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学发展观总结 > 正文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汇总16篇)

时间:2023-12-09 10:58:34 作者:曼珠

范文范本是对某一类作品中的经典篇章进行归纳和总结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下面是一些范文范本的范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和思路。

生态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论文【精选】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如何在兼顾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现阶段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是发展农业经济中应当着重考虑的问题之一,不仅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主要对当前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应当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详细描述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为解决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农业生态环境,传统的农业生产对环境产生了极大的破坏,大量农药的使用不仅对土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同时也对周围的水资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严重的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生活,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大量化肥的使用也为土壤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化肥使用频繁直接会导致土壤板结,农作物产量减低,降低农民的生产效率,农民生产效率降低,会增加化肥的使用量,直接形成了恶性循环。农业生态环境的功能利用并不合理,这就直接导致了一系列的农业生态问题,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大量的水土流失,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逐年增加。同时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口数量的增加会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威胁,人们的过度开发,对原有的生态平衡产生了负面影响,直接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人口数量成为影响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中国技术发展不均衡,存在地域性的差异,一些技术水平发展较落后的地区,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并没有注意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陷入了恶性循环。近年来,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中产生的垃圾不能够通过自然消解,同时人们不注重对垃圾的处理,大量的垃圾产生导致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1]。

首先,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导致了城乡差距加大,加剧了农民的贫困程度,据统计,目前大量的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在生态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生态环境恶劣直接制约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导致当地农民不能够摆脱贫困,形成恶性循环。贫困导致人口增长和生态环境趋向脆弱;反过来人口增加又使贫困加剧,致使生态环境更加脆弱;脆弱的生态环境使贫困变本加厉,这使得贫困地区陷入了ppe怪圈;其次,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加剧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压力,由于我国的人口众多,可以用的土地资源有限,如果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下去,会导致大量的水土流失,严重影响我国的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制约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最后,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也会直接导致大量的自然灾害的产生,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植被减少等,会严重威胁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升[2]。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现有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生产,生产的前提是不能够破坏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环境发展是协调统一的,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如果在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同时,人们无限制的对生态环境进行破坏,那么子孙后代就不能够安居乐业。农业作为中国的基础产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想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借助科学技术,在保证农业生产效率的前提下,将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是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人们的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没有农业生产作为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保障,就没有社会的稳定,其他产业的发展就会举步维艰。

4.1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建立现代农业耕作模式。

按照国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政策,应当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利用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将信息化管理和机械化生产引进农业生产过程中,降低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对资源的浪费。不断优化生产区域布局,调整种植业、养殖业的内部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鼓励通过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将传统的粗放型的生产模式逐渐转变成集约型的生产形势,在发展农业的同时注重环境生态的保护,是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统一,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不必要的破坏,真正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

4.2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把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和社会资源,因地制宜,实现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之间的统一。在农业发展模式方面,针对不同的地区指定切实可靠的发展措施,不能一味的采用一种发展模式,应当根据当地的特色,扬长避短,实现优势互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果业、林业、畜牧养殖业。在丘陵地带,应根据其自然环境,选择合适的农业发展方向。

[1]杨祥禄,郭鹏。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四川农业与农机,20xx(6):8-10.

[3]李炜,李刚。夯实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全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会议综述[j].农村工作通讯,20xx(15):23-25.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论文

[摘要]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进行成本管理改革,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导入战略成本管理理论当中,以此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利器,使企业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本文从分析可持续发展与战略成本管理的关系入手,讨论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特征及实施框架。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企业要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必须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导入战略成本管理理论当中,实施战略成本管理。

1.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是以提高核心竞争力、获取市场竞争优势为目的的管理行为,其成功的标志是持续市场竞争优势的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形式即某种持续的竞争优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战略成本管理的效应源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

2.战略成本管理是拓展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途径。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规律来看,一般有两个基本的形成途径:内部开发和外部获取。从内部开发来说,如果企业进行所有价值活动的累计成本低于竞争者的成本,企业就具有成本优势。当企业向买方提供可以接受的价格水平,以使其成本优势不会因为其售价低于竞争者的价格而被抵消,企业的成本优势就会带来超额收益。成本优势的战略性价值取决于其持久性。如果企业的成本优势的来源对于竞争者来说是难以复制或模仿的,企业就能获得持久性的竞争优势。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成本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获得持续竞争优势、谋求企业持久的生存与发展。持续的竞争优势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企业如果不能在各项指标的对比中确立并发展自己的优势,企业就会被竞争对手挤垮。

市场经济环境下,成本领先是企业永远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一个没有成本优势的企业是不可能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生存的。而战略成本思想并非简单地等同于绝对成本的降低,而是将企业的战略思想和措施运用于具体成本管理领域和管理方法之中,针对成本发生的价值链进行设计,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成本结构,通过成本优化措施的实施来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1.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为了取得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成本管理从战术管理转变为战略管理,即成本管理的重点由单纯地通过最大限度地避免企业各种经营活动的成本,转为从长远持续地在成本与效益的对比中降低成本,谋取成本的最小化和利润的最大化,以便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立足于长远的战略目标。

2.战略成本管理关注外部环境,引进价值链管理方式。战略成本管理将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的价值耗费和外部环境结合起来,把企业的成本问题放在整个市场环境中加以分析,既要研究企业所处行业的价值链和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又要明确市场对产品的要求到用户使用产品的整个产品价值流向。

3.战略成本管理是科技驱动型的成本管理,采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成本管理方法。战略成本管理从战略上予以考虑,通过对各种战略成本动因的分析,不仅要通过管理工作控制成本,而且要通过技术工作管理成本,成本管理的'范围向着多学科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战略成本管理以市场为导向,全面、综合、灵活地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科学技术手段,是以科技驱动为核心的成本管理体系。

1.分析战略环境。分析战略环境是战略成本管理的逻辑起点,通过对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的考察、评判企业现行战略成本的竞争地位,以决定企业是否进入、发展、固守或是撤出某一行业的某一段价值链活动。

2.进行战略规划。战略规划就是通过战略环境的分析,明确成本管理的方向,建立与企业战略相适应的成本管理策略。为了实现所确定的战略目标,根据企业内部资源、外部环境及目标要求,分别从行业、市场、战略这三个维度来确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采取的策略,制定相应的基本战略、策略及实施计划。

3.战略的实施与控制。在战略实施过程中,由于内部资源,外部环境的变化,会使实施过程产生偏差,因此须进行战略控制。战略控制的基本方式有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战略控制系统应由企业层次、业务单元层次、作业层次组成一体化的控制系统,实行全面的、全过程的控制。

4.战略业绩的计量与评价。战略业绩计量与评价是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业绩计量与评价通常包括业绩指标的设置、考核、评价、控制、反馈、调整、激励等。传统的业绩指标主要是面向作业的,缺少与战略方向和目标的相关性,有些被企业鼓励的行为可能与企业的战略并不一致。因此,必须将战略思想贯穿于战略成本管理的整个业绩评价,以竞争地位变化带来的报酬取代传统的投资报酬指标,以增加企业的战略成本优势。

战略成本管理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理论方法和战略思想上的统一使它们能够充分融合在一起,战略成本管理通过对企业的规模与控制力施加有效影响,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能实现企业的长久、可持续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亚湖:论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j].财会月刊,2004(12)。

[2]刘志国仲旭:我国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应用中的问题及策略探讨[j].经济师,2004(12)。

文档为doc格式。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论文

关于近年来,中国竞技训练采取的“走出去,请进来”策略,不仅极大的`加速了中外学习和交流先进的训练模式和理念,同时开阔了运动员的眼界和让他们对自身的竞技水平有更为合理的认识。在之前,我国的竞技游泳发展一直呈现比较落后的态势,各个游泳项目未进行具有专项针对化的训练方法分析和资源整合。之后,我国采取的接受外聘教练员和送优秀运动员去美国和澳洲竞技游泳强国等地进行训练,同时派科研人员去国外考察和学习其先进的训练方式和理念。此举措在极大程度上确保了我国竞技游泳的未来发展道路。然而,这只是多国间竞技游泳交流的第一步,为更好的促进竞技体育事业发展,我国需及时的了解各国竞技游泳发展状况,从而制定更为完善的团队合作和有效配合的方案,改变竞技理念[10],创造更为活跃和开放的训练技术交流平台,给优质的运动员、教练员和科研保障团队积累成长经验和丰富训练技能提供更为理想的环境。同时,由于竞技游泳是奥运会重点夺金项目,而全运会作为展现全国各省竞技实力的盛会,各省、市都花费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以确保获得金牌。从一方面讲,这加速了各省份科研队伍的竞争性,调动了运动员和教练员的积极性;但从另外一方面来看,这种资源不集中在极大程度上导致了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浪费。那么,领导层如何完善相对应的决策机制,整合各省的优势项目,制定竞争模式,并权衡好各省、市和国家间的利益天平将是后期制约竞技体育发展的关键。

