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毕业论文范文 > 正文

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范文(16篇)

时间:2023-11-09 09:23:56 作者:MJ笔神 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范文(16篇)

教案的编写应重视教学设计的灵活性,根据不同的教学场景进行调整和优化。通过阅读这些教案范文,一年级教师们可以学习到更多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技巧。

一年级数学教案北师大模板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将相邻区域的小圆片的个数相加。

2.对给出的“结果数”能够分拆成两个合适的数。

3.通过摆圆片、填合适的数,感受到三角盘中三个数与三个结果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对给出的“结果数”能够分拆成两个合适的数。

教学难点:

三角盘中三个数与三个结果数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磁性黑板、三角盘、翻转片、数字卡。

教学过程:

一、找规律。

2.出示一个三角板,将小圆片放到各个区域中去,教师不做解释的摆放第一张结果数卡。

3.用磁性小圆片和数卡将书上题2摆在三角板上,然后学生得到计算三角的草图,并摆出题2,求出结果数并填入。

二、提高过程。

1.题3:只给出一个结果数,且一个区域没有摆出。教师摆出三角板,给出题3,提问:你们能填一填吗?说出为什么这么填的理由。

5+()=1111-5=()。

三、探究。

1.题6:摆出题6的三角板,师:你们能够用小圆片摆一摆,试一试吗?和学生一起探讨,通过尝试解决问题。

尝试一:首先上方摆上3个,那么左下方如何摆或者右下方如何摆。探讨:这样摆可以吗?不可以的话是为什么?说一说理由。

2.检验:4+3=73+5=85+4=9将小圆片抽象到数,填入题目中。

四、练习册的练习。

1.简单题型将相邻的区域相加并将结果写在卡片上。

2.难度增加:2个区域是空的。师:你能说一说你是如何算出来的吗?(必要时可以让学生用小圆片摆出)。

4.找规律。

五、课堂小结。

略。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前后教案

1、通过多种实践活动,体会前后的概念和前后位置的相对性。

2、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描述和表达事物。

让学生学会确定物体的前后位置。

体会物体所在位置的相对性。

主题挂图、动物卡片。

(一)谈话引入。

师:哪个热心、聪明的孩子来给淘气出个主意?

生:记住自己前面是谁,后面是谁,就不会错了。

师:你想的办法真不错!原来利用前后可以帮助我们记住自己的位置。这节课,我们就跟小鹿导游一起进一步认识前后。

(教师出示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今天动物们正在举行一场热闹的森林运动会。(教师边说边出示挂图,教师在挂图中没有呈现出动物。)。

师:咦,运动场上怎么没有运动员?到底有哪些小动物参加比赛?别着急,请翻开书56页有一张小动物比赛的照片。

(指导学生看第一幅图)师:谁愿意按顺序介绍一下正在参加跑步比赛的运动员?

生:长颈鹿、小白兔、小乌龟、还有小松鼠和小蜗牛。(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出示各个小动物,但是没有按顺序出示,随意粘在图上。)。

生:(学生发现顺序不对,纷纷举手发言)不对,老师把它们的顺序弄错了。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认真,说说正确的顺序应该怎样呢?

生:小鹿跑第一,是排在最前面的。

师:你来摆放吧。

生1:小松鼠在小鹿的后面。(学生边说边摆)。

生2:小白兔在小鹿的后面,但松鼠是排第二,小白兔排第三。

生3:蜗牛在最后。

2、小组竞赛。

师:老师真佩服大家,能用这么多不同的方法来表示小动物们的位置与顺序。每个小组选一种你们最喜欢的动物,然后讨论一下这个动物的位置有哪几种不同的说法,比一比哪一组的.说法最多。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具体情境,体会整十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能正确进行整十数的加减法运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活用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主题图1,谁能看这幅图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学生讲故事,并出示课题(板书:小兔请客)。

二、建立模型。

1.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小兔子先拿出了3盘果子,又拿出了2盘果子。还知道每盘有10个果子。)。

2.请你数数小兔先拿出了多少个果子,又拿出了多少个果子,你是怎么数的?

(10个10个数的,先拿出30个果子,又拿出20个果子。)。

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一共有多少个果子?)。

4.谁会列算式?并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列算式?

