今异义词。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芳草鲜美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阡陌交通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古义:妻子儿女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今义: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来此绝境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魏晋今义;不管(连词)。

如此――古义:像这样说如此今义:这样。

缘――古义:沿缘溪行今义:缘故,缘分。

延――古义:请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今义:延长。延伸。

津――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后遂无问津者今义:唾液。

2、一词多义。

舍:舍弃――便舍船房子――屋舍俨然。

寻:寻找――寻向所志不久――寻病终。

志:动词,做标记――处处志之名词,标记――寻向所志。

为:作为――捕鱼为业对――不足为外人道也。

向:以前――寻向所志对着――眈眈。

3、词类活用。

缘溪行――名词作动词,沿着。

欲穷其林――形容词作动词,走完。

未果,寻病终――—名词作动词,实现。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作动词,意为感到惊奇。

有几个出自本文的成语,请找出来并理解,完成练习册p63第9题第四小题。

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豁然开朗――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

与世隔绝――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

无人问津――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今节课我们的任务有朗读背诵、归纳字词、理解出自本文的成语。同学们回去要对课文进行创造性阅读,在阅读时要提出你质疑之处,下节课我们共同来理解。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4、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6、后遂无问津者。

上节课我们已疏通了文章意思,这节课我们一起分析文章的内容。

1、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土地平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5、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6、渔人临走时,村人对渔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7、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

8、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1、全文以什么作为叙事线索?

――渔人的行踪;进桃源前――在桃源――离桃源。

2、当时渔人是顺流划船还是逆流划船?请找出依据?

――逆流;依据:林尽水源。

3、渔人是第一次来这里吗?请找出依据?

――是第一次;依据:忽逢桃花林。

――。

5、渔人再探桃花源是否言而无信?为何找不到原先做的标记?

――。

6、桃花源的社会与渔人所生活的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村人说来此绝境的原因是“避秦时乱”,说明这里是没有战乱、没有压迫的理想地方;

村人由于长时间与外界断绝来往,因此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以至连桃源外的朝代的更替也不知道,渔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情都告诉村人,村人听了都感叹惋惜,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同时又为自己能置身事外而感到庆幸。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

3、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多媒体课件。

1、了解种树人奇怪的种树方法,自读课第3~7节,说说种树人是怎么浇水的?

板书:

时间不定。

浇水量不定2、对此,你最想了解什么?(为什么不像栽培盆花那样每天定时浇水?)。

作者观察到这种现象后感到。

让我们一起推断种树人浇水没有规律的原因。

品读,读好反问句。

3、懒人怎么会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

映现:……。

4、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

引导体会作者百思不得其解的情感。

看来真是得问问他,究竟为什么这样做。

自读第12节,用自己的话说说种树人这样做的原因。

理解“不确定”(板书)。

学生回答后,接读第4、5节部分语句。

小结:种树人是想让树苗在“不确定”中生长。

想象:假如你是一棵桃花心木,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相机映现课文内容所表现的两种情况:

1、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

2、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指导读出脆弱,坚强两种情感。

填空:这样浇水,浇出了树苗的___(适应能力,顽强精神,克服困难的本领)。

从这里看出,种树人的话是经验之谈。事实有没有证明这一点呢?

自读第14节。

作者从桃花心木苗生长的道理联想到了什么?

引导读出作者的感受之深。

由作者的感悟你想到了些什么?

理解“不确定”,小组讨论,各抒己见。

(根据学生回答点拨:不确定指环境变化无常,会经受困难或遭遇不幸。)。

我之所以感动,是因为从种树人的一番话,明白了做人的道理。能举例说说受到的启发吗?

(学习方面:如什么都由他人帮助,自己不独立思考,能不能取得好成绩?生活方面:如家长一切包办代替,学生一切依赖父母,能否成才?)。

回读作者的感悟,进一步读出感情。由此你联想到哪些名言警句,如:

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3、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或历史故事(如最近播放的电视剧《孝庄秘史》中的豪格和多尔衮的生活遭遇)。

时间不定。

浇水量不定找到水源。

(不确定)拼命扎根。

变化无常独立自主。

做人。

不确定努力生长。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1.学会本单元9个生字,掌握“枯萎”“汲水”“依赖”“一旦”“一番”“锻炼”“优雅”“勃勃生机”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训练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悟到作者借种树喻育人,懂得人应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学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能养成依赖心理。

(四)美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受到人生之美在于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在于学会自立、自强。

(一)教师教法

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汇报交流。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难点

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悟出课文是借种树喻育人,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二)疑点

1.种树人给树苗浇水的时间为何没有规律?浇水量为何不一定?

