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校教学管理制度 > 正文

小学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指导思想(通用15篇)

时间:2023-12-09 16:25:42 作者:碧墨

教学计划是指教师在一段时间内为了达到特定教育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教学安排和措施。掌握好教学计划的编写方法和技巧,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小学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本册书25课。从知识方面可以分为六个方面:

1、科学在我们身边:(1---5)课,以学生玩玩具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展开,拓展到了解身边熟悉的、常见的事物,教材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通过亲历活动,使学生“走近科学",初步感悟到身边处处有科学,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

2、我们怎么知道:(6---9)课,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物体,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探索其中的奥秘,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为学生亲历科学提供一把入门的钥匙。

3、天气与我们的生活:(10--14)课,以“学生对天气的亲身体验"为线索,进行观察、记录、整理、制作等探究活动,增强学生观察身边科学现象的意识,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身边常见科学现象的情感,意识到探究科学可以从身边的科学现象入手。

4、水的科学:(15---19)课,以‘‘学生对水已有的认知"为线索,通过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资源的分布、欣赏自然界水体的美丽、了解水的三态、认识水中物体的沉浮、进行水的多少的比较、认识水的压力等各种探究活动,层层展开,逐步推进,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了解、认识水的特点。

5、我们周围的空气:(20.-22)了解空气在哪里,空气的成分,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

6、(23、24)课,以“学生对玩具的认知’’为线索,引领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和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形象、直观的具体问题,包括较为简单的器具的拆卸与组装,简单工作原理的探究,中期的植物种养,植物外部特征与生长情况的观察,以及生活中其它与儿童成长密切相关的问题的初步调查、了解等,初步培养学生“模仿与制作’’、“拆分与组合’’的动手能力,及认真细致、善于思考、善于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湘教版小学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1、在学生原有写作的基础上继续提高、锻炼写作的基本能力,达到基本写作要求。

二、学情分析。

总体看来,学生作文水平不尽如人意。学生视界狭窄,始终禁锢在学校家庭这两点一线的范围内,不会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往往一叙到底,审题谋篇布局的能力较差,选材单调重复,内容空洞雷同,主题欠鲜明、深度。

有一部分学生作文差得更是突出,词不达意,格式不规范,字迹潦草,字数也达不到要求等。

个别学生语言表达还算好的,每次布置的作文,不管是命题作文还是不命题作文,都能围绕中心展开,努力实现材料充实、能找典型的事例、材料的真实性方面也逐渐能保证。但是材料的新颖还有待于挖掘。

三、教学设想。

1、端正学生写字态度,改变格式不规范,字迹潦草等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2、积极开展各项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些可以写作的素材,为习作提供实践经验和经历感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敢于出手写作文。鼓励学生创新,不拘一格,放开胆子写。

3、教师引导学生多用眼观察生活,多用心体验生活,增强人生感悟,丰富语言表达,能有感而发,写自己生活中真实的事情,要有真情实感。

4、每周鼓励学生写生活日记,引导他们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记录平时的思想火花,积累写作素材,拓宽写作视界,加强生生间的讨论交流体验,让学生将写作当做自己倾吐心声的园地,写出真情实感带有生活气息的作文。

5、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阅读是以感悟为基础,有助于加深记忆、促进写作材料的积累、理解和运用。积极引导学生每个月起码要看完一本文学著作,并完成一篇六百字左右的读后感,培养学生“阅读——分析——体会——表达——修改——反思”的阅读习惯,“让阅读留下痕迹,让写作发生奇迹”,丰富学生的语言仓库。

6、在写作上创设一个较轻松的愉快氛围,不要求学生作文字数一定要达到多少,允许能力稍差的学生晚交,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希望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放松心情写出好文章。

7、加强写作技巧和理论的指导。如:主题和题材的关系;构思与选材;表达方式的多种运用和主题的关系等。

8、对学生作文的新颖性从几个方面来作辅导。

第一选材应当与时俱进,要学生平时每天关注社会热点,关心国家大事,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情折射时代的变迁。

第二把陈旧的东西改过来,延伸拓展,逆向解读,转换视角,从切入角度上创新。

第三鼓励学生要敢于穿越时空隧道,请出历史上的人物,请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让他们登台,这也是一种创新。

四、批改形式。

以教师批改为主,学生互批一学期安排一次。

五、单元作文计划及解说。

学了本单元的几篇文章之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生活,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打开写作思路,多角度立意、多方面取材。

小学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为了贯彻落实安全、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锻炼身体的习惯,初步掌握锻炼的简单的方法和评价锻炼效果的方法,能够用所学的`知识锻炼身体,利用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好习惯的养成和思想教育。

1、学生能了解一些科学锻炼身体和评价锻炼和效果和基本方法,树立健康第一,注意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能用所学的知识指导健身活动。

2、能正确地学会本年级所学各项教学内容的基本动作,掌握发展身体素质的方法,运动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有进一步的提高。

3、能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对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有兴趣,在体育活动中能逐渐养成胜不骄败不馁和公正、负责、协作的良好品质。

1、结合教学大纲以游戏的形式启发学生思维创造力。

2、多运用游戏、小型比赛,使体育课上的生动活泼,增强学生的凝聚力。

3、采用自觉、积极性原则,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课次教学内容:

一、体育与卫生保健常识。

第1周:吃饭要定量、定时、不偏食;均衡营养。

第2周:学校安全。

二、体育实践。

(一)、基本运动。

第3周:复习广播体操---徒手操。

第4周:走、跑、跳、奔跑游戏。

第5周:队列、队形练习和体操队形。

第6周:徒手操和轻器械体操。

第7周:投掷、跳绳。

第8周:攀登、爬越、平衡。

第9周:技巧、跳大绳。

第10周:投掷练习。

第11周:50米快速跑。

(二)、游戏。

第12周:足球运球接力。

第13周:过“独木桥”。

第14周:投沙包。

第15周:冲过“战壕”。

(三)、韵律活动和舞蹈。

第16周:儿童基本舞步。

第17周:儿童集体。

第18周:素质练习、考试。

小学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本册教材从儿童的已有经验、生活实际和周围环境要素出发,以认识周围常见物体、事物的现象、特征或性质,学习认识事物的方法为线索,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比较、分类、小制作、小实验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探索,从而学习有关的科学知识。

本册教材以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为起点,选用常见的动物、物质、科学现象、自然现象、简单工具等为探究对象,以了解其特征变化为主要内容目标,在一年级的基础上进一步训练并发展观察、描述、比较、分类、实验等探究技能,渗透体验分析、归纳、抽象、概况等思维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人、动物、环境的关系的同时,了解科学与技术、科技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并发展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学目标:

“溶解”作为教材的第一个单元,观察、描述溶解现象,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溶解现象,尊重事实,激发探究兴趣,体会溶解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动物的反应”单元,认识动物的感官和功能。知道动物是通过一些器官感知环境的,珍爱动物、探究兴趣、愿倾听、乐分享,多角度认识事物。

“太阳和月亮”单元,知道太阳发光发热,知道太阳东升西落,知道用太阳辨认方向,知道月相的变化,培养尊重事实,用事实说话的意识,坚持住。

“物体的位置”单元,知道用方位、远近描述物体的位置,激发兴趣,乐于表达,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尺子的科学”单元,了解尺子科技史,认识在比较时统一标准的作用,尝试多角度多方法设计制作尺子,培养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体会科技产品带来的便利。

(一)把握小学生心理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1、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2、精心安排多种活动。

3、尊重每一位学生。

(二)加强组织教学,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1、加强教学组织工作。

2、注重科学课教学常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明确观察要求,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1、必须准备好观察材料。

3、把握各课的观察重点。

4、掌握观察活动的基本步骤。

5、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四、课时安排每周1课时

小学二年级科学个人教学计划

科技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以培养小学生科技活动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它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