(30+20=50,求一共有多少,表示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所以用加法。)。

5.30+20你是怎样计算的呢?请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

(1捆小棒是10根,摆30+20,就是先摆2捆小棒,再摆3捆小棒,合起来就是5捆小棒,5捆小棒就是5个十,5个十就是50.所以30+20=50。)。

(在计数器的十位上先拨3个珠子,表示30,再拨2个珠子,表示20,合起来是5个珠子,表示50。即30+20=50)。

7.30和20都是整十数,30是3个十,20是2个十,3个十和2个十合起来是5个十,所以30+20=50。

8.因为果子我们都说成是几个,所以我们在算式的结果后面加个“(个)”,(个)就是这个算式的单位名称。

9.这个算式中每个数字还有它的名字呢?你们想知道它们都叫什么吗?

在加法算式中,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都叫做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做和。

10.我们再来看看第二幅图,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小兔一共拿来了50个果子,小刺猬扎走了10个。)。

11.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还剩多少个果子?)。

12.你会列式计算吗?并说说为什么这么列算式。

13.用你喜欢的方法来算一算他说得40对还是不对。

14.老师介绍: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做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做减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差。

三、巩固练习。

1.p21-1题,先说一说题意,再列算式说出得数。介绍:因为我们通常说几根小棒,所以这道题的单位名称是“根”。

2.p21-2题,计算,先用格尺把所有的等号都画上,然后再计算。

3.p21-3题,讲清要求,连线必须用格尺连直线。

4.p21-4题,先观察,说一说图中的信息,同桌之间相互提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然后再汇报。

四、总结。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减,得几就是几十。

《小兔请客》教学反思。

对于这一节课,我本人觉得上得比较成功,因为在小朋友们已经学习了2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面,再进一步来学习两位数的加法,整十数加减法这课可谓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我先用一个小兔请客的故事来展开今节课的教学,因为每10个果子装在一个盆子上面,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数盘子来进行计算,这个对于小朋友们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了,然后慢慢的再引入两位数的加法,情节生动气氛活泼,大家都在玩中学到了新知识,再次用到了计数器,形象直观的让小朋友们感受到了数学以生活息息相关。最后,分组做习题巩固新知,让小朋友们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北师大数学一年级教案

教学目的1.初步发展从具体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进行解答的能力。2.巩固20以内数的加减法,并达到计算正确与熟练。3.初步发展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4.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巩固20以内数的加减法,并达到计算正确与熟练。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单元“加与减(一)”的第六节:美丽的田园。春天到了,天气变得暖和,小动物们都出来了。有小鸟、鸭子、山羊,请同学们认真找一找图中的数学信息,仔细观察。思考两分钟。

时间到!你发现了什么?

按顺序看空中有11只小鸟、树上有五只小鸟;岸上有六只鸭子、河里有八只鸭子;地上有一、二、三、四、五、六、七,有七只白绵羊;还有一、二、三、四、五,有五只黑山羊。我们把发现的数学信息记录下来。

二、提出问题,探究新知根据这些数学信息,大家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思考三分钟,请按暂停。时间到,有同学这样问:树上的小鸟比空中的少几只,这个问题还可以这样说:空中的小鸟比树上的多几只?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动笔写一些,算一算,时间两分钟。

时间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知道哪些数学信息?要知道树上和空中各有几只小鸟,树上有5只,空中有11只。5只比11只少几只,可以从11只中减去与少的数相同的5只,剩下的,是树上比空中少的,11—5=6,单位“只”。答:树上的小鸟比空中的少6只。

接下来淘气出了个问题考考大家。你知道淘气列式8+6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吗?说一说,写一写,思考两分钟。时间到,首先我们要找到8和6在题目中表示什么?8表示河里有8只鸭子,6表示岸上有6只鸭子。加可以求一共有多少的问题?所以8+6解决的问题是,一共有多少只鸭子你?说对了吗?同学们能再提一个数学问题并独立解决吗?相信你可以。时间五分钟,时间到!一起看看同学们提的问题吧。“河里的鸭子比岸上的多几句”。河里有8只,岸上有8只。8-6=2单位只。答:河里的鸭子比岸上的多2只。。我们一起来看另一个同学提的。黑山羊比空中的小鸟少几只?黑山羊有5只,空中的小鸟有11只。列式11-5=6,单位只。答:黑山羊比空中的小鸟少6只。

