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 正文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心得体会(优质19篇)

时间:2023-11-05 13:02:04 作者:琴心月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心得体会(优质19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的告诫和鞭策,帮助我们更加努力地改进和提高自己。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欣赏和参考。

国民经济心得体会

国民经济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它的健康与稳定非常关键。在参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有很多的心得体会,这些体会不仅仅来自于理论上的学习,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经历。通过对国民经济的观察和思考,我深深感受到其对于国家和个人的重要性,也认识到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第二段: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

在国民经济中,扩大内需对于推动经济增长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加大公共消费力度,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加居民的消费能力,可以有效促进国内消费市场的发展,拉动经济增长。在实际工作中,我曾参与过一次促销活动,在政府的扶持下,我们组织了一次规模较大的购物节,吸引了数百万人次前来消费。这不仅推动了当地商业的繁荣,也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通过这次经历,我深刻体会到,扩大内需对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增长至关重要。

第三段:促进创新,提升经济竞争力。

创新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通过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我曾经参与过一次技术改进项目,我们引进了一项新的生产设备,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加了企业的利润。这次经验让我深刻认识到,创新是实现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我们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段:推动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生态。

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密不可分的。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推动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可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在实际生活中,我与企业合作推动了一次环保项目,我们通过投资建设一个废弃物处理站,有效解决了当地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了当地居民的高度评价。这个项目让我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只有在保护好环境的前提下,我们才能够实现经济的长远发展。

第五段:个人责任与国家效益。

作为国民经济的参与者,每个人都应该明白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个人的付出和努力是不可或缺的。只有通过我们每个人的主动参与和努力,才能够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为国家的繁荣做出贡献。同时,国民经济的发展也给予了我们很多机遇和福利,例如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等。因此,作为一个普通的国民经济参与者,我们不仅要保障个人的权益,更要以长远的眼光,思考国家和社会的整体效益。

总结:

通过对国民经济的学习与实践,我深深感受到了其对于国家和个人的重要性。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扩大内需、促进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在实际参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每个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做出贡献同时也享受国家发展带来的福利。只有以长远的眼光,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共同繁荣。

社会发展心得体会

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员,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亲身见证了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这一切的经历和历程,让我获得了在社会发展领域的一些重要心得和体会。在下面的文章中,我将分享这些知识和智慧,希望它们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

第一段:科技革命使社会进步。

现代社会的最大变革之一就是科技革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科技催生了无数伟大发明和改革,例如航空、通讯技术、医疗保健和能源,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对于将来,我相信科技将继续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如人工智能、数字技术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不断进步,将改变未来社会的面貌。

第二段:教育改革将改变社会。

另一个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是教育。教育不仅是提高个人素质的重要途径,而且是提高社会素质的关键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更新和改变。新型教育制度已经在某些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个性化教学和终身教育等,可以让每个人都能够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第三段:多元文化在未来将越来越重要。

秉持开放的态度,迎接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将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全球化已经让人们更容易地进行多样化交流,增进了个体之间及不同国家或文化之间的互动。在未来,多元文化将成为更重要的发展因素,这也是在全球性挑战面前共同合作的基础。

第四段: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的主流。

在过去,社会发展经常是以牺牲自然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但这种方式已经过时了。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当前主流思想,即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共存。与环境、经济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平衡相比,人们更倾向于关注可持续性问题的发展,包括可再生能源、环保产业和绿色技术等,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将成为未来的方向。

第五段:合作与分享是让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

合作和分享是让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与局限于国家边界的过去不同,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全球互联的世界,面临着共同的挑战。我们必须跨越各种藩篱,共同合作,解决这些问题。只通过合作,分享经验和资源,我们才能发挥彼此的优势,甚至形成联盟,实现共同的目标和愿景。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关于社会发展的心得体会。面对未来的变局和机遇,我们需要更多的合作与分享,以迎接挑战。我们也需要继续全球合作、安排进一步改变教育制度,致力于保护我们的环境并改变我们的行为和思想方式,以共同推进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心得体会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种用于统计和分析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重要工具。在学习和理解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其在经济管理和决策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对于国家发展战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就我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解和心得进行阐述。

首先,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核算体系,我们可以全面、系统地掌握国家经济的总体运行状况,包括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投资、进出口等方面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为政府决策者提供重要的参考,帮助他们准确把握国家经济的基本趋势,及时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以推动国家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通过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政府可以及时了解经济增长的途径和问题所在,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经济向着良性循环发展。

其次,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应用对于企业决策也具有重要意义。有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企业可以根据各类经济统计数据来科学、准确地评估自身的经营状况,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例如,企业可以通过核算体系了解国家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从而判断市场需求是否足够强劲。并且可以通过核算体系了解同行业内的竞争状况,从而评估企业发展的潜力和竞争优势。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核算体系了解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以便根据政策的要求调整企业的经营策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再次,我深刻认识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推动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核算体系,我们可以了解经济增长的来源和动力,了解经济结构的演变和改善,了解经济发展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等。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科学地制定和调整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政策,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在了解到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采取限制性政策来引导企业和消费者进行节约和绿色消费,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通过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我们不仅可以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更可以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最后,我认识到在学习和使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更要注重对数据的合理解读和灵活运用。数据只是数字的堆积,如果没有正确的解读和分析,将会失去其实用价值。因此,在学习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综合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便更好地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核算体系进行研究和分析。

综上所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国家经济管理、企业决策和国家发展战略制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核算体系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把握经济的基本动态,从而更科学地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策略。同时,我们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分析能力,以准确地解读和运用核算体系所提供的数据。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运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

国民经济学讲义心得体会

作为一门重要的经济学科,国民经济学的学习和掌握对于我们理解和把握社会经济运行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学期,在国民经济学课堂上,我们通过学习教材,听取老师的讲解,以及课堂上的互动和讨论,深入了解了国民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在课程结束之际,我对国民经济学有了更为深刻和系统的认识,同时也认识到了其对于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的重要性。

首先,在国民经济学课堂上,我学习到了国民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国民经济学是研究整个国民经济的总体面貌、结构、增长和发展的经济学科。通过系统学习,我了解到了国民经济的层次结构,从宏观层面研究了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等指标,从微观层面研究了个人和家庭的经济行为。同时,我深刻认识到了国民经济学的目标和方法论,即通过分析和研究经济现象和问题,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和政策指导。

其次,在课堂上,我感受到了国民经济学的实用性和现实意义。国民经济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应用技术。通过学习和了解国民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我意识到了国民经济学的广泛应用。国民经济学能够揭示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帮助我们理解和评价国民经济政策的效果,同时也为企业发展和个人投资提供决策参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接触到国民经济学的应用,比如购买力的计算、通货膨胀的影响等。因此,学好国民经济学对于我们在经济领域的决策和判断至关重要。

此外,国民经济学课堂上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案例也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通过课堂上的案例分析,我学会了如何运用国民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问题解决。同时,通过实践案例的研究,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国民经济学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局限性。这些实践案例和案例分析不仅深化了我对国民经济学的理解,也激发了我对于经济学研究的兴趣。

最后,在国民经济学课堂上,我还感受到了对于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国民经济学作为一门系统的学科,需要我们具备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学习国民经济学,我们能够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同时,国民经济学课堂上的互动和讨论也为我们提供了锻炼口头表达和沟通能力的机会。这些能力的培养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国民经济学讲义通过教材学习、教师授课和课堂互动,让我对国民经济学有了更加深刻和系统的认识。国民经济学的学习不仅帮助我们掌握经济发展的规律,还能够提高我们在经济领域的决策能力和判断能力。同时,国民经济学的学习也培养了我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国民经济学的学习,我相信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经济发展的趋势,为国家的经济健康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国民经济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大约200字)。

国民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体系,对于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福利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中国国民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九十年代的低水平发展到今天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令人们对国民经济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在我与国民经济打交道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重要的体会和心得,这些体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国民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发展方向。

第二段:总体认识(大约200字)。

国民经济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它包括了各种经济活动、产业、企业和个人。通过我对国民经济的观察和研究,我发现国民经济的发展与政府的宏观调控密不可分。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和法规,调整经济运行的方向和节奏,以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市场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市场的存在和自由竞争的机制为国民经济提供了活力和动力,激励企业创新和发展。

第三段:区域发展(大约300字)。

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通过观察和研究,我发现国家政策的差异和地区资源的分布不均等因素,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有些地区由于天然资源的丰富或得到了政策上的优惠支持,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有些地区由于资源匮乏或政策上的限制,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人民生活水平较低。因此,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着重关注地区的均衡发展,以实现全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目标。

第四段:科技创新(大约300字)。

科技创新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通过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国家能够在竞争中获取更大的优势。在我与国民经济的接触中,我发现科技创新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那些能够不断创新、适应市场需求的企业往往具有更强的竞争力,能够在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同时,科技创新也能够推动经济的结构调整和提高产业附加值,促进国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第五段:未来展望(大约200字)。

展望未来,国民经济的发展依然面临各种挑战和机遇。我认为,政府应继续加强宏观调控,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建立更加自由、公平和有效的市场机制。同时,还需要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和共享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要注重培养和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提高人民素质和技能水平,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变革。

总结(约100字)。

国民经济是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础。通过对国民经济的观察和研究,我认识到国家政策、市场经济、区域发展、科技创新等因素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未来,我期待国民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发展,为人民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机会。

社会发展史心得体会

社会发展史见证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演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社会发展史,我深感人类社会的变革不仅关乎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更体现了人类思想观念的转变。在这个长期而漫长的历程中,我对社会发展的演进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下面将从自然经济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这五个阶段,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自然经济社会这个阶段,人类社会还处于低级原始阶段。这个阶段的人们还没有形成密切的社会联系和相对稳定的社会制度,他们的生存和发展主要依靠大自然的恩赐。他们通过简单的狩猎、采集和农耕等方式来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在这个时期,人们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和差别。我深感这个阶段的人类社会虽然比较简单,但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丰富源泉。

其次,奴隶社会是社会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为了更为便利的生产和交换,人们开始出现了商品经济的迹象。在这个阶段,社会分成了奴隶主和奴隶两个阶级。奴隶主以占有土地和生产资料为基础,奴隶则成为他们的财产。奴隶制社会的存在表明了人类社会开始出现了分工协作和社会地位不平等的标志。我深感奴隶社会的到来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果,也是人类社会分工协作的重要起点。

接下来,封建社会是社会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的社会以农业经济为基础,主要依靠领主对农民的剥削和统治。在这个阶段,地主拥有土地,并将其分给农民进行耕种。地主通过控制农民的生产和剩余产品来获取利润。与此同时,封建地主集团也统治政权,并建立了一整套封建等级制度。我深感封建社会的存在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开始发生变化,民众开始反叛和追求自由。

然后,资本主义社会是社会发展的第四个阶段。这个阶段的社会生产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的阶段,大规模的工厂生产和市场经济开始兴起。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私有制成为社会的基础,资本家以工人的劳动为基础来获取利润。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社会开始分化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个主要阶级。我深感资本主义社会的演进使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也暴露出了社会的不公平和贫富差距。

最后,社会主义社会则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是公有制和无阶级社会。在这个阶段,生产资料为全体劳动人民所共同拥有,实现了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社会主义社会强调以人为本,追求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我深感社会主义社会这个理想社会形态尚未完全实现,但它为我们指明了一条正确的社会发展道路。

在学习社会发展史的过程中,我感受到社会的进步与演变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不同阶段的社会取得的成就与失败,都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社会的不断变化也提醒着我们,在面对社会问题和挑战时,我们要勇敢地进行改革和创新,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通过深入学习社会发展史,我相信我能更好地理解社会的历史和现实,为构建更加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国民经济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及背景介绍(200字)。

国民经济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总体,涵盖了国家的货币流通、商品交换、生产活动等方方面面。在我国翻天覆地的变革过程中,国民经济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作为一名普通人,我身处其中,亲身经历着这个伟大时代的变迁。在这个过程中,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这是我想要分享的。

第二段:经济发展与生活水平提高(200字)。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过去,我们的生活可能只是达到基本的温饱水平,而如今,我们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衣食无忧的时代已经来临,我们不再为基本的物质生活而奔波劳碌。物质匮乏的时代已经远去,国家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生活条件。这让我感到愧不敢当,我要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第三段:经济发展与创新意识(200字)。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激发了我们的创新意识。我们不再满足于既有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模式,而是开始积极寻求变革和创新。作为一名年轻一代,我们意识到创新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开始关注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并积极投身其中。这让我深感自己身处时代的风口浪尖,需要时刻保持学习和创新的姿态。

第四段:经济发展与社会责任(200字)。

国民经济的发展也让我们更加关注社会责任。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幸福生活离不开他人的支持和努力。因此,我们开始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回馈社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只有让更多人共享国家的繁荣,我们才能真正享受到生活的幸福。国民经济的发展给予我们更多机会和能力去关心和帮助他人,这使我感到无比自豪和幸福。

第五段:展望未来与个人的责任(200字)。

展望未来,国民经济的发展仍有无限的潜力和可能性。作为一名普通人,我深感自己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首先,我要努力拼搏,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我要以身作则,传递正能量,激发更多人的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最后,我要不忘初心,保持对国家的感恩之心,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为构建一个更加繁荣、和谐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结(100字)。

国民经济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我们每个人生活的依托。通过国民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我们的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也得到了激发。展望未来,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要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传递正能量,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构建一个更加繁荣、和谐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国民经济学讲义心得体会

国民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探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规律。通过学习国民经济学讲义,我对经济学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从中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国民经济学的讲义给我提供了一个系统的经济学框架。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了许多经济现象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例如,GDP、通货膨胀、失业等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以及供求关系的影响等等。这些理论知识给我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使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经济现象,并能够对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和预测。

其次,国民经济学的讲义让我认识到了经济问题的复杂性。经济学不仅仅是一些抽象的理论,更涉及到现实世界中各种各样的变量和因素。各种经济政策和政治环境的变动,都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分析经济问题时要考虑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并进行综合的判断和决策。这需要我们具备广泛的知识储备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第三,国民经济学的讲义提供了对经济问题研究方法的启发。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统计分析、回归分析、实证研究等经济学研究方法。这些方法的应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并进行科学的经济研究。参与实证研究项目时,我学会了如何设计问卷,如何采集和整理数据,以及如何进行统计分析等等。这些方法的应用将为我将来在经济领域从事研究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第四,通过学习国民经济学讲义,我也认识到了经济学和其他学科的交叉关系。经济学不仅仅是一门单一的学科,它与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经济问题的解释和理解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例如,经济学家常常使用心理学的理论来解释人们的消费行为,使用社会学的理论来解释收入分配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拓宽学科边界,多角度思考问题,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经济问题。

最后,国民经济学的讲义也让我认识到了经济学的重要性和责任。经济学研究不仅仅是理论探讨,更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支持的重要依据。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意识到作为一名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我将来可能会承担着推动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的责任。因此,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我所在的社会和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总的来说,通过学习国民经济学的讲义,我对经济学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这门学科既理论性强,又与现实紧密相关。在学习过程中,我不仅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认识到了自身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的责任和角色。我相信,通过努力学习和实践,我一定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经济学家,为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国民经济学讲义心得体会

国民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国民经济运行规律和提高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学科,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关于国民经济学的讲义,从中学到了许多有关国民经济学的重要知识和理论,使我对国民经济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以下是我对这次讲义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知识补充。

在这次讲义中,我对国民经济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我们学习了国民经济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了解了国民经济运行的主要指标和特征。讲义还着重介绍了国民经济的基本机制,包括供求关系、价格变动和经济周期等。通过学习这些,我认识到国民经济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系统,各个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对整个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第三段:理论应用。

这次讲义还向我们介绍了国民经济学的一些重要理论和方法。例如,讲义解释了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帮助我们了解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波动机制。我们还学习了一些常用的经济指标和统计方法,使我们能够准确地评估和分析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这些理论和方法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国民经济学,也对我们未来的研究和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第四段:问题思考。

讲义中提出了一些关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问题,引发了我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思考。例如,讲义谈及了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提出了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思考。此外,讲义还谈到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让我们思考如何解决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使我意识到国民经济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第五段:展望未来。

通过这次讲义,我对国民经济学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意识到了国民经济学的重要性。作为一门学科,国民经济学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它不仅可以指导国家的经济政策制定,也可以对企业的经营决策起到指导作用。我希望今后能够继续深入学习国民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以应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挑战。

总结:通过这次国民经济学讲义,我对国民经济学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了解了国民经济的基本概念和运行机制,并学习了一些重要的经济理论和方法。这些知识不仅扩展了我的学术视野,更为我未来的研究和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国民经济学水平,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水务局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总结

一、“九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回顾。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及农村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0年全市农业增加值达到91亿元,“九五”期间年均递增3.7%;粮食总产400万吨,棉花7.5万吨,油料4万吨,瓜菜630万吨,肉类33.5万吨,水产品6.6万吨,水果70万吨,“九五”年均递增分别为1.6%、5.3%、5.7%、18.8%、6.7%、9.4%、7.3%。

(二)农业及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种植业内部,经济作物面积不断扩大,粮经作物播种面积由1995年的7.6:2.4调整到6:4。结构调整已开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调整转变,全市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120万亩,粮饲兼用型玉米200万亩。畜牧业加大改良力度,商品代牛、猪、羊、鸡良种率达到60%、80%、30%和90%以上。以农田林网、济德高速公路两侧林带为重点的生态工程建设和以枣粮间作为主要内容的红枣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九五”末,全市林地面积达到160万亩,其中经济林120万亩、用材林20万亩、防护林20万亩;农田林网达650万亩,农林间作150万亩,林木蓄积量695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达到17%。

(三)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九五”期间,水利建设累计完成投资7亿多元,完成土方1.8亿立方米,对徒驻河、赵牛新河及巴公河等支流进行了治理,完成了严务水库、丁东水库等24个工程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2平方公里,新增耕地面积7.54万亩,新增灌溉面积5.69万亩,全市配套机井达到8万眼,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00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20万亩,节水灌溉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95,已形成旱能浇、涝能排的灌排体系。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的农业综合开发取得明显成效,累计改造中低产田270万亩,开垦各类荒地40多万亩。