二、教材分析。

科技活动教材包含了实验探索、科技制作、科技应用、专题研究和创新发明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希望能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科技发明、制作科技作品的方法,了解科技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了解我国历史上的科技成果及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状况。每方面的内容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分别安排在各教材中供选择。

教材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突出科学性、创造性、趣味性和地方性,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一些反应现代科技成果和与人们生活、生产紧密联系,操作性强的内容,让学生亲自参与社会调查、开展科学研究、进行科学探索和制作,从而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6、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实施措施。

有的活动就是要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有目的的研究,进行科学探索,尝试研究性学习。

要学生勇于探索,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不怕说错,错了再探索,而不是等着教师的答案,不是背书本上的结论。

五、课时安排与实施策略:

每周一课时,便于师生都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便于开展活动时进行资源共享。

文档为doc格式。

小学语文教学计划二年级指导思想

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动实验教材的实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二班共有学生58人,经过一年级的努力,学生取得了一些进步,如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等方面。但二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严重,后进生面大,在书写、学习品质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缺陷。另外,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差,势必会影响整体水平的发挥,所以,尽可能转化后进,提高先进,发展后进是本学期重点。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册课文共三十四篇,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一课“识字”、四~五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

“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展示台。八组课文之后,安排了六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

四、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分析。

本册教材从内容上看,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词语的积累运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也是教学重点。难点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

五、本学期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

1、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学习兴趣,培养认真的学习态度。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3、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4、认识450个汉字,会写350个生字。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6、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7、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8、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9、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10、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六、教学措施。

1、加强与生活实际联系,寻取生活的资源进行教学,使学习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2、加强业务、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授课能力。

3、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书写,认真看书的习惯。同时注意学习态度的培养。

4、加强直观教学,利用教具、学具,增强学生操作、观察,调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

5、加强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想要快速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这是需要长时间不断的进步,将他们的基础打好了,就是夯实基础,在坚实基础上加深学习,这是很好的情况,可以使各方面的成绩得到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会积极改正自己的教育方法,相应国家号召,实现自己教学能力的提高,再将自己的所有一切教授给学生,教师就是要无私的奉献才会换回学生成绩的提高,我有能力和思想素质来达到这一切!

小学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科技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以培养小学生科技活动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它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

二、教材分析。

科技活动教材包含了实验探索、科技制作、科技应用、专题研究和创新发明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希望能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科技发明、制作科技作品的方法,了解科技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了解我国历史上的科技成果及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状况。每方面的内容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分别安排在各教材中供选择。

教材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突出科学性、创造性、趣味性和地方性,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一些反应现代科技成果和与人们生活、生产紧密联系,操作性强的内容,让学生亲自参与社会调查、开展科学研究、进行科学探索和制作,从而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6、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实施措施。

有的活动就是要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有目的的研究,进行科学探索,尝试研究性学习。

要学生勇于探索,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不怕说错,错了再探索,而不是等着教师的答案,不是背书本上的结论。

五、课时安排与实施策略:

每周一课时,便于师生都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便于开展活动时进行资源共享。

湘教版小学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学习目标:

1.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识记本课生字“玩、球、猴、拍”;指导汉字“玩”的笔顺。

2.朗读儿歌能做到不添字,漏字;在朗读中初步了解儿歌内容。

3.能模仿儿歌中的“我来拍拍皮球,___________________(皮球怎么样)”来说话。

4.能认识、读准复韵母au、ou、iu及它们的四声,练习拼读带有着几个韵母的音节。

教学难点和难点:

能认识、读准复韵母au、ou、iu及它们的四声,练习拼读带有着几个韵母的音节。

教学技术和学习资源应用: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你们已经学会了很多儿歌,今天,我们要继续读儿歌识字学拼音。

1.出示课题。

(1)指读课题。

(2)看老师范写课题中的三个字。(重点指导“玩”的写法。)。

2.观察“玩”和“球”,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共同之处:都是“王”字旁的字。

3.交流记“球”的方法。

4.学生交流知道的其它球类的名称。

(根据学生的口述,随机出示球类的名称。)。

5.老师对出示的球类进行归类,反复识记生字“球”。

二.听录音,学习儿歌,认识生字。

1.出示儿歌内容。

要求学生边听边看,字字过目,初步了解儿歌内容。

2.再听儿歌,根据要求听清、记住儿歌中的相关句子。

课文中的我是怎么玩皮球的,皮球上的小猴怎么样?记住儿歌中的有关句子。

(1)学生自述。

(2)同桌互述。

(3)指述。

3.学生自读儿歌,边读边认一认儿歌中的生字。

4.小组交流读。

5.指名几个小组读。

6.用“滚雪球”的游戏形式,激发学生读的兴趣。

7.齐读。

8.抽读儿歌中的生字。

(1)小老师领读。

(2)开火车读。

(3)在班中抽读。

9.交流记“拍”的好方法,拓展带有提手旁的字“打、拉、排”,老师当场板书,渗透部首“提手旁”。

10.做叫号游戏,巩固记忆生字。

(1)字的叫号游戏。

(2)词的叫号游戏。

11.创设情景,模仿儿歌中的句子,拓展说话。

(1)出示画有小狗、小鸟、小兔、松鼠的皮球。

(2)请学生挑选其中的一个边玩边说。

(3)交流。

(4)请学生回家后将自编的儿歌说给家长听。

三.学习复韵母ao、ou、iu,练习拼读带有着几个韵母的音节。

1.通过已经识记的生字“球”、“猴”,学习复韵母iu、ou(看口型,读准音)。

2.看图训练听和说,巩固读准三个复韵母。

出示文中的海鸥图,做“拷贝不走样”的游戏,巩固读准ou。

(学生认真地听、记老师根据图画内容说的一句话,进行复述。)。

3.出示文中的游泳图,学生模仿看图说一句话,巩固读准iu。

4.学习复韵母ao。

(1)跟着老师读准复韵母ao。

(2)看图(奥运五环旗),听老师说一句话,边听边记。

(3)复述老师的话,在说话中强化ao。

5.抽读复韵母。

6.读准复韵母ao、ou、iu的四声。

(1)“开开滑板车”读准四声。

(2)抽读四声。

7.渗透iu的标调规律。

(1)区分认读ui和iu。

(2)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iu的标调规律:i、u在一起,调号标在后。

8.练习拼读儿歌中出现的音节qiu、xiao、hou、tou。

四.游戏闯关,复习巩固。

1.第一关:找名片。(练习拼读音节。)。

2.第二关:比眼力。(通过观察“猴、狗、猫”,渗透反犬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3.第三关:练播音。(在新的语境中巩固识记字、词。)。

小学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www.》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感,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的。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

(2)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

(3)科学概念的构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能达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础,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

(4)本册有许多动手制作的项目,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的过程,只有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学兴趣小组的各项活动。

周次起止日期教学内容

12018.9.2-9.8始业教育(科学第一课)。

29.9-9.151-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39.16-9.221-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

49.23-9.291-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610.7-10.131-4.观察月相。

1011.4-11.101-7.做大自然的孩子。

1412.2-12.82-3.书的历史。

1512.9-12.15机动。

191.6-1.122-6.做一顶帽子。

201.13-1.19第二单元学习梳理。

211.20-1.26学期总结评价。

湘教版小学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是课程的总体计划。它规定了不同课程类型的相互结构,也规定了管理学习方式中不同课程的要求和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进行了全面安排,并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课程开设顺序和课时分配,对学期、学年和假期进行了划分。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由“磁铁"和“我们自己”两个单元组成,其中“磁铁”单元7课,“我们自己”单元6课,还有一个“科学阅读”内容,两个单元合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