三、拓展练习,加强巩固还有很多不同的问题,这里就不一一列出来了。接下来,请同学们完成左边的两道大题,时间12分钟。

我先看第一大题的第1小题填一填。图中有9只小松鼠、14只小鹿、17只小鸭。第2题小鹿比小松鼠多几只?小鹿有14只。小松鼠有九只。求14只比9只多几只,可以从14只中减去与少的数相同的9只。剩下的就是小鹿比小松鼠多的。列式14-9=5,单位只。小鹿比小松鼠多5只。第3题下面的列式17-9解决的是什么问题?17表示有17只小鸭,9可以表示有9只小松鼠,也可以表示游走9九只小鸭。所以解决的问题可能是:小鸭有17只,松鼠有9只;小鸭比松鼠多几只?也可能是:一共有17只小鸭,游走了9只,还剩几只?你想到了吗?自己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有同学这样问:小鹿比剩下的小鸭多几只?小鹿有14只,剩下的小鸭有8只,14-8=6,单位只。答,小鹿比剩下的小鸭多6只。第二大题的第1小题。首先要读懂题目:共有12支铅笔,外面有3支,笔盒里有几支?一共有12支,去掉外面的3支,剩下的就是笔盒里的。列式:12-3=9支。第2小题。一共有11本书,外面放了4本,书包里有几本?一共11本,去掉外面的4本,剩下的,就是放书包里的。列式11-4=7本。

今天我们就上到这里,再见。

一年级数学教案北师大版

1、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2、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3、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单元教学建议:

1.能按照给定的标准选择某个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在比较、排列、分类的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

3.课时安排:2课时。

题目整理房间备课人邹艳华。

教学。

目标。

通过活动,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渗透爱劳动、爱家庭的教育。

教学。

重难点。

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

准备水彩笔、各种学具、课件课时。

安排1。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体会分类的重要性。

1、师:看见淘气的房间,你想说点什么?

生1:感觉太乱了。

生2:我发现很漂亮。

生3:我觉得应该帮他整理一下。

师:那你想为淘气做点什么呢?

生:帮淘气整理房间。

(板书:整理房间)。

生:衣服、裤子、帽子、鞋子……。

3、师:安静的想一想,这么多物品,你会这么整理?

师:想好了吗?拿出信封里的学具,摆一摆。

学生独立操作。

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整理的?

生:我把玩具和玩具放在一起,把衣服、裤子和帽子放在一起。

……。

师:谁愿意到上面了,带上你整理好的物品,把你是怎样整理的介绍给大家。

学生介绍。

师:哦,大家的意思就是把衣服和裤子、帽子放在一起,……这样我们把淘气房间里的物品分成文具、玩具、衣物三类。

师:下面,老师要请一个小朋友到上面来,把我们整理好的物品摆放到房间里。

师:我们把衣服裤子帽子放在?书本铅笔盒放在?

7、小结:

师:大家把学习用品放在一起,玩具放在一起,这个过程就叫作“分类”。

二、拓展巩固,练一练。

1、引导学生完成“练一练”中的第2题。

师:刚才我们帮淘气整理了房间,为了感谢小朋友,淘气请大家吃水果。(出示一盘只有一样是水果的水果蔬菜盘)。

生:不对,有些不是水果。

师:(出示第二盘)现在对了吗?

生:不对有些不是水果,是蔬菜。

师:那你把它们按水果和蔬菜分一分吗?

先想一想。

师:和你的同桌小朋友说一说,你想怎么分?

生:

师:哪一桌小朋友愿意到上面来分一分,最好能边说边分。

师:你们听明白了吗?谁能完整的来说一说?

香蕉、是水果把它们放在一起。

青菜、红萝卜都是水果,把它们放在一起。

生说,教师引导。

师:除了这些是水果外,你还知道哪些是水果呢?

生回答。

师:你还知道哪些蔬菜呢,和你的同桌小朋友说一说!

2、练习1。

师:帮淘气,整理好了房间,就让我们一起去大自然看一看。呀,你发现了什么?

生:有鸟、毛毛虫…。

师: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

生:我把鸟、蝴蝶、蜻蜓放在一起,把毛毛虫、小狗放在一起。

师:你是怎么分的呢?

生:天上的和地上的。

师:原来你是按天上的和地上的分,把鸟、蝴蝶、蜻蜓放在一起,把毛毛虫放在一起。

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引导:我是按。

师:他们分的对吗?为什么?

小结:分的标准不同,分的结果就不同下面请小朋友按能不能飞来分一分,把能飞的涂上颜色。

(1)学生练习。

(2)汇报,小结。

三、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呢?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要用到分类的知识,你能举个例子吗?

四、实践活动。

师: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把在教室里的人分分类吗?