(四)科技兴农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迈出新步伐。大力实施种子工程,主要农作物种子基本实现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良种普及率达98%以上,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复种指数达到170%,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率在50%以上。全市共建成各级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18处,带动种养面积140多万亩,带动种养农户40余万户,园区内引进新品种200多个,推广应用高新技术40多项,农业科技贡献率达48%。农民教育取得长足发展,获绿色证书农民2.2万人,农民技术员1.9万人,占农业劳动力的1%和0.9%。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452万千瓦,主要生产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半机械化,耕、播、收机械化程度达到81.2%、31.7%、34.4%。人工影响天气手段日趋完善,初步建成了以长、中、短期天气预报,温情、雨情、墒情、灾情及农作物苗情监测信息为主要内容的气象服务体系,人工防雹增雨、卫星遥感监测等减灾防灾技术得到较为普遍地运用。

(五)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九五”期间,全市上下不断加大改革力度,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总抓手,围绕主导产业和产品,狠抓了龙头企业、市场、合作经济组织、基地等建设,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市销售收入过百万元的龙头企业207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29家,带动基地252万亩,农户60.5万户。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发展到131处,农产品外地市场开拓初见成效。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3797个,参加农户36.5万户,占农户总数的31.8%。各类农副产品运销联合体发展到1万余个,运输大户13.8万户,农民运销队伍达40余万人。全市已形成种植业生产基地176处,养殖专业小区323个,养殖专业乡71个,专业村1303个,养殖大户1.9万个,养殖场3168个。

(六)农业经济效益与农民收入显著提高。“九五”期间多种经营总收入年均递增16%。农民人均纯收入2000年达到2491元,“九五”期间年均递增11.3%。农民负担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并逐年下降。自1994年实施扶贫开发工程以来,累计投入资金3982.8万元,实施扶贫开发项目223个,使33万人脱贫,庆云、夏津两县于实现整体脱贫,目前全市小康综合实现程度达到93.3%。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农产品品种不够丰富,大路产品多,优质产品少,专用产品不足等问题日渐显露,远远不能适应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后人们对农产品品种和质量的需要,尤其是不适应即将加入wto形势的要求。二是农民收入增长趋缓。随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业发展由资源约束转为资源与市场双重约束,出现了结构性、季节性、地域性过剩,农产品卖难问题日益突出,农产品价格持续下滑,导致农业增产不增效,农民增产不增收。“九五”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比“八五”期间下降9.7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7.8个百分点。三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尤其表现在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层次低、带动能力差,农产品加工程度不高成为农业增效的主要障碍之一。四是乡村两级社会服务职能弱化,对农民进行产前信息、产中技术、产后销售服务还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为此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新形势、新特点进行认真研究分析,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实施步骤,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

二、“十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五”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按照建设城郊型农业的战略构想,面向市场需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经济综合效益,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新飞跃。

(二)任务目标。

1、继续保持较快发展速度。到2005年,农业增加值达到112亿元,年均递增4%;粮食总产稳定在400万吨左右,棉花产量保持在20万吨左右,油料总产量5万吨,瓜菜产量达到650万吨;肉类总产量达到55万吨,年均递增8.3%,禽蛋总产量达到35万吨;水产品养殖产量达到10万吨,年均递增7.7%。

2、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提高林、牧、渔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使农、林、牧、渔四业产值比例2005年达到40:10:45:5。粮经作物播种面积比例调整到4:6,产值比例调整到3:7。粮食作物稳定面积,主攻单产,增加总产,改善品质,扩大优质专用小麦和优质小杂粮面积,2005年专用小麦比例占小麦总面积的.50%左右,小杂粮占秋粮的30%左右;根据产出效益和市场需求调整好棉花种植面积;进一步加大瓜菜种植规模,重点扩大设施栽培面积,2005年瓜菜总面积达到240万亩,其中保护地栽培面积150万亩。在努力扩大畜牧养殖规模的同时,突出特色,优化结构,稳定生猪、蛋鸡养殖,加快发展优质肉牛、肉羊生产和优质鸡、兔及特种动物养殖,大力发展奶牛饲养和乳品加工。2005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5%左右,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林果业要突出红枣特色优势,进一步扩大枣粮间作,开发和扩大冬枣种植;积极发展杂果和名优特新果品的生产,加快劣质果园更新改造,大力实施绿色通道工程、农田林网工程和城乡绿化建设,“十五”末,全市枣粮间作面积达到200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20%以上。水产养殖大力发展名优高效和集约化养殖,水产养殖面积达到35万亩。

3、加快科教兴农步伐。“十五”期间继续实施“种子工程”,使全市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100%,复种指数提高到186%,商品代牛、猪、羊、鸡等主要畜种全部实现良种化,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率达到6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到“十五”末,获“绿色证书”农民达到10万人。

4、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2005年农机总动力发展到725.8万千瓦,农用拖拉机12.9万台,农用载重汽车4086辆,农用柴油机38.2万台,大型联合收割机3000台,农用拖拉机配套机具16.7万台,机具配套比1:1.8,耕、播、收机械化程度达到85%、55%、55%,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在70%以上。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十五”期间净增有效灌溉面积40万亩,2005年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40万亩,节水灌溉面积300万亩,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14;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0平方公里,占现有流失面积的38%,其中治理风沙区面积150平方公里,风沙区林木覆盖率达到30%以上。

5、大幅度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十五”末,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00元,年均递增7%;农村供电质量明显提高,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80台以上;农民的营养状况、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三、对策措施。

(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农业和农村政策,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一是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稳定家庭承包经营,核心是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二是长期稳定以按劳分配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允许和鼓励农民以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依法保护农民各种合法经营获得的收入。三是进一步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采取灵活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有更大的发展,引导农民进行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联合,发展合作社、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四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农民负担要实行“定项限额、总量控制”的政策。加快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实行合同管理,坚决杜绝合同外收费,严禁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

(二)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为目的,立足优势,大力调整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一是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适当减少粮食种植面积,稳定总产,主攻单产,改善品质,重点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粮饲兼用玉米和优质小杂粮生产;合理调整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地区优势,逐步形成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农产品产业带、产业区。经济作物中,根据市场需求,有计划地调整棉花种植面积,重点发展可纺性强、质量好的棉花品种;扩大瓜菜种植面积,重点扩大设施栽培规模,大力发展食用菌生产。二是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要把发展畜牧业放在市场农业的首位,尽快实现种植业为主向农牧并重转变,稳定发展猪、鸡生产,加快发展牛、羊等食草型畜禽,加大“一引三改”力度,大力发展饲料工业,推行规模化饲养,集约化经营,降低养殖成本。林业突出抓好绿色通道、农田林网、枣粮间作、林业产业、森林公园和城乡绿化、苗木培育六大工程建设,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水产业要结合荒碱地综合开发,进一步扩大养殖面积,加速发展名特优新品种养殖,并调整养殖模式,重点发展高效生态型水产养殖业,积极发展高科技工厂化养殖。三是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把个体私营经济作为农村二、三产业的主力军,进一步放宽政策,优化环境,把更多的农民推向个体私营经济主战场。抓好个体私营园区建设,大力培植玻璃钢、地毯、金融器材等特色产业产品。四是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把农业产品结构调整作为农产品买方市场条件下农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逐步减少质量差、价格低的农产品生产,大力发展名、特、优、稀、新等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名牌产品和无污染、无公害、高营养的绿色食品,以适应城乡居民特别是城市居民高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继续实施名牌战略,在发挥德州扒鸡、西瓜、乐陵小枣等老名牌产品的同时,立足本地实际,不断开发新产品,创出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新名牌。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一是加强龙头企业建设,提高农产品加工率。围绕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有计划、有重点地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农产品储藏、保鲜、加工企业,增强产销调节能力,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通过股份制、合作制等形式,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到2005年,每个县市区培植出1-2个利税过千万元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使全市农产品加工率达到60%,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1:1以上。二是大力开拓和培育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首先,大力发展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要采取有效措施,激活现有专业批发市场,力争把夏津棉花、张大庄、平原鸡蛋、杨安镇、临南蔬菜等市场发展成辐射全国、全省的专业批发市场,逐步在全市形成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其次,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通过发展总经销、总代理以及招商引资、举办农产品展销会、网络营销等多种方式,扩大农产品外销,“十五”末农产品出口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0%。第三,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培育新型市场营销主体。在充分发挥国合商业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引导涉农部门、城镇下岗职工和乡村干部参与农产品流通,大力扶持发展农村的流通合作组织和个体流通组织,走分散生产、联合销售的路子,扩大农产品销路。第四,建立准确、高效的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加快“金农工程”信息网网络建设,完善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引导农民和企业更好地组织农产品生产和运销。三是加快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努力培育产业化载体。首先要搞好总量扩张,使其真正成为组织广大农民闯市场的有效载体。其次要抓好规范提高,对现有的合作经济组织,要通过制定章程、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等措施,提高档次和水平;对新发展的合作经济组织,只要条件允许,尽可能一步到位,直接办成规范的合作社。第三要加强示范引导,特别在一些刚刚起步的地方,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示范引导作用。

(四)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一是抓好“种子工程”。全市要以市种子公司为龙头,充分发挥现有组培中心和航天育种基地的作用,建立起集良种引进、繁育、试验推广、销售于一体的良种产业化体系。二是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科技龙头的示范带动作用。搞好市县乡三级园区功能的衔接,建立全市范围内的科技示范园区协作网,发挥示范围的整体示范作用。三是改革农业科研体制,建立高效开放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积极鼓励农业科技事业单位通过各种形式转制为农业科技企业,鼓励民营科研机构的发展。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加快中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造就一批能够进入农业科技前沿的学科带头人。科研选题要着重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集中人力、物力联合攻关,争取在动植物品种选育、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现代集约化种养技术、病虫害生物防治、农产品储运加工技术等方面有新的突被。四是建立健全科技推广体系,加速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农林牧渔技术推广站作用。五是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发挥农校、农技中学、农广校、农函大、农民夜校等培训基地的作用,通过技术讲座、科技赶集、办培训班、下乡指导等形式,加大农业技术的普及推广力度,使60%以上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掌握1-2门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是抓好水利建设,充分利用黄河水,积极拦蓄地表水,合理开发地下水,重点搞好引黄工程建设,抓好宜井区机井建设,修建一批中小型蓄水工程,力争达到宜井区每50亩地一眼井,农村人均蓄水100-150立方米的要求,使全市水资源紧缺的状况得到明显缓解。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好干支流河道和骨干排水沟渠的治理,突出抓好漳卫新河治理。积极稳妥地进行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兴办水利和节约用水的积极性。大力推广管灌、喷灌、滴灌、微观等节水灌溉技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和旱作农业,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二是抓好以林网建设为重点的农业生态建设。加快速生林基地建设,加大林地产权制度改革力度,增强农民植树积极性,不断提高林木覆盖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三是大力发展农机事业。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功能多的大型和微型农业机械,增加农业机械拥有量。积极探索农业机械运营新机制,鼓励引导群众采取股份制、合作制、租赁制等形式配置耕播收配套机具。进一步增强农机服务功能,提高机械利用率。四是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要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开发水平和效益,把项目区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成为现代化农业示范区。结合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加快生态观光旅游农业的开发。

(六)加速小城镇建设,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

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量力而行、重点推进的方针,逐步建立起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以中心镇为主体,各具特色的小城镇群体。一是把小城镇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紧密结合当地资源开发和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加速人口和产业向乡镇驻地转移,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全市重点抓好12个中心镇建设,到2005年,中心镇镇区人口规模达到3-5万人,一般乡镇驻地人口达到万人左右。二是选准小城镇建设的路子。坚持走以贸兴城、以工建城、以地生财,吸引农民进城建城的路子,把小城镇建设同兴建工贸小区、个体私营经济园区和专业批发市场结合起来,吸引农民和外地客商投资建城兴城。三是突出重点,稳步推进。把中心镇建设作为推进农村城镇化的重中之重,搞好交通、通讯、水、电、气、热、环保、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集聚、辐射和枢纽功能。四是抓好小城镇建设的配套改革措施。实施小城镇政府机构改革,增强小城镇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社区服务等方面的功能。进一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实行城乡户口一体化管理,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起适应小城镇发展要求的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险制度,促进小城镇建设快速健康发展。

(七)加大扶贫力度,推进小康进程。

以贫困村为重点、贫困户为主要扶持对象,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一是多渠道增加扶贫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对扶贫资金要完善管理办法,加强审计和监督。二是加强党政机关定点扶贫工作,动员全社会参与扶贫开发。三是结合全市经济发展重点和农村热点、难点,着力抓好有形物质帮扶与无形物质帮扶结合、扶贫开发与农业结构调整结合、扶持贫困户发展生产与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结合、扶贫开发与发展合作经济结合、扶贫开发与“三下乡”活动结合、扶贫开发与基层组织建设结合,使贫困村、贫困户在经济、文化科技、素质等方面整体脱贫。

(八)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认真贯彻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村民自治章程,加强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全面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健全村民选举制度,实现民主选举。健全村民议事制度,实现民主决策。健全村规民约,加强民主管理。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加强民主监督。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必须同健全法制结合起来,把发扬民主与依法办事结合起来,既保证农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又加强法制教育,坚决打击违法犯罪分子,保障广大群众正确行使民主权利。以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大力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健全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完善合作医疗制度,使农民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积极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下大气力扫除青壮年文盲,提高农民科学文化水平。

国民经济的调整心得体会

国民经济调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在不断地推进国民经济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调整的过程不仅需要政策的支持,更需要企业家的发挥创新精神。

宏观经济调整是国家针对整个经济运行方式的调整。我认为,宏观经济调整需要结合国内外形势和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进行定位。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注意调控力度的大小、稳定经济的运行,保证经济平稳健康的运行。对于企业来说,要把握市场趋势,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调整,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以实现自身的稳健发展。

第三段: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经济的产业结构要实现转型升级,需要通过产业的结构调整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把握好时机和正确姿态,促进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而对于企业来说,要加强技术和人才的引入,通过自主创新不断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和技术含量,打造核心竞争力。

第四段:区域协调调整。

区域协调调整是保证各地区均衡发展的必要手段。政府要采取差异化政策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增强地区的发展优势。而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挖掘地区资源,和政府形成合作共赢的局面。同时,企业也需要注重自身省际、省内、产城融合,调整区域布局,实现长期的健康发展。

第五段:总结。

国民经济的调整需要我们理性思考,把握市场需求,对于企业来说,要强化创新精神,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按照市场需求调整自身产业布局。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也需要发挥支持作用,制定差异化政策,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的优化升级。只有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实现“调整、升级、优化”的目标,为构建经济强国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国民经济的调整心得体会

作为一个生活在一个飞速发展的国家的普通人,我们时常会关注到国民经济的动向,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都能感受到国民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和调整,而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时常能够从中获得不同的心得体会。在此,我想分享一些我关于国民经济调整的一些个人心得体会。

对于每一个国民,关注国民经济的变化并了解其中的背景是非常必要的。国民经济的调整是在国家发展中必须要进行的一项任务,它影响到国家的发展方向和节奏。了解国民经济调整的背景可以让我们对于调整的方向和后果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也可以指导我们做好个人的把握。

第二段:应对经济低迷的策略。

在发展中,难免会出现经济低迷的阶段,而低迷时期的经济调整对于每个人都是一次很好的挑战。在这个时候,我们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做好应对策略。我们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控制开支,稳定情绪,任何为国家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缓解经济的低迷压力。

第三段:当好经济建设前行的参与者。

国民经济调整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推动的。作为一个普通的国民,我们也要当好经济建设前行的参与者,每一个人的巨小贡献将汇聚成国家繁荣的巨大力量。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保持环境整洁,法规遵守,品行端正等等,多为国家建设出一份力。

第四段: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注重创新。

随着国民经济调整的进行,很多产业正在进行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这给每一个人带来了新的机会。为了在这样的时刻把握住机遇,我们需要注重创新,提高自身的技能和知识储备,尽可能掌握行业的趋势和技能人才的要求,才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第五段:积极关注国民经济发展变化趋势。

国民经济调整无时无刻不处于发展和变化之中,积极关注变化趋势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通过各种媒体和社群平台的信息,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了解各种政策和经济动向,让我们更好地认清和把握形势,提升自己的思考和决策能力,做好对于个人和国家最好的选择。

总之,国民经济的调整既是国家发展的必要过程,更是我们每个人面临的重要历练。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各种挑战和机遇,从中不断汲取能量与智慧,为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积累更加充足的资源。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切实抓好以农田草牧场水利为重点的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快人畜饮水解困和水库除险加固争取建设力度,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和五配套草库仑建设投入。到2008年全旗共完成中低产田改造7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0万亩,建设五配套草库仑7万亩,草原围栏面积达到1000万亩以上。进一步以农村牧区电网设施、乡村道路、通信、广播电视和农畜产品市场设施建设等为重点,大力加强农村牧区公共设施,抓好山旱区小流域治理,优化农村牧区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牧区生产条件和农牧民生活居住环境质量。

第二节调整农牧业产业和产品结构。

灌区坚持稳粮调结构,提质增效益,引导农民根据市场变化,大力调整种植、养殖结构。到2008年粮经饲比例达到20:20:60,规模饲养肉羊200万只,肉牛2万头,奶牛2万头;山旱区发展豆类、薯类作物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小杂粮等旱粮生产;牧区要突出草原的保护与建设,转变经营方式,转变生活方式,形成以建设养畜为主的草原畜牧业经济区。其中边境牧区以退牧休牧、还草增草为重点,走生态移民的路子。内地牧区以划区轮牧、短期育肥为重点,走草场轮牧、牲畜半舍饲的路子。

第三节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

推广“公司+基地+农户”,贸工农一体化等多种经营模式,高起点、规模化、优质高效地重点建设40万亩优质饲草料(包括玉米)、10万亩优质小麦、10万亩优质葵花、5万亩优质马铃薯、120万只优质肉羊、100吨二狼山白山羊绒、1万头奶牛七大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和发展多形式的龙头企业,加快农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开发,发展强化订单农牧业和创汇农牧业。加强对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规划和引导,有重点地扶持建设一批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示范项目。

第四节完善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完善以农畜产品流通、科技、信息服务为重点的农村牧区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发展与市场相适应的专业协会、产品产销、信息服务等农村牧区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建立与农牧户利益紧密相联的运行机制,拓宽农畜产品的流通渠道。改革农牧业科技和牲畜疫病防治管理办法,改进政府对农牧业的扶持和科技服务方式,适应农牧业结构调整和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培养、引进人才,调整优化农牧业科技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大力普及农牧业科技知识,不断提高农牧民的科技意识和科技应用能力,逐步建立覆盖涉农涉牧部门、企事业单位主要农畜产品批发市场的农牧业信息网络。