1.“磁铁”单元。

本单元的7课课题分别是:《1.磁铁能吸引什么》,《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3.磁铁的两极》,《4.磁极与方向》,《5.做一个指南针》,《6.磁极间的相互作用》,《7.磁铁和我们的生活》。其中,1-2课研究的是磁铁能吸引怎样的物体以及怎样吸引,3-6课研究的是磁铁两极的特点以及指南针的制作,第7课是本单元的总结课。

本单元的学习线索有两条,分别是“磁铁与周围物体之间的作用”和“磁铁两极的特性”,这两条学习线索贯穿整个单元。学生在趣味化的探究中观察与交流磁铁的特性,了解磁力能使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产生相互作用,认识指南针的结构、功能和原理,利用磁铁的性质创造性地制作指南针以及磁铁玩具,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1)让学生多“体验”,体验磁铁实验带来的意外和惊奇;(2)让学生多“观察”,仔细观察磁铁实验中的各种现象;(3)让学生多“论证”,利用磁铁实验中收集到的证据展开讨论。

特别说明的是,“磁铁”单元的学习不是小学生认识磁现象的终点,教科书依照课程标准,在高学段设置“能量”单元,从能量角度来探究磁和电的相互转化,从而体现“学习进阶”思想。

2.“我们自己”单元。

本单元的6课课题分别是:《1.观察我们的身体》,《2.通过感官来发现》,《3.观察与比较》,《4.测试反应快慢》,《5.发现生长》,《6.身体的“时间胶囊”》。其中,1-4课从身体的结构人手,逐步发展到对感觉器官的认识,5-6课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关注自身健康成长的机会。

本单元从认识人体的外部结构引入,设计了一些用感官(眼、耳、鼻、舌、皮肤)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活动,并引导学生感受自己的成长发育过程,以此促进他们理解人的生命特征,并为他们在小学中、高学段学习人体系统打下基础。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有机会观察讨论人体的基本结构,将眼、耳、鼻、舌和皮肤作为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感觉器官来认识,尝试回顾自己的生长以及期盼自己身体的生长变化。

学生主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通过用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了解自已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在观察中,发现感觉器官所接收的信息和已有的经验,能够帮助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在识别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二是要发展自己的健康意识,通过回顾之前的生长变化,学生将对自己身体健康生长的意识与对未来几年身体生长变化的期盼相结合,形成初步的健康意识。

上述两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如实记录,并能在观察和记录的基础上进行猜想和推理;当发现事实与自已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能围绕一个主题做出猜测,尝试从多个角度、用多种方式认识事物。

1.思维层次和行为习惯。

经过一个半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另外,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如游戏、积分、奖励)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2.知识衔接和学习基础。

“磁铁”单元的学习学生是有良好的学习基础的。因为磁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大多数学生都见过、玩过磁铁,对许多磁现象有一定的了解,也产生了一些疑惑,这就成为教学的起点。

“我们自己”单元是继“植物”和“动物”之后的第三个有关生命科学的单元。从一年级开始,不同的观察活动都将感觉器官的观察活动作为一个活动重点来处理,学生对于感觉器官的功能已经很熟悉,所以在感觉器官的认识活动中,重点呈现了感觉器官对于人认识世界所具有的学习功能的表现,教学中的活动表现出从感觉入手到知觉判断的过程。

1.“磁铁”单元。

(1)科学概念目标。

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

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

磁铁可以隔着一段距离、一些物体对铁-类的物体产生吸引作用。

磁铁不同部分的磁力强弱不同,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一个磁铁有两个磁极。

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字母“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字母“n"表示。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利用磁铁能够指示南北方向的特点制成的。

钢针经过磁铁摩擦能变成小磁针,可以用来自制指南针。

相同的磁极相互排斥,不同的磁极相互吸引。

(2)科学探究目标。

能用简单材料和方法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

能通过移动小车感受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

能用语言、示意图初步描述观察到的磁铁实验现象,并由此开展基于证据的、初步的科学论证活动。

能在讨论和交流中,表达、倾听、评价对磁铁性质的想法。

能仿制一个水浮式指南针,并就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

(3)科学态度目标。

能对磁铁及磁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能采用合适的方式如实地记录和表达有关磁铁的信息。

能围绕磁铁的相关研究故出自己的猜测,并尝试用多种实验方法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

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常见的利用磁铁及其性质的产品,体会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体会我国古代在指南针的研究与应用上所做的贡献,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促进作用。

初步体验包括设计、实施、改进在内的简单的技术与工程实施过程。

2.“我们自己”单元。

(1)科学概念目标。

我们的身体是由共同的外部结构和许多内部结构构成的,这些可以被观察和描述。

眼、耳、鼻、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及其变化等,具有学习的功能。

从出生到现在,我们在不断生长。

(2)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从外部观察头、颈、躯干和四肢组成的身体的基本结构。

能够用摸、听等方法,探知自已身体内部的情况。

能够认识到感觉器官能让我们观察到具体的事物,以此区分事实与想象。

能够认识到通过感觉器官能获取事物的相同与不同特征,用比较的方法识别不同事物。

能够知道感觉器官的综合运用,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和做出反应。

能够通过比较、测量,知道身体在生长变化。

能够关注未来身体的生长,认同健康生活是自己的责任。

(3)科学态度目标。

能够如实讲述观察到的事实。

能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和角度观察认识事物。

能够保持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保持科学研究的兴趣。

愿意在小组合作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4)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

能够关心自己的生长发育过程,为自己的健康成长做必要的准备。

1.“磁铁”单元。

力:力是物体和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推力:向前推动物体的力。

拉力:拉动物体的力。

磁力:磁场对电流、运动电荷和磁体的作用力。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一个磁体有且只有两个磁极,即南极(s极)和北极(n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我们自己”单元。

身体:人或动物各生理组织构成的整体。

感觉器官:人体能够接收外界信息的器官,一般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

感觉:人对某一感觉器官接收到的信息的反应,如眼睛看到颜色是视觉,耳朵听到声音是听觉等。

感知:人通过一个或多个感觉器官接收信息后做出的分析,如一块白色的石头摸着又硬又凉。

比较:对比几种事物的相同和不同。反应:人体接收信息后引起的活动。

生长:人体的体重、身高等方面的增加。

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1.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学时,时常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让每个学生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科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科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科学的学习过程。

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4.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科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了解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科学的重要性。

5.创造性地使用科学教材,及时反思。

科学探究能力是整体性发展的,科学探究的各种类型在教学活动中应得到系统运用。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科学活动的平台,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由“磁铁”和“我们自己”两个单元组成,其中“磁铁”单元7课,“我们自己”单元6课,还有一个“科学浏览”内容,两个单元合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

1.“磁铁”单元。

本单元的7课课题分别是:《1.磁铁能吸引甚么》,《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3.磁铁的两极》,《4.磁铁与方向》,《5.做一个指南针》,《6.磁铁极间的相互作用》,《7.磁铁和我们的生活》。其中,1⑵课研究的是磁铁能吸引怎样的物体和怎样吸引,3⑹课研究的是磁铁两极的特点和指南针的制作,第7课是本单元的总结课。

本单元的学习线索有两条,分别是“磁铁与周围物体之间的作用”和“磁铁两极的特性”,这两条学习线索贯穿全部单元。学生在趣味化的探究中视察与交换磁铁的特性,了解磁力能使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产生相互作用,认识指南针的结构、功能和原理,利用磁铁的性质创造性地制作指南针和磁铁玩具,从而取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1)让学生多“体验”,体验磁铁实验带来的意外和惊奇;(2)让学生多“视察”,仔细视察磁铁实验中的各种现象;(3)让学生多“论证”,利用磁铁实验中搜集到的证据展开讨论。

特别说明的是,“磁铁”单元的学习不是小学生认识磁现象的终点,教科书依照课程标准,在高学段设置“能量”单元,从能量角度来探究磁和电的相互转化,从而体现“学习进阶”思想。