(1)生:……按男的和女的分一分。

师:请男同学站起来。

生:按学习认真的和不认真的分。

师:请认为自己是学习认真的小朋友坐正。

师:看来分的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所以请小朋友在分类的时候,一定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去分。

板书设计。

整理房间。

修改及补充内容。

题目整理书包备课人卓敬敏。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2、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分类的思想及其在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

重难点。

按照确定好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

准备学习用具,几何图形。课时。

安排1。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1、让学生整理自己的书包。

组织讨论:说一说是怎样整理的,

2、让学生看一看教科书的图。

说一说这两个小朋友怎样整理的。

3、小结:

分类结果在同一标准下是一样的,在不同标准下呈现多样性。

二、练一练。

1、分一分,说一说。

(1)怎么分?说标准。

可以按年龄分类,按性别分类。

(2)图上有什么,怎么分?

可以按颜色分类,按样式分类,按样式和颜色分类。

(3)图上有什么,怎么分?

可以分成机动车和非动车两类:大车、小车、自行车三类,按分配个数分成三类。

2、看一看,可以怎样分。

(1)图上画着什么,可以怎么分。

(2)汇报,交流:可以按大小分类,按形状分类。

3、想一想有哪几种分法。

看图,可以怎样分。

按大小分类,按颜色分类,按用途分类。

三、小结,实践。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2、实践活动。

到图书馆或书店看一看。

板书设计。

修改及补充内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数学教案范文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新课标教材,将笔算除法三个核心版块分布在二下、三上和四上进行教学。具有代表性的三课是二年级下册《分苹果》、三年级上册《分桃子》和四年级上册《买文具》。

本课教学属于承上启下的衔接桥梁,教材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分桃子”情境,鼓励学生在情境中寻找数学信息,根据实际问题中蕴涵的数量关系,在操作中理解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三位数)的计算原理,并逐步掌握计算方法。练习中“先估计、再计算”的提示表明,教材有意为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创造空间。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了竖式格式的初步认识,具备了被除数是整十整百的口算经验,教材注重将计算与解决问题相结合,主张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入计算。在处理竖式计算教学时,都以口算为基础,重视展示学生探索算法的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同时还注重从问题情境出发,让学生在经历直观的操作过程中,理解算理,抽象算法。

考虑到分桃子不利于学生通过操作理解竖式,故本课将学习的情境设计成为“分小棒”。

教学目标。

1、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探索并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三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从具体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主动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经历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不比除数小)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笔算算理,掌握竖式的列法及商的书写位置。

一年级数学北师大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8+?”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在实际中应用理解.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含义.

2.组织学生在交流、合作中获得知识和能力.

3.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教学重点。

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8+?”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

在实际中应用理解.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步骤。

一、情境引入,进行环保教育.

1.出示图片:主题图。

2.教师谈话。

二、问题摆现,体会计算多样.

(一)教学“8+?”

1.根据问题,同学自己思考.

2.小组交流.

3.全班讨论.(出示图片:说一说1和说一说2)。

(二)比较。

1.计算对比。

9+6=15。

8+6=14。

教师提问:你有什么收获吗?我们再看几组,先计算,如果有收获请你验证你的想法,

如果没有,请你继续总结.

2.口算。

9+9=9+8=9+7=9+6=。

9+5=9+4=9+3=9+2=·。

8+9=8+8=8+7=8+6=。

8+5=8+4=8+3=。

3.小组交流心得.

4.全班交流小结.

9加几就减1,8加几就减2.

5.反馈练习.比一比,谁算得快.(说一道,算一道,并说算的方法)。

8+87+88+4。

5+88+68+3·。

8+52+84+8。

8+79+88+9。

3+86+88+2。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一)出示图片:摆一摆,算一算。

(二)出示图片:蝴蝶。

(三)出示图片:蜻蜓。

(四)组织学生到生活中寻找蕴含的数学问题(如:种树问题、游戏问题、银行问题),

选一些挑战性问题大家进行讨论,并加以解决,使之深刻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四、课外研究.

7+()6+()。

有什么办法计算更快?

教学点评:

本节课创设了故事情境,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学习,掌握了多种算法,并知道哪种算法最简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了知识。教学中应注意练习的形式应多样化,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一年级数学北师大教案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与同伴的游戏中学会合作.

2.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判断能力.

3.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其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1.体会连加、连减混合的含义.

2.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体会连加、连减混合的含义.

2.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

一、活动一:导入。

1.同学们都乘坐过公共汽车,乘车时有什么规则吗?

2.乘车时要按顺序排队,要先下后上,要遵守乘车秩序.乘车时也有关于数学的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同研究乘车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乘车。

二、活动二:乘车。

(一)教学主题图1。

1.出示图片:乘车图1。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电车驶来了,驶向白石桥站.