第五节加大政策支持和保护力度。

继续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和“草原双权一制”政策。在坚持农牧民自愿的前提下,积极探索以土地为主的农业资源使用权流转,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合作形式。按照规范化、企业化的原则,鼓励土地有偿转让、转包、出租、入股等各种形式,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全面落实以草定畜的草畜平衡制度,实行休牧、轮牧和禁牧,有效遏制草原沙化退化的趋势,并积极向上级争取相应补贴,以解决减少牲畜后牧民的生活问题。继续动员和引导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集农牧业建设资金。认真落实减轻农牧民负担的政策,做好农村牧区税费制度改革,确保农牧民利益,切实保护和调动农牧民生产的积极性;稳定和完善各级政府扶持农牧业生产的各项政策。

第四章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努力保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适度增长。按照调整布局,提高质量,保护环境,注重效益的要求,加快水利、公路、能源、市政、通讯建设,缩小与全市发达地区的差距,增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后劲。

第一节加强水利设施建设。

坚持除害兴利,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的方针,努力解决旱涝灾害,水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加强防洪抗旱工程和具有综合经济效益的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搞好现有水利工程维护和经营管理。全面实施韩乌拉、狼山、石哈河、秦达门、二牛湾、新忽热、桑根达来等七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继续抓好沿山山洪沟口防洪治理和滞洪区规划搬迁工作。建立高效合理的水利管理机制,使水利工程维护和建设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第二节加快公路建设。

交通建设要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为目标,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加快“三横三纵九出口”公路网建设,基本形成快速、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逐步提高路面等级,重点加强与周边旗县和旗到苏木乡镇的路面等级改造,努力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抗灾能力,完善村村通路工程,方便劳动力与人才的往来和交流,保障农畜产品、工业品调运。2008年前,重点扩建海五线二级油路72km,新建白新、哈石、海温、海达、临巴线等三级油路349km。同时积极做好国家对边境地区边防公路和对外贸易口岸公路、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公路专项投资的争取建设。

第三节搞好能源建设。

加大主干电网建设和城乡配电网的投入力度,以提高电网的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以适应全旗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用电需求,调整电源结构,优化发展煤电,积极发展风电,加快新能源发电,发挥区位优势,进一步加快农电体制改革的步伐,理顺大小电网关系,实现全旗统一联网。到2008年,利用巴音呼都格煤田丰富的煤炭资源建4×30万千瓦火电站一座,总投资45亿元;利用丰富的风能资源建100万千瓦风电站一座,总投资100亿元;投资7.4亿元,完成德岭山500kv输变电站,乌不浪口220千伏输变电站,楚鲁图、新忽热、石哈河、甲胜盘、乌加河、甘其毛道110kv输变电工程,新忽热、石兰计35kv输变电工程建设。

第四节完善城镇基础设施。

按照重新修编的《海流图镇总体规划(2005-2020)》,有效地解决规划不合理、重复建设、特色不突出等一系列问题,围绕完善城市综合功能,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效益经营,抓好一批以城镇道路、供水、排水、燃气、绿化与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为重点的骨干项目建设。健全城镇居住、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等功能,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加强城镇生态建设和污染治理,改善城镇环境。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在政府引导下主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设小城镇,形成城镇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计划五年投入5亿元以上,在道路工程方面,重点新建绕城油路30公里,人行道硬化74.5万平方米,桥梁工程5座,新上路灯852盏;在污水处理工程方面,新建管径dn300-dn800的排污主管道28.71公里。采用卡鲁塞尔氧化沟处理技术,建成处理能力为1万立方米/日的污水处理厂一处;在供热工程方面,新建3×58mw热源厂一座,供热站20座,供热管网29.25公里;在环卫设施工程方面,新建总库容量为104万立方米的垃圾处理厂一处,处理能力200吨/日。新建垃圾转运站8座;进一步加大给水扩建工程、园林绿化美化建设,完善镇东北生态旅游园区的绿化、美化及民族旅游设施的建设,建立和完善阴山岩画博物馆、乌拉特奇石馆及青少年文化宫、配套体育场设施等文化体育事业设施的建设。

第五节推进信息化建设。

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实现公共信息资源共享,推动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加快政务信息化步伐,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大力发展网络教育,远程医疗等,推动社会公共服务和公共安全领域的信息化。用信息技术提高生产和服务的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水平,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生产效率。

建设以现代通信网络为目标,以强化干线网络建设为重点,加快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发利用,提高综合通信能力,满足社会各方面数据图像等高级信息业务的需求,加快农村通信建设,提高电话普及率,改善农村邮政、电信条件。

加强信息网络体系建设,提高网络容量和传输速度,促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抓好移动及固定通信网、广播电视网建设。

第五章积极推进工业二次创业,确立工业主导地位。

按照“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效益”的方针,加快工业发展,进行工业的第二次创业和产业升级。全旗经济工作的重心要向工业转移,领导力量向工业集中,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入向工业倾斜,各项生产力要素向工业流动,各种资源向工业配置,形成主攻工业的浓烈氛围。积极鼓励支持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非国有企业的发展;全面推行现代企业制度,促进处于支柱产业范围的规模较大、产业关联度较高企业通过企业间的控股、参股、国有股权委托管理等方式组建大企业集团,一般骨干企业实行股份制,小型企业实行民营化;大力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名牌产品开发,加快现有企业改造,提高企业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充分发挥全旗的比较优势,举全旗之力,打造六大产业集群,做强做大做优一批支柱企业和骨干企业。整个工业要高速度大发展,实现二次创业、产业升级,确立在全旗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工业增加值要以年均40%速度增长,到2008年达到10亿元,占gdpr比重达到50%以上,工业企事业实现税金1亿元以上,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

第一节强化协调服务,优化发展环境。

要把抓重点项目作为扩张工业经济总量和优化工业结构的着力点。实施一批大规模、高水平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形成特色产业群。首先,要抓好项目的调研、论证和储备,坚持推出一批、论证一批、储备一批,不断有新项目推出并上马。对重点矿产资源、水资源等要做为勘探工作重点,为资源开发利用和项目摆布提供充足的依据。二是加大重点项目的培育扶持力度。对能够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要有专门的工作班子负责,切实抓好项目的审批、列项,帮助项目单位争取配套工程、优惠政策、贷款支持等。三是切实落实责任制,强化项目管理。要继续实行四大班子领导、相关单位包扶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责任制,认真落实新上项目旗乡两级财政分成、招商引资等各项优惠政策、超前跟踪抓好项目论证、审批、建设、试产等一系列服务工作。四是全力优化发展环境,为工业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证。在软环境建设上,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大力推行办事公示制、服务承诺制、办理时限制、投诉反馈制等行之有效的制度,抓好各项优惠政策的出台和落实工作,严厉打击“三乱”行为,各类收费项目以最低标准收取,营造优越宽松的投资环境,确保外地客商能进来、留得住、肯投资、谋发展。在硬环境建设上,对工业项目配套公路、电力、通讯、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要超前争取,优先安排。为促进发电厂、中蒙合作项目的顺利实施,争取建设巴音忽都格至电厂运煤专线油路、甘其毛道----西小召一级公路、塔本陶勒盖煤矿至西小召铁路、甘其毛道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等。对全旗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投资项目,要按“一事一议、特事特办”办法处理,可以实行更加优惠的政策。要切实加快项目争取、洽谈和工程建设进度,确保重点项目顺利建设,按期投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二节打造六大产业集群,全力加快工业化进程。

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以金泉工业基地为平台,围绕煤矿、铜矿进行大规模的招商引资,尽快形成一个集焦炭生产、铜矿冶炼、化工、电力等多位一体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集群,打造和发展具有地区特色的六大优势产业。一是电力产业集群。千方百计落实华电2×30万千瓦发电厂和富汇风电有限公司大型风力发电场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500kv、220kv输变电工程,着力解决用电的瓶颈问题,这不仅是能否保持工业经济高效运行的关键,而且将全面带动多种产业的协同高速发展;二是焦炭产业集群。在积极争取神华集团进行开发利用蒙古国煤炭资源的同时,尽快促成三和公司、普兴公司建设焦化厂;三是高载能产业集群。加快煤炭、电力优势和矿产资源优势的综合开发,开发硅铁、电石、硅钙、铬铁、金属镁等高载能产品加工基地,形成煤电高载能一体化产链条;四是石油化工产业集群。加大白音查干油田勘探开发规模,进一步提高原油产能,积极争取新建石油精细化工厂,实现原油就地转化增值;五是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农畜产品绿色、无公害、品质优良等优势,加快发展以牛羊肉为原料的肉食品精深加工业,以羊绒、羊毛、羊皮为原料的绒、毛、皮革加工业,以荞麦、莜麦为原料的绿色食品加工业,以生物血清、动物脏器为原料的畜产品精深加工业;六是有色金属冶金和贵金属产业集群。利用甲胜盘锌、铅精粉资源及开发蒙古国境内铜锌等有色金属资源,建设大型铜锌冶炼项目,加快新忽热217金矿勘探开发进程,整合巴音杭盖等地区的金矿资源,把我旗建成国内重要的黄金采选冶基地。

第六章大力发展服务业。

服务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和扩大就业的基本渠道。要以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为方向,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

第一节调整提升商贸业。

加快建立以大商场、大市场、大网络为重点的现代高效市场流通体系。重点发展已形成较大影响的商品批发市场,完善锦海、兴海、富海三大市场,壮大建材、农畜产品等一批具有影响的专业市场和口岸边贸市场。创新经营手段,推行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等现代营销方式,加快传统百货业向购物中心、超级市场、仓储式商场和专卖店、精品店发展。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餐饮业。

第二节培育壮大金融业。

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市场体系、监管体系和调控体系。加快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切实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不断拓展银行服务领域,发展多种形式的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形成保险市场主体多元化格局。

第三节加快发展旅游业。

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加大旅游精品促销力度,分层次地加快旅游景点开发和配套设施建设。重点以乌拉特草原、同和太奇石林、甘其毛道口岸、乌拉特中旗阴山岩画群等优势旅游资源为基础,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遵循生态保护与旅游经济发展协调共进的原则,科学规划,注意可操作性和战略性,突出精品意识,建成巴彦淖尔市乃至整个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最佳草原景观、阴山岩画观光、蒙族民俗体验旅游目的地和内蒙古西部著名的边境旅游区。同时,积极开发大众化旅游休闲项目,大力发展假日旅游。注重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的协调发展,使旅游业成为服务业的支柱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到2008年,到我旗观光旅游人数达到11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达2900万元以上,年均增长40%左右。

第四节积极发展房地产业。

大力开拓经济适用房、旧城改造、企业建房和小城镇住宅市场,进一步发展以居民住宅为重点的房地产业和装修装饰业。加强和改善房地产中介服务,规范发展物业管理业,培育一批房地产销售、抵押、托管、置换企业和专业物业管理公司。五年内,完成房地产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其中经济适用住房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

第五节着力开发文化产业。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进文化体育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依托民族和地区人文资源优势,以加快文体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努力提高文化艺术生产力和竞技体育水平。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繁荣和发展文化体育市场,加快文体产业发展,精心打造乌拉特民族文化品牌,全面提升我旗文化品位。

----打造草原文化艺术品牌。重大文化体育活动品牌。每2年举办一届“乌拉特中旗那达慕”或“中国•乌拉特中旗国际那达慕”;民族风情品牌。加强对乌拉特蒙古族衣、食、住、行、婚嫁等方面的独特风俗习惯及生活方式的研究和整理,建造一处“乌拉特部落民俗村”;民族民间艺术品牌。乌兰牧骑每年深入基层演出场次不低于50场;同时,大力开拓旗外演出市场,确立乌兰牧骑在区内外的民族民间艺术品牌地位。大力培育以马头琴演奏、蒙古族长调、蒙古族舞蹈、蒙古族乌力格尔、好来宝说唱等为代表的民族音乐、舞蹈、曲艺等表演艺术的著名品牌。

----建成具有乌拉特中旗特色的文物史迹网络。到2008年,争取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3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旗级文物保护单位由现在的9处,增加到11处。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前,集中力量新建或改扩建影剧院、文体大楼、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广播电视中心、文化活动中心、赛马场等;加快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实现“苏木乡镇有综合性文化中心”的目标,70%以上的嘎查村建有文化室建设和完善广播电视网络。

第七章加快城镇化进程。

提高城镇化水平,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建立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结构协调、规模适度、环境优美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2008年,全旗非农产业人口达到5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38%以上。

第一节大力发展小城镇。

充分发挥小城镇在人口、产业、市场方面的吸引力和集聚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模适度、注重实效的原则,重点抓好旗城和小集镇的建设。把海流图镇建设成为全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工矿业发展的服务基地,内蒙古西部地区重要的边贸旅游城镇。到2008年海镇人口增加到4.6万人,建设用地控制在7.5平方公里之内,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8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达到11平方米,油路铺张率达到90%;排水受益率达到85%,污水处理率达到60%;人均公共绿地达到8.5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1%;供热普及率达到55%;供水普及率达到9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50%。乌加河、德岭山、石哈河及甘其毛道口岸等重点镇加快镇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电力、通讯、文教、卫生、医疗等社会事业建设,促进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城镇经济在全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比重。全旗城镇化水平以年平均1.5个百分点增长,到2008年达到38%。

第二节依法抓好城市建设和管理。

小城镇建设和管理必须依照《海流图镇总体规划(2005-2020)》,做好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科学论证,精心组织,分期进行。严格执行城市管理的地方性规范文件,进一步完善地方性城市规划的行政,技术规定和实施细则,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步入科学化、法制化轨道。

第三节消除城镇化发展障碍。

改革现行户籍制度,积极促进农村牧区人口向城镇转移,对已在城镇有稳定职业和收入的农村牧区人口,优先落户,放宽政策,给予“农转非”;调整就业政策,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多渠道筹集资金,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城镇建设。鼓励和引导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繁荣城镇经济,增强对农村牧区经济的带动作用和辐射功能。改革完善城镇用地制度。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盘活土地存量。在保护耕地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尽快形成符合小城镇经济社会特点的行政管理体制,加强政策协调,提高城镇化的管理水平。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xx年年,全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60.4亿元,同比增长13%,年均增长12.75%,超过预期目标0.75个百分点。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01亿元,同比增长16%,年均增长23.22%,超过预期目标8.22个百分点。

——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预计6.1%,年均下降5.36%,超过预期目标1.36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实现14147.34元,同比增长15%,年均增长15.99%,超过预期目标7.99个百分点。

一、立足“华北商埠核心区”建设,商贸服务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两年来,我们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按照“十一五”规划所确定的商贸服务业发展目标,全力加快“华北商埠核心区”建设进程,商贸服务业规模和质量都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是一大批商贸设施投入使用或完工。继续实施“抓中心、带两翼,南拓、北扩”战略,大力推进商贸服务设施开发建设。中部,滨江国际广场、乐模大厦等完工,燕赵财富中心c区完交付使用,d区完成主体,天滋花苑东区、休门e区、远洋城完成拆迁或大部分拆迁。南北两端,华夏灯饰城、金世界城市广场等9个大型商贸设施投入使用。两年来,全区共建成商业面积46万平方米。

二是南三条市场建设迈出新步伐。新源发二期、中心广场改造、大经北街市场道路改造投入使用,南三条信息中心建成。深入开展市场经营环境综合整治、品牌产品购物节等系列活动,市场形象和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南三条市场xx年年税收预计突破5500万元,先后被评为“全省十大最具影响力市场”、“全国工业品综合市场第二名”等称号。xx年年预计完成服务业增加值38.53亿元,同比增长1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49亿元,同比增长18.4%,全区市场成交额360亿元,同比增长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市场成交额年均分别增长17.1%和11.4%,超过规划预期目标1.1个和3.4个百分点。

二、立足扶优扶强骨干企业,工业和民营经济发展质量得到新提升。

按照经济多元化发展要求,多措并举促进全区工业和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一是抓优势骨干企业壮大。着力抓好三环集团、双环集团、中润制药、华荣制药等15家优势骨干企业,促其做大做强,重点培育永通化工、太行模板、晓进机械等15家重点非公有制企业,以重点企业发展带动工业和民营经济壮大。xx年年,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预计完成69418万元,同比增长16%。利税预计完成23500万元,同比增长45%,年均分别增长20%和52%,超过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年均分别增长10%的目标。

二是抓科技创新。围绕汽车、冶金装备、医药等主导产业,积极引导企业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扶持企业掌控产品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两年来,先后完成双环公司“小贵族”系列车的研发生产、三环集团水道蝶阀、中润制药青霉素g酰化霉产业化、华荣制药发酵法制备饲料添加剂丙酸盐等14个工业技术改造项目,企业的产能、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双环汽车进入国家汽车工业目录,荣获全国发明博览会金奖。

三是抓环境优化。两年来,我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及省、市相关政策规定,实施了《桥东区十一五期间支持重点工业企业加快发展的五条意见》和《桥东区损害发展环境责任追究办法》,采取了“一站式”办理、快捷审批、服务承诺、限时办结、首问负责、ab岗、责任追究等措施,简化了办事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改进了工作作风,开展了互保贷款、银企对接、信息咨询、法律援助、人才招聘、技能培训等活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得到优化。xx年年预计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完成349820万元,同比增长25.9%,税收完成32040万元,同比增长23.6%。两年年均分别增长30.4%和27.2%,超过了“十一五”规划所确定的年均分别增长12%和15%的目标。

三、立足夯实经济发展后劲,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

两年来,我区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来抓,制定了《进一步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指导意见》,采取定期调度、责任分解、按时办结等措施,认真谋划、积极跑办、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休门c块、华润万家超市、23中综合实验楼等一批项目相继投入使用,xx年,全区建设项目完工26个,完成建筑面积92.8万平方米,完成区属固定资产投资26.5亿元,同比增长30%。xx年年预计全区建设项目完工15个,完成建筑面积91.27万平方米,完成区属固定资产投资31亿元,同比增长13.2%,年均增长21.3%,超过了“十一五”规划所确定的区属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的目标。

四、立足激活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改革开放取得新成绩。

两年来,我们按照中央、省、市一系列政策,结合实际,在体制、机制上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识和探索,为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长足健康发展注入了一些新的活力。

在方面,推行了工资配套改革,稳步推进,完成区卫生队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改革,原区卫生防疫站按职能改制为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区卫生监督所。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实行了项目审批制、核准制、备案制,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环保要求对项目投资进行管理,加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行政许可审批项目进行重新审核和专项清理,共清理77项,保留149项。