2.“我们自己”单元。

本单元的6课课题分别是:《1.视察我们的身体》,《2.通过感官来发现》,《3.视察与比较》,《4.测试反应快慢》,《5.发现生长》,《6.身体的“时间胶囊”》。其中,1⑷课从身体的结构人手,逐渐发展到对感觉器官的认识,5⑹课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关注本身健康成长的机会。

本单元从认识人体的外部结构引入,设计了一些用感官(眼、耳、鼻、舌、皮肤)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活动,并引导学生感受自己的成长发育进程,以此增进他们理解人的生命特点,并为他们在小学中、高学段学习人体系统打下基础。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有机会视察讨论人体的基本结构,将眼、耳、鼻、舌和皮肤作为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感觉器官来认识,尝试回顾自己的生长和期盼自己身体的生长变化。

学生主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通过用感觉器官进行视察,了解自己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在视察中,发现感觉器官所接收的信息和已有的经验,能够帮助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在辨认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二是要发展自己的健康意识,通过回顾之前的生长变化,学生将对自己身体健康生长的意识与对未来几年身体生长变化的期盼相结合,构成初步的健康意识。

上述两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视察、照实记录,并能在视察和记录的基础上进行料想和推理;当发现事实与自己原本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能围绕一个主题做出猜想,尝试从多个角度、用多种方式认识事物。

1.思惟层次和行动习惯。

经过一个半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视察与描写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仍然处于形象思惟阶段,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依然比较弱,因此教师的指点和帮助依然非常重要。除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辞汇”外,教师还要重视视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重视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动,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干。另外,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在活动进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查来关注学生的视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情势(如游戏、积分、嘉奖)来增进学生更好地展开视察体验等活动。

2.知识衔接和学习基础。

“磁铁”单元的学习学生是有良好的学习基础的。由于磁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大多数学生都见过、玩过磁铁,对许多磁现象有一定的了解,也产生了一些疑惑,这就成为教学的出发点。

“我们自己”单元是继“植物”和“动物”以后的第三个有关生命科学的单元。从一年级开始,不同的视察活动都将感觉器官的视察活动作为一个活动重点来处理,学生对感觉器官的功能已很熟习,所以在感觉器官的认识活动中,重点显现了感觉器官对人认识世界所具有的学习功能的表现,教学中的活动表现出从感觉入手到知觉判断的进程。

1.“磁铁”单元。

(1)科学概念目标。

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

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

磁铁可以隔着一段距离、一些物体对铁-类的物体产生吸引作用。

磁铁不同部份的磁力强弱不同,磁力最强的部份叫磁极,一个磁铁有两个磁极。

磁铁能唆使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字母“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字母“n"表示。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利用磁铁能够唆使南北方向的特点制成的。

钢针经过磁铁磨擦能变成小磁针,可以用来自制指南针。

相同的磁极相互排挤,不同的磁极相互吸引。

(2)科学探究目标。

能用简单材料和方法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

能通过移动小车感受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

能用语言、示意图初步描写视察到的磁铁实验现象,并由此展开基于证据的、初步的科学论证活动。

能在讨论和交换中,表达、聆听、评价对磁铁性质的想法。

能仿造一个水浮式指南针,并就制作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

(3)科学态度目标。

能对磁铁及磁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能采取适合的方式照实地记录和表达有关磁铁的信息。

能围绕磁铁的相干研究故出自己的猜想,并尝试用多种实验方法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愿意聆听他人的意见,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

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常见的利用磁铁及其性质的产品,体会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体会我国古代在指南针的研究与利用上所做的贡献,意想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增进作用。

初步体验包括设计、实行、改进在内的简单的技术与工程实行进程。

2.“我们自己”单元。

(1)科学概念目标。

我们的身体是由共同的外部结构和许多内部结构构成的,这些可以被视察和描写。

眼、耳、鼻、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及其变化等,具有学习的功能。

从诞生到现在,我们在不断生长。

(2)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从外部视察头、颈、躯干和四肢组成的身体的基本结构。

能够用摸、听等方法,探知自己身体内部的情况。

能够认识到感觉器官能让我们视察到具体的事物,以此辨别事实与想象。

能够认识到通过感觉器官能获得事物的相同与不同特点,用比较的方法辨认不同事物。

能够知道感觉器官的综合应用,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和做出反应。

能够通过比较、丈量,知道身体在生长变化。

能够关注未来身体的生长,认同健康生活是自己的责任。

(3)科学态度目标。

能够照实讲述视察到的事实。

能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和角度视察认识事物。

能够保持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保持科学研究的兴趣。

愿意在小组合作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愿意聆听他人的意见。

(4)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

能够关心自己的生长发育进程,为自己的健康成长做必要的准备。

1.“磁铁”单元。

力:力是物体和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推力:向前推动物体的力。

拉力:拉动物体的力。

磁力:磁场对电流、运动电荷和磁体的作用力。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份。一个磁体有且只有两个磁极,即南极(s极)和北极(n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挤,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我们自己”单元。

身体:人或动物各生理组织构成的整体。

感觉器官:人体能够接收外界信息的器官,一般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

感觉:人对某一感觉器官接收到的信息的反应,如眼睛看到色彩是视觉,耳朵听到声音是听觉等。

感知:人通过一个或多个感觉器官接收信息后做出的分析,如一块白色的石头摸着又硬又凉。

比较:对照几种事物的相同和不同。反应:人体接收信息后引发的活动。

生长:人体的体重、身高等方面的增加。

推测:根据已知道的事情,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1.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在教学中激起学生的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展开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学时,经常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忱,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让每一个学生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科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情势,更重要的是要逐渐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勇于发问、认真聆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探究活动,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科学知识,鼓励每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科学的学习进程。

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换。

独立思考、合作交换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换。在思考与交换的进程中,老师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点,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寻觅问题的答案。老师成心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换的欲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渐学会应用适当的方式描写自己想法,学会注意聆听他人的意见。

4.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利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旁的科学问题,并尝试从平常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了解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科学的重要性。

5.创造性地使用科学教材,及时反思。

科学探究能力是整体性发展的,科学探究的各种类型在教学活动中应得到系统应用。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科学活动的平台,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正规学习,已基本认识了科学这门学科,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知道在科学课上认真听讲,能够和同伴合作进行实验操作,掌握了科学教材的一些基本知识,如土壤、天气、月相、季节、材料、书、纸等方面的知识。具有了一定的动手能力。不过,仍有少部份同学上课不能安静的听老师讲课,也不喜欢和同伴合作交换,学习态度不端正,因此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掌握都不太理想。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教师要对这部份同学加强引导,端正其科学学习的态度,力争使同学们都到达科学学习的基本要求。

教材分析。

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是最新修订的科教版教材,包括两个单元,共分为13课。由于是新教材,所以在本册教材中融会了之前科学学习的一部份知识,如推力和拉力的知识,另外在修订思路上面也有所改变,本册教材覆盖了新课标的相干要求,理顺了内容的逻辑关系,并且基于二年级学生水平,减少了知识容量,下降了学习要求,并且还设计了一些有料、有趣的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科学、参与课堂、动手实践的兴趣。

第一单元为《磁铁》单元。包括七课内容,分别为《磁铁能吸引甚么》《磁铁怎样吸引物体》《磁铁的两极》《磁极与方向》《做一个指南针》《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铁和我们的生活》。本单元从磁性、磁极两个方面动身,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编排结构化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调用过去的零散生活经验,在动手实践和思考中构成对磁铁较为全面的认识,指点学生将学习与利用有机结合起来,了解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磁铁各部份磁力的强弱,磁铁的两极,两极的相互作用等知识,并在视察磁铁现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制简易的指南针。