4.2发展人才储备项目。

优质的后备人才规模是保障竞技项目发展的重要因素。前文中提到,与其他竞技游泳高水平国家相比,我国的人才储备数目呈现匮乏状态[11],为此,在发展游泳人才储备项目上,我国需采取有效手段以确保优秀人才数目,保证良好的竞争环境。具体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保障:第一,学习美国的游泳普及方式,加大我国的游泳普及工作,尤其是在青少年中积极地宣传和鼓励他们参加游泳训练班,并建立较为完善的奖赏机制,同时适时的安排专家和科研人员对优秀游泳青少年进行专业技术指导和机能体质跟踪并建档;第二,注重后备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和阶段性,如重视训练前后的拉伸及恢复性措施,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根据队员机能状态,采取必要的外训手段以提高游泳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和运动寿命;第三,将游泳人才储备项目列入各中小学校体育教育课程,此举可改变竞技体校长期输送游泳运动员的现状,挖掘中国体育市场的巨大潜力,增大游泳人才的竞争规模,充分运用各高校的体育场地资源,并且可提高竞技游泳运动员的整体文化层次,使得“走出去,请进来”的思路能更好的在游泳运动员间贯彻落实;第四,建立科学的游泳运动员选材机制,同时完善和培养科技型的教练员队伍,选材包括经验选材和科学选材,教练员是现阶段主导选材工作的主要人员,虽然我国游泳教练员的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在不断上升,但大多数游泳教练员来自退役的老一辈运动员,科学化选材对他们而言仍较为陌生,不可否认,经验性选材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如何更有效的结合现今的科学技术,更快速的预测游泳后备人才中的高运动能力的天才运动员将是今后确保优质竞技游泳运动员储备的发展方向。

4.3注重科学研究与训练相结合的模式。

近年来,我国各省都在逐渐形成以教练员为主体,结合运动生理生化、康复理疗、生物力学、心理辅导、营养学和体能专项等专家学者及科研人员的复合型团队,对重点队员进行个性化跟踪建档,长期驻队人员及时跟教练员反馈运动员的各项机能状态,多方专家共同针对影响优秀运动员能力发挥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和解决。各方专家可通过这种模式,与教练员积极配合,将科学训练理论与训练实际相结合,跟踪研究,及时的根据竞技游泳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和技术水平调整科学方案,将科学训练更好的贯彻及落实,注重优质竞技游泳运动员的个性化培养。

5总结。

中国近几年在竞技游泳项目上有着不可否认的飞速发展,但必须承认的是,我国的竞技游泳水平离世界一流游泳强国美国仍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需要根据竞技游泳项目的现状和具体国情,制定符合中国运动员特点的科学训练体系,从而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黎明.我国竞技游泳项目优势转移的影响因素和可持续发展研究[j].生产力研究,(10).

[2]陶g.中美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j].职教通讯,(15).

[3]杨改生,周珂,史友宽等.现代竞技体育项目优势转移现象研究[j].体育科学,(9).

[4]刘毓钟,韩昌松.我国女子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群及其实力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6).

[5]刘明辉,黄海涛,张卫东.我国竞技游泳运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08(4).

[8]杨马华.美国竞技体育持续强势发展的社会学因素分析.[d].重庆:西南大学,.

[9]庞锦华.对游泳训练体质及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运动,2014(13).

[10]许琦.中国竞技游泳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

[11]毕红星,丁月兰.新时期我国竞技游泳运动的发展策略[j].辽宁体育科技,,08(4).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如何在兼顾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现阶段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是发展农业经济中应当着重考虑的问题之一,不仅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主要对当前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应当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详细描述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为解决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农业生态环境,传统的农业生产对环境产生了极大的破坏,大量农药的使用不仅对土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同时也对周围的水资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严重的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生活,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大量化肥的使用也为土壤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化肥使用频繁直接会导致土壤板结,农作物产量减低,降低农民的生产效率,农民生产效率降低,会增加化肥的使用量,直接形成了恶性循环。农业生态环境的功能利用并不合理,这就直接导致了一系列的农业生态问题,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大量的水土流失,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逐年增加。同时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口数量的增加会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威胁,人们的过度开发,对原有的生态平衡产生了负面影响,直接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人口数量成为影响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中国技术发展不均衡,存在地域性的差异,一些技术水平发展较落后的地区,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并没有注意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陷入了恶性循环。近年来,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中产生的垃圾不能够通过自然消解,同时人们不注重对垃圾的处理,大量的垃圾产生导致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1]。

首先,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导致了城乡差距加大,加剧了农民的贫困程度,据统计,目前大量的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在生态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生态环境恶劣直接制约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导致当地农民不能够摆脱贫困,形成恶性循环。贫困导致人口增长和生态环境趋向脆弱;反过来人口增加又使贫困加剧,致使生态环境更加脆弱;脆弱的生态环境使贫困变本加厉,这使得贫困地区陷入了ppe怪圈;其次,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加剧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压力,由于我国的人口众多,可以用的土地资源有限,如果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下去,会导致大量的水土流失,严重影响我国的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制约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最后,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也会直接导致大量的自然灾害的产生,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植被减少等,会严重威胁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升[2]。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现有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生产,生产的前提是不能够破坏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环境发展是协调统一的,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如果在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同时,人们无限制的对生态环境进行破坏,那么子孙后代就不能够安居乐业。农业作为中国的基础产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想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借助科学技术,在保证农业生产效率的前提下,将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是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人们的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没有农业生产作为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保障,就没有社会的稳定,其他产业的发展就会举步维艰。

4.1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建立现代农业耕作模式。

按照国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政策,应当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利用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将信息化管理和机械化生产引进农业生产过程中,降低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对资源的浪费。不断优化生产区域布局,调整种植业、养殖业的内部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鼓励通过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将传统的粗放型的生产模式逐渐转变成集约型的生产形势,在发展农业的同时注重环境生态的`保护,是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统一,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不必要的破坏,真正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把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和社会资源,因地制宜,实现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之间的统一。在农业发展模式方面,针对不同的地区指定切实可靠的发展措施,不能一味的采用一种发展模式,应当根据当地的特色,扬长避短,实现优势互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果业、林业、畜牧养殖业。在丘陵地带,应根据其自然环境,选择合适的农业发展方向。

[3]李炜,李刚.夯实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全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会议综述[j].农村工作通讯,20xx(15):23-25.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现代化城市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是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生活环境的关键。通过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生态环境的改善奠定基础,为提高城市宜居水平、促进城市发展奠定基础。环境保护工作已经成为我们国家乃至全世界的头等大事。因此,我们要增加自己对于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了解,为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一份自己的努力。本文对环境保护工程与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

现如今,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更多能源被开发和利用,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并呈现出多样化特点。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污染对人类本身和自然环境造成的威胁和伤害,环保意识正在不断增强,也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这一意识的产生和深化进而推动了环境保护工程的发展。上世纪末为了解决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环境保护工程也逐渐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伴随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并进一步朝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由此可见,对环境保护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可持续性发展这一理念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这一思想在我国经历了漫长时期,充分展现了人类与环境之间建立的发展关系。21世纪初为了解决更加多元化的环境污染问题,我国以及大部分以重工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提出了与此相应纲领和基本议程。充分肯定了这一理念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1世纪对外国来说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国家为了应对环境问题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能理论深入人心,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产生共识。在多年环境保护工作中,我国积极借鉴国际发展经验,结合自身国情,投入到了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工作中。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环境可持续发展这一新理念被提出,伴随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这一理念很快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也为我国顺利开展环境保护工程建设奠定了良好的舆论基础。

目前关于环境可持续发展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这主要是因为环境保护并不只是单方面的,包含的领域较多,比如建筑、政治、科技等都可以作为环境保护内容。由于领域各不相同,因此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也是千差万别,所以关于定义自然也就有所出入,但毋庸置疑的是都离不开“可持续发展”。我国已经召开多次环境可持续发展相关会议,会议指出,这一理念既要使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又要为子孙后代谋福祉,避免由于人类能力的提升导致环境破坏问题越发严重。