2.教师提问.

(1)从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你们能提出哪些问题?

(3)你们准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3.小组讨论.

4.集体反馈.

2+1+4=7你先算的是什么?为什么?

(二)教学主题图2。

1.出示图片:乘车图2。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电车上现在有7人.

2.出示图片:乘车图2。

教师说明:车继续向前开,到百万庄站.后门下去3人,前门上去2人.

3.小组讨论:看了刚才的演示,你知道了什么?可以提出什么问题?你们准备怎么解决?

4.集体反馈。

7-3+2=6你先算的是什么?为什么?

(三)教学主题图3。

1.出示图片:乘车图4。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电车继续向前开,到总站白云路站前门和后门都下去3人.

2.小组讨论:现在车上还有乘客吗?你会解决吗?

3.全班交流。

教师板书:6-3-3=0。

小结:通过乘车活动,我们计算了乘车中的几个问题,你知道先算什么了吗?

一年级北师大版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1.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4.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设计〗。

(一)学前准备。

2.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看看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谁?(出示一个青蛙手偶)我们来听听青蛙说什么?(让青蛙做个自我介绍。)。

师:小青蛙对人类是有益的,以后我们不但自己不要去伤害它们,而且还要阻止别人去伤害它们,做一个保护有益动物的好孩子,你们愿意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青蛙吃害虫。(揭题板书)。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利用主题图(课件)自编一个青蛙妈妈带小青蛙捉害虫的故事情境。

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你们打算怎样列式呢?生:56+30。

师:56+30=?该怎样计算呢?

(三)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探究56+30的计算方法师:四人一组合作利用桌上的学具,来摆一摆、拨一拨,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2.小组汇报交流。

生1:摆小棒:5捆加3捆是8捆,再加上6根,合起来是86根。生2:从计数器上拨珠,56里有5个十和6个一,再加3个十,合起来是8个十6个一,就是86。(师边听边整理计算过程。)。

生3:把56分成50和6,先用50+30=80,再用80+6=86。……。

3.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学生四人一组讨论。(2)汇报交流。(3)师强调:30中的3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

4.青蛙妈妈比小青蛙多吃多少只害虫?怎样列式?

(四)实践运用,内化新知。

1.趣味游戏,练一练第3题。

2.同学们,刚刚在做游戏的时候,小青蛙好像又有什么新的发现了,是怎么回事?大家瞧!(出示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适时告诉学生啄木鸟也是益鸟,我们应该保护它。)。

3.练一练第2题。

师:同学们,青蛙妈妈和小青蛙忙碌了一天,青蛙爸爸为慰劳它们,特意为它们举行了一场跳水比赛。看,多热闹呀!(课件)。

师:大家从图中能获得什么信息?生:有38只青蛙。

师:忙了一天,青蛙该回家了,看荷叶上最后还剩下几只青蛙?(5只)那么谁知道跳下去几只青蛙?比比看谁最先算出来。(算式不要求统一。)。

(五)总结评价,知识延伸。

师:今天大家都学会了哪些数学知识呢?我们和青蛙一块度过了愉快的40分,对它也有了一些了解,对它有兴趣的,回家查一查:一只青蛙一年大约可以吃掉多少只害虫呢?现在请听一首关于青蛙的儿歌(在欢快的音乐中结束新课)。

一年级数学教案北师大版

数学教学必须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和数学接受能力。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的教学应有实际背景,利用学生的经验,使用学生可以接受的语言,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通过探索和考察数学概念得出含义,使学生有机会讨论他们的想法。

(二)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为了避免小组学习流于形式,就必须用心培养学生交流技能。交流既有信息输出,也有信息输入,所以加谈、倾听、阅读、书写是基本的交流技能;此外对数学而言,交流还应具有描述的技能。

(三)紧扣数学活动的目的设计安排活动。

数学教学活动是数学的教学,每一个教学活动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而活动本身有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和过程。

(四)做练习、写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巩固知识、习得技能的必要环节。

北师大数学一年级教案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理解算理,学会“破+法”“连减法”,掌握“想加算减法”,感悟算法的多样性。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9+39+79+49+69+99+29+59+8。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二、探究交流,展示汇报。

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算法的多样化。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

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鼓励学生用学具摆一摆或在直观图中圈一圈的方法理解算理。]。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想加算减法。