第二单元主题为《我们自己》。包括六课内容,分别为《视察我们的身体》《通过感官来发现》《视察与比较》《测试反应快慢》《发现生长》《身体的“时间胶囊”》。本单元是引导学生把眼光从外部世界转移到自己的身体上,让学生了解自己身体,知道我们的身体是由共同的外部结构和许多内部结构构成的。眼、耳、鼻、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具有学习的功能。学生通过视察自己的身体发现自己在生长变化。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主要是引导学生应用各种方法亲身了解自己的身体,从而引发学生对自己身体的兴趣,引导学生能够关注自己未来身体的生长,认同健康生活。

教学目标与要求。

1、引导学生通过视察,了解磁铁的不同形状,知道磁铁能够吸引铁和镍,能够隔空隔物吸铁,知道磁力可以传递。

2、指点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明白磁极的吸力最大,知道磁铁能够唆使南北,有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特性。

3、引导学生通过做一个指南针的活动,进一步了解指南针的有关知识,体会磁铁的磁化现象及磁铁唆使南北的特性。

4、引导学生了解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利用,进一步体会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和快捷,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科学、应用科学的兴趣。

5、引导学生能够从外部视察头、颈、躯干和四肢组成的身体的基本结构,能够用摸、听等方法探知自己身体内部的情况。

6、知道通过感觉器官能够获得事物的相同与不同特点,用比较的方法辨认不同的事物,认识到感觉器官能让我们视察到具体的事物,并以此辨别事实与想象。

7、了解感觉器官的综合应用,能够更加全面的认识事物和作出反应。

8、通过比较丈量,引导学生知道自己身体在生长变化,从而能够关注自己未来身体的生长,认同健康生活。

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给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环境。学生学习常规的培养和训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条件。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并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贯穿在教学的全进程中。

2、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并结合课程知识和能力目标设计进行教学,在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都要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动身,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是真正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从而激起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和习惯。

3、通过学生适合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情势,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探究实验的方式,将科学探究转化为学生自觉的将科学知识利用于生活的思惟,培养学生勇于打破常规,勇于创新的能力。

4、构建公道科学的嘉奖机制,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并在嘉奖机制上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取得成功的机会,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5、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还应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便不断的改进。

小学二年级科学个人教学计划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统整“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三个主要概念组织教学内容,从整体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到局部的寻访土壤居民,从遥远的太阳、月球与生活的联系到触手可及的天气、季节与生命的联结,整个单元以“关爱家园、关注生命”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活动,并将整个活动落脚到“做大自然的孩子”,在落实单元教学内容的同时,对教学目标进行升华。

材料”单元的学习对学生形成“世界是物质的”这一认识非常重要。在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里,学生已对物体的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他们将在3—4年级开展物质状态的学习,而对材料概念的理解是从物体到物质概念发展必不可少的进阶。这一单元的编写,强调和突出了对“材料”这一概念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并根据目前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和人类对材料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提高现状,设计和组织了“材料”单元的内容结构,以期让学生以辩证和发展的观点看待材料,不固化对某种材料的认识。

通过一年级一学年的学习,可以看出孩子们对全新的课程充满了好奇和渴望,对于科学这门功课有强烈的学习欲望,能积极主动的学习,这也为上好科学课带来了契机。加上本册教材安排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相信他们会倾注更多的热情来学好这门课程。但通过上学年的学习,发现同学们缺乏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动手能力差,科学的学习思维还没形成,缺乏相应的学习方法,课堂主动参与思考性也会不足,今后要在这几方面多多强化。

一、“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目标。

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

描述怎样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

描述一年中季节变化现象,举例说出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

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

描述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知道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

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

二、“材料”单元教学目标。

(二)科学概念目标。

我们周围的世界可分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身边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物品可以根据构成它的材料的性能来描述,也可以根据这些性能来区分物品或材料。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材料的性能决定材料的用途。

通过科学技术可以将自然界的各种材料利用起来,材料经过加工可能改变原有的性能。

某些材料可以反复使用,一些废弃的物品可以用来制造新的产品。

1.引导学生知道土壤对于我们人类和动植物的重要重要性:知道如何简单用太阳来辨别方向;认识不同的天气和季节。

2.引导学生明白我们周围的世界可分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

3、引导学生知道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身边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1.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

2.引导学生认识物品可以根据构成它的材料的性能来描述,也可以根据这些性能来区分物品或材料。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材料的性能决定材料的用途。

2.培养学生在科学实践活动中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以及和同学合作交流的习惯。

1、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

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

4、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创造性地使用科学教材,及时反思。

湘教版小学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范文

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是课程的总体计划。它规定了不同课程类型的相互结构,也规定了管理学习方式中不同课程的要求和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进行了全面安排,并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课程开设顺序和课时分配,对学期、学年和假期进行了划分。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正规学习,已基本认识了科学这门学科,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知道在科学课上认真听讲,能够和同伴合作进行实验操作,掌握了科学教材的一些基本知识,如土壤、天气、月相、季节、材料、书、纸等方面的知识。具有了一定的动手能力。不过,仍有少部份同学上课不能安静的听老师讲课,也不喜欢和同伴合作交换,学习态度不端正,因此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掌握都不太理想。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教师要对这部份同学加强引导,端正其科学学习的态度,力争使同学们都到达科学学习的基本要求。

教材分析。

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是最新修订的科教版教材,包括两个单元,共分为13课。由于是新教材,所以在本册教材中融会了之前科学学习的一部份知识,如推力和拉力的知识,另外在修订思路上面也有所改变,本册教材覆盖了新课标的相干要求,理顺了内容的逻辑关系,并且基于二年级学生水平,减少了知识容量,下降了学习要求,并且还设计了一些有料、有趣的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科学、参与课堂、动手实践的兴趣。

第一单元为《磁铁》单元。包括七课内容,分别为《磁铁能吸引甚么》《磁铁怎样吸引物体》《磁铁的两极》《磁极与方向》《做一个指南针》《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铁和我们的生活》。本单元从磁性、磁极两个方面动身,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编排结构化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调用过去的零散生活经验,在动手实践和思考中构成对磁铁较为全面的认识,指点学生将学习与利用有机结合起来,了解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磁铁各部份磁力的强弱,磁铁的两极,两极的相互作用等知识,并在视察磁铁现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制简易的指南针。

第二单元主题为《我们自己》。包括六课内容,分别为《视察我们的身体》《通过感官来发现》《视察与比较》《测试反应快慢》《发现生长》《身体的“时间胶囊”》。本单元是引导学生把眼光从外部世界转移到自己的身体上,让学生了解自己身体,知道我们的身体是由共同的外部结构和许多内部结构构成的。眼、耳、鼻、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具有学习的功能。学生通过视察自己的身体发现自己在生长变化。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主要是引导学生应用各种方法亲身了解自己的身体,从而引发学生对自己身体的兴趣,引导学生能够关注自己未来身体的生长,认同健康生活。

教学目标与要求。

1、引导学生通过视察,了解磁铁的不同形状,知道磁铁能够吸引铁和镍,能够隔空隔物吸铁,知道磁力可以传递。

2、指点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明白磁极的吸力最大,知道磁铁能够唆使南北,有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特性。

3、引导学生通过做一个指南针的活动,进一步了解指南针的有关知识,体会磁铁的磁化现象及磁铁唆使南北的特性。

4、引导学生了解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利用,进一步体会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和快捷,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科学、应用科学的兴趣。

5、引导学生能够从外部视察头、颈、躯干和四肢组成的身体的基本结构,能够用摸、听等方法探知自己身体内部的情况。

6、知道通过感觉器官能够获得事物的相同与不同特点,用比较的方法辨认不同的事物,认识到感觉器官能让我们视察到具体的事物,并以此辨别事实与想象。

7、了解感觉器官的综合应用,能够更加全面的认识事物和作出反应。

8、通过比较丈量,引导学生知道自己身体在生长变化,从而能够关注自己未来身体的生长,认同健康生活。

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给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环境。学生学习常规的培养和训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条件。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并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贯穿在教学的全进程中。