1.人口因素。

我国得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正因为如此,我国一直都是人口大国,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发展道路上的重要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我国社会发展。目前,我国人口数量已经超过14亿,并且每年人口数量正在呈现缓慢增长的态势。人口数量过于庞大直接导致我国环境发展缓慢,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环境的问题很难彻底解决。根据专家统计,到21世纪中叶,也就是2050年左右,我国人口将达到15亿。而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带来的直接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人均资源占有量将减少约四分之一左右;其次,老龄化问题严重。老龄化问题一直是我国发展主要问题,人口老龄化一方面将增加子女赡养负担,而另一方面也会给社会带来严重影响,比如医疗等问题。据统计,2014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已经突破3亿,这也意味着老人的赡养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难题。

2.投入与产出之间的矛盾。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在环境建设的和保护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但是离实现可持续发展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速度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环境保护,但是企业随意扩张等行为并没有得到有效约束。第二,效益方面。我国环境发展已经取得了明显提升,但是环境工程施工单位人才流失现象严重,难于管理,对我国环境工程建设发展极为不利。

3.环境和资源因素。

社会环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以大气污染为例,对我国六百余座城市开展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城市大气达到国家一级标准,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我国民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导致汽车数量猛增造成的.。此外,水资源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体现在我国内陆地区较多,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且空间分配极不均匀,北少南多。

我国环境的增长离不开劳动力、资源以及科技的重要作用。因此,应当逐渐提高这三个要素的比例,实现累积增长,使其成为推动我国环境发展的重要力量。劳动力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有着不可估量的贡献,劳动力问题也始终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我国是人口大国,在环境保护方面,虽然劳动力并没有明显的促进效果,但是却为第一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上述三个要素中,要优先发展科技,只有科技得到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目标才能早日实现。

我国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里,在环境保护方面实现了稳步提升,从整体上来说,与改革开放前相比,环境已经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科技方面不但没有取得进步,反而下降。科技创新率也在持续下降,这样一来,环境和科技就出现了矛盾,科技创新速度已经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环境要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就是科技创新,从我国环境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应体系也将逐渐完善。环境体制的转型将会对科技创新产生刺激作用,进而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自从我国实施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积极相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由于我国人口数量过于庞大,无论是在人均资源占有率还是在人均资源利用率方面都要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面,我国正在进行工业转型,转型过程中必然需要对环境体系进行调整,而这一过程将会遇到重重阻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摘要:

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历来是世界各个国家在经济活动中的一个建设重点。然而由于各种方面的原因,环境保护的建设与发展出现了很多不利现象,导致了人类生存、生产的环境质量逐渐走向危机时代,造成了某些生活必需品的穷竭,严重地影响了人类正常的生产活动。目前,很多国家虽然快马加鞭,在积极制定各方面的环境政策,以求使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得到良好的改善与有效的治理,然而生态环境发展的相对性与不可预见性,造成了各项环境政策在制定时附带了一种滞后性,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阻碍,严重地影响了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的正常发展,影响了子孙后代的应有的生存、生产的权利。因而,在现阶段,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积极倡导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了当今人类的一个重要的社会主题。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温室效应;酸雨。

在现阶段,全球各国人们都在积极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环境,以求为自己也为子孙后代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而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相反地,却在逐步地走向恶性循环,人类生存的活动范围逐步缩小。因此,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从一个地球到一个世界》中指出:“现在十采取保护使今世和后代得以持续生存的决策的时候了。”“未来的希望取决于现在就开始管理资源环境,以保证持续的人类进步和人类生存的决定性的政治行动。”[1]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今社会人类的生存环境已经开始呈现出穷途末路的局面了,而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需要的却恰恰不是现在所看到的,我们所需要的是一个健康的持续发展的`有利于人类生存、生产的生态环境,同时能够是环境保护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良性循环。

可持续发展是本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对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广泛讨论而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是人们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长期深刻反思的结晶。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unced)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迈向21世纪的共同发展战略,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由概念落实为全球的行动。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其内涵所体现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是共同的。并且,实现这一总目标,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布伦特兰夫人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前言中写道:“今天我们最紧迫的任务也许是要说服各国认识回到多边主义的必要性”,“进一步发展的共同的认识和共同的责任感,这是这个分裂的世界十分需要的”。因此,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在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和给人类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同时,当代的人类要处理好代际关系,不要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应该在合理的范围内有规律地利用。

在漫长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却时刻都在发生。早在原始社会时期,由于人类处在原始的捕猎阶段,主要靠采集、捕猎自然食物来取得生活资料。这种生活方式造就了人类对环境有了很强的依赖性,而对自然界的改造能力却很弱,所以当时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不是很大。当时的生态环境问题,基本上都是“因为乱采、乱捕破坏人类聚居的局部地区的生物资源而引起生活资料缺乏甚至饥荒,或者因为用火不慎而烧毁大片森林和草地,迫使人们迁移以谋生存。”[2]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人类的社会生产力较原始社会时期有了明显地提高,因而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活动使得面积迅速减少,草原退化,水土流失。不过,尽管如此,这一时期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没有超过环境的承受能力,当时人们向环境中排放的废物如庄稼的稻杆、人粪尿等可以施肥,相反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环境的自净压力。环境污染和破坏最为严重的是产业革命之后到当前这一段时期,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化的新时代,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促使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人们从各个方面对环境资源进行了采伐和采掘。工业生产的各种化学溶液的相互合成影响了整个生物圈的生存环境,全球范围内出现了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等一系列的问题,社会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鉴于上述环境问题已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害,世界上许多国家或者社会团体逐步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发现了自身生存的生态环境存在着极大的压力,所以他们积极呼吁人类应该意识到当今社会人类生存环境的严重性,倡导人类生产活动应与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相适应,努力建立一个有利于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生态环境。为此,就全球范围而言,联合国于近几十年召开了多次会议,且制订并通过了很多项决议与宣言。如联合国于1972年6月2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严肃郑重地指出:“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是关系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幸福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迫切希望和各国政府的责任。”“现在已达到历史上这样一个时刻:我们在决定世界各地的行动的时候,必须更加审慎地考虑它们对环境产生的后果。……为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3]此外,1982年5月联合国人类环境特别会议通过了《内罗毕宣言》,1987年4月27日发表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长篇报告。以上的种种会议及宣言都指出了生态环境正遭受到日益严重的破坏,严肃地阐明了当今急剧改变着地球和威胁着人类环境的严重问题。同时,大量有关生态环境的诉讼案件都无可争辩地说明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在受到污染和破坏,资源迅速减少,不断恶化。

各种对环境保护会议与倡议的社会活动都说明了在当前阶段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要性,同时也在另一层面说明了各个国家对生态环境有了更深的认识,对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有了一个更为明确的态度。目前,各个国家正在积极寻找一条能够促进本国经济建设,适应生态环境发展的环境法制道路,努力制定适合本国发展的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某一些国家,其环保活动已经逐步演变成为全体国民自觉履行的一项义务了。

换句话说,为发实现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学会控制自己,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建立正确的资源、环境价值观念,改变过去掠夺式的、挥霍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爱惜和保护有限的自然资源及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社会。同时,人类需要随时调整自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充分认识人既是地球生态系统中心,又是地球生物组成的一员,人类所需要的不是征服自然而是与自然相协调、共处,使得人类的进步和环境保护共同得到发展。因此,各个国家在制定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各个国家环境法律工作者在制定与环境有关的法律时,必须密切注意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的相互关系,力求使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能够在法律条文中得到良好的体现,同时兼顾社会经济效益和人类生存发展。环境保护,在另一个角度上也是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的一种保护,而且人类生存的环境时刻都同人类的社会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着,两者互为前提,缺一不可,“保护环境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是保证现代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一种基本需要。”[4]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并不是抑制经济增长,相反地会促进和鼓励经济增长;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还重视增长数量,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养活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因而,制定环境方面的法律,首当其冲地必须将环境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视其所调整的对象的特殊性而制定相应的政策。正如苏力先生所言,“在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建立全国性统一市场的过程中,必定要求和引起法律和习惯的变化,最终要求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治。”[5]很显然,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也必须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其次,在环境保护的落实方面,环境管理机构必须依照国家环境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各种法律制度,针对环境案件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方法,以使可持续发展能够有效运行下去。可持续发展重在以保护自然为基础,包括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命支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因此,各个国家在进行环境保护时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不能片面地强调保护和改善环境,也不能不顾生态环境的随能力而盲目地追求人类社会发展。尤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讲,只能在适度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关注社会发展状况,结合当地现实情况,寻求适合本国国情的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保障人类的生存、生产环境不因环境保护而受到限制,以引导人类与环境保护朝着良性循环道路发展。

第三,人类对于环境保护的传统观念还有待改变,应该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有学者认为,“环境问题的社会根源是整个社会系统鼓励追求短期经济而不是长期保护目标。”[6]这种观念可以称之为“机械环境观”,生态环境的保护不是一项短暂的间歇性工程,它作为一项长期的建设工程,稍有不当,就会给子孙后代的生存带来不利后果。人类在改造自身的生存环境时必须先改变这种不合理的观点,应该站在长远发展的立场上改造生态环境,进行长期的环境保护。

总而言之,人类赖以生存、生产的生态环境在现阶段虽然还面临着许多问题,而且也有部分问题时目前难以克服和解决的,但是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人类势必在关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密切关注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使得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能够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限度内合理运行。

参考文献:

[1]《我们共同的未来》,世界知识出版社,第17页.