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积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在全市率先实行了部门预算和零基预算管。

理,使预算更加透明、公开、细化,便于执行者监督,提高财政管理的使用效益;规范了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从源头上预防了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推行了政府采购制度,降低了财政成本。企业股份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取得新成效。

在招商引资方面,先后5次组团参加各类投资贸易洽谈会,xx年年预计引进市外资金11.4亿元,同比增长12%,实际利用外资2057万美元,同比增长230%,年均分别增长16.12%和53.3%,超过了“十一五”规划所确定的引进内资年均增长15%以上,引进外资年均增长12%以上的目标。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xx年年预计外贸出口额实现25000万美元,同比增长26%,年均增长20.02%,超过了“十一五”规划所确定的外贸出口额年均增长18%以上的.目标。

五、立足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城区环境得到新改善。

坚持将城区建设和管理纳入建设宜居宜看城市重要内容,通过开展“争营创”活动,“八个一”工程和构建和谐社区等一系列活动,努力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发展平台。

一是城区面貌得到明显改观。持续开展“争做文明市民,营造优美环境,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特别是今年以来大力实施“八个一”工程,集中全区力量打了一场环境建设攻坚战,全区环境质量显著提高。两年来,拆除违章建筑12.4万平方米,清理积存垃圾34万立方米,新增绿化面积6060平方米,创建省、市级园林或居住区(单位)4个,绿色社区21个,新建4座垃圾转运站,完成了北国商城、燕春饭店、国宾大酒店等32栋楼体的夜景建设任务,中山东路女子清扫班被全国妇联等27个国家部委联合命名为全国巾帼文明岗。

二是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深入推进旧城旧村改造,完成了元村改造,东三教、休门、任栗村、义堂等村改造正在抓紧实施,二环路以外11个村不同程度地建成一批新的住宅小区,基本完成太平河综合整治,两岸初步建成“水、堤、路、桥、岛、绿、景”的滨水景观带,滹沱河防洪综合整治工程顺利开工,我区北部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改善。

论文。

四是社区建设取得新成就。始终高度重视基层基础建设,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两年来共投入3150万元,新建休门、东风街道办事处办公楼,汇通、阜康街道办事处相继迁入新址,全面修缮了桃园镇办公楼,40%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达到200平方米以上。特色社区创建活动不断推进,我区被命名为省级“和谐社区示范区”。数字化社区建设取得新成效,被列入河北省城市信息化重点工程示范项目、省社区综合服务系统建设项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进行了报道。社区大排档建设进展顺利,所建6家通过验收并正式营业。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成规模的群众性文艺团体发展到10家,开展了彩色周末、文艺比赛、票友大赛、时装表演、书画展览等群众性文化活动644场(次),新增居委会图书阅览室11个,我区率先在市内五区建成区级图书阅览中心,建成全省首家综合性专业健康中心——桥东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筑面积达到7500平方米。

六、立足科教事业优先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

科技工作。两年来,全区累计科技投入1.45亿元,专利申请307件,开发新产品12项,推广应用科技成果12项,实施专利项目11项。启动与石家庄铁道学院科技合作计划,拓宽了我区与高等院校科技合作领域。

教育工作。两年来,教育投入达到28251万元,建成二十中艺术楼、二十三中综合实验楼、石纺路小学教学楼。以素质教育为主线,开展了校园文化建设系列主题年活动,深入实施“三个一”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进一步巩固“普九”成果,高中教育、职中教育水平得到较大提升。二十三中被评为省级示范高中,七中被评为省级职业高中示范学校。全面保障外来务工经商子女入学做法得到国家、省、市肯定。全区中小学顺利通过省“两基”复查验收,我区被评为全国“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优秀实验区和省“普九”工作先进区。

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建成xx平方米的区劳动力市场,两年来,下岗失业人员累计实现再就业10176人,年均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25%,均实现了“十一五”规划所确定的年均增长目标。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截止目前,全区参保人员22591人,养老保险金收缴率达到98%。2.75万人加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进一步健全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了低保标准,为低保家庭发放低保金1478万元,为住房困难的低保家庭发放廉租住房补贴71.62万元。更加关注特殊群体的社会救助工作,我区被评为全国“社区残疾人康复示范区”。

温馨计生、计生信息化服务等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建成600平方米的计生服务大厅。两年来,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以内,均低于“十一五”规划所确定的控制目标。

社会稳定工作。全面落实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维护稳定工作经验被中央稳定办转发全国推广。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工作力度,深入推进创建“平安桥东”活动,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我区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区。

民主法制工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拓宽了与人民群众沟通渠道,两年来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236件,按时办结率、满意率均达到100%。我区“三位一体”大调解工作经验得到了中央、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果。

总体上看,我区“十一五”规划实施较为顺利,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达到或超过了预期目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一些企业发展方式转变较慢,发展受到影响;受土地、资金等因素制约,新上项目难度加大;商贸服务业升级优化任务较重;就业再就业需要加强;政策性增支减收因素增多。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得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更好地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党的“十七大”提出“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我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今后三年中,我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桥东”两大任务,进一步提升综合经济实力,全面加强城区管理和服务水平,更加注重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居环境改善,确保“十一五”规划所确立的各项目标如期完成。

一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努力增加财政收入。

全面推进商贸服务业发展。积极实施“三点一线”发展战略,着力推进商贸服务业提档升级,促进商贸服务业新一轮发展。依托新火车站建设,积极谋划南部商业中心。充分利用滹沱河防洪综合整治工程契机,加快滨水景观带、北部生态园区建设。抓好铁路穿城入地机遇,谋划建设铁路沿线商贸长廊。全力抓好以南三条为龙头的各专业市场管理,努力提高市场专业化水平。

着力促进工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认真落实支持工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努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对财政的贡献率,逐步发展一批核心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好的企业。

大力抓好项目建设,积极扩大“双向”开放。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努力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着力抓好在建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大力推进未开工项目,促其尽快开工;加快前期项目审批手续,使其早日具备开工条件;认真谋划新火车站商业中心、华北印刷包装产业园等一批立区项目,为全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吸引更多的客商来我区投资。

二是着力抓好城区管理,深入推进社区建设。

全面加强城区管理。进一步加大“八个一“工作力度,继续推行“无缝隙”管理,完善区、街(镇)、社区三级管理网络,坚决遏制占道经营、乱贴乱画、露天烧烤等现象反弹,积极抓好城区绿化、楼宇亮化工程,确保城区环境美化整洁。

深入推进社区建设。扎实推进和谐示范社区建设,着力提升社区文明程度。继续推进数字化社区建设,提高服务社区水平,着力推广社区服务覆盖面,建设一批社区便民快捷大排档,方便居民生活。

加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开展节能降耗,可再生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生态保护、清洁生产等项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区资源综合利用率,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高度关注民生,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再就业。进一步加强服务体系建设,落实政策措施。深入开展创建“充分再就业社区”、“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活动,妥善解决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大力倡导自主创业,进一步缓解就业压力。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扩大城镇民民医疗保险覆盖面,力争2-3年实行全覆盖。高度关注困难人员和弱势群体,按时足额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搞好帮扶救助工作,使社会保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大力推进教育事业发展。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巩固义务教育,抓好高中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强化职业教育,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快教育资源整合,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大力推进品牌化学校建设,促进全区教育均衡发展。

加快推进卫生事业发展。继续完善社区责任医生、双向转诊制度,拓宽社区卫生服务领域,有效缓解社区居民就医难、看病贵现象,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抓好食品药品安全整治,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积极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深入推行计生综合改革和利益导向机制,继续实施“计生惠民”行动,不断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促进优生优育,稳定低生育水平。

五是以维护群众利益为根本,构建和谐平安新桥东。

认真解决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问题,积极消除不稳定、不和谐因素。严格落实信访工作目标责任制,妥善处置各类群众性信访事件。大力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狠抓事故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国民经济的调整心得体会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球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也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国民经济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必须积极调整国民经济,适应这个新的时代,迎接未来的挑战。

第二段: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性。

在当前的形势下,逆周期调节是非常重要的。通过逆周期调节,可以帮助我们抵御经济周期的波动,保持经济的平稳运行。这不仅能够为我们的国民经济带来更多的机会,也能够帮助企业、人民群众渡过难关,提高全社会的生活水平。

第三段:有效提高投资效益的重要性。

在当前经济下行的过程中,许多企业感到了资金紧张的压力。为了提高投资效益,我们需要探究新的投资领域,推动新的技术应用,并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同时,我们需要强化对投资项目的审查力度,避免出现不良的投资现象,促进投资效益的有效提升。

第四段:提高消费能力的重要性。

消费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有效维持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当前的形势下,我们需要切实提高消费能力,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保障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为此,我们需要通过加大财政扶持、加强营销推广等手段,提高消费能力,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五段:结语。

当前的形势下,国民经济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但也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机遇和发展的空间。我们需要积极调整国民经济,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充分发挥国家整体优势和人民群众的创造力,为国家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既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也是我们共同的使命。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2月12日xx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今后五到十年,是xx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十五”计划是筹划21世纪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根据《中共xx市委关于制定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编制,是“十五”期间(20至)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九五”回顾。

进入90年代,尤其是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重要谈话以来,上海人民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上海市委的领导下,抓住浦东开发开放的历史机遇,锐意进取,同心同德,奋力拼搏,党的十四大确定的上海建设“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国家战略得到实质性推进。

上海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的要求和希望“一年变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嘱托,通过“八五”、“九五”的努力,整个城市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城市性质从工商业城市转向经济中心城市,城市建设从还历史欠账转向建设枢纽功能性设施,经济运行从相对封闭转向对内对外全方位开放,经济发展重心从“调整中发展”转向“发展中调整”,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从量的扩大转向质的提高,城乡人民生活从温饱型转向比较宽裕的小康型,人们的活动方式从“单位人”转向“社会人”。

“九五”期间,上海积极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努力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带来的困难,全面完成了“九五”计划提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上海积极引导消费升级,优化调整投资结构,努力扩大外贸出口,经济抗波动能力不断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1.4%。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551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4560元。

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目标如期实现,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基本形成。上海继续加大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力度,第三产业持续加快发展,2000年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0%。工业新高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高新技术工业进一步向工业开发区和高科技园区集中,工业六大支柱行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5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20%。农业开始走上从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变的新路。

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布局调整有序推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格局初步奠定。上海加大资产重组力度,建立“五个机制”,推进“五个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降到46.5%。外商投资、股份合作、私营经济等加速发展,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6%。

体制改革进一步拓展,经济市场化步伐继续加快。上海全面推进以搞活国有企业为中心环节的综合配套改革,市场体系更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政府职能加快转变,“两级政府、两级管理”体制不断完善,经济运行的市场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健全完善了以证券、外汇、期货、技术产权、人才等一批要素市场为核心的大市场体系。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8.5%,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达到92%。顺利完成了政府机构改革的阶段性任务,咨询、审计、会计、法律等一大批中介服务机构迅速发展。

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城市集聚辐射功能进一步增强。上海外贸进出口快速增长,五年累计进出口商品总额达到1717亿美元。引进外资质量不断提高,一批超过10亿美元的大项目落户申城,五年累计实际吸收外资金额突破300亿美元。到2000年底各地在沪企业已达1.5万家,上海在外省市投资的企业达到4200个。浦东开发开放进入形态开发和功能开发并举的新阶段,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初步形成。

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框架基本形成,生态环境建设加速推进。上海按照“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要求,大胆探索城市建设投融资新机制,进一步强化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初步还清了历史欠帐。集中力量建成了信息港“1520”工程、浦东机场一期工程、沪宁与沪杭高速公路上海段等对外交通通信设施。初步形成由“申”字形高架道路、“十字加半环”轨道交通和“三横三纵”地面骨干道路构成的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如期完成原定“365”危棚简屋改造任务。苏州河治理取得重大进展,新增公共绿地面积2891公顷。环保绿化投入逐年加大,生态环境逐年改善,2000年环保投入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接近3%。积极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到优化调整,教育投入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2000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到11718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到5565元,市区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占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达到19%,市区人均居住面积超过11平方米。

社区建设稳步推进,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上海加强社区建设与管理,社区在凝聚人心、促进就业、方便生活、维护稳定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强化。几年来,全市各街道(镇)通过发展社区服务项目安置了30多万下岗待业人员,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达到2000多个,创建了57个市级文明社区及一大批市、区级文明小区。

二、基本经验与存在问题。

90年代尤其是“九五”期间,上海人民坚持以改革为先导、发展为目标、稳定为前提,敢于和善于抓住机遇,着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发展新路,积累和形成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一是坚持立足于整体搞活国有经济,不断深化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环节的各项综合配套改革;二是坚持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不断扩大对内对外全方位开放;三是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生产力布局整体性调整;四是坚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促进经济建设尽快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五是坚持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努力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六是坚持整体性目标和阶段性推进相结合,有计划、分步骤、有重点、分阶段推进各项工作;七是坚持实行“两级政府、两级管理”体制,重大事情让广大市民知情、理解、支持、参与,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八是坚持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部分企业的经营机制和研发能力还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调整任务仍很繁重,影响国际竞争力提高的体制、科技等方面的制约因素依然不少;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市场法规体系和监管手段尚待逐步健全完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还要进一步提高;就业压力仍然较大,社会保障体系还需完善。“十五”期间,我们要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着力解决前进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发展目标。

21世纪初,是上海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新时期,也是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地位、全面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新阶段。

上海“十五”期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五中全会和市委七届七次全会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在加快发展中继续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在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全面实施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依法治市,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十五”期间的各项工作都要贯彻以下指导方针:

――继续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促进所有制结构、市场体系、政府管理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加快形成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

――全力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突出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对结构调整的推动作用,实现三次产业在融合渗透中的共同发展。

――进一步推进全方位的对内对外开放,积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的开放战略,发展开放型经济,更好地发挥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枢纽作用。

――继续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原则,积极实施城镇化战略,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和改造,不断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的水平。

――全面动员社会力量共同推进社会事业的发展,深化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形成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事业发展新机制。

――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积极探索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框架,全面提高市民综合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十五”期间,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不断提高城市的信息化、市场化、法治化水平,发挥国际大都市的综合优势,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具体是:

――综合经济实力。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力争成为国内外经济规模大、产业能级高、资源配置能力强的城市。“十五”期间,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11%,到20按2000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300亿元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4000元左右。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调整为1.2:43.8:55。地方财政收入与国民经济保持同步增长。2005年本市外贸进出口商品总额预计达到850亿美元,其中出口商品总额超过400亿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五年累计达到10000亿元。到2005年,预计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到15000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到7100元。

――综合服务功能。强化国际性经济中心的集聚扩散功能,力争成为国内外商业机会多、比较成本低的城市。到2005年,股票、外汇、债券、期货、基金等市场交易额占全国的份额进一步提高,入驻上海的国外金融机构、跨国公司中国营运中心总数进一步增加,成为全国的资本运作中心和资金营运中心。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大幅增加。预计2005年口岸进出口商品总额达到1800亿美元,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1000万标箱左右,国际互联网普及率50%左右,邮电业务总量350亿元。

――综合发展环境。强化城市综合环境建设,力争成为国内外适宜发展创业和生活居住的城市。“十五”期间,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左右;到2005年户籍人口控制在1350万左右,常住人口1600万左右。建成全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信用制度和市场秩序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安全度继续提高。到2005年,基本建成便捷、高效的轨道交通基础网络框架,初步实现高速公路建设“153060”目标。环保投入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3%以上,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7平方米,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8-30%。城镇居民住房人均使用面积达到18-20平方米。国内外来沪科技和管理人才、留学归国人员数量大幅度增加。

――综合创新能力。加快面向市场的科技教育发展,着力构建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综合创新体系。到2005年,全社会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2-2.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外贸出口比重达到25%,技术交易额达到200亿元。每十万人年专利授权数达到6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重有明显提高。

――综合管理水平。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力争走出城市现代化管理的新路。基本建立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健全完善职责对称、自我约束的政府分层管理机制。人民群众通过各种形式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中的民主参与、民主监督作用进一步加强,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基本形成。市、区县和乡镇(街道)政府基本实现网上政务。到2005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力争文明城区达到1/3,市级文明小区达到2/3,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程度进一步提高。

――市民综合素质。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不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到2005年,市民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进一步改善。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5%左右,总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中青年的外语普及程度和应用能力显著提高。市区居民年人均服务性消费占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达到25%左右。市民思想道德水平有新的提高,具有良好的精神风貌。

实现“十五”发展的目标,要着眼于经济全球化加速趋势和信息社会的发展,把握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机遇,深化对外开放,加快提高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化、市场化、法治化水平。

――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着力推进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建设。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清理、调整和完善地方性经济法规和政府规章,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全方位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加快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浦东新区要增创新优势,更好地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要在参与国际大都市的合作竞争中,提高上海联系世界、服务全国的能力。

――加速推进信息化,带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施信息化领先发展战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信息科技的研究开发与创新。以培育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为依托,加快提高信息产业的规模化、现代化水平,通过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和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开发和利用各类信息资源,推动个人、企业、政府和各类社会机构运用信息技术和信息产品,使上海城市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发达国家中心城市的平均水平。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鼓励外资和国内非公有制经济参与重组国有企业,构建国有资产进退联动与多种所有制经济融合渗透、共同发展的机制。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创新,进一步发展以生产要素市场为主体的大市场体系。

――努力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进一步提高依法治市的水平。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府行政性审批制度,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行政决策制度。强化政府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事业、公共安全等领域的责任。不断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加大对政府的行政监督和制度约束力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综合执法,推进依法管理,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第三章经济发展。

深化“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大力发展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的产业。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创新能力为导向,积极引进世界一流技术和全球著名品牌企业,大力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我创新开发能力的企业,强化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对产业升级和传统产业改造的推动作用,强化支柱产业对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的带动作用,强化不同产业融合发展对产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发展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大力发展支柱产业,促进经济增长。

要着眼未来市场需求变化,立足产业综合优势,大力发展信息、金融、商贸、汽车、成套设备、房地产六大支柱产业,努力扩大信息、汽车、成套设备等产品与技术的出口,强化金融、商贸对外辐射能力。到2005年,预计六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5-60%。