2、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并结合课程知识和能力目标设计进行教学,在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都要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动身,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是真正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从而激起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和习惯。

3、通过学生适合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情势,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探究实验的方式,将科学探究转化为学生自觉的将科学知识利用于生活的思惟,培养学生勇于打破常规,勇于创新的能力。

4、构建公道科学的嘉奖机制,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并在嘉奖机制上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取得成功的机会,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5、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还应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便不断的改进。

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由“磁铁”和“我们自己”两个单元组成,其中“磁铁”单元7课,“我们自己”单元6课,还有一个“科学浏览”内容,两个单元合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

1.“磁铁”单元。

本单元的7课课题分别是:《1.磁铁能吸引甚么》,《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3.磁铁的两极》,《4.磁铁与方向》,《5.做一个指南针》,《6.磁铁极间的相互作用》,《7.磁铁和我们的生活》。其中,1⑵课研究的是磁铁能吸引怎样的物体和怎样吸引,3⑹课研究的是磁铁两极的特点和指南针的制作,第7课是本单元的总结课。

本单元的学习线索有两条,分别是“磁铁与周围物体之间的作用”和“磁铁两极的特性”,这两条学习线索贯穿全部单元。学生在趣味化的探究中视察与交换磁铁的特性,了解磁力能使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产生相互作用,认识指南针的结构、功能和原理,利用磁铁的性质创造性地制作指南针和磁铁玩具,从而取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1)让学生多“体验”,体验磁铁实验带来的意外和惊奇;(2)让学生多“视察”,仔细视察磁铁实验中的各种现象;(3)让学生多“论证”,利用磁铁实验中搜集到的证据展开讨论。

特别说明的是,“磁铁”单元的学习不是小学生认识磁现象的终点,教科书依照课程标准,在高学段设置“能量”单元,从能量角度来探究磁和电的相互转化,从而体现“学习进阶”思想。

2.“我们自己”单元。

本单元的6课课题分别是:《1.视察我们的身体》,《2.通过感官来发现》,《3.视察与比较》,《4.测试反应快慢》,《5.发现生长》,《6.身体的“时间胶囊”》。其中,1⑷课从身体的结构人手,逐渐发展到对感觉器官的认识,5⑹课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关注本身健康成长的机会。

本单元从认识人体的外部结构引入,设计了一些用感官(眼、耳、鼻、舌、皮肤)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活动,并引导学生感受自己的成长发育进程,以此增进他们理解人的生命特点,并为他们在小学中、高学段学习人体系统打下基础。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有机会视察讨论人体的基本结构,将眼、耳、鼻、舌和皮肤作为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感觉器官来认识,尝试回顾自己的生长和期盼自己身体的生长变化。

学生主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通过用感觉器官进行视察,了解自己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在视察中,发现感觉器官所接收的信息和已有的经验,能够帮助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在辨认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二是要发展自己的健康意识,通过回顾之前的生长变化,学生将对自己身体健康生长的意识与对未来几年身体生长变化的期盼相结合,构成初步的健康意识。

上述两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视察、照实记录,并能在视察和记录的基础上进行料想和推理;当发现事实与自己原本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能围绕一个主题做出猜想,尝试从多个角度、用多种方式认识事物。

1.思惟层次和行动习惯。

经过一个半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视察与描写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仍然处于形象思惟阶段,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依然比较弱,因此教师的指点和帮助依然非常重要。除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辞汇”外,教师还要重视视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重视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动,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干。另外,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在活动进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查来关注学生的视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情势(如游戏、积分、嘉奖)来增进学生更好地展开视察体验等活动。

2.知识衔接和学习基础。

“磁铁”单元的学习学生是有良好的学习基础的。由于磁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大多数学生都见过、玩过磁铁,对许多磁现象有一定的了解,也产生了一些疑惑,这就成为教学的出发点。

“我们自己”单元是继“植物”和“动物”以后的第三个有关生命科学的单元。从一年级开始,不同的视察活动都将感觉器官的视察活动作为一个活动重点来处理,学生对感觉器官的功能已很熟习,所以在感觉器官的认识活动中,重点显现了感觉器官对人认识世界所具有的学习功能的表现,教学中的活动表现出从感觉入手到知觉判断的进程。

1.“磁铁”单元。

(1)科学概念目标。

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

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

磁铁可以隔着一段距离、一些物体对铁-类的物体产生吸引作用。

磁铁不同部份的磁力强弱不同,磁力最强的部份叫磁极,一个磁铁有两个磁极。

磁铁能唆使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字母“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字母“n"表示。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利用磁铁能够唆使南北方向的特点制成的。

钢针经过磁铁磨擦能变成小磁针,可以用来自制指南针。

相同的磁极相互排挤,不同的磁极相互吸引。

(2)科学探究目标。

能用简单材料和方法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

能通过移动小车感受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

能用语言、示意图初步描写视察到的磁铁实验现象,并由此展开基于证据的、初步的科学论证活动。

能在讨论和交换中,表达、聆听、评价对磁铁性质的想法。

能仿造一个水浮式指南针,并就制作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

(3)科学态度目标。

能对磁铁及磁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能采取适合的方式照实地记录和表达有关磁铁的信息。

能围绕磁铁的相干研究故出自己的猜想,并尝试用多种实验方法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愿意聆听他人的意见,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

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常见的利用磁铁及其性质的产品,体会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体会我国古代在指南针的研究与利用上所做的贡献,意想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增进作用。

初步体验包括设计、实行、改进在内的简单的技术与工程实行进程。

2.“我们自己”单元。

(1)科学概念目标。

我们的身体是由共同的外部结构和许多内部结构构成的,这些可以被视察和描写。

眼、耳、鼻、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及其变化等,具有学习的功能。

从诞生到现在,我们在不断生长。

(2)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从外部视察头、颈、躯干和四肢组成的身体的基本结构。

能够用摸、听等方法,探知自己身体内部的情况。

能够认识到感觉器官能让我们视察到具体的事物,以此辨别事实与想象。

能够认识到通过感觉器官能获得事物的相同与不同特点,用比较的方法辨认不同事物。

能够知道感觉器官的综合应用,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和做出反应。

能够通过比较、丈量,知道身体在生长变化。

能够关注未来身体的生长,认同健康生活是自己的责任。

(3)科学态度目标。

能够照实讲述视察到的事实。

能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和角度视察认识事物。

能够保持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保持科学研究的兴趣。

愿意在小组合作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愿意聆听他人的意见。

(4)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

能够关心自己的生长发育进程,为自己的健康成长做必要的准备。

1.“磁铁”单元。

力:力是物体和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推力:向前推动物体的力。

拉力:拉动物体的力。

磁力:磁场对电流、运动电荷和磁体的作用力。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份。一个磁体有且只有两个磁极,即南极(s极)和北极(n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挤,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我们自己”单元。

身体:人或动物各生理组织构成的整体。

感觉器官:人体能够接收外界信息的器官,一般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

感觉:人对某一感觉器官接收到的信息的反应,如眼睛看到色彩是视觉,耳朵听到声音是听觉等。

感知:人通过一个或多个感觉器官接收信息后做出的分析,如一块白色的石头摸着又硬又凉。

比较:对照几种事物的相同和不同。反应:人体接收信息后引发的活动。

生长:人体的体重、身高等方面的增加。

推测:根据已知道的事情,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1.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在教学中激起学生的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展开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学时,经常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忱,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让每一个学生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科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情势,更重要的是要逐渐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勇于发问、认真聆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探究活动,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科学知识,鼓励每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科学的学习进程。