[2]金瑞林主编,《环境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4月,第12页.

[3]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

[4]马骧聪、蔡守秋:《中国环境法制通论》,学苑出版社,1990年9月,第56页.

[5]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0月,第10页.

[6]何雪松:《社会学视野下的中国社会》,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5月,第247页.

(作者:郑海,籍贯:浙江乐清,系浙江林学院人文学院法律系级学生.)。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社区讨论论文

西方对生态系统的研究已发展出了许多分支,如景观生态学、应用生态学、人类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生态伦理学等,而其中每一方面的成果都补充以至改变着生态社区的理论,可归结如下:

(一)绿地系统的设计。

生态社区应具备内部废物(主要是生活垃圾和生活废水)的基本处理措施,或是能够将废物在就近进行处理,以达到废物在社区内部或最小范围内的转移和消化。例如可以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和加强污水处理,就地回用。

参考文献:

[1]高吉喜、田美荣,城市社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生态社区”探讨[j],中国发展,,12.

[2]谢守红,杨红霞城市社区可持续发展探讨,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j],,04.

[3]王新军、郑晓兴,生态杜区的规划建设理念,上海建设科技[j],,5期.

[4]谢游,城市生态社区规划设计理念探讨,建筑科学[j],,03.

[5]杨芸,祝龙彪,建设生态社区的若干思考,重庆环境科学,,10.

论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如何在兼顾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现阶段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是发展农业经济中应当着重考虑的问题之一,不仅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主要对当前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应当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详细描述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为解决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1、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提出。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农业生态环境,传统的农业生产对环境产生了极大的破坏,大量农药的使用不仅对土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同时也对周围的水资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严重的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生活,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大量化肥的使用也为土壤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化肥使用频繁直接会导致土壤板结,农作物产量减低,降低农民的生产效率,农民生产效率降低,会增加化肥的使用量,直接形成了恶性循环。农业生态环境的功能利用并不合理,这就直接导致了一系列的农业生态问题,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大量的水土流失,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逐年增加。同时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口数量的增加会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威胁,人们的过度开发,对原有的生态平衡产生了负面影响,直接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人口数量成为影响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中国技术发展不均衡,存在地域性的差异,一些技术水平发展较落后的地区,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并没有注意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陷入了恶性循环。近年来,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中产生的垃圾不能够通过自然消解,同时人们不注重对垃圾的`处理,大量的垃圾产生导致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1]。

2、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的深层次问题。

首先,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导致了城乡差距加大,加剧了农民的贫困程度,据统计,目前大量的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在生态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生态环境恶劣直接制约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导致当地农民不能够摆脱贫困,形成恶性循环。贫困导致人口增长和生态环境趋向脆弱;反过来人口增加又使贫困加剧,致使生态环境更加脆弱;脆弱的生态环境使贫困变本加厉,这使得贫困地区陷入了ppe怪圈。

其次,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加剧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压力,由于我国的人口众多,可以用的土地资源有限,如果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下去,会导致大量的水土流失,严重影响我国的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制约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最后,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也会直接导致大量的自然灾害的产生,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植被减少等,会严重威胁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升[2]。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现有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生产,生产的前提是不能够破坏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环境发展是协调统一的,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如果在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同时,人们无限制的对生态环境进行破坏,那么子孙后代就不能够安居乐业。农业作为中国的基础产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想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借助科学技术,在保证农业生产效率的前提下,将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是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人们的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没有农业生产作为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保障,就没有社会的稳定,其他产业的发展就会举步维艰。

4.1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建立现代农业耕作模式。

按照国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政策,应当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利用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将信息化管理和机械化生产引进农业生产过程中,降低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对资源的浪费。不断优化生产区域布局,调整种植业、养殖业的内部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鼓励通过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将传统的粗放型的生产模式逐渐转变成集约型的生产形势,在发展农业的同时注重环境生态的保护,是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统一,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不必要的破坏,真正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把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和社会资源,因地制宜,实现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之间的统一。在农业发展模式方面,针对不同的地区指定切实可靠的发展措施,不能一味的采用一种发展模式,应当根据当地的特色,扬长避短,实现优势互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果业、林业、畜牧养殖业。在丘陵地带,应根据其自然环境,选择合适的农业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杨祥禄,郭鹏.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四川农业与农机,2015(6):8-10.

[3]李炜,李刚.夯实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全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会议综述[j].农村工作通讯,2015(15):23-25.

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论文

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历来是世界各个国家在经济活动中的一个建设重点。然而由于各种方面的原因,环境保护的建设与发展出现了很多不利现象,导致了人类生存、生产的环境质量逐渐走向危机时代,造成了某些生活必需品的穷竭,严重地影响了人类正常的生产活动。目前,很多国家虽然快马加鞭,在积极制定各方面的环境政策,以求使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得到良好的改善与有效的治理,然而生态环境发展的相对性与不可预见性,造成了各项环境政策在制定时附带了一种滞后性,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阻碍,严重地影响了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的正常发展,影响了子孙后代的应有的生存、生产的权利。因而,在现阶段,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积极倡导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了当今人类的一个重要的社会主题。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社区讨论论文

内容摘要:

在详细考察项目所在地的地方材料和区域特征的基础上,我们在具体的城市设计中,就应该尊重这些当地的地方材料和色彩等。例如,当地的红砂石、青灰色民居小坡屋顶、白色竹编墙等。我们应该能够从当地的地方民居、古老旧城、老街中吸收、提取这样的城市细节,作为我们将来的设计母题,然后转换运用到新城的规划设计上。确实,有许多木材、石头、竹子等材料和类似的城市基本元素,以及它们的饰面装饰形式包含了许多传统的当地自然人文文化格局、技术。它们会给规划以及城市设计带来强烈的地方文化特征,从而为城市带来应该具有的城市可识别性。

总之,在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中,如果我们能够多一些如此类似有关地方人文精神的思考,以及尊重当地地方的自然人文景观元素等一系列深层次的思考,如果我们多一些精力来关心和尊重居住在那里的当地地方居民和他们的人文生存环境,在规划设计和城市设计中,保护、保存当地地方自然和人文景观要素,保留在新兴城市的周围,并且使之成为将来城市发展不可替代的一部分。这样,我们便为我们今后的城市以及城市里的当地居民,提供了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基质,为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发展奠定了相当的基础。然后,这些措施就能够支持我们的城市和规划设计,去为我们的当地居民和我们的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永久性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创造一个多样化的城市空间,将来,各种生物都能够和谐有序地生长在一个谐调的生存环境里。

这,按我的看法,也许就是生态的城市规划和可持续的城市设计发展的一部分。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论文

竞技游泳项目一直是当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基础项目,并且该项目的金牌数目仅次于田径[1],其成绩的好坏和运动员的水平高低对各国的竞技地位有着重要意义。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有着有目共睹的飞跃。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到巴西奥运会,中国游泳队经历了低谷和高峰。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和第27届悉尼奥运会,中国奥运游泳代表团惨败未获一枚奖牌;1992年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和第30届伦敦奥运会,中国分别获得了4金5银和5金3银2铜的好成绩[2]。这些起起伏伏的成绩说明中国现有的竞技游泳水平还未稳定,与美国这一几乎每届奥运会三分之一的游泳金牌承担者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虽然中国近几年在游泳项目上有着历史性的突破,不过仍需要通过对中国竞技游泳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给其可持续性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依据,为今后中国竞技游泳迈向新的台阶创造更为坚实的基础。

2研究对象与方法。

采用文献综述法和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从社会学、运动训练和体育管理等方面,分析了近年来中国竞技游泳项目的现状,总结了影响该项目发展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战略分析和解决方法。