信息业。以加快城市信息化为契机,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实现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努力在软件设计、芯片制造等领域确立国内领先地位,力争信息产业技术水平总体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预计信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以上,2005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3%。加快引进和建设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线,建设芯片设计、封装等前后道配套项目。加快发展数字音视频产品,推动通信、光电子、元器件等在国内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升级换代。健全与国际接轨的商业软件开发机制,重点开发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软件和系统集成,积极推广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软件。逐步降低进入门槛,有序对外开放信息服务市场。通过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行网上政务、建设信息化社区等,加快发展电信增值、网络应用、咨询设计等信息服务业。

金融业。把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金融业扩大开放的机遇,强化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业增加值预计年均增长15%左右,2005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8%。着力推进金融资源的重组整合,支持国有商业银行改制,积极发展股份制银行,积极稳妥发展中外合资金融保险机构,引进和发展货币经纪公司。推动在金融分业管理框架下银行、证券、保险业务的相互融通。在积极配合国家加强证券监管的基础上,继续推动证券、期货业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积极培育各类机构投资者,加快发展各种基金,大力吸引国内外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来沪设立机构,促进证券经纪、咨询、评估、投资等金融中介服务业的发展。建立和扩大多元投资的保险公司,扩大保险业务和拓展再保险业务,培育保险中介机构。进一步规范发展信托、租赁、基金、财务、担保等非银行金融服务业。

商贸流通业。适应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方式的变化,调整商业业态和经营形式。商业增加值预计年均增长8%,进出口商品贸易总额年均增长9.5%,2005年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鼓励发展连锁商业等新业态,加快改造传统商业,提高商业科技含量,实现商业运营管理的信息化。加快组建国内营销网络,输出上海商业的优势业态、品牌和管理。发展大众化、特色化餐饮业。进一步调整商业布局结构,着力提升商业专业特色街经营功能,优化各类专业市场的布局,形成中心商业区、区域商业中心、社区商业中心和郊区城镇商业分层搭配、相互衔接的新体系。进一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和地区结构,促进出口贸易方式的创新,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大力推动多种所有制企业扩大外贸出口。发挥上海的口岸优势,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关键设备,扩大重要资源的多元化进口。

汽车制造业。抓住国家鼓励汽车私人消费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高水平地建设汽车产业基地。汽车工业的销售收入预计年均增长15%,2005年汽车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左右。继续实施以乘用车为主导产品、轿车为重点产品的发展战略,发展品牌轿车系列产品,加快开发实用型家用轿车,有选择地发展客车和货车。引进、消化世界汽车工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重点增强设计和部分关键零部件自主开发能力。加快零部件生产体系的整合,推动零部件生产的通用化、规模化,扩大国内外零部件的市场采购和合作生产,鼓励扩大零部件及汽车出口。同时,加快培育汽车展示、贸易等综合性汽车服务业,加快上海国际汽车城建设。

成套设备制造业。利用国家扶持发展装备类工业的产业政策,发挥上海合成组装、综合配套与开发营销的优势,加快成套设备制造业升级。成套设备制造业的销售收入预计年均增长10%,2005年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接近5%。要利用信息系统集成技术改造提升成套设备和组合加工设备的集成化水平,大幅度提高成套设计、培训、技术服务和维修的综合能力。重点发展大型和超大型发电与输变电设备,加快发展数控机床及光机电一体化设备、石油化工设备、实时优化控制系统集成制造等行业,大力培育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等新兴制造业,加大信息产业装备和生产线的研制开发力度,使上海逐步具备为电子信息产业提供工作母机和生产线的能力。

房地产业。把握消费结构升级的机遇,规范健全内外销统一的房地产市场运行机制和服务体系。房地产业增加值预计年均增长14%以上,到2005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以上。促进房地产一、二、三级市场联动发展,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促进房地产开发、交易、物业管理以及房地产金融的共同发展。预计新建商品住宅6000万平方米以上,在内外环线之间续建和新建20个大型居住区。加快建立“政府扶持、有偿改善、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旧区改造新机制,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进一步推进旧里以下住房的拆除和不成套独用住房的成套改造,保护和修缮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与街坊。在健全法规、强化管理的同时,大力发展和完善物业管理服务。

二、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培育经济新增长点。

加快高科技产业化,着力推动技术、管理和机制创新,积极培育生物医药、新材料、环境保护、现代物流四大新兴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推动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重点攻克药物新制剂的关键技术,逐步完善新药创新体系。大力发展现代生物技术产品,每年创制1-2个一、二类新药,力争2-3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进入国际市场。同时,积极开发天然资源药物(中药),组建中药标准化研究基地和天然资源药物(中药)产业基地。

新材料产业。依托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加强科研攻关,引进专利和技术,扩大新材料产业的规模。大力发展特种金属材料、特种有机材料、特种无机材料和复合材料,重点开发电子信息材料、光电材料、超导材料、高纯金属材料、高性能陶瓷材料、优异结构材料等新材料。

环境保护产业。适应市场需求持续加快增长的势头,充分利用上海的配套优势和科技基础,发展现代环保产业。要重点支持发展环保装备、仪器和材料制造,鼓励开发清洁生产工艺与装备,支持发展环保工程设计与承包、环保科研开发等。

现代物流产业。依托深水港、航空港、信息港和高速公路、铁路及长江水道,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发挥经济中心城市的产业和区位优势,利用现有仓储、物流配送基地和企业供需网络,扶持发展各具特色的物流配送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技术改造企业物流系统和采购销售系统,加快建设国际经贸edi系统。优化物流基地布局,建立开放的现代化物流网络体系。

三、优化发展基础产业,努力改造传统工业。

要突出重点、有进有退,鼓励利用信息控制技术提高大型连续加工工业的过程控制水平,继续优化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石化、钢铁两大基础产业,进一步推动企业利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工业。

石化工业。进一步发展大规模的石化工业,加快石化工业资产与布局结构调整。重点建设世界级的上海化学工业区,以90万吨乙烯工程为代表,推进一批重大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发展石油化工、深加工和天然气化工系列产品、光气衍生系列产品、精细化工系列产品、高分子材料加工产品、综合性深加工产品和高科技生物工程产品。同时,要不断提高后续加工水平。

钢铁工业。充分发挥宝钢优势,鼓励宝钢集团公司建成我国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市场竞争力最强的钢铁企业。继续控制总量,优化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改善生产环境。重点发展汽车用钢、造船板、电工钢、石油管、不锈钢、高等级建筑用钢等,建设全国的精品钢基地。

鼓励企业加快对传统工业的改造,积极提升有市场前景、有品牌优势的传统工业。支持企业运用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加快造船、轻工、纺织、食品等传统工业升级改造。

四、鼓励发展都市型产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要充分考虑特大型城市的资源环境特点,着眼开发就业岗位,积极培育都市型农业,扶持发展都市型工业,加快发展都市型旅游业。

都市型农业。发展农业是一项长期的根本任务。要按照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创汇农业、观光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努力培育种子种苗基地。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一批源头产品强、初级产品优、加工产品精,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副产品品牌,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提高农业经营性收入。同时,要适应市场变化,鼓励非农产业的发展,拓宽农民就业门路,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的非农产业收入。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建设近郊、滨海、沿江、海岛等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抓好商品粮基地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快实现农业设施、技术水平、市场信息系统等服务体系的现代化,扩大农业专业化分工协作,积极发展跨地区的农业投资和经营,提高上海农业的集聚和扩散能力。

都市型工业。以市场为导向,鼓励创业,积极发展服装服饰、食品加工、室内装饰装潢、包装与印刷、化妆洗涤用品、钻石加工和工艺美术旅游品及文体用品等都市型工业。

都市型旅游业。要注重商旅结合、文体旅结合、展旅结合,完善都市旅游的配套设施和综合服务体系,健全和规范旅游市场管理。积极发展中心城区观光、商务、会展、购物为主的旅游业,加快发展都市文化娱乐为主的旅游业,大力发展远郊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业。

同时,要深化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加强规范的市场管理,积极发展信息咨询、教育培训、体育健身、卫生保健、文化娱乐、影视、出版等都市型服务业。

五、整体调整经济布局,优化产业区域配置。

要按照市区体现繁荣繁华、郊区体现实力水平的要求,着眼于完善特大型城市的功能,强化集聚,分层推进,整体优化经济布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完善与强化中心城区信息、金融、商贸功能,集聚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型工业。以陆家嘴和外滩地区为核心,提升中央商务区的功能;以公共活动中心和主要商业街区为依托,调整商业业态,提高中心商业区经营层次;以大型居住区为重点,完善内外环线地区服务功能和配套设施。

以“一区六园”为基地,加快建设若干个高科技园区。依托工业园区,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区县特色经济与优势产业,加快构筑郊区实力型产业发展格局。加强引导工业项目向“1+3+9”工业园区集中,重点发展郊区制造业基地,加快发展郊区商业、现代物流、房地产、旅游等第三产业,努力形成与城镇化建设相适应的郊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在东部临海临江地区,依托张江、金桥、外高桥,并与浦西的漕河泾等共同建设上海微电子产业基地,依托航空港与深水港建设,加快临空、临海产业带和现代物流产业基地建设;在杭州湾北岸,依托上海化学工业区,形成石化工业带;在北部地区,依托宝钢集团,重点发展钢铁及配套延伸产业带;在西北部地区,依托上海大众汽车生产基地,重点发展集生产、展示、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汽车产业基地;在西南部地区,依托试点城镇建设,重点发展出口加工产业基地和佘山――淀山湖休闲度假旅游区;在海岛地区,依托生态环境与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生态旅游、绿色食品基地和现代农业园区。

第四章科技教育。

继续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增强城市综合创新能力。以提高人的综合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加快培育开放式终身教育体系,完善人才“柔性流动”政策,率先建成人才资源高地,着力构筑综合创新体系。

一、提高科技整体水平,完善科技产业化机制。

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对创新的激励和保护作用,加强科技创新源泉建设,实施技术跨越战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积极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为目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集中力量,重点攻关,力争在若干关键领域的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一批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科研机构、科技人才群体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重点建设一批开放的高科技研究基地,基础性研究基地和新型科研实体机构。加快集成电路设计、基因芯片工程、纳米技术工程、生物信息和资源等研究中心的建设,建设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项目,加强国家和地方重点实验室建设。

重点抓好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加强高速宽带网、光通信、高性能移动通信、数字高清晰度电视、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信息安全等关键技术开发。强化人类与作物基因组、基因工程技术平台和创新药物等关键技术的开发。推动特种金属材料、特种合成材料、特种粉体材料和基础共性技术开发,力争在先进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取得突破。

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科研开发与经济发展融合。鼓励重点行业和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促进各类应用型研究机构进入企业或与企业进行多种形式的结合,支持各类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2005年大中型企业全面建立技术开发中心或研究开发机构。重点建设张江高科技园区、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等高科技创业示范区,建成一批高科技成果孵化基地。

鼓励企业多渠道筹措科技开发和产业化资金,完善与高科技产业化相适应的创业投资机制。支持高科技企业利用风险投资、上市融资、知识产权出让等多途径筹资,促进战略投资者进入高科技领域。大力发展高科技企业,吸引国内外高科技企业来沪发展。加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企业的市场化合作,建立和完善协同研发、成果转化的产学研结合机制,逐步建立多样化的风险资本进入和退出通道。健全技术成果交易网络,完善规范的技术市场体系。加快发展技术经纪、专利事务、无形资产评估等中介服务机构。继续加强标准化、计量、质量等技术基础工作。

以提高市民科技素质为目标,营造良好的科普工作环境为重点,鼓励企业和社会团体参与公益性的科学普及活动,建成上海科技馆、科学会堂新楼等科普基地,繁荣科普宣传和科普创作。

二、高质量推进教育发展,形成开放式教育体系。

保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全方位、高质量地发展教育事业,初步形成“学习型”城市。

健全与规范开放式、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加快形成终身教育体制。建立和完善社区为主体的托幼一体化学前教育体系。高标准、高质量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加快推行双语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继续扩大本科生、研究生招生规模,鼓励在职人员攻读学位和获得学历,2005年高等院校在校学生规模达到50万人。重点建设好一批高等学校,力争2-3所高校进入全国前十名。加强高校重点学科建设,力争一批优势、特色学科达到国内一流或国际先进水平。运用新机制,合理调整高校布局结构,重点建设1-2个高校密集、教育体系健全的现代化大学园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积极发展远程教育,形成多层次、开放式、现代化的远程教育网络。

加大中等职业学校布局和专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加快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全面推进职业教育装备现代化。建成一批现代化职业技术学校和职教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若干所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加强在职人员的专业技术、岗位技能教育和计算机、英语的普及教育。

进一步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形成政府办学为主、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办学的新格局。有序发展民办高校,支持和鼓励名牌大学创办相对独立的多元投资的二级学院。发展一批有质量、有特色、有影响的高中阶段民办学校。全面推进高校生活服务、科研辅助、校园管理等后勤的社会化。改革非义务教育收费办法,公开标准,规范收费。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相互沟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工作新格局。建设一批素质教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改革教学和考试制度,逐步建立同素质教育要求相适应的考试办法和教育方式。

三、加大改革力度,建设人才资源高地。

完善人才政策,调整人才资源结构,加快人才高地建设,营造优秀人才特别是年轻人才健康成长、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2005年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总量达到137万人,高级人才比例达到11%。

注重优化调整人才资源结构,在充分利用现有人才资源的基础上,加快引进和培养高层次、高科技人才和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完善环境、鼓励竞争,力争形成100名有国际影响的优秀青年人才、1000名国内领先的科技专家和管理专家、10000名学术技术带头人和专业技术骨干。

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力度,营造人才“柔性流动”的政策环境。全面推行公务员公开招聘和干部竞争上岗制度。推进事业单位分类管理,逐步取消行政级别。发展多层次、多种类的人才市场和中介服务机构,便利国内外创新人才的合理流动。

第五章改革开放。

按照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目标,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和所有制结构调整的力度,健全市场体系,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浦东体制创新和功能开发,构筑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一、加快国有企业改革,优化所有制结构。

从战略上全方位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产权制度创新,优化国有资本结构,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加快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通过资产出售、减持股权等形式,促进国有经济从一般竞争性行业有步骤、有秩序地退出,提高国有资本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集聚度。

继续推动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公司的改革,利用改制上市、多元投资、经营者持股、债转股等途径,转换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形式,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和机制。加快国有资本出资人到位,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综合授权,建立一套完整、科学、高效的国有资产经营者资格考评、认定体系,力争将全部经营性国有资产纳入授权管理范围。完善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规范的董事会和监事会制度,推进财务总监的制度化建设。要加强对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有效监管。到2005年,完成全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改制,全面建成现代企业制度。形成若干规模大、主业突出、多元投资、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控股大公司,争取有几家企业集团跻身世界500强。

创造宽松和平等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培育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发展集体经济,鼓励民间投资,放宽私人资本的进入领域,发展私营经济,完善小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服务体系和政策法规,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全面完成国有小企业的转制改造,培育若干工业“小巨人”企业,形成一大批具有自主创新开发能力的高技术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5-40%。

二、健全市场体系,强化市场辐射。

按照基本形成开放、规范、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继续发展生产要素市场,全方位推进金融中心建设,大力促进贸易中心的发展,提高优化配置生产要素的综合能力。

进一步清除市场的行政垄断和地区壁垒,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健全市场体系,完善中介服务。要完善市场管理,规范市场行为,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打击假冒伪劣的力度,保护消费者、投资者、生产者的合法权益。通过集中进行产权交易,完善技术服务中介体系,进一步发展产权与技术市场。加强职介服务、职业培训及劳动监察,建立开放、统一、规范的劳动力市场,重点发展经营者、科技人才、管理人才的市场。完善竞争性的土地批租市场,建立健全规范的房地产二、三级市场体系。推进现代物流市场建设,积极发展钻石交易市场。吸引国内外贸易流通企业,加强商品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继续完善多样化的商品零售与批发市场体系。

全方位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一步发展货币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和保险市场。继续拓宽货币市场空间,强化票据贴现市场的功能。积极配合国家做好资本市场的整合工作,重点加快发展证券市场,继续支持证券交易品种、交易方式的创新,拓展基金、债券市场,探索引进国际资本投资证券市场,支持境外企业来沪上市,鼓励利用资本市场实施企业购并重组,促进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继续完善外汇市场,扩大外币交易品种,发展外汇远期交易业务。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国家金融监管部门的部署,适时推出股指期货,恢复和发展国债期货交易,规范发展金融期货市场。进一步加快保险险种的创新,鼓励企业、个人投资多样化的补充养老和医疗保险,开辟保险资金投资的新渠道,加大保险市场对国内外机构、企业的开放,基本建成再保险市场,完善保险市场体系。积极发展规范的金融租赁、抵押贷款担保等融资服务业务,促进商业性住房金融市场的发展。加快建立黄金市场,探索建立离岸金融市场。进一步加快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和外滩金融一条街的功能开发,扩展金融服务网络,优化金融业布局结构。

继续加快金融改革开放,形成良好的信用和市场环境,加强金融信息中心、金融研究中心和金融人才中心的建设,力争使上海成为全国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积极配合和支持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加强金融监管,发挥金融同业公会的自律与协调作用,切实防范和化解各种金融风险,把上海建成金融安全区。完善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建立电子化、网络化的个人、企业信用制度的基础上,健全以制度为保证的全社会信用体系。

三、改革政府管理体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以建立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为目标,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完善政府分级管理体制,增强政府调控市场经济的能力。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管理方法要从行政管理为主向法制管理为主转变,管理手段要从直接调控向间接协调转变,管理领域要从偏重经济发展向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转变。改革审批制度,减少审批项目,简化审批程序,公开审批条件,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完善各项政府规章,建立科学完善的行政决策制度。取消国有企业的行政级别,发展独立的行业协会和中介服务机构,实现政事分开。深化政府分级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权责对称、自我约束的分层调控机制,完善市与区的财税体制,强化区县政府的社会管理功能,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具有特大型城市特点的公共财政框架。

四、注重功能开发,继续发挥浦东的示范带动效应。

立足上海,服务全国,大力推进浦东功能开发,增创新优势,更好地发挥浦东示范、辐射和带动效应。

继续加快以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为主的中央商务区的整体功能开发,吸引国内外金融保险、商贸流通、信息服务、会展旅游、中介服务等高层次服务业向该区域集中,吸引大公司总部和融资、营销、管理中心的集聚。加快浦东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上海微电子产业带的建设。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和信息产业,把张江建成现代化的高科技开发园区。到2005年,园区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