2.为什么说:“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三)解决办法

教师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蕴含深刻道理的文章。(板书:6桃花心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围绕“预习”部分,把有关语句画下来。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主学习,谈感悟。

1.抓段落,谈感悟。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说说自己喜欢的部分,并陈述自己喜欢的原因。

2.抓句子,谈感悟。在学生畅谈自己喜欢段落的基础上,先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反复阅读,细细品味,再组织学生讨论,谈感受,谈见解。

着重理解以下句子:

(1)“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2)“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

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3)“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3.抓品读,促感悟。教师引导学生品读,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然后在小组中读,推荐读得好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比赛读。

第二课时

(一)主动探究,悟道理。

2.读了这篇文章,联系生活实际,你想到了什么?

(二)总结拓展

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何感受,请写一篇读后感。

(四)记忆生字,指导书写

1.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记忆本课的生字的。

2.指导书写,重点指导“萎”“锻炼”等字。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第2、3、4练习题。

2、小组评定背诵部分。

附:板书设计

6 桃花心木

种树:浇水不定时、不定量长成百年大树

人:在不确定中生活经得起考验

(借种树喻育人)

教学反思:

1、种树人说的话较易懂,指导中强调结合自己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调动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见解。

2、学生经学习《白杨》一文的基础上,对本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指名学生口头回答,并在书面进行练习,提高学生或大问题的能力。

3、本文生字词不多,所以开始就进步学生找出有关语句,边读边悟,发辫自己的见解。

另附学生作品

读《桃花心木》有感

这个星期,我学了《桃花心木》这篇课文。我从课文中明白了:一个人不能永远依赖着父母。

《桃花心木》记叙了一个老农种桃花心木的故事。他给桃花心木浇水的时间不定,量也不定。从而培养树苗独立存活的能力。文章借种树来讲育人的道理。说明在不确定的环境中生长的人,才能经得起考验。

我仅体会到人应该像桃花心木一样,在不确定的条件下生活,就容易经受得住困难生活的考验,才会锻炼出独自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造出一个真正坚强的人。我还从种树人的话悟出了:学习,不能死记硬背,而是靠平常的积累。只要平常积累得更多,考试前才不用死记硬背!

读了文章,我想到了现在的小孩,还一直依赖着父母,什么事情都要父母帮他们做,生活能力和独立自主能力较弱。依赖一些优越的生活条件,没有这些条件,便受不了,发脾气或不干,这些都是要克服的。

读了《桃花心木》这篇课文,我明白了许许多多的道理!

相关范文推荐

    好家风心得体会(专业18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更好地反思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通过阅读心得体会范文,我们可以了解不同人的不同经历和思考方式。家风,是指在一个家庭中,代代相传的家庭

    公司检讨书万能检讨(模板19篇)

    通过写检讨书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小编整理了一些写作技巧和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在写检讨书时有所帮助。尊敬的领导:您好!今天上午,我迟到了

    中国农业银行心得体会(模板16篇)

    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也是对自己的工作和学习的一个回顾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提高自己。若是对于心得体会写作感到迷茫的话,不妨参考一下下面的

    教师节促销活动方案设计(优秀21篇)

    活动方案中的内容应该简明扼要,清晰明了,方便参与者理解和执行。精心准备的活动方案能够为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1、家家乐电器有限公司成立xx周年,为

    妈妈爱宝宝教案反思大班(实用19篇)

    大班教案的编写需要不断的反思和改进,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过程的改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根据小班幼儿的学习数的特点来看

    婚礼嘉宾主持词(优质18篇)

    主持词是一个与会者的声音、形象和气质等都会印象深刻的部分,因此需要认真准备和思考。赶快跟随我,一起来欣赏一些备受赞誉的主持人的精彩展示,为我们自己的表现提供一些

    合伙协议书负责人(精选21篇)

    在制定合伙协议时,应确保协议内容详尽清晰、合法合规,以避免后期产生纠纷。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合伙协议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合伙人:甲(),,年月日

    学校早会主持稿开场白(热门19篇)

    在这个美好的时刻,我作为主持人,为大家带来最真挚的祝福。在这里,我为大家收集了一些有关总结写作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灵感和启示。请各位伙伴找到位置,

    午休申请书理由(专业18篇)

    通过转专业申请书,申请人可以向学校展示自己的目标明确、勤奋上进的个性特点,从而增加被录取的可能性。转专业申请书范文之二:强调自己通过自学已积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南宁公租房合同(专业12篇)

    租房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性,需要租户在选择时进行仔细权衡。在下面是一些租房的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注意。现经甲乙双方充分了解、协商,一致达成如下租房合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