3中国竞技游泳项目的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

3.1竞技游泳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在简介中曾提到,中国竞技游泳的发展史是曲折的。20奥运会中国游泳代表队未获得奖牌,在之后的雅典奥运会、墨尔本世锦赛、北京奥运会、世锦赛和20伦敦奥运会中,中国队在男子游泳项目取得了飞跃发展,并且在20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中,中国女子游泳运动员也在蛙泳项目上保持了奖牌获得。从张琳在20男子400m自由泳的金牌零突破到孙杨打破男子1500m自由泳世界纪录并于年打破自己所创造的世界纪录来看,国家游泳队在分析了世界竞技游泳形势后,出台的相关优势项目转移措施是极其成功的[3]。女子优势从最初的蝶泳转变为蛙泳,而男子优势则集中在自由泳项目,并且在近两届奥运会中,中国男子游泳队在短、中、长距离自由泳均取得一定成绩[4]。但是,相较游泳强国美国,和亚洲强敌日本,中国游泳队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在,世界游泳各个单项排名前50名中有140名美国队员,76名日本运动员,而中国运动员仅有26名。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运动员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相较美国几乎每届都包揽整个金牌榜的情况,中国游泳队的优势项目很少且不能完全确保夺金。虽然孙杨的个人突破给予中国以游泳信心,可相较于日本男子游泳水平的整体飞速发展,如北岛康介和c野公介等优秀运动员的接连出现[5],中国男子游泳队仍需努力,以此加大竞争力,提高整体技术水平。

3.2影响我国竞技游泳项目发展的因素。

3.2.1决策性思路。

从年悉尼奥运会开始,我国采取游泳优势项目转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体现出决策性思路对竞技体育发展有着深远意义。决策性思路不仅可以运用在分析中国运动员的优势和劣势,合理选择符合中国国情的优势项目。同时,也可充分利用我国相关的优势性制度,综合人才和资金资源,合理的分配和调动运动员及教练员,颁布奖励政策以提高优质运动员和教练员的积极性,并且当国内的技术或环境无法满足部分优质运动员的训练理念时,可积极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措施。包括孙杨和张琳在内[5],越来越多的中国运动员走出国门,接触诸如澳大利亚和美国的优秀教练,并获得不俗的成绩。

3.2.2人才储备。

美国采取三部曲式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即第一类:在奥运会前期选拔优秀奥运选手并进行短时间有针对性和集中性的训练模式;第二类:针对各个年龄组中的优质青年选手,美国游泳协会提供高品质的游泳训练场地,注重监控队员们各项机能水平并进行长期跟踪和分析评价;第三类:在全美积极地开展针对7-18岁的拥有游泳基础的青少年的多等级多形式的游泳训练营,以确保游泳的普及效果和后备人才的补充[6]。相较美国的游泳普及情况,中国游泳体育人才的不充足是导致游泳队整体水平不高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在中国,由三线向二线向一线输送的人才比例分别为6.12%和1.96%[7],而在美国,其三线队伍的比例往往保持在1:200:400[8]。从整体人数上来看,相较邻国日本的10万注册游泳运动员,中国的注册游泳运动员仅为3万人[9]。众多数据表明,为保持决策性思路的优势,发展后备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是关键的一步。

3.2.3科学研究与合理化训练。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是当今各国竞技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基石。除去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储备,科学技术的竞争直接影响着各国队员实力水平的展现。从近几届奥运会来看,美国、英国、中国、俄罗斯和德国是奥运金牌榜上的常客。纵观美国体坛和其科研能力,从为不同项目运动员提供精良优质的设备,到创新先进的科学训练理念,理论和实践的高效结合所创造出来的成绩数据更为其普及科学合理化训练创造了有利基础。不仅是美国,日本的高科技技术也为日本在游泳领域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如北岛康介的成绩飞跃得益于日本最新型的高速摄像头和热感应器等多种科学手段对其专业技术水平的分析[1],合理的优化其技术动作,使之在奥运会赛场上有良好的发挥。

生态经济林与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探讨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普及,各地相关应用型大学都在努力尝试推进校企合作模式,对校企合作模式也做出了诸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但由于国家国情的关系以及我国校企合作模式探索的时间不长,经验不足等原因,导致了出现目前我国校企合作模式中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与重视。为实现对人才需求、企业需求以及社会需求的终极服务对象,对校企合作模式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校企合作模式;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普及,人才培养模式在逐步趋于合理化,高等教育也正由学校本位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的应用型大学进行过渡。各地在努力推进校企合作模式过程中,对校企合作模式做出了诸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成果,以促进应用型大学的可持续发展。

一、校企合作模式的基本内涵。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产业通过合作,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生产相结合,以此来提高各自潜能的过程。校企合作模式则是使之理论化、系统化、方法化的研究。校企合作模式的主体包括高校、企业、行业、学生、政府、社会等方面;合作的内容包括技术与资源、课程设置与专业配置、岗前培训与实习实践、师资交流与科学研究、文化育人与就业等。

二、现阶段我国校企合作模式的分类。

1、以校为本模式。“以校为本模式”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建立在学校内的实习工厂。实习工厂一般这是学校的产业之一,它帮助学校学生完成相关的校内实习工作,既要与专业理论知识相结合,又要为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提供实习基地。

2、以企业为本模式。“以企业为本模式”是企业根据企业的专业所需,在于学校协调的情况下开设专业、设置课程。企业派出领导直接担任荣誉顾问或校长来参与该专业的建设之中,培养直接面向企业的人才。

3、校企共同参与模式。

第一,“订单式”模式。往往企业与学校首先建立实习基地,在一定时间内接受一定数量学生参与实习基地的实习,根据用人需要,选拔学生并录用学生。这种校企合作模式是由校企双方共同,企业着重于对学生在实习岗位上的考察考核、录用上岗的办学模式。

第二,企业“冠名班”模式。企业在学校通过一些途径如建立奖学金制度、企业贫困助学等方式参与学校某一领域的事务。企业在这一领域内有一定的决策、计划、组织、协调等管理职能。

第三,“企业引入”模式。学校和企业共建实习基地或平台,把企业吸引进校园内,形成一个模拟环境。

一方面企业派出技术骨干,配合学校老师教学,充实学校实训教师队伍;

另一方面教师能将自己的专业理论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实现从理论认知到实践经验的质的飞跃,提高教学效果。

三、应用型大学校企合作模式的存在问题。

1、缺乏完备的制度法规。应用型大学校企合作模式缺乏一个“紧箍咒”。由于学校与企业有着某种意义上的“情分”,所以双方往往忽略必要的法规制度来规范校企合作中的双方的责、权、利,从而在合作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得不到这些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和细则的指导、帮助和解决,容易使校企合作得不到深入有效的发展。

2、合作范围局限,利益目标考虑的不一致。在应用型大学校企合作中主体的利益具有一定的统一性,但也存在分歧。从主体合作的范围来看,高校希望企业在录用学生、科研经费等能给予物质支持;企业希望高校在科研成果转化、学生实习问题等给予智力支持。由于合作主体的合作目标和利益的不同,其是企业方面会更多地站在自身的立场考虑,从而导致合作范围的局限以及其自身努力的减弱。所以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寻求统一和谐的目标更为重要,真正为社会解决各类问题。

3、合作反馈迟缓,后续发展空间动力不足。由于应用型大学校企合作中缺乏必要的规范制度和评估体系等,导致在合作中当某一方面合作中止或终止后反馈信息迟缓或遗落,不利于审视和总结校企合作的价值。如高校在对校企合作中的成果反馈、学生参加校企合作学分的认定等方面尚有困难。高校与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对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实践成果等方面更层次的研究比较缺乏,影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后续开展。

四、应用型大学校企合作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管理理念上,尚处于转型发展期。学校和企业在管理理念上也并不明确顾客导向意识,偏重于自身的利益得失,在合作的诸多方面对服务的对象目的不清,合作很难深入,细节环节做的不尽如人意,导致很多雷声大雨点小的局面,并很难产生满足人才需求、社会需求的真正的现实意义。

2、管理模式方面,尚还不够成熟。应用型大学不能用企业的模式来管理,企业也不能用跟学校的模式来管理。所以在新的管理运行机制还未形成的时候,寻找双方管理的切入点很重要,是以一方为主体还是委托第三方参与管理等管理模式研究对校企合作模式有重要意义。校企合作模式中的管理首先有管理者,管理者应该更加关注人而不是关注职务。有些时候出现校企合作权责利不清就是没有一个合适的管理者。

3、运作体制方面,还未能合理。高校与企业是两种不同的运行模式。校企合作不能简单的以追求利益为主。所以,在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方面,首先要建立合理、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而且是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结合。其次要形成反馈机制,不是你研究你的,我操作我的,最后只是一个数字的统计而已。此外,还要遵循以人为本一的原则,校企合作的目的与利益薪酬相比应该更加关注发展,物质与精神两手抓,这样才有助于学生能力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五、建立应用型大学校企合作模式的建议。