以集装箱港区和航空港建设为依托,继续加快浦东枢纽型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内外连贯的交通网络,完善以陆家嘴地区为重点的“一轴五射”的城市形态。建成一批标志性的社会文化设施。建成外环线绿带和若干楔形绿地,增加生活小区、开发园区和重点景观区域的绿地面积,提高新区生态环境质量。到2005年,争取新区的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7平方米。

五、参与经济全球化,深化对外开放。

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积极实施“走出去、引进来”双向开放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分工合作体系,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实施大口岸、大外经贸战略。要从注重出口转变为出口与进口相结合,从注重实物贸易转变为实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相结合。实现外贸经营权从审批制向登记制的转变,继续大幅度提高上海口岸通关速度。开拓多元化海外市场,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培育品牌出口商品和绿色出口商品,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加大利用外资力度。健全外商投资的法规环境,进一步加大与跨国公司的战略合作,重点吸引外资投资于高科技产业等领域,逐步扩大金融、电信、科研开发、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利用外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探索非公经济吸收外资的方式,逐步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利用中中外合作投资、内外联合的证券化融资、中外联合的项目融资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拓宽利用外资渠道。

加快“走出去”步伐。有选择地加大海外投资力度,推动一批长线产品项目向外转移,在境外设立有一定规模的带料加工装配企业以及一批分拨中心、维修服务中心和产品、技术的设计开发中心,形成以大型企业(集团)为核心的资产多元化、管理科学化、经营国际化,具有生产、贸易和融资功能的跨国公司。要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到海外投资,拓展加工网点、营销网络、研发机构等,扩大外贸出口。

六、继续加强对内合作,增强服务全国的能力。

积极贯彻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加强上海与国内其他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推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东西部经济技术大合作。

推动参与西部大开发的方式、内容、主体和组织的创新,加强参与建设、智力支持和提供服务的力度。支持和鼓励上海企业参与中西部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的投资、建设和管理。要充分发挥上海的比较优势,在资源开发和加工工业等领域加强合作。鼓励金融、信息咨询等企业建立中西部的网络。继续鼓励各类人才到西部地区开发创业,并采取联合办学、定向培养等方式广泛开展科技教育合作。进一步做好对口支援工作。

完善多层次对内合作,促进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发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探索建立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基础设施衔接、支柱产业配套、新兴产业共建、一般产业互补的分工协作体系。强化上海的技术创新、生产组织和市场营销中心的建设,通过伸展分支机构,发展连锁企业,扩大第三产业的辐射范围,提高对外融资、技术、设计、管理服务水平。以长江经济带为重点,通过工业投资和企业联合,开展跨地区的产业整合、转移和资产重组,培育一批跨地区的大型企业集团。

积极为全国各地企业来沪发展创造条件。进一步强化要素市场功能,不断完善体制和政策环境,吸引国内各行业企业总部、地区总部和技术开发中心等进入上海。

第六章城市发展。

要适应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立足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功能定位,根据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努力形成人和自然较为和谐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完善枢纽型大交通构架,加快城镇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建设和管理体制,实现城市建设由内向外的战略性转变。

一、强化环保绿化建设,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

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并举,在水环境治理、大气环境治理、固体废物处置、重点工业区综合整治和绿化建设等五个方面取得突破,不断改善城市综合环境质量。

继续大力推进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带动全市中小河道整治,明显改善水环境质量。通过有系统的截污、治污、调水、清淤和两岸环境综合整治等措施,使整治河道基本消除黑臭,逐步恢复水生生态系统。进一步推广使用天然气,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管理和监控,加快电厂脱硫治理步伐。到2005年,机动车尾气治理达标率达到90%,各大气功能区全面达标。大力推进清洁生产,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污染治理从末端处置向源头和过程控制的转变。加快固体废物处置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进程,推动各类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置,加快垃圾处理从简单填埋向多元化综合利用转变,市区垃圾分类收集的地区达到90%,建设农村地区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系统。大力推进工业园区环境综合治理,严格限制高能耗、有污染的产业,推广集中供热,完善污水排放和处理系统,重点完成吴淞和桃浦工业区综合治理。

以建设中心城区大型公共绿地和郊区“人造森林”为重点,完善绿地布局,丰富植物类型,逐步建立起环城绿带、楔型绿地、绿色走廊(干道和河道绿化)、大型绿地与郊区森林相配套、平面与立体绿化相结合、有上海特色的都市绿化系统。

二、促进资源的永续利用,推进国土开发与整治。

立足于为上海长远发展储备后备资源,保护和利用土地、矿产、海洋、水、滩涂和生物等自然资源,进一步搞好国土开发与整治。

严格控制耕地占用,保持耕地占补平衡。结合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对基本农田进行土地整理,全市耕地保有量保持在400万亩以上。对污染物入海实行总量控制,合理开发和保护沿海滩涂、岸线和海洋资源。严格控制市域范围内长江段的污水排放,保护陈行水库和青草沙准水源地,加强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促进水资源的保护和综合利用。结合长江口整治、杭州湾北岸治理、上海化学工业区和浦东机场建设,实施海塘促淤保滩工程,在保护湿地资源的条件下适度围海造地。要加强地质环境监测,继续控制地面沉降。

加强对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长江口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金山三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等建设。2005年自然保护区占全市国土面积达到11.2%。

三、构筑现代化基础设施,强化交通枢纽功能。

以深水港建设为突破口,推进“三港三网”建设,加快形成联系世界、服务全国、城乡协调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较为完善的市政设施框架。

加快深水港建设。根据国家战略,与国家有关部门和兄弟省市联合协作,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建设和完善铁路、公路、内河等集疏运网络,大力推动集装箱多式联运。要建成外高桥港区三期、四期工程,按照国家的统一规划完善长江口航道整治。扩大国际集装箱运输的航线覆盖面和航班次数,加强与周边港口及相邻省市的合作,建设区域性航运交易市场和航运信息中心。加强物流规划,改善航运服务,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建设快速、高效的海上安全保障系统。

继续推进航空港、信息港建设。建设浦东国际机场第二跑道,增加机场的国际航线覆盖面,完善浦东国际机场功能,加大航班密度,改善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初步确立亚太地区航空枢纽港地位。继续完善大容量、高速率、广覆盖的宽带主干网,加快建设具有多种接入方式的宽带接入网,建成全市集约化信息管线系统,促进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的“三网融合”,实现各类基础运营网络的互联互通和网络资源的共享,加强信息安全体系建设,使上海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通信枢纽之一。

重点建设轨道交通网、高速公路网和内河航道网。建设明珠线二期、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工程等200公里左右轨道交通,基本形成由“十字加环”和若干射线组成的轨道交通网。新建、改建沪崇苏等500多公里高速公路,基本建成市域高速公路网。以建设集装箱集疏运通道为重点,加快内河航道整治,形成以“一环十射”为骨架的内河航道网。

完善中心城道路体系。拓宽改造一批内环线内次干道路,全面建成城市辅助环线,完善内、外环线间联接道路。全面建成卢浦大桥、外环线越江隧道、复兴东路隧道、大连路隧道。加快建设内外换乘枢纽,加强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市域交通与对外交通间的换乘衔接。建设以停车场为重点的城市静态交通体系。

推进铁路建设。建成铁路上海南站,重点建设与国际航运中心相配套的铁路线,规划建设浦东沿海铁路、沪乍(浦)铁路,适时建设京沪高速铁路上海段和沪杭客运专线上海段。

积极调整能源结构。以天然气建设为重点,扩大电力、燃气消费,控制煤炭消费,保障能源安全,提高能源效率,初步建立多元化的能源供给体系和合理的能源消费体系。到2005年,形成30亿立方米天然气供应能力,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下降到60%左右。重点抓好西气东输配套工程,建设东海天然气扩建工程、石洞口燃气电厂。建成吴泾电厂八期和外高桥电厂二期。加快电网建设,建设西电东送配套工程,提高接受市外来电能力。

完善城市给排水系统。推进城乡统筹供水,控制地下水开采总量,强化节水管理。改善市民饮用水水质,在有条件的地区实施分质供水。重点改造和完善外环线以内一批排水系统,使建成区达到排水标准。建设苏州河截污等工程,加快完善市区污水收集与处理设施,使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0%。

四、提高中心城区整体质量,加快郊区城镇建设。

着眼于长江三角洲城市带的整体协调发展,完善城市功能布局,提高中心城区现代化水平,加强郊区城镇建设,健全市域城镇体系。

以外环线及环城绿带为隔离带,控制中心城向外扩张蔓延。要在高起点规划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城市副中心,完善交通枢纽功能,提高服务设施能级档次。结合市区服务业布局调整、大型公共绿地和休闲娱乐设施建设以及社区服务业发展等,建设一批地区级和社区级公共活动中心。加快内外环线之间大型居住区建设,推动苏州河、黄浦江亲水地带的综合改造,优化中心城住宅布局。加强地下空间的规划和开发,整体优化城市布局。以搬迁南浦大桥与杨浦大桥之间的客货运码头为重点,加快调整黄浦江两岸功能布局,规划建设具有休闲、观光旅游、航运交易、国际客运等功能的城市景观带和都市型产业带。

重点推进郊区新城、中心镇建设。要完善发展政策,依托产业基础,发展特色经济,明确城镇功能,形成特色风貌,吸引人口集聚,加快“一城九镇”的发展。重点开发建设松江新城以及朱家角、安亭、高桥等中心镇。要处理好老镇保护改造与新镇建设的关系,积极探索市场化、多元化城镇开发建设的新机制。要结合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的布局,规划建设多功能、现代化的临江沿海产业带。要抓紧制定崇明岛总体开发战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推进东滩的试点开发,着力保护好崇明的生态环境,为大规模开发作好准备。

五、完善综合管理,提高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在继续加强专业管理的同时,积极推行综合执法,引入市场机制,全面提高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明晰市和区(县)两级政府城建城管职责,理顺条块关系,完善城建法规规章,建立市、区、街道(镇)相互衔接、合理分工和规范高效的城建综合执法框架。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养分开”,建立市政、绿化、环卫等的市场化运作机制。

广泛应用信息与网络技术,加快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努力增强国民经济动员潜力,提高国民经济的应急保障能力和快速动员能力。加强地震、民防、消防、防汛、气象、急救、安全生产等工作,建立健全防灾、抗灾、救灾相结合的城市综合减灾系统。

第七章社会发展。

完善人口综合调控,加强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充分满足市民不同层次的需求为目标,全面繁荣文化事业,高质量地发展卫生、体育事业。强化民主法制与公共安全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化社区。建立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社会事业体系,实现社会发展质的飞跃。

一、优化人口结构,扩大劳动就业。

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完善人口综合调控的机制与政策,加大创造就业岗位的力度,努力扩大劳动就业。

继续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强化对本市人户分离人员和外来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加强人口发展研究与信息工作,建立较为完善的实有人口基础信息系统,把外来人口管理纳入网络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继续有效控制人口迁入和外来人口总量,完善人口迁移政策,加大吸引青年人才和创业投资者,鼓励本市劳动力外出就业、经商和创业。促进中心城区人口向郊区新城和中心镇转移,鼓励郊区农村人口向新城和中心镇集中。

加大政府对老年人服务中心、敬老院、托老所等老年福利设施的投入力度,鼓励社会机构和企业投资兴建养老设施和服务机构。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险,建立规范的特困老人福利补贴制度,逐步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法规规章为保障的多层次养老体系。

统筹规划就业政策,鼓励发展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努力创造就业岗位。大力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职业资格培训,完善就业服务网络,推行包括非全日制工、小时工、阶段性就业在内的多形式灵活就业,扩大多渠道、多层次就业。加强和完善劳动监察、劳动争议仲裁。

二、调节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

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及其运作网络,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积极探索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种分配形式,强化再分配调控。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鼓励企业探索市场调节、集体协商的工资机制,促进城镇职工工资收入逐步提高。多方面推动郊区(县)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鼓励勤劳致富、创业致富、投资致富。要支持、鼓励企业采取技术入股、知识与管理能力折股以及获得期权、期股等方式,激励科技和管理人才持续创新,推动高科技企业产权多元化和知识资本化。适当提高政府转移支付水平,逐步扩大政府购买的公共服务,发展廉租房,继续促进低收入家庭生活水平的改善。

建立以基本社会保险为主体、补充社会保险为辅助的多层次社会保险体系。继续完善基本养老和失业保险制度,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建立工伤和生育保险,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鼓励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补充保险。合理调整国家、单位、个人的基本保障负担,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和各项社会保险金的发放。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险基金,实行安全有效的基金运作方式,促进基金保值增值。

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社会保障事业。扩大社会福利资金来源,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建设四位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和完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城市贫困人口救济补助标准。大力发展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加强对捐助资金使用的监管。实施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切实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儿童事业的健康发展。逐步提高特殊困难家庭,特别是残疾人和残疾儿童的福利水平,重点解决好农村残疾儿童入学问题。到2005年,残疾人就业安置率、中轻度智残儿童的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继续做好退伍和离退休军人的安置工作,适当增加优抚投入,调整抚恤补助标准。

三、继承与创新并重,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按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大力发展面向新世纪的文化事业,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生活质量,努力把上海建成国际性文化交流中心之一。

继续实施精品战略,创作出更多有全国影响、体现上海水平的戏剧、影视、小说等各类优秀文艺作品。出版一批代表国家水平、具有重大文化价值、制作精良的重点图书、电子和音像出版物。继续在“五个一工程”奖等全国性评奖中取得优异成绩。加强文艺理论研究和文艺批评的建设。继续加强网络媒体建设。进一步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理论创新。

发展和规范文化市场,努力建成音像、书刊、演出、电影电视节目、美术品等常设的、规模较大的、有国内外影响的文化商品交易市场。大力发展文化中介机构。继续加强政府对文化市场的管理调控力度,优化报刊结构,加强对网站新闻发布的管理,加强和完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

继续办好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视节等重大文化活动。推进群众文化建设,促进广场文化、社区文化等都市特色文化发展。加强和促进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上海的文化艺术多渠道、多方式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进一步增加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继续执行并完善文。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第一章发展基础和发展目标。

一、“九五”发展成就。

二、“十五”发展环境。

三、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

第二章培育支柱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二、加快培育现代物流业。

三、着力发展现代金融业。

四、努力培育新兴服务业。

五、积极发展现代化农业。

第三章完善城市功能,建设区域中心城市。

一、形成功能协调的城市布局。

二、完善现代化枢纽型基础设施网络。

三、全面推进城市一体化进程。

第四章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开放型经济。

一、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与国际接轨步伐。

二、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

三、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共同繁荣发展。

第五章推进城市信息化,发展网络经济。

一、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二、完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三、拓展信息增值服务。

第六章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教育强市。

一、健全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机制。

二、完善多元、开放的科技投入机制。

三、实施人才战略,构筑人才高地。

四、建设教育强市。

第七章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全面提高生活质量。

一、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实现比较富裕的小康。

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三、推进社会事业社会化产业化,满足多样化服务需求。

四、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第八章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完善人口增长调控管理机制。

二、实现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与永续利用。

三、建设环保模范城市和国际花园城市。

第九章构筑现代都市文明,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一、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二、大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第十章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二、健全统一规范的市场体系。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五、健全高效规范的政府运作机制。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深圳建立经济特区以来,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深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一个边陲小镇建设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第十个五年计划(以下简称“十五”计划)时期,是深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地区的关键时期。制订好科学可行、鼓舞人心的“十五”计划,意义十分重大。“十五”计划,是深圳迈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包括计划纲要、重点专项规划、行业规划和区镇规划。本纲要根据《中共深圳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编制,突出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指导性和预测性,是“十五”期间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行动纲领。

第一章发展基础和发展目标。

“九五”期间,深圳完成了现代化奠基阶段的历史任务。“十五”期间,深圳将努力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九五”发展成就。

经济总量实现翻番,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由1995年(下同)的795.7亿元增加到2000年(下同)的1665.24亿元,居全国大中城市(下同)第四位,年均增长1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2.34万元增加到3.97万元,居第一位,年均增长10.7%;一般预算财政收入由88.02亿元增加到221.9亿元,居第三位,年均增长20.3%。

市场对资源配置较好地发挥基础性作用,率先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经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口岸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较大进展,市场体系不断完善;改革政府审批制度,推行政府招标采购、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出让等制度,转变政府职能取得初步成效,在全国率先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初步形成高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2000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639.4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达到345.63亿美元,年均增长10.9%,约占全国的1/7,连续八年居全国大中城市之首。外商投资企业超过11000家,世界500强企业有70余家落户深圳,内地驻深企业机构近9000家,实际利用外资五年累计达到135亿美元。

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推动力量,初步实现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第一经济增长点,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从1995年的225.8亿元增至2000年的1064.5亿元,年均增长36.4%,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由1995年的20.5%提高到2000年的42.3%。以金融业、物流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三次产业结构由1995年的1.6:52.4:46.0调整为2000年的1.1:52.5:46.4,基本形成“九五”计划提出的“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先进工业为基础,第三产业为支柱”的产业体系。

城市枢纽和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初步形成现代化城市的基础设施框架。适度超前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近2400亿元,占建市以来的2/3,其中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近600亿元。完成机场航站楼扩建、盐田港区二期、东江水源工程、机荷高速公路、滨海大道等40个重大项目建设。2000年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99.4万标箱,列中国大陆港口第二位。深圳机场成为全国四大航空港和航空货运中心之一。

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初步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万人受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超过1040人。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得到提高,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1995年的0.65吨标准煤下降到2000年的0.4吨标准煤左右。城市管理和环境综合治理力度不断加大,特区内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14.5平方米,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等称号。

人民生活达到宽裕的小康水平。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6万元,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恩格尔系数下降到28.2%,人均居住面积17.4平方米,平均预期寿命近76岁,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达到90%以上。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跃上新台阶。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广泛开展创建文明市、文明区活动,群众性创建活动取得丰硕成果。坚持依法治市,在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基层民主建设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社会治安实现更大好转。先后荣获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城市”、“双拥模范城”和“广东省文明城市”等称号。

我市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需要认真加以解决。这些问题是: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还不高,投资环境还须进一步改善,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还不够快,城市管理水平离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环境保护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社会治安形势还不容乐观,反腐败斗争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我们要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和忧患意识,正视问题,克服困难,开拓进取,努力创造新的业绩。