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换。

独立思考、合作交换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换。在思考与交换的进程中,老师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点,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寻觅问题的答案。老师成心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换的欲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渐学会应用适当的方式描写自己想法,学会注意聆听他人的意见。

4.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利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旁的科学问题,并尝试从平常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了解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科学的重要性。

5.创造性地使用科学教材,及时反思。

科学探究能力是整体性发展的,科学探究的各种类型在教学活动中应得到系统应用。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科学活动的平台,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由“磁铁"和“我们自己”两个单元组成,其中“磁铁”单元7课,“我们自己”单元6课,还有一个“科学阅读”内容,两个单元合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

1.“磁铁”单元。

本单元的7课课题分别是:《1.磁铁能吸引什么》,《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3.磁铁的两极》,《4.磁极与方向》,《5.做一个指南针》,《6.磁极间的相互作用》,《7.磁铁和我们的生活》。其中,1-2课研究的是磁铁能吸引怎样的物体以及怎样吸引,3-6课研究的是磁铁两极的特点以及指南针的制作,第7课是本单元的总结课。

本单元的学习线索有两条,分别是“磁铁与周围物体之间的作用”和“磁铁两极的特性”,这两条学习线索贯穿整个单元。学生在趣味化的探究中观察与交流磁铁的特性,了解磁力能使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产生相互作用,认识指南针的结构、功能和原理,利用磁铁的性质创造性地制作指南针以及磁铁玩具,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1)让学生多“体验”,体验磁铁实验带来的意外和惊奇;(2)让学生多“观察”,仔细观察磁铁实验中的各种现象;(3)让学生多“论证”,利用磁铁实验中收集到的证据展开讨论。

特别说明的是,“磁铁”单元的学习不是小学生认识磁现象的终点,教科书依照课程标准,在高学段设置“能量”单元,从能量角度来探究磁和电的相互转化,从而体现“学习进阶”思想。

2.“我们自己”单元。

本单元的6课课题分别是:《1.观察我们的身体》,《2.通过感官来发现》,《3.观察与比较》,《4.测试反应快慢》,《5.发现生长》,《6.身体的“时间胶囊”》。其中,1-4课从身体的结构人手,逐步发展到对感觉器官的认识,5-6课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关注自身健康成长的机会。

本单元从认识人体的外部结构引入,设计了一些用感官(眼、耳、鼻、舌、皮肤)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活动,并引导学生感受自己的成长发育过程,以此促进他们理解人的生命特征,并为他们在小学中、高学段学习人体系统打下基础。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有机会观察讨论人体的基本结构,将眼、耳、鼻、舌和皮肤作为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感觉器官来认识,尝试回顾自己的生长以及期盼自己身体的生长变化。

学生主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通过用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了解自已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在观察中,发现感觉器官所接收的信息和已有的经验,能够帮助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在识别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二是要发展自己的健康意识,通过回顾之前的生长变化,学生将对自己身体健康生长的意识与对未来几年身体生长变化的期盼相结合,形成初步的健康意识。

上述两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如实记录,并能在观察和记录的基础上进行猜想和推理;当发现事实与自已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能围绕一个主题做出猜测,尝试从多个角度、用多种方式认识事物。

1.思维层次和行为习惯。

经过一个半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另外,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如游戏、积分、奖励)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2.知识衔接和学习基础。

“磁铁”单元的学习学生是有良好的学习基础的。因为磁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大多数学生都见过、玩过磁铁,对许多磁现象有一定的了解,也产生了一些疑惑,这就成为教学的起点。

“我们自己”单元是继“植物”和“动物”之后的第三个有关生命科学的单元。从一年级开始,不同的观察活动都将感觉器官的观察活动作为一个活动重点来处理,学生对于感觉器官的功能已经很熟悉,所以在感觉器官的认识活动中,重点呈现了感觉器官对于人认识世界所具有的学习功能的表现,教学中的活动表现出从感觉入手到知觉判断的过程。

1.“磁铁”单元。

(1)科学概念目标。

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

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

磁铁可以隔着一段距离、一些物体对铁-类的物体产生吸引作用。

磁铁不同部分的磁力强弱不同,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一个磁铁有两个磁极。

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字母“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字母“n"表示。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利用磁铁能够指示南北方向的特点制成的。

钢针经过磁铁摩擦能变成小磁针,可以用来自制指南针。

相同的磁极相互排斥,不同的磁极相互吸引。

(2)科学探究目标。

能用简单材料和方法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

能通过移动小车感受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

能用语言、示意图初步描述观察到的磁铁实验现象,并由此开展基于证据的、初步的科学论证活动。

能在讨论和交流中,表达、倾听、评价对磁铁性质的想法。

能仿制一个水浮式指南针,并就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

(3)科学态度目标。

能对磁铁及磁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能采用合适的方式如实地记录和表达有关磁铁的信息。

能围绕磁铁的相关研究故出自己的猜测,并尝试用多种实验方法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

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常见的利用磁铁及其性质的产品,体会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体会我国古代在指南针的研究与应用上所做的贡献,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促进作用。

初步体验包括设计、实施、改进在内的简单的技术与工程实施过程。

2.“我们自己”单元。

(1)科学概念目标。

我们的身体是由共同的外部结构和许多内部结构构成的,这些可以被观察和描述。

眼、耳、鼻、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及其变化等,具有学习的功能。

从出生到现在,我们在不断生长。

(2)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从外部观察头、颈、躯干和四肢组成的身体的基本结构。

能够用摸、听等方法,探知自已身体内部的情况。

能够认识到感觉器官能让我们观察到具体的事物,以此区分事实与想象。

能够认识到通过感觉器官能获取事物的相同与不同特征,用比较的方法识别不同事物。

能够知道感觉器官的综合运用,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和做出反应。

能够通过比较、测量,知道身体在生长变化。

能够关注未来身体的生长,认同健康生活是自己的责任。

(3)科学态度目标。

能够如实讲述观察到的事实。

能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和角度观察认识事物。

能够保持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保持科学研究的兴趣。

愿意在小组合作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4)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

能够关心自己的生长发育过程,为自己的健康成长做必要的准备。

1.“磁铁”单元。

力:力是物体和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推力:向前推动物体的力。

拉力:拉动物体的力。

磁力:磁场对电流、运动电荷和磁体的作用力。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一个磁体有且只有两个磁极,即南极(s极)和北极(n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我们自己”单元。

身体:人或动物各生理组织构成的整体。

感觉器官:人体能够接收外界信息的器官,一般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

感觉:人对某一感觉器官接收到的信息的反应,如眼睛看到颜色是视觉,耳朵听到声音是听觉等。

感知:人通过一个或多个感觉器官接收信息后做出的分析,如一块白色的石头摸着又硬又凉。

比较:对比几种事物的相同和不同。反应:人体接收信息后引起的活动。

生长:人体的体重、身高等方面的增加。

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1.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学时,时常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让每个学生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科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科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科学的学习过程。

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4.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科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了解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科学的重要性。

5.创造性地使用科学教材,及时反思。

科学探究能力是整体性发展的,科学探究的各种类型在教学活动中应得到系统运用。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科学活动的平台,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小学二年级科学个人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我任教五年级1、2、3班,班级共有200多名学生,这些学生对科学课充满兴趣,动手积极,能力有所提高,但是也有一些调皮的学生,在课堂上如何培养学良好的动手习惯是重点,如何让学生动手又动脑是难点。

三、教材分析。

从本学期开始,学生们将进入小学高年级阶段的科学课学习,科学教科书也将展现一系列新的内容,引导学生们开展更为丰富多彩的过程与方法活动。

“生物与环境”单元从内容上分三个部分:通过“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对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态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三部分内容,是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单元首先引领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和反射)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识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最后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运用相关知识。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大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第三部分认识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四部分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四、教学目标。