1、加强重视并设立专项经费。转变政府在校企合作模式中单一的政策制定者的角色,一方面,从法律法规上进行规范,并建立相关的机构予以引导和帮助,如传媒如何做好宣传服务、相关机构做好策划沟通等工作值。政府要充分把握“顾客导向”理论,全盘考虑校企合作中应该起到的作用。另一方面,政府也要设立专项拨款,虽然有财政压力,但专项基金的投入使校企合作各方更有信心,也能吸引企业的参与。

2、改革高校教师评估体制。应用型大学一直很重视对教师的考核评估,但它的评估指标还是停留在知识的传播、学生的教育以及科学的研究,没有延伸到社会服务体系这块内容。所以今后对教师的评估内容是否可以考虑教师对企业、社会提供的咨询服务等,充分体现校企合作模式中所强调的宗旨即为社会服务。另一方面,改革高校教师的评估体系也为校企合作模式提供新的途径,例如教师成为企业的独立董事等,势必会激发教师积极性,对高校和企业的合作能提出更有建设性的建议,推动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3、提高企业的长期合作意识。既然是开展校企合租模式,就需要遵循一定的现代企业的方式进行科学管理。企业和高校合作模式的开展也要考量公共管理理论中的由经济、效率、效能和公平的评价指标。企业通常会以所投入的资金、设备等与最终的收益做比较,来决定校企合作的后续问题或模式的选择问题。因此,如何长期开展校企合作吸引企业增加投入程度选择现代化的模式管理是重要的课题内容。

六、对应用型大学校企合作新模式的探索。

1、双考核评定制校企合作模式。在校企合作中,往往企业和学校分工和动机上的不明确,致使学生在培训和实践中没有明确要求,或者有要求但没有合理的考核评定机制,致使服务对象得不到应有的满足需求。使校企合作的初衷减弱,效率降低,这个时候在学校和企业双方均设立考核评定制度,加大管理和激励手段,以此达到合作的要求。

2、中学外工的涉外校企模式。对于部分高新技术的产业,国内并不具备满足服务对象需求的要求。要切实从顾客导向出发,寻求国外的合作企业,采取中方学习——外方实践——中方学习的交替性的合作模式,使人才得到更好的锻炼。

3、引进企业的后勤服务合作模式。应用型大学其实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我们也会接触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要满足学生的需求,切实的服务好学生这个重要的顾客,校企之间需建立长期的连动合作关系,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服务好学生为目的。校企双方建立良好的后勤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论文范文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我国政府率先组织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作为指导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开始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进程。然而,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面临的问题仍很多很多,需要我们百倍努力加以解决。

1.要进一步强化认识――充分认清保护环境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

近几十年来,全人类都面临着人口、发展和环境这三个问题的挑战,联合国组织,各国际学术团体,整个世界的科学界和各国人民都对这三大问题表示了极大关注。在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对这些问题一直给予高度的重视,制定了正确的政策,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求正确地、科学地解决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值得庆幸的是,在过去几年中,通过政府、科技界和全国人民的努力,特别是环保工作部门的努力,我们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绩。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包括环境保护法、水法、海洋法、大气法、森林法、矿产法等等,国务院还制定了一些法规和制度,以保障在合理利用资源的同时,能够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不受破坏,以使社会和经济得以持久稳定的发展。这些法律和法规的颁布执行为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

2.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清醒看到生态问题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

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可看到人类文明的进步无不建立在对自然资源掠夺的基础之上。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来,人类文明的飞速进步,对自然资源的掠夺进一步加剧,这种以自然资源为代价的发展,产生的后果就是气候变暖,空气质量变差,沙尘暴的侵袭,地表水富营养化,江河洪涝、断流、湖泊萎缩、湿地缩小,土地沙漠化加速,森林资源衰退,野生动植物资源进一步减少等。使人类逐渐尝到了苦果,体会到了后患,各种污染事件发生,各种环境疾病出现就是恶果的表现。如20世纪50―60年代的世界著名八大公害事故等。进入70年代后期,我国经济开始迅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自然资源短缺,生态受到破坏,环境受到污染。1989年的大兴安岭火灾,1997年黄河创纪录的断流,1998年的三江洪水灾害,以及近年波及北京等地频繁的沙尘暴等等,使人们真正感受到生态被坏的严重性。生态系统保护开始上升为中国环境的首要问题。这几年我们尽管采取了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措施,生态功能的恢复依然艰难。这主要表现在生态的调节功能明显下降,旱灾、洪涝、沙尘暴频繁发生,地质灾害不断加重,森林病虫害加剧,自然植被的生态能力,水土保持功能下降,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减弱,环境净化功能、水源涵养功能衰退等等,因而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所以,要充分认识到生态系统整体性的重要作用,以保护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性和功能的健全性为目的,注重单个要素而不应忽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3.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巩固和提升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成果和水平。

3.1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事业需要群众团体和广大公众的关心和参与,所有的社会成员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环境保护。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不久前进行的全民环境意识调查表明,我国公众环境意识有待提高,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参与的程度以及对环境形势的了解等方面还很不够,不能适应我国当前环保任务的需要。科技界、教育界、文化界和新闻媒介都要担负起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和环境法制教育的任务,为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更多环境科学和环保法律知识。要不断强化全社会的环境法制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规范和风尚。每个公民、每个单位都应当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各项环境保护法律,起到表率作用。科学技术界应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对改善环境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要积极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军工企业进入环保产业,使环保装备和产品上档次、上水平、上规模,为改善环境质量提供技术和物质保证。要强化环保舆论监督。近年来,报纸、广播、电视对环境问题进行揭露和剖析,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促进了许多环境问题的解决。要充分发挥各种群众组织在环境保护活动中的作用。近年来,每逢“世界环境日”、“世界人口日”、“世界卫生日”和“地球日”,全国各地都举行各种环境保护活动,工、青、妇、科协等人民团体广泛参与,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宣传环境保护、唤起公众环境意识、提倡环境社会公德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我们完全有理由这样说,人民群众关心和参与是做好环保工作的根本动力和保证,也是公民素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精神文明状态的体现。只要我们依靠群从、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环境保护工作的目标一定能达到。

3.2要大力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

环保产业是解决环境问题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是环保事业的实力所在,也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从当代世界产业结构来看,环保产业是一项非常有前途、有广阔市场的新兴技术和高技术产业。目前,世界环保产业发展很快,每年环境保护投资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环保产业提供产品来实现预期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在我国,环保产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能吸收一大批劳动力,创造新的就业机会。随着对外开放,国外环保产业和产品也随之进入我国市场,使我国环保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对此我们要注意抓好两件事。一是加强对环保产业的领导和规划工作。环保产业广泛分布在工业、农业、城建、轻工、公安、军工等许多部门和行业,各部门都要为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提供物质和技术支持,认真搞好发展环保产业的规划和宏观指导,坚持提高环保产品和环境工程质量,防止产品粗制滥造和低水平重复。二是要加强管理和协调工作。环保产业涉及许多部门和行业,绝非一家所能包办得了的。环保产业要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使之逐步兴旺起来。

3.3要从严执法。

有了好的环保方针、政策、计划、法律、法规,没有严格执法的机构和人员去执行也不行。我们现在强调要重视环境管理,加强环保依法监督,没有一支坚强的队伍,或者虽有队伍而没有严格执法的精神,环境监督管理就成为空话。要把法律和国务院赋予环保部门的职责完全行使起来,就要有为保护和建设环境而不惜献身的、高素质的人,切实做到“执法如山,不容犹豫”。当前,我们面临的国际形势和国内任务都要求加强队伍的训练和管理制度的建设。环保部门既是一个综合部门,又是一个监督机构,很有必要加强环境保护的管理职能。千方百计引导全社会都要支持环保部门独立行使监督管理职权。加强法制,达成全社会的共识,提高人民的环境意识,是环保工作的三个关键问题。

林业生态与营林生产可持续发展探讨论文

3.1依靠科技发展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的策略是科技的发展,因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与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那么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近代科技的发展是十分迅速,在育林工作中,可有效应用计算机技术、数学模拟、生物工程、生态学、遗传学等。如以遗传改良造林材料来实施造林,来使人工林符合培育目标,且具有优良遗传成分,是当前内外集约栽培人工林中发展最有效、最为快速的.手段。研究表明,许多树木的有利经济性状是可以完全遗传到下一代的,并以选育为手段,实现性状的进一步加强。通过克隆技术,来获得大量的dna的片段,对基因染色体位置加以测定,分析基因的功能于结构,并以人工方式为手段,来对基因进行合成与改造,从而为实际营林工作的开展提供更为优质的树种,为其持续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2优化林业经济结构。林业经济若要稳步的发展,必须以林业产业优化为主,积极进行林业产生生产与发展,通过实现其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林业资源合理利用,首先,要从市场需求入手,明确市场导向,在市场需求下可以构建林业资源开发建设基地,大力推广速生丰产林建设,包括一些周期短的原木林开发,这样可以提供人们日常所需,再次产业化调整过程中,还要重视新产品的研发,通过底层次原料加工,不断向着更要层次的利用,合理构建高层次深加工步伐的转变,这样通过调整生产布局,合理营造新型产业化,通过这些方面的产业优化,通过林业资源的优势,保证开发有度,不断开拓新市场,延伸产业链。通过多种方式解决一些林业资源利用不合理现象,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也为给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而努力。