二、“十五”发展环境。

国内外发展环境正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是全球进一步开放、合作和竞争的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日新月异,以跨国公司购并为特征的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重组进一步扩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家或地区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十五”时期,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西部大开发、“走出去”、城镇化、人才战略等国家重要战略的实施,将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严峻的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发展经济特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贯穿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深圳要继续当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继续争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示范地区,继续充分发挥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和对外政策的窗口作用,努力形成和发展经济特区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力争用五年时间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用十年左右的时间赶上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

三、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

“十五”期间,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统揽全局,按照市三次党代会和市委三届二次全会的部署,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继续增创体制创新、扩大开放、产业升级、城市功能、依法治市新优势,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努力建设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高科技城市、园林式花园式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社会主义法治城市和现代文明城市,充分发挥经济特区的“五个带头”作用,当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排头兵,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深圳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示范地区而努力奋斗。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亿元以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31万元(按现行汇率折算约7600美元),社会劳动生产率达到8.5万元;工业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年均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00亿元,年均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90亿元,年均增长13%;出口总额达到485亿美元,年均增长7%;实际利用外资五年累计达到200亿美元,年均增长10%;一般预算财政收入达到345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争取达到50%,实现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

――城市功能日臻完备。经济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和服务功能显著增强,成为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成果交易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以及旅游胜地。形成功能协调的城市布局,完善枢纽型基础设施网络,全面推进城市一体化。2005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研究与开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8%,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国际贸易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37%,人均铺装道路面积达到10平方米,信息化综合指数达到60%。

――生态环境更加优良。实现城市一体化和经济、社会、人口、环境、资源协调发展,建设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花园城市。每平方公里土地经济产出量达到1.54亿元(按现行汇率折算约1855万美元),人口密度控制在每平方公里2463人以内,环境综合指标达到85分,环保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每千克能源使用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元,绿化覆盖率达到48%,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6平方米。

――文化教育迅速发展。文化设施先进齐全,文艺精品不断涌现,文化产业迅速发展,人均馆藏图书达到3册,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全社会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万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达到1500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和继续教育率分别达到30%和60%以上,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建立。

――社会文明全面进步。政治昌明廉洁,社会治安良好,道德风尚进步,生活方式健康,经济和社会管理全面走上法制化轨道,市民综合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大大提高。2005年,万人刑事案件立案数低于15件,万人拥有机动车辆达到1000辆,基尼系数控制在0.3左右,每万人口律师数达到3人以上,城镇居民千户拥有电脑达到650台,千人国际互联网用户达到350个。

――人民生活比较富裕。不断增加城镇居民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万元(按现行汇率折算约4000美元)左右,恩格尔系数降到25%;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健全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达到95%;居住条件、卫生保健条件和社区服务功能明显改善,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5平方米,人均公共体育场馆面积达1平方米;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人均年生活用电量达到1000千瓦时,万人医生数达到22人,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7岁。

完成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上述奋斗目标,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力争形成一流的创业环境、一流的居住环境和一流的法治环境。

第二章培育支柱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现代金融业为支柱,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实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和全面升级。

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为战略重点,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扶持和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形成一批高技术、高增值、高关联度的主导产业群和新兴产业群,用高新技术全面改造优势传统工业,积极推动技术进步、产品升级和企业组织结构优化。

大力发展计算机、网络与通信、集成电路、软件、光电子、数字家电等信息产业。

抢占信息技术制高点,坚持利用跨国公司的国际化分工体系,加大高新技术产品的元器件和配套产品生产能力;利用较强的产业配套优势,逐步形成具有民族品牌的整机生产能力;强化核心技术开发能力和形成核心产品生产配套能力,全力发展集成电路等基础元器件的设计与制造,重点开发应用软件,加快网络通信产品研发与制造,力争用五年或更长时间,建成全国乃至亚洲重要的信息制造业基地。

在计算机行业,以网络产品为中心,积极开发多媒体计算机、移动上网产品、网络安全产品,抓好长城电脑基地、富士康科技园、清华信息港、硬盘驱动器、硬盘磁头、磁阻磁头、tft液晶显示器等重大项目建设。在网络和通信行业,顺应电信网络融合、业务数据化趋势,大力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数据通信、光通信、卫星通信、宽带接入产品,开发生产cdma基站系统及移动电话,扩大光通信传输系统和全球卫星定位移动通信系统生产规模。在集成电路行业,追踪世界集成电路产业先进技术,采用高投入、高技术、重点推进的方法,加速形成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前工序规模生产优势,争取建成若干条生产线。在软件行业,重点扶持应用软件、产品创新软件、系统软件的中文化,发展中间软件、系统集成和信息服务,实现软件产品的通用化、商品化和产业化,建设国家级软件产业园。在光电子行业,重点发展全光网络、光电器件、光纤光缆和光预制棒等技术和产品,形成深圳在光电子领域的优势。在数字家电行业,加快研制开发数字显示器件、数字音频、视频传输系统,建设数字电视实验平台示范工程,扩大全数字系统电视机和激光盘机的生产规模,掌握dvd和hdtv的关键技术,使家电产品向平面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加快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优势产业的步伐,建成传统优势工业比较发达的城市。以中成药、医疗器械、纺织和服装、钟表、家具、珠宝首饰等行业为重点,推进数字化设计、网络化制造、清洁化生产和现代化管理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和附加值。继续实施名牌战略,完善行业信息网络和营销网络,巩固和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

加快培育生物工程、新材料等新兴产业。

重点开发基因工程、生物制药、国家一类新药产品,形成预防制品、基因治疗用品、基因诊断试剂的研制开发和产业化优势;支持生物制药和中成药新产品、新制剂的研制开发,提高加工生产能力,加快北大生物谷、生物芯片产业化工程、动物生物乳腺反应器、太太药业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努力把深圳建成全国最大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之一。

重点开发特种金属材料、特种合成材料、特种粉体材料,推广纳米技术应用,抓好氮化镓半导体光材料、硅基纳米陶瓷材料、稀土陶瓷轴承、金属骨架塑料复合管和锂离子电池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形成信息材料、生物医学材料、环保能源材料等领域的优势,带动传统材料产业的优化升级。

同时积极扶持新兴环保产业和海洋产业。重点抓好垃圾发电、污水处理、噪声控制、烟气海水脱硫、汽车尾气净化等环保设备的生产,发展和推广环保汽车、清洁能源、可降解塑脂等技术与产品,初步建成集研究、开发、生产于一体的综合性环保科技产业基地。充分利用广阔的海洋资源,努力开展海洋产业的研究。

二、加快培育现代物流业。

充分发挥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的功能,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平台和网络信息平台,形成以“两港”运输、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为主体的现代物流业体系,基本建成以国际物流为重点、区域物流为基储城市配送物流为支撑的综合物流中心城市。2005年,争取物流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

加快建设集装箱主枢纽港和航空货运中心。以集装箱运输为核心,东西港区并举,加速盐田港区三期、蛇口港区二三期和赤湾港区凯丰集装箱码头工程和铜鼓航道的建设;进一步开拓国际航运市场,大力增辟新航线,形成干支结合的航线网络;加快建设华南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中心,完善港口道路集疏运系统;积极开拓海铁联运业务,不断扩大港口腹地范围。2005年,深圳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70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650万标箱,集装箱国际航线达到100条。

以发展航空货运和航空快递为中心,建设以深圳机场为基地的航空城物流园区,开辟机场保税仓。拓展航空货运代理的服务功能,积极开展承运、分拣、派送、快件处理等综合服务,大力发展国际航空快递业务。鼓励国内外航空公司开辟深圳航线,建立基地和货运分支机构,形成与国际惯例相衔接的现代机场运营管理模式。到2005年,深圳机场航空货物吞吐量达到50万吨,其中国际货物吞吐量达到20万吨。

加快物流园区和配套货运通道建设。重点规划兴建西部港区、东部港区、笋岗―清水河、龙华、平湖、航空港等物流园区,鼓励物流企业依托物流园区进行配送中心建设;重点建设承接区域性对外货物运输、连通市域范围的重要物流节点、港口集疏地和陆路口岸货运通道等配送道路体系。积极引进国际商贸和物流企业,大力发展货运代理业,发挥保税仓储优势,加强转口贸易体系建设,面向华南地区和全国拓展服务空间和领域,形成系列化、规模化的全程物流体系。

加快发展高素质的商业服务业。形成以人民南路、东门老街、华强北路、福田中心区为龙头的商业旺区,积极建设中心区大型购物中心,大力发展以规模化连锁经营为基础的商业服务网络,形成特色化、网络化的零售商业体系。重组和建设农产品、电子配件、汽车配件等大型专业商品市场,依托物流园区组建生鲜食品、粮油、水产品、农产品和果菜等配送中心。鼓励现有仓储企业提高辐射能力,支持连锁店共同发展配送业务,形成消费性、配送型的新型批发商业体系。

建设物流信息平台。加速建设和完善深圳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edi服务中心,提高物流信息的搜集、处理和服务能力,缩短物流信息交换与作业时间,构筑现代化全程物流网络;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积极推动网上交易,完善电子交易基础设施,推进企业运作模式与市场开拓手段由传统贸易向电子商务的转型。

三、着力发展现代金融业。

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推动金融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再上新台阶,使深圳成为全国最安全、服务最优良、创新能力最强、市场化水平最高、开放度最大的全国性金融中心之一。2005年,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巩固发展证券市场,建立规范、高效、安全的创业板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争取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创业板上市企业数量达到1000家;发展完善货币市场,金融机构存贷款增幅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005年全市国内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6000亿元,贷款余额达到4300亿元;建立门类齐全、数量众多、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保险市场,保费收入达到85亿元;争创全国性黄金交易市场,大力发展基金、外汇、信托、风险投资等金融品种,2005年,基金资产规模达到1700亿元,风险投资规模达到300亿元以上。

积极推进金融体制和业务创新。促进金融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序推动金融业资产重组,积极培育综合实力国内一流的金融控股集团;加快金融电子化步伐,积极拓展中间业务、网上业务,增强商业银行自我发展能力,中间业务收入占银行收入比重提高到30%;实施金融机构“引进来、走出来”的战略,进一步发展直接融资。努力把深圳建设成为金融创新区和优质服务区。

建立全方位的金融安全监管体系。合理引导金融、证券、保险等业务发展,提高金融资产质量,加强全社会金融意识、风险意识和信用观念,加快建立社会化信用征信系统,强化金融法律环境,把金融业发展纳入有序发展的轨道,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建立金融安全区。

四、努力培育新兴服务业。

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改造第三产业,大力推行现代经营方式,提高生产服务、流通服务和消费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加快发展传统优势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努力建成现代服务业比较发达的城市。

加快发展旅游业。加快东部黄金海岸、西部海上田园风光、梧桐山风景区等旅游设施建设,结合自然山海景观与人文景观,建设高品位、多功能的主题旅游公园和生态旅游景区;推进与香港、珠三角地区旅游市场一体化进程,开发都市旅游、商务旅游、会展旅游、工业旅游、休闲旅游等多种特色旅游形式,精心塑造城市形象,建设世界旅游名城。2005年,旅游业总收入达到403亿元,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0亿美元,接待过夜海外游客突破500万人次。

健全发展房地产业。规范房地产一级市场,活跃二、三级市常完善住宅区的配套规划和建设,加快老住宅区改造,开发多样化的住宅楼宇。鼓励住房消费信贷,健全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形成和政策引导机制。推进物业管理、新型建材、室内装饰等相关行业的产业化。2005年,房地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2%以上。

努力发展展览业、中介服务和社区服务业。充分发挥高交会馆等现有展览场馆的作用,加快国际会展中心的建设。面向国内外市场,大力推介深圳展览业,积极拓展全国性、区域性展览市场,推动展览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开放、完善法律、会计、咨询、审计、评估、公证、经纪、广告、培训等专业中介服务市场,发挥行业协会等民间社团作用,形成适应国际惯例、开放规范的运作机制。完善居民消费环境,以家政、维修、托幼、养老、保舰文娱、健身等服务领域为重点,发展社区服务业。

五、积极发展现代化农业。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步伐,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经营方式。以满足深港两地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发展畜牧业、水产业、水果业、蔬菜业和花卉业,大力发展海洋渔业。抓好鲜活产品生产基地和良种培育基地建设。进一步发展设施农业、创汇农业和观光旅游农业,培育集约型、观光型、生态型的现代化都市农业。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完善科技推广体系,组织实施无土栽培、工厂化育苗等农业科技攻关和产业化工程。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和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业标准化体系,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005年,农业用地不少于30万亩,农业增加值达到30亿元。

第三章完善城市功能,建设区域中心城市。

充分发挥深圳作为华南地区重要经济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作用,推进城市布局结构调整和枢纽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总体要求,全面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促进城市功能逐步由生产流通型向综合服务型转变。

一、形成功能协调的城市布局。

加快城市产业布局调整,根据西、中、东三条轴线指向,实行产业梯度推进,重点培育“两大中心、三大走廊”的城市经济布局。由西向东建设形成辐射珠江三角洲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和现代物流产业圈,由点及轴,以轴带面,推动各个区域的协调发展。

――基本建成福田中心区。高起点建设市民中心、少年宫、音乐厅、中心图书馆、电视中心以及国际会展中心等重点工程,基本形成深圳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标志性中心区。加强中心区与周边地区在交通、市政和环境等基础设施的衔接,充分发挥中心区开发的示范效应,带动全市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

――提升罗湖金融商贸中心区服务功能。按照“发展特色经济,激活经济存量”的原则,加快资源整合步伐,巩固发展消费服务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配送仓储业和优势高科技产业。承接香港服务业延伸,提升产业技术含量和创新能力,建成全市的金融中心区、商业旺区和网络服务基地,强化服务功能。

――发展西部产业走廊。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以高新技术、教育、主题旅游为重点,结合深港西部通道、南山高新技术园区、宝安中心组团、西部海上田园风光和大学城建设,在继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工业的同时,着力发展教育产业和旅游业。

――培育东部产业走廊。围绕盐田港区发展,以先进工业、物流、生态旅游为重点,依托龙岗大工业区、高新技术出口加工区、沙头角保税区、葵涌高新技术生态园区和东部黄金海岸建设,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建成新兴工业生产出口基地和东部滨海旅游基地。

――形成中部产业走廊。以平湖物流园区为中心,结合龙华、观澜、布吉片区的发展,以东西部港区集装箱码头及机场航空港建设为依托,合理布局若干物流园区,整合交通系统,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推动物流中心城市建设。

――高新技术产业带。由西向东依托西部前海区域,高新技术园区,深圳大学,西丽大学城,石岩高科技开发区,光明南科技园区,龙华、观澜、坂雪岗高新技术园区,宝龙园区,龙岗大工业区和出口加工区,葵涌、大鹏高新技术生态园区等,形成以计算机、集成电路、光电通讯、生物医药等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研发和高等教育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带。

――现代物流产业圈。特区内以规划建设西部港区物流园区、南山物流园区、笋岗―清水河物流园区、盐田港物流园区为内圈层,特区外以航空港物流园区、龙华物流园区、平湖物流园区、龙岗物流园区为外圈层,形成内外衔接、相互依托的现代物流产业圈。

二、完善现代化枢纽型基础设施网络。

进一步强化区位优势,加强周边合作,完善跨区域综合交通和资源供给网络,提高市政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增强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能力。2005年,人均拥有道路铺装面积达到10平方米。

以港口、机尝口岸为枢纽,完善跨区域综合交通网络。以建设国际一流港口城市为目标,加快海港、空港建设。强化深圳港主枢纽港地位,加快东部、西部港区集装箱码头建设,新增10个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集装箱运输与散杂货运输并举,以集装箱多式联运为主导,实现港口建设规模化、运营国际化、前后方一体化。完善深圳机场航空客货运设施,兴建第二航空货站、国际货运和快件海关监管中心、机场货运村、飞机维修库,努力使深圳成为华南地区主要航空货运枢纽港、中国四大航空货运中心之一和区域性国际快件集散中心。加快口岸设施建设,建立快速过境货物集疏运体系,实行货物交通疏运与市政道路相分离,增辟西部通道,改造中部(皇岗)客货运通道,积极推进开辟东部过境通道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增设二线通道,增加科技投入,完善管理体制和现代服务手段,提高口岸过境能力。

以提高路网整体效率和道路通行能力为重点,整合市域交通网络。建设城市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构筑以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为骨架的城市道路网络。按照远期建成“六纵四横”高速公路网的目标,开展盐坝高速公路(b段)、盐排高速公路、惠盐高速公路改造、深港西部通道等工程建设,2005年,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750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86公里/百平方公里。特区内重点完善道路功能分级,加密东西向贯穿性干道,改造三块板道路,优化主次干道结构,加强支路网建设,提高中心城区路网密度。特区外继续完善组团间及组团内部道路网络系统,建设宝松快速干道、西乡大道、横岗三通道等重点项目,加快宝安新中心区、平湖物流园区等重点区域的道路系统建设改造。全面推进客运轨道建设,完成地铁一期工程,开展地铁二期、特区外客运轨道的前期研究和规划设计,争劝十五”后期开工建设。优化交通组织,规划建设竹子林地区综合交通接驳枢纽。合理调控汽车数量,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形成出行便捷、安全舒适的现代化公共交通系统。

以电力、燃气等清洁能源工程为重点,完善跨区域能源调配网络。完善以大电厂生产为主体、供配电网络一体化、适度超前的电力生产和供应系统。建设东西两大电源基地,开展抽水蓄能电厂的可行性研究,加快西部电厂二期、前湾电厂、东部电厂等重大项目规划建设步伐,配合国家西电东送,增强市外电源的电力供应能力,兴建电力备用应急系统和调峰系统。完善输变配电网络,加快500千伏鹏城输变电工程建设,提高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2005年地方装机容量达到360万千瓦左右。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全面推进燃气工程建设,重点建设面向香港、珠三角地区的液化天然气(lng)接收基地及配套电厂,做好液化石油气向液化天然气转换的准备工作,建立安全、卫生、高效的燃气供应系统,2005年全市气化率达到98%以上。

以水源网络系统和城市供水系统为重点,完善跨区域供配水网络。统筹规划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城市供水,加强引水工程和供水管网建设,制定城市用水应急方案,保证水的长期、稳定、充足供给。在完成东部供水水源工程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市内供水网络干线工程的建设,完善城市水厂及输配水系统,形成分片集中供水系统。特区外供水系统打破以镇为单位自成系统的局面,形成区域型输配水网络。推进以自来水直接饮用为目的的分质供水网建设。2005年水源工程、输水系统的供水安全保证率达到97%以上。