(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连减法。

(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破+法。

(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连减法。

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

[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提问。

(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

(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5”。

三、检测与反馈。

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

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

四、课堂练习。

1、完成教科书p11练习二第1、2题。

2、布置作业。

十几减9。

15—9=。

10—9=19+6=15。

1+5=615—9=6。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教学本课时引导学生从情景入手收集信息,发现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理解+几减9的不同算法,在比较中发现想加算减法是计算又快又对的一种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做了铺垫。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教案上下文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及想象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在有趣的课堂活动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及数学学习的快乐,并养成热情好客尊敬长辈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是学生会用自己的的语言描述上下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

是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依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是这样实施教学的。

二、说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步骤: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为小动物找家,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确定了小鸟,小兔和松鼠的位置。这一情境的创设目的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上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揭示主题,探索新知。

课件先出示两只小动物,引导学生说说这两只动物的位置关系,再引导学生用“谁在谁在上面,谁在谁的下面”说话。由于上下关系具有相对性,当出现三只小动物时,学生可能就不会准确描述它们的位置了,为了解决这个教学难点,我让学生先讨论后汇报,接着我利用课件,引导学生再次观察,当小松鼠跟小兔比时,小松鼠在小兔的上面,当小松鼠跟小鸟比时,小松鼠在小鸟的下面;这样就帮助学生准确地构建起上和下位置相对性的概念,再引导学生说,如果三只小动物比时,小鸟在最上面,小兔在最下面,松鼠在小鸟和小兔的中间,为了让学生把所学的新知及时反馈,我把小鸟与小松鼠位置调换,再让学生说一说,之后引导学生小结:当我们在描述物体位置关系时,要清楚它是跟谁比,在说的时候应该具体说出它在谁的上面,或者它在谁的下面。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动画引入,先解决小鸟和小兔两只动物的位置关系,再解决小鸟、小兔子和小松鼠三只动物的位置关系,由浅入深,有效引导学生掌握新知。

(三)操作实践、巩固新知。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就地取材,先根据我的提示,让学生动手摆好数学书、作业本、铅笔盒,并说说他们的位置关系,然后再让学生互相摆一摆,说一说。

(四)学以致用,深化新知。

最后一个节目是快乐分房,拓展提升;这一活动我让学生先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然后每个小组都在早已准备好的“房子”上贴上动物的头像,在小组内先用“上下”练习说说动物的位置关系以及这样安排的理由,接着,各小组派代表展示作品。设计意图:这一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及创新意识,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体验,完善认识。

学会总结与反思是学习的好习惯,所以在本节课结束前,我设计这样一幅情境,夜幕星空,明月高升,响起了舒缓的音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总结体验。

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加深了学生对上下位置关系的认识,明白要养成待人有礼热情好客的行为习惯,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反思和总结的能力。

(六)评价方式。

最后让我说说本课的评价方式和板书设计,整节课我采用了师评,自评和互评的评价方式,尤其是在师评上我设计一棵爱心圣诞树,在树上挂满礼物,因为众多的的礼物本身就存在上下的位置关系,我让表现好的的同学摘下指定礼物上面或下面的礼物,如我会对孩子们说:“请你摘下这个圣诞老人下面的一个礼物”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让孩子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七、板书设计:

在板书上力求简洁明了,把知识的重点展示给学生。课堂上将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学生会学、乐学,寓学习于活动中,学生始终在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嘴表达、动手实践中学习,学生参与面广,学得轻松愉快,学习效果好。

一年级数学教案北师大版

要结合学习数学的过程评价学生对数学概念知识的理解。学生只有理解了数学概念和它们的意义或解释,他们才能理解数学、有意义的“做数学”。

(二)重视对学生初步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对解决问题的评价,首先应注意评价学生对问题的描述,即怎样把情境图呈现的问题,用口头语言完整地描述出来。

(三)重视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

对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主要通过课堂观察来收集有关的信息,象他们参与班级讨论中,试图解决问题中,独立或小组学习中,无时不在显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情感与态度,能看出是否有信心,是否有兴趣,是否乐于探究,是否有毅力,是否有好奇心,谁敢于质疑。

北师大数学一年级教案

一年级下册第30—31页“回收废品”。

知识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结合“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学生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列式并进行计算,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

能力目标: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在解决问题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

如何建立实际情境与加减法意义的联系。

培养学生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回收废品。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播放课件)。

师:瞧,这三位小朋友已经开始行动了,他们正在收集塑料瓶。想知道他们是谁吗?还是让他们自己来介绍吧。

2.播放课件。

3.指名说说,从三位小朋友的介绍中,你知道了什么?