3.3完善林业经营监管体系。营林工作方面应该重视森林资源监督的有效性,要与管理部门协调发展,进一步重视监督管理,并且结合一定措施,让工作内容变得更加有效,在具体实施方面,工作单位要重点从实际工作内容方面入手,强化检测,不断构建良好的综合监管体系,针对实际营林内容,可以对先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通过健全检测体制,实现综合体系的有效构建,进一步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此外,林业工业是一个兼有生态社会效益的资源限制性产业,以提供原材料、粗加工产品为主,与其它产业相比是一个比较效益低下的弱质产业,竞争力不高,但又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产业。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健全木材及林产品市场体系和支持服务体系。要通过建立统一规范的交易规则和运行方式,完善市场机制,健全市场制度,为林业企业创造良好的竞争条件和公平交易的环境。为林业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3.4加强员工的工作素养。要想实现营林工作可持续发展,需要从工作人员素养出发,强化培养,积极引入专业素养人才,以薪酬标准制定有效的引用机制,并且结合有效发福利与完善的营林人才招聘措施,积极鼓励广大林业方面人才进入到营林工作中,同时,也要对现有员工,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知识的掌握能力,也进一步提高管理能力,通过这样的措施,树立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断为营林的可持续发展尽微薄之力。

4结论。

针对营林造林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工作进行了几方面分析,通过分析也明确了相关发展策略,在实际营林造林工作上,应该重视营林工作,从生态平衡角度分析,重点以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主,不断深化改革,加快营林建设效率,在营林造林过程中,针对不同问题,要有应对策略,以林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为主,进一步构建科学规范的营林体系,通过工作经验与相关技术措施的使用,加快社会经济发展,也给人们构建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张万良.试论营林工作的可持续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0):231.

[3]赵琳.营林工作管理的可持续发展[j].北京农业,2013(21):97.

文档为doc格式。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论文范文

摘要:在现代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过程中,生活方式的反思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生态生活方式建设要求确立人—社会—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发展、人自身全面发展的生活价值取向,在现实生活中树立节制、和谐、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生活观念,将生态观念落实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佛教对精神超越的追求、节俭惜福、慈悲利生的生活观念,以及戒杀护生、素食的生活实践,对于生态生活方式建设具有启迪意义。

伴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资料的丰富,我国也出现了生活质量下降、生存环境恶化、“现代病”流行等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在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的基础上,实现小康社会成为我国的基本奋斗目标;在衣食无忧的前提下,生活方式的优化也逐渐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生活方式建设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生态文明的最终实现也必然要求落实到现实的生产生活方式中。生态生活方式建设是在批判反思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对传统生活方式的辩证发展,研究传统生活方式(如佛教生活方式)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启迪意义。

本文关于生活方式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是在新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和理论视阈中进行的。当前我国一方面处于现代化建设进程当中,但另一方面在经济、生态、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又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国家出现的关于现代文化的反思及后现代文化现象的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既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经济、生态、文化全球化的必然要求。而生活方式重构、重视生活质量和幸福最大化、将生活方式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等,则正是全球化背景下后现代文化思潮关注的重要主题。在这一社会文化背景下和理论视阈中探讨生活方式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必然会与传统教科书中对生活方式问题的忽视有所不同,而突出生活方式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传统教科书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阐述,存在片面强调生产方式重要性的倾向,而关于生活方式,则一般是将其理解为与衣食住行等相关的日常生活,并没有赋予其相应的理论地位。实际上,在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他们不仅强调了生产力、生产方式发展对生活方式变革的作用,而且还从另一个角度肯定了生产方式是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人们从事生产活动的目的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生产人们“必需的生活资料”,生产方式在更大程度上是“一定的生活方式”,是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

关于生活方式的内涵,《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作了比较严整的科学表述:“不同的个人、群体或社会全体成员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和价值观指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的体系。”一方面,生活方式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受社会生产生活条件限制,人们会形成不同的生活价值取向,形成相应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人们的生活方式受特定的生活价值取向和生活观念影响,生活价值取向、生活观念体现在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广义地说,生活价值取向、生活观念与生活实践一起,共同构成生活方式的重要方面。

关于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关系,一方面,人们的生活方式样态受一定的生产方式决定,生产方式制约着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生产的目的是为了生产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生产方式的变迁是为生活质量的提高服务的,从特定的角度看,生产方式是生活方式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类社会的发展本质上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产物。王雅林教授曾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关系的视角概括人类社会形态发展的三个阶段,认为自然经济时代由于生产力的不发达,生产和生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并没有区分开来,并以生产方式“吞没”生活方式体现出来;在工业时代,生产和生活分离,生活方式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领域;而在以知识为基础的发展和未来的共产主义时代,生产和生活将在否定之否定的基础归于一体化,但与第一阶段以生产“吞没”生活的情形不同,而体现为生活方式涵盖生产方式,生产也成为生活的基本内容。

肯定生活方式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也就必然肯定生活方式建设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这种作用也必将随着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的转型以及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日益体现出来。在当代发达国家,人们的休闲时间越来越多,工作与休闲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重视生活质量和幸福最大化、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正成为人们自觉追求的生活价值取向。对工业社会生活方式的反思和重构正成为人类文明建设的重要主题。解决人们“如何生活”的问题也被提升到“生活政治”的高度,成为主要的政治问题。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甚至将全球化的实质表述为“以一种非常深刻的方式重构我们的生活方式”。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思想启蒙的任务尚未完成,但与此同时,生活政治与生活方式问题也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我国政府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本身包含生活方式重构的内涵。也正是基于此,王雅林教授认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中国,生活方式正逐渐成为富有解释力的核心概念,应从学术边缘走向中心地带。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和未来文明的理想形态,也必然要求将生活方式建设放在重要地位。

突出生活方式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还源于对现代生活方式异化现象的批判性反思。现代生活方式的异化体现在多方面,而突出地体现在消费异化上。工业文明对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的关注,是针对古代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性匮乏进行的,本身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同时,工业文明创造的物质财富,也为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由于过分强调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资本家对利润的贪求,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呈不断扩大之势。由于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必须建立在人们对物质生活资料的不断消费基础上,不断扩大的生产必须建立在不断刺激大众消费需求基础上。现代化生产正是通过商业集团和包装他们的广告业的结合,通过广告业和媒体的结合,不断制造出种种诱人的生活方式和欲望。人们的消费不再是出于维持自身物质生活的需要,而是出于商业集团、广告业、媒体制造出来的“时尚”,“时尚”成了一个人身份和价值的体现。这种人为的消费主义的生活价值取向及生活方式实际上是一种消费异化或生活方式异化。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这种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在我国也逐渐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再向农村渗透,由中产阶层向其他社会阶层渗透。但是,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并没有给人带来预期的幸福,反而给人们的健康、幸福造成危害。由于过度消费,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为了追求舒适的生活,人们发明种种产品替代人的体力劳动,替代人体自身的抗病机制和调节能力,也导致了人体活动器官的全面退化和抵御疾病能力的降低。同时,这种生活方式与现代生产方式相互促进,以消耗大量的资源为代价,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也正是认识到生活方式异化给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带来的消极影响,人们逐渐意识到在物质生活资料丰富的同时,重新调整生活方式的必要。对现代生活方式的反思,建设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生态生活方式建设就是在这种境况下提出的。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人自身生存质量与自然生态环境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密切相关,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了解维护人类生存环境,自己应从哪方面着手。这实际上关涉的是生态生活方式的建立问题。