(一)生物与环境。

1、科学概念目标。

植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阳光、养分、空间等。动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空间和食物等。植物和动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环境进行选择。不同的生物对环境有着自己特有的需要。所有的生物都会引起它们所生存的环境的变化。植物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在一定范围内的生物必须和谐共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进行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并收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发芽种子的数据。观察绿豆芽的生长,并记录下它们的生长情况。进行蚯蚓选择环境条件的实验,并收集相关数据。用文字、数据、图表等对所观察到的内容进行记录、整理与分析。通过文字、图画和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并与同学进行交流。运用所了解的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来理解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通过阅读资料来增加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在人工环境中培育和养殖动、植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养成对植物和动物对环境需要进行研究的兴趣。能够敏感地意识到生物对环境的需求。获得生物生存需要一定环境条件的认识。形成积极的对待生物的态度。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光。

1、科学概念。

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光源、挡光物体和屏。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大小和光源的位置、方向、距离有关。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会随着太阳位置的高低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光是直线传播的。挡光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光在传播过程中碰到物体,会发生反射,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光的反射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汽车反光镜、潜望镜等都是人们对光反射原理的运用。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利用凹面镜和凸透镜会聚光线的特性,可以得到强光和高温。这在实际生活中已得到广泛运用。物体吸热的本领与物体的颜色、表面粗糙程度以及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

2、过程与方法。

探究影子产生的条件,观察影子、光源、物体之间的关系。用日影观测仪观察记录一天中物体影子的变化,寻找变化规律。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阳光的强弱、材料的属性、物体受阳光照射的角度和物体升温快慢的关系。较准确地记录实验、观察中的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绘制出柱状图。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和推理,做出自己的解释。制作简易潜望镜,设计、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对光的研究的兴趣。认识到认真观察、实验、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数据的重要性。认识到自然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有规律的。

(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1、科学概念目标。

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内部的运动和外力作用的影响是形成和重塑地球表面多种地形的原因。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有的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有的却是一个比较迅猛的过程。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流水、风力、海浪、冰川等都会对地表产生侵蚀和沉积作用,并形成不同的地形地貌。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人类活动也会改变地表形态,这种改变有时会加剧自然灾害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资料,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如何引起地形变化,火山和地震的`成因,以及风力、海浪、冰川等对地表的侵蚀和沉积作用。按要求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实验观察探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河流对土地的影响,以及土壤的成分。对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有较好的把握,能设计模拟实验,探究降雨量的大小、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等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用文字、图画、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描述实验中的现象。对自然现象和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在小组内交流结果和想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保护耕地不被破坏的重要性。认同人类活动也会影响地球表面的形态,会加剧或减轻各种自然力带来的自然灾害的观点。

(四)运动和力。

1、科学概念目标。

物体运动有不同形式,如滑动、滚动和反冲运动。运动的快慢是可以测量和比较的。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力的单位是“牛”。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反冲力和摩擦力。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运动物体的重量、运动方式(滚动还是滑动)有关。摩擦力有时有利,有时有害,我们可以按需要增大或减小它。改变物体的静止或运动状态,必须有力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用橡皮筋弹力驱动的小车和气球反冲力推动的小车。用简单材料制作橡皮筋测力计,模拟滚珠轴承。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大胆想象,创造性制作小赛车。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用简单器材做拉力大小与小车快慢关系的实验、橡皮筋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在教师指导下做研究摩擦力大小的简单对比实验。经历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推测的过程,并作实验记录。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摩擦力有益还是有害作判断,对自行车上增加和减少摩擦力的设计作解释。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验合作和不怕困难,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发展对技术设计和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体验认真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的科学过程,树立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态度。勤于思考、大胆解释,乐意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事物。感受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五、教学重点。

1、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试验等方法收集证据。

2、尊重事实,对收集到的证据做好纪录。

3、愿意合作交流。

六、教学难点。

1、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对证据与解释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自己的想法、评论,并与他人交流。

2、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七、教改措施。

1、以课堂为主阵地,向40分钟要效率,培养学生的好习惯。

2、在探究活动中既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也培养学生动脑意识,做到既动脑又动手。

八、后进生转化。

积极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学困生,不歧视、不放弃。

人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教学计划

本单元包括《识字4》、《识字5》、《识字6》和练习4。

二、单元目标。

1、认识32个生字,能按笔顺规则正确书写18个生字。

2、了解一些昆虫的名称,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3、体验在海边沙滩玩耍的乐趣,感受大海的美丽富饶。

4、了解大城市里现代化的建筑和设施,体会祖国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的成就。

5、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反复朗读、背诵,增加语言积累。

三、单元重、难点。

1、识字、写字、朗读。

2、结合插图,在想象中诵读韵文。

四、单元课文间的联系:

《识字4》带我们到大自然,认识昆虫。《识字5》带我们到海边,认识美丽富饶的大海。《识字6》带我们到城市,看看现代城市新面貌。

五、单元课时安排:

《识字4》两课时。

《识字5》两课时。

《识字6》两课时。

《练习4》三课时。

人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教学计划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

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200个字。至此,完成小学阶段认识3000个常用字的识字任务。生字表(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300个。

(二)教材特点。

1、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学习目标。

3、专题设置更加灵活,编排形式在继承中又有发展。

4、导学和练习系统地设计,更好地发挥导学、导练的功能。

5、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口语交际?习作”的类型发生一定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本册识字200个,写字150个,把字写端正。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阅读教学。

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

2、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

3、掌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

(三)口语交际教学。

1、激发兴趣,引起学生推荐的欲望,体现双向互动。

2、不时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四)习作教学。

1、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

2、培养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房子转让简单协议书(专业18篇)

    转让可以是一次性的,也可以是长期的合作关系,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对于个人资产转让的税务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税务筹划建议。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甲乙双方本着自

    降本增效培训心得体会(汇总17篇)

    培训心得体会是在参加培训课程后对所学内容、收获和感悟进行总结和归纳的一种文字记录,让我们更好地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反思,提升自身的学习效能。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

    毕业典礼家长发言主持词(优秀17篇)

    毕业典礼是学生们对过去学习生涯的告别仪式,也是对未来道路的祝福和鼓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真实而动人的毕业典礼总结,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学生们的成长和成就。

    实用法律基础心得体会(实用19篇)

    心得体会不仅可以记录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还可以与他人分享经验教训。想要写一篇生动有趣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是一些经典的范文,希望能够给你一些启发。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

    西藏发展心得体会(热门13篇)

    我通过总结,发现了自己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取得的一些成绩和亮点。以下是一些具有启发性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西藏作为中国的一个自治区,拥有独特的地理环

    学籍管理制度好(汇总22篇)

    有了规章制度,我们可以更好地协作合作,实现个人与组织的双赢。以下是一些经过实践验证的规章制度,供大家参考和借鉴。1、幼儿园的管理由园长主管、业务园长为幼儿园管理

    对儿童性教育的体会心得(精选13篇)

    通过总结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可以更好地吸取教训,提升自己的能力。以下是一些成功经验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胡萍儿童性教育心得体会,涉及到如何向孩子传

    休闲会所年终总结(优秀20篇)

    年终总结的撰写过程需要我们回忆和整理一年来的经历和感悟,对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小编特意为大家搜集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年终总结样本,供您参考和学习。

    师范生大学个人总结(实用19篇)

    通过个人总结,我们能够发现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和挑战,进而寻找解决办法。这是几篇写得很好的个人总结范文,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我在杭州滨兴学校实习,

    校园住宿协议书范文(20篇)

    在商务活动中,合同协议是保障交易的法律保障,起到规范和约束双方行为的作用。在合同协议的起草中,以下范文可以为双方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协议书是社会生活中,协作的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