4.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生2: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5.解决第一个问题——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2)读一读:把找到的数学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读一遍。

(3)试一试:学生动手摆学具,试着列出算式。

(4)算一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得数。

(5)师小结:原来要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就要用加法,多了多少就加上多少。

6.解决第二个问题——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1)找一找,要解决“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这个数学问题,必须用到哪些信息?

(2)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同桌讨论、交流,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3)学生汇报。

(4)师小结:哦,要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要用减法来计算,少了几就减几。

7.比较两个问题的解答方法,进一步明确比多比少问题的解答思路。

8.我们为什么要收集塑料瓶呢?听听智慧老人是怎么说的。

塑料埋在地下很多年都不会“腐烂”,它会危害庄稼的生长。

三、分层导练,巩固新知。

(出示课件)。

1.收集易拉罐。

2.收集旧电池。

3.折幸运星。

四、引导总结,强化新知。

1.师:今天这节课,你们觉得开心吗?你们都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2.学生自由回答。

一年级数学教案北师大版

试讲人:张玲娟。

学时:1学时。

备课时间:20---6-11。

授课时间:20---6-1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圆形的特征,能从不同的物品中找出共同的地方(图案为圆形)。

2、能力目标:幼儿乐意参加操作活动,能遵守操作规则,并能独立画出圆形。

3、德育目标:利用观察法、操作法等来引导幼儿学习。教学重点:

1、指导幼儿了解圆形的特征,并让幼儿能在图案中找出圆形。教学难点:

1、幼儿需要发挥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学会画出圆形。教学方法:

1、观察法2、示范法3、提问法4、操作法等。

教学准备:

1、若干个圆形实物图(硬币、眼镜、手表等)。

2、铅笔、白纸(学生自备)。

3、几张缺少轮子的图片。

教学过程:

1、引题。

教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有趣的东西,大家想不想来看一看,都是些什么东西呀?”(老师拿出准备好的材料)教师:“小朋友们,有谁告诉我这些是什么呀?”(师生互动环节)教师:“小朋友都很聪明,认识这些东西,那大家看一看这些东西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呢?都是什么形状的呀?嗯,对了,大家真聪明,这个就是圆形。”

教师:“小朋友们认识了圆形,那大家要不要和老师学习画圆啊?拿出大家带来的笔和纸,跟着老师一起来,好不好呀?小朋友们,注意哦,画的时候不要弄伤自己的小手哦!”(教师提醒小朋友安全问题)。

2、找圆形。

教师(出示放大的缺少轮子的图片):“小朋友看看图上有什么呀?这些车子能开吗?为什么能开或者不能开呢?”(师生互动)呀?教师:“小朋友眼睛真灵,原来呀,这些车子的轮子都不见了,那怎么办呢?我们小朋友来帮帮忙好吗?找找看,应该画在哪里?”(幼儿进行操作,教师进行指导)。

3、找找生活中的圆形。

教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帮车子找到了它们的圆圆的轮子。大。

家都学到了什么是圆形,那小朋友们,今天回家之后,在家里找一找圆形,然后指给爸爸妈妈看,好嘛?那今天的课就结束了,小朋友们,再见!”

教学反馈:

1、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采用图片展示、现场教学等方式来指导幼儿进行学习,这样更容易让幼儿接受所学知识。

2、本次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也会很好地锻炼幼儿的观察力,能在生活中得到运用。

云鹰友好小学余志明。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一年级学生人,这些学生大部分是上过幼儿班,还有些学生是从外地转入的。他们天真可爱,活泼调皮。据幼儿班老师介绍,这些学生各方面的差异较大。有的活泼开朗,还有个别学生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开学初,经过和学生初步接触了解,这些学生由于常规训练少,一些起码的常规知识都不懂,他们还像在幼儿班一样没有任何约束,想来就来,要走就走,上课时乱走乱动。本学期施行的实验教材,主要是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因此,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四、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1)注意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3)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4)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5)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重视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建立数感。

3、计算教学应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4、根据儿童生活特点,从感必经验出发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5、通过“用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6、设计安排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注意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7、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教学方法应体现开放性和创造性。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尽量注意使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

8、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学具。

六、教学进度安排(见附表)。

第一单元:准备课。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第1——4页)。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第2——5页的内容,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图中有教师、学生、鲜花、树木、楼房,人和物的数目注意用到10以内的'各数。新教材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将数扩展到20,而且画面中,每个数量出现了多种角度数的话,还会数出很多,这就给予学生创设了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数画中的事物,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的能力,并不要求都数到,只要教师心中有数,在学生数出以后能给及时正确的评价即可`。

单元教学目标:

1、在和谐愉悦的探讨氛围中,了解学生的数数和认数情况。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3、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充分利用材料资源,渗透思品教育。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学生数数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的数感。

2、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一年级数学北师大教案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来自界首一中的数学教师张贺,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华东版数学第一册第四章《直线与角》的第1课时。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生情况、教学目标、活动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说明几个方面谈谈对本节课的理解。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是初中几何教学的开篇,在此之前,学生习惯于数字运算,从本章开始由数量转入到空间形式,从具体运算转入到逐步进行演绎推理的学习。而本节又是几何教学的入门课,如何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对几何产生兴趣,是学习本节的关键,为今后系统学习几何知识做好心里准备。

2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了解几何研究的对象,结合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3教学难点。

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许多图形知识,但大都是直观形象的,主要属于感性认识阶段。在本节教学中关于体、面、线、点以及几何图形、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等概念的教学也应从直观教育入手,不易较多上升理性认识。因此如何把握课堂教学深浅尺度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学生情况。

初一学生年龄较小,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的阶段,也正是由代数运算向几何推理过渡的较好时期。在小学学习的有关图形知识的.基础上系统学习几何知识的条件已经具备,因此从本节开始进行几何教学是切实可行的。

我所任教的班级是界首一中开展“现代化小班教育”的远程实验班,通过前阶段的教学,学生已经初步具有自学能力和分组讨论的经验,这为我本节课的教学提供了保障。

三教学目标。

初一几何课的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素质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把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结合起来,为创造性人才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节课中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的贯彻更为关键。因此,结合本节教材,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几何研究的对象;了解体、面、线、点以及几何。

图形、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等概念。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的能力,拓展空间观念;了解学。

习几何的方法。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了解几何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进行“认识来源于实践”的唯物主义教育;通过小组交流讨论,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集体观念。

四活动设计。

为了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更好的得到贯彻,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创新教育、主体教育、成功教育等教学观,采用自学、讨论、精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在学生发现问题、思维受阻、缺乏勇气时进行引导。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为回顾、自学、讨论、精讲、练习五个阶段。

1回顾。

内容。

方式。

师生活动。

1本学期前三章知识要点:

第一章有理数的性质与运算。

第二章整式的概念与加减运算。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与应用。

小结:这些知识属于数与式的运算,像这样的知识称为代数知识。

2在小学里也学习了与图形有关的知识(如长方体,正方形,三角形等),像这类与图形有关的知识,我们称为几何知识。

相关范文推荐

    关爱残疾人活动总结(模板21篇)

    活动总结是对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的分析和总结,可以为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现在请大家一起来阅读一些精选的活动总结范文,欢迎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研究生研究计划书给老师(优秀19篇)

    计划书的撰写过程中,我们可以参考相关的样本和范文,以提高撰写的效果和质量。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编写计划书,以下是一些实用的计划书范例,供大家参考。本学年,权益部将

    退股保密协议书(汇总12篇)

    保密协议的签署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护自身的商业机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保密协议范文,供您在编写保密协议时参考借鉴。甲方(被代理人)。法定住址:__

    职业生涯规划自我认知小结(汇总17篇)

    转瞬又过去了一年。在这第二个学年里,我逐渐走向成熟,一年的时间我逐渐确立了明确的未来方向,一年的时间我向梦想又近了一步。在学习上,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大学时代是

    公休假申请书范文(13篇)

    成功的申请书需要具备清晰的目标、合理的结构和有力的论证。这些申请书范文展示了不同申请者的求职经历、学术成果和志愿服务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展示自己的优势和能力

    财务人员法律风险防范心得体会(优秀18篇)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心得体会,它们是我们成长的宝贵财富。以下是一位优秀学生的心得体会,通过他的经验和总结,我们可以学到很多。财务人员作为企业中重要

    重新鉴定伤残申请书(实用14篇)

    范文范本是对一种写作类型进行典型示范的文本材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相关知识。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在写作方面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保安人员入党申请书(实用16篇)

    入党申请书是一种对自身政治觉悟、学习情况和党性修养的概括和总结。以下是一些经过筛选的入党申请书样本,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敬爱的党支部:你好!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上(优秀17篇)

    教学计划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课程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需求。以下是一些教学计划实例,希望能够帮助到正在编写教学计划的老师们。1、教学内容的引入,采取从实际问题情境入

    医药鉴定申请书范文(17篇)

    范文范本是在写作过程中参考的一种重要素材,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能力。接下来是一份范文范本的集合,希望对大家的写作和学习有所帮助。市中级人民法院:贵院受理的集团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