1.生态生活方式建设的基本内容。

前面我们提到广义的生活方式实际上包含生活价值取向、生活观念和生活实践三方面内容,笔者认为,生态生活方式的建立,首先要求我们转变物质化的生活价值观念,确立生态生活价值取向;其次,要求我们因应人—社会—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树立合乎生态的生活观念;再次,要求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将生态观念落实到自身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生活价值取向即人生价值取向,是指人们追求的人生目标或方向。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它是指在主体看来,什么样的人生目标是有价值的,是值得追求的。人生价值取向的形成受特定的社会条件限制,但它一旦形成,就会对人们的现实生活方式起着指导作用。确立生态生活方式首先要求转变现代生活价值观念,确立符合时代需求的生态生活价值取向。具体而言,(1)它要求转变现代生活价值观中的人类中心主义、个人中心主义价值取向,在生活目标上,要求不仅关注自身物质生活的满足和自身价值的实现,同时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对人自身的价值以及对人自身生活方式的限制,关注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确立人—社会—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生活价值取向。(2)它要求转变现代生活方式中物质化的价值取向,确立人自身身体和精神全面发展的生活价值取向。人的生命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的整体,本身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物质、精神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揭示:物质需要只是人的低层次的基本需要,在此之上还有保障或安全、归属或承认、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一味地追求物质财富消费的满足,不仅不是人的最高生活目标,而且会影响人自身生命系统的平衡,不利于身心的健康。因此,在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后,不应沉湎于低层次物质欲求的满足,而应自觉调整生活结构,追求一种“全面的生活方式”、“平衡的生活方式”;追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协调发展。

生活观念是生活价值取向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主体处理自身身体与精神、自身与社会、自然生态环境关系的基本观念。生态生活观念是依据生态环境对人自身生活的约束规范人自身的生活方式的具体观念。笔者认为,生态生活观念大体可以概括为节制的观念、和谐的观念、全面发展的观念、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等方面。所谓节制的观念,就是从生态系统整体出发,将自身的生活方式纳入到生态系统整体中考察,从生态系统的承载量、容纳量及整体的良性发展出发,规约、限制自身的行为和生活追求。节约的观念是其中的重要方面;所谓和谐的观念,就是改变以我为中心,将环境作为自身利用的工具或征服的对象的观念,追求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共处,协同发展;所谓全面发展的观念,就个人而言就是追求人自身身体、心理、精神的全面发展;所谓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就是从自身、人类、自然生态系统的长远出发,追求人—社会—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2.佛教生活方式的启迪。

佛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已经深深影响到人们的心灵深处,对广大民众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具有较强的规范作用。研究佛教生活方式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和价值,有助于发挥佛教观念及其生活方式对社会文化的广泛影响,将生态观念转化为广大信众、民众的自觉观念和行为。在这里我们还是大体上从生活价值取向、生活观念、生活实践几方面论述佛教生活方式对生态生活方式建设的意义。

佛教的根本追求是人生痛苦的解脱,其人生痛苦解脱的方式和途径则主要是通过禅定、智慧净化自心,获得心灵的超越。就此而言,佛教的人生价值追求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精神追求。原始佛教对于现实人生及人自身物质欲求的满足基本持否定态度。后来佛教传入中国,逐渐吸收融合了传统儒家道家文化肯定现实人生价值的观念,但对精神超越的追求则始终如一。佛教生活方式的精神取向,对于现代生活方式的过分物质化取向具有纠偏作用,借鉴佛教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形成全面发展的生态生活价值取向。但是,传统佛教否定现实人生、人的物质欲求的价值观念则不可取。

佛教的生活观念主要包括节制、惜福和慈悲利生两方面。其中,节制、惜福观念是与佛教对精神解脱的追求相互关联的`。而慈悲利生观念则是追求自利利他的大乘佛教观念。佛教节俭惜福、少欲知足、勤俭简朴的生活观对于节约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具有积极意义;慈悲利物观念,体现了佛教尊重一切生命的平等精神,蕴含着深刻的生态伦理精神。

佛教的生活实践主要体现在戒律的持守、禅定实践及日常生活中对节俭、慈悲利生观念的践行上。其中与生态理念直接相关的是佛教戒杀、放生、素食的戒律实践。佛教的戒杀、放生、素食实践从生态环保角度而言,不仅具有动物保护的意义,而且倡导素食对于缓解当前全球暖化、全球粮食危机及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素食的生态环保意义,主要是对照肉食和畜牧业生产对全球暖化、全球粮食危机和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体现出来的。(1)在众多影响全球暖化的因素当中,畜牧业生产和肉食的生活方式是其中的重要方面。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一份题为《畜牧业长长的阴影:环境问题与选择》的报告中说,由于人类对肉类和奶类的需求不断上升,牲畜饲养业快速发展,牲畜产生的温室气体已经超过了汽车。如果用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衡量,牲畜比汽车排放多18%。如果用一氧化二氮衡量,则人类活动(包括饲养牲畜)释放的一氧化二氮65%来自牲畜,而一氧化二氮的“全球变暖潜势”是二氧化碳的296倍。此外,人类活动产生的甲烷,37%来自反刍牲畜的消化道。而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3倍。(2)畜牧业生产及肉食的生活方式加剧粮食危机。肉食的生活方式及与此相关的肉食生产把本可食用的粮食作为饲料,进行再生产,本身是不经济的。比如,我们用50千克黄豆喂猪,能回收12千克猪肉;喂牛,能回收10千克牛肉。为吃肉,我们浪费了90%左右的食物,还要以多出10倍的土地来耕种。(3)畜牧业生产还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畜牧业生产除了会生产出大量的温室气体外,其所带来的大量禽畜粪便也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据统计,美国饲养的家畜总数是美国人的4倍,每年粪便排放高达16亿吨;北京市养殖业每年粪浆的排放量约1200万吨,最高时达3500万吨,相当于4000万人口的污染量。动物身体中排泄出大量硝酸盐、农药、生长素、抗生素等化学毒素,渗透到土壤或流入河川、湖泊,渗入地下水,不仅污染水体,更危害人们的健康。正是因为畜牧业生产在气候暖化过程中所发挥的重大影响,因此,相关学科研究人员逐渐认识到削减畜牧业生产,推行素食对缓解全球暖化的重要价值。

不过,应该注意的是,佛教生活方式中包含生态环保意蕴,并不代表传统佛教具有鲜明的生态环保意识。佛教生活方式中的生态环保意蕴更主要是一种基于人与自然一体的生命体证获得的认识,是从主体德性伦理出发形成的伦理道德观念,与当前生态文化思潮基于对现代文化的理性反思相比较,带有古代文化所特有的自发性特征,因此,在讨论佛教生活方式的生态价值时不宜过分夸大。同时,当代佛教的发展也要求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充分发展大乘佛教的人间关怀维度,转变自身偏重个人心灵解脱和精神超越的偏向,吸取西方生态文化观念关注现实、谋求现实解决途径的主体精神,积极参与现实的生态环保实践,为生态文化观念的建构和现实的环保实践作出自身的贡献。

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论文

[1]《我们共同的未来》,世界知识出版社,第17页。

[2]金瑞林主编,《环境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12页。

[3]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

[4]马骧聪、蔡守秋:《中国环境法制通论》,学苑出版社,1990年9月,第56页。

[5]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0页。

[6]何雪松:《社会学视野下的中国社会》,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247页。

(作者:郑海,籍贯:浙江乐清,系浙江林学院人文学院法律系2001级学生。)。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生我爱读书演讲稿一分钟(实用20篇)

    撰写小学生演讲稿需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文化的尊重,以更好地传递信息和引起共鸣。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小学生演讲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医疗津贴申请书大全(14篇)

    在现如今激烈竞争的社会中,更多申请书越来越重要了,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脱颖而出,让别人对我们产生浓厚的兴趣。接下来,我们将共同来欣赏一些经典的更多申请书范文,用以

    我是蜘蛛的读后感(实用23篇)

    通过写读后感可以培养我们的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是一种对所读书籍的深入思考和整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感人的读后感作品,希望能够唤起大家的共鸣。

    汉语言文学文献综述论文范文(16篇)

    范文范本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它能够给我们提供很好的写作思路和启示。借鉴范文范本的优点和特点,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写出更加出色的作品。

    UI设计策划书(实用15篇)

    良好的策划书可以为团队提供明确的工作方向和目标,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策划书不仅是为了获得资金和支持,更是为了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我的工作就是让

    如何写公司搬迁通知(优质18篇)

    每个员工都应该参与到公司总结的过程中来,通过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以下是一些公司领导者分享的成功经验,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售前售后客服的工作计划大全(20篇)

    工作计划书是我们进行工作组织和控制的基础,它能够帮助我们做好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工作的合理分配。在以下范文中,你可以找到一些有关工作计划书的写作技巧和经验分享。

    三基培训总结(优秀13篇)

    通过撰写培训工作总结,可以发现培训中的不足和问题,以便提高培训质量。下面是一些优秀的培训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路。贯彻“以患者为中心,提高服

    思考与体会(通用16篇)

    总结有助于我们从细微的观察中发现问题,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能力和技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通过这些范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心得体

    申请书申请低保(优秀19篇)

    低保申请书中,申请人需要详细说明自己的家庭收入、负债、生活水平等情况。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分享一些成功申请低保的实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尊敬的领导:我名x、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