三、全面推进城市一体化进程。

树立城市一体化发展观念,完善和实施城市规划,加快编制和完善分区规划和法定图则,使规划覆盖到全市每一块土地。实现特区内外、功能组团间和城市片区间的协调发展,构筑现代化城市体系,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合理确定城区功能定位。福田区重点发展与中心城区配套的第三产业,成为全市行政、文化、信息、国际展览和商务中心。罗湖区强化金融、商贸中心的功能,成为全市金融、商业旺区和网络服务基地。南山区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旅游基地、高等教育基地和西部物流中心。盐田区加快黄金海岸建设,重点发展港区服务业,成为东部物流中心和旅游区。宝安区建设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工业、加工贸易、“三高”创汇农业和生态旅游基地。龙岗区稳定和提升加工贸易,发展“三高”农业,成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工基地、物流配送基地和海滨渡假旅游基地。

构筑“一市多城,众星拱月”的现代城市体系。整体上形成若干特色突出的城市片区和功能组团,每个组团由若干卫星城组成,每个卫星城辐射一片地区,以发达的交通体系和通讯网络为纽带,连接各城市片区、功能组团和卫星城。推进特区内外协调发展,特区内以功能转换为重点,统筹推进旧城区改造和功能置换,引导产业梯度外移,实现集约型二次开发。特区外以强化组团式集中开发为重点,加速城市化进程,按照“工业入园,居住入区”的发展要求,推进农民住宅、工业厂房的统一规划和集中建设,提高土地成片开发和集约利用水平。发展各具特色、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新城镇。2005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5%。

健全现代化城市管理系统。全面提高城市科学管理的水平,按照职责、职权相一致的原则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思路,进一步理顺市、区、镇(街道办)各级管理体系,努力探索职责明确、规范高效的城市管理体系,落实辖区管理责任制。完善城市防灾减灾系统,增强城市整体防护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加强“三防”工作,提高防灾物资储备、抢险设施和队伍的保障能力。健全水文站网,加强河道防洪工程和海堤工程建设,完善雨水排水系统,实现雨污分流,形成现代化的城市防洪防潮排涝系统。努力搞好消防工作,提高城市消防的整体水平。加强地质环境勘测及地质灾害防治。严格实行城市建筑抗震标准,强化防震减灾救灾意识和手段。加强航海支持保障系统建设,确保通航水域畅通。健全紧急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建立完善全市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全面提高城市快速反应能力。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事故预防工作,推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加快国防动员体系建设,完善国民经济动员、人民武装、交通战备和人民防空工作,重视军民两用技术、军民兼容高科技项目和产品的开发应用,提高市民国防意识,加强国防动员组织建设和法规建设,促使国防动员工作步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第四章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开放型经济。

以开放市场为突破口,加快经济国际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对外和对内开放并举,形成按国际惯例运作的开放型经济格局,建成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一、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与国际接轨步伐。

以建设经济国际接轨示范区为目标,建立和完善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政策法规体系和应对协调机制,营造按国际惯例运作的法治环境,增强参与全球化经济竞争的适应能力。

完善适应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配套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对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的研究,认真履行wto的有关原则和我国政府的承诺。发挥地方立法权优势,清理和修订不符合wto规则的产业、贸易、投资优惠等保护性政策,取消不符合wto规则和国际惯例的审批、核准、许可证等制度,调整与wto规则相抵触的行政保护、税收减免等政策扶持手段,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境内外自由配置。制订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市场开拓的贸易政策,增加政策法规的公开化和透明度,形成规范、公平、宽松的政策环境。制订服务业行业标准、产品技术及环保标准等规范性标准,维护本地企业正当利益,增强其国际市场竞争力。

建立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应对协调机制。深化外贸体制改革,进一步放开外贸经营权限制,试行贸易企业进出口经营登记制,促进政府职能由审批为主向服务为主转变,由管理具体事务向设立标准规范转变。成立深圳市wto事务咨询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贸易政策、经贸信息、反倾销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建立经济贸易发展监测系统,充分利用wto解决争端机制、贸易政策审议机制等规则,提高企业反补贴、反倾销应诉能力,维护企业合法利益。建立企业与政府、地方与中央之间的快速联动反应机制,及时应对不公平国际贸易行为,增强抗风险能力。实施wto知识及人才培训计划,全方位提高政府和企业的应对能力。

二、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

充分开拓与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贸易国际化、资本国际化和生产国际化程度,把深圳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国际贸易基地和国际资本重点聚集地。

巩固对外贸易的国内领先优势。同步发展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不断提高国际市场份额。加大欧美、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开拓新的出口领域。扩大一般贸易出口,提高一般贸易比重。加快深圳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建设,积极发展加工贸易。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优化贸易结构,扩大仓储、货运代理、分销、金融保险、会计、法律、咨询等服务贸易以及软件等技术贸易规模。继续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和以质取胜战略,大力增加高新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2005年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制成品出口比重达到30%。积极推广网上交易和电子报关,建立深圳进出口信息数据库,形成电子化的国际营销网络。充分利用外方的国际营销网络扩大深圳产品的出口。培育扶持一批出口骨干企业,以产业配套的规模经济优势增强出口发展后劲。2005年,进出口总额达到855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达到485亿美元。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发挥比较优势,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的跨国经营,力争在国际分工中占据有利地位。发挥深圳毗邻港澳、靠近国际市场的优势,鼓励实力较强的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建立海外生产基地、销售网络以及研发体系,开展境外加工贸易,积极通过境外加工装配等方式,在带动和扩大设备、技术、零部件和原材料的出口的同时,把商品的出口与资本的输出结合起来,积极利用国际的资源、跨国的销售网络和渠道,实现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和海内外生产的一体化。引导企业参加国际著名专业博览会,增强深圳产品影响力和辐射力。充分发挥海外贸易中心作用,分销深圳产品。参与境外工程承包和远洋运输,拓展国际技术服务,推动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对外援助和对外贸易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促进利用外资规模和质量再上新台阶。全方位、多形式拓宽利用外资渠道,努力保持我市在国内利用外资重要聚集地的地位。以制造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重点,利用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契机,逐步加强与国际高新技术产业集团和企业的联系和合作。以服务业有步骤对外开放为突破,争取在金融、保险、证券、物流、商贸、分销、电信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对外开放取得更大突破,使服务贸易领域成为利用外资的新增长点。积极探索运用收购、兼并与战略联盟等形式与大型跨国公司进行多层次的合作,成为跨国公司全球化生产与经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吸引跨国公司来深投资或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产品分销中心,使深圳成为国际资本、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重要通道和投资枢纽。积极探索国际证券市场融资,大力引进境外财团资本和风险投资,满足高新技术产业、城市基础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努力把深圳建成投资环境最优、市场开放程度最高、最具投资吸引力的地区,争劝十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200亿美元。

三、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共同繁荣发展。

加快推进与香港、珠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扩大与内地的经济技术合作,拓展深圳经济发展的空间和腹地,促进深圳和周边城市的共同发展。

推进与港、澳、台的经济技术合作。与港、澳、台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经贸交流与合作,争取深港经济合作取得实质性突破。完善城市功能,使深圳成为香港产业深度转移的主要承接地、香港居民工作生活的主要延伸地。重点推进科技、口岸、跨境基础设施以及旅游、加工贸易、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合作。以科技合作为核心,促进深港经济转型和升级。以口岸合作为突破口,形成高效的人员、货物出入境管理机制。以金融合作为重点,加大深业控股、深圳国际、深圳高速公路公司等企业在香港资本市场筹资力度。以大型跨境基础设施规划协调为基础,重点抓好深圳河治理、铜鼓航道、西部通道、口岸轨道接驳等四大工程建设。

实现与珠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充分发挥深圳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的集聚和扩散效应,加强与珠三角地区在环境保护、水资源合理配置、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配套等方面的协作与分工。强化深圳海港和空港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服务功能,使深圳成为珠三角参与经济国际化的重要桥梁和通道,珠三角成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配套生产基地、物流业的重要货源基地、商贸金融旅游等服务业的重要支撑地。

继续发挥对外开放的窗口带动作用。增强服务全国的大局意识,进一步扩大对内开放,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充分发挥深圳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管理方面的优势,引导企业到内地尤其是西部地区投资,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继续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做好扶贫帮困工作。进一步吸引内地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来深投资兴业,使深圳成为内地招商引资的重要窗口,成为内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基地。

第五章推进城市信息化,发展网络经济。

按照率先实现信息化的总体要求,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将深圳信息化提升到世界发达国家城市的水平,使深圳成为用信息化加速现代化的带头示范城市和全国信息化创新试验城市。

一、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网络的光纤化、数字化、宽带化和智能化,加快建设以宽带传输和交换为主体的信息主干网。重点建设以密集型波分复用(dwdm)技术、光分插复用(oadm)技术和光交叉连接(oxc)技术为基础的超大容量(tb/s级)的宽带城域全光传输网和以ip技术为基础的骨干通信网,构建世界先进水平的宽带高速多媒体综合业务应用平台。大力发展具有多种接入方式的宽带接入网,力争两年内完成光纤骨干网的铺设任务,实现光纤到大楼、光纤到楼层和光纤到户。形成以光纤通信网络为主、数字微波和卫星通信为辅的多元化、大容量的全市统一的信息高速公路。促进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相互渗透、相互兼容,达到功能融合互补,实现资源共享。

――电信网。拓展固定电话网功能,继续对ip城域网进行扩容,结合光传输网建设,加大骨干层的传输宽带,扩大网络覆盖面,建立集话音、数据与图像于一体的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形成功能强大、运行可靠的基础通信平台。推动移动通信网的升级换代,在继续发展第二代数字系统(gsm)的同时,积极引入以宽带cdma为主体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实现从话音服务为主向语音、数据、多媒体等多种业务的扩展。2005年,每百人拥有固定电话70部,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85部。

――有线电视网。推广使用数字电视编码和传输技术,规划多功能网络开发,采用宽带ip级hfc接入技术和数字电视传输技术,把有线电视网建设成为集图像、数据、语音传输为一体的宽带、数字化、交互式的信息传输网。2005年,有线电视覆盖用户达到120万户,入网用户达到168万户,传输10-100套标准清晰电视(sdtv)和10套高清晰度电视(hdtv)。

――计算机网。逐步形成与多种业务及现有网络相融合的、以ip为基础的核心网络,使数字宽带多媒体网络在社会生活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吸收社会信息资源上网,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网络优势重点拓展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网络医疗、网上办公和虚拟专用网等业务。

二、完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经济社会效益,普及信息网络知识,以公共服务领域为重点,建设一批覆盖面广、安全可靠的应用信息系统,推进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

基本实现政务信息化。建设政府专用信息网络和信息交换系统,实现政府信息在政府机构内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市区两级政府90%以上的业务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处理。建设政府信息国际互联网发布系统,实现可公开政府信息的社会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增加政务的透明度和政策的导向作用。在政府网络平台上建设政府业务信息系统,提高网上办公事务处理量。加速完善信息化专项工程建设,完成市民中心、计划、财税、人口、公安、劳动、组织人事、口岸、海关、档案等一系列政府信息化工程,建成电子政府。

全面推进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建设覆盖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信息数据库体系,重点提高教育、科技、文化、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信息应用水平。教育领域建设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现代化教育网络平台和远程教育系统,为市民提供多媒体个性化的网络教育环境。科技领域建设高交会科技成果在线交易系统,实现交易项目的网上查询、撮合、谈判、签约。文化领域建设文化信息网,实现全市图书文献、电子出版发行、文化设施管理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医疗卫生领域建立全市卫生信息网,实现各医疗卫生单位的信息共享。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建立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开发劳动人口就业失业管理等应用系统,以及建立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社会保险险种一体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提供网上社会保险申报、网上医疗保险业务。

加快建设数字化社区。构建社区智能化网络,加快医疗保舰文化教育、社会保障、信息咨询等便民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新建房地产开发项目实现光纤到楼,推进现有生活住宅小区家居数字化管理进程,逐步实现小区公共设施、信息发布、安全防范、停车保管等管理服务的数字化。加快家庭信息化建设步伐,推进市民上网,2005年,城镇居民千户拥有电脑达到650台,百户家庭手持个人信息终端(手机或pda)拥有量达到85%。

基本实现电视广播数字化。加快推进数字电视广播等项目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字电视试播工作,引进互动点播技术开展多种增值服务,为市民提供高质量高清晰度的电视节目和图文信息。2005年,争取使深圳数字电视节目实现卫星传递。

建设公共信息库。统筹规划建设一批战略性、基础性和公益性资源数据库,建立公共信息资源交换服务中心,全面提供综合数据库目录、导航系统、索引系统和链接服务,建成向全社会提供服务的公共信息资源服务网。

加强信息安全防范。建设完善党政专用网和应急通信网,加强涉及国家安全及经济安全的专用网络安全建设。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关键技术。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防范计算机病毒和计算机犯罪,制止有害信息的传播。完善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强化信息网络的安全保障体系。

三、拓展信息增值服务。

以现代化信息网络设施为基础,以拓展增值服务为核心,促进信息服务的规模化、专业化和商业化。2005年信息服务业产值达到455亿元,年均增长20%。

发展电子商务应用。以本地电子商务为重点、远程电子商务为目标,建立完善以支付网关、认证中心、网上商城为支撑的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建立与电子商务相配套的物流配送系统,扩大电子商务物流网的增值服务,发展对外贸易电子商务,实现先进贸易方式的国际接轨。按照电子报关统一国际标准,实现海上集装箱运输和港口操作的单证处理完全电子化。完善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结算、支付功能,增强电子商务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推进企业信息化。加快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步伐,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健全企业信息化工作组织,推广企业信息主管(cio)制度。完善企业信息网络,着力发展计算机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建立以生产控制为核心的自动化系统和以财务成本核算为核心的企业管理系统,发展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营销系统。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升级。

发展全方位的信息服务。积极发展信息咨询服务,组建一批骨干企业,逐渐形成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范围系统化的信息咨询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与境外尤其是香港的资讯服务业衔接,逐步联通金融、商贸、交通等信息网络,促进两地信息资源共享;开展高层次的专业咨询,建立可提供咨询的计算机专家系统,实现全市与国内外重要咨询机构的联网;大力发展计算机应用服务,形成一支以网络开发、系统集成、数据库建设为主,具有高水平开发、研制、维护能力的计算机应用服务队伍,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扩大应用领域。

第六章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教育强市。

把科技和人才摆到突出的战略地位,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加快健全有利于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的研发机制、转化机制和投入机制,积极实施人才战略,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把深圳建成为自主创新型高科技城市和教育强市。

一、健全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机制。

坚持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的原则,自主创新与消化吸收相结合,抢占高新技术制高点,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支撑、以风险投资为保障的科技创新体系,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2005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比重达到55%。

加快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研发机制。增强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能力,努力建立开发―储备―生产的科技滚动发展新机制,提高科技的持续创新能力。重点突破事关国计民生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的开发应用,培植技术创新成果源,力争在部分战略性高科技领域的技术创新中发挥龙头作用。扶持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依托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国际技术创新研究院、深港产学研基地、深圳大学、深圳高职院和其他重点科研机构,努力提高基础研究和开发应用水平。到2005年,新建国家和盛市级重点研究所、实验室20个,以企业为依托、产学研结合的工程技术开发中心30个,成为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基地。

培育形成科技成果转化和扩散机制。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建成各类高新技术产品孵化基地。高起点办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加快规划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二区、龙岗大工业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加工区,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为高新技术的研发中心、成果孵化中心、创业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和生产基地。政府通过提供研究开发场地、人员技术培训、政策性融资、中介服务等方面的支持,提高创业企业的成活率。到2005年,孵化各类高新技术成果和专利成果达到2000项以上,研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专利达到2000项以上。强化高交会和技术产权交易所的功能和影响力,积极引进风险投资企业、投资类金融机构,推行交易商席位制,建立网上交易市场,逐步建成开放型、国际化的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中心和交易网络,使深圳成为全国乃至国际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高新技术成果的聚集、展示和交易中心。

二、完善多元、开放的科技投入机制。

发挥科技投资各主体的积极性,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市场融资为主要形式的科技投入机制。

多渠道、多层次加大科技投入。继续发挥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加大政府资金对科技的投入力度。鼓励企业多渠道筹措科技开发和产业化资金,形成全社会研发投入机制。2005年,研究与开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

加快培育科技风险投资市常大力培育和引进境内外风险投资机构,促使风险投资成为科技投入的重要资金来源。探索建立开放性股权结构的风险投资机构,实现风险投资主体的市场化运作。探索建立政府与境外著名投资银行结盟的投资顾问制度。积极配合国家建立和发展创业板市场,引导推动民间资本参与,完善风险投资进退机制,促进中小科技企业成长。

三、实施人才战略,构筑人才高地。

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导向,引进与自主培养相结合,营造一流的干事创业环境,努力把深圳建成科技创新的宝地、知识致富的乐园。2005年,万名社会劳动者中各类人才数量达到3700人。

实行开放式人才引进政策。加大国内外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重点引进学科带头人、高新科技人才、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重点大学本科以上应届毕业生和海外留学人员。优化人才结构,加快技能型人才引进步伐。实施人才市民待遇政策,未入深圳户籍的人才在进出特区、劳动人事、社会保障、购房置业、子女就学等方面,与户籍人口同等待遇。完善人才引进政策,打破人才引进中的部门界限、身份界限、地域界限和所有制界限。充分利用境外人才资源,鼓励海外人员来深创业或为深圳服务,办好留学人员创业园,积极引进国外专家学者参加深圳建设。加强引进、录用人才的政策引导,制定发布招调人员的岗位、专业、工种导向目录。“十五”期间争取引进国内外人才数量超过30万人。

完善以知识资本化为核心的激励机制。积极推行技术入股、科技人员持股、股票期权等新的分配方式,对知识产权的职务发明人、设计人、作者以及主要实施者给予相应报酬和股权收益。政府出资设立并定期颁发“科技创新奖”。提高企业博士后项目资助标准,发挥政府采购对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优势产业的扶持作用。加快知识产权保护、社会化人才管理的制度和法规建设。推进技术标准化,形成健全、规范的技术市场体系。建立人力资源分类管理机制,完善符合国际惯例的人力资源考核测评制度,促进测评与激励的有效结合。

建立人力资源柔性流动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进程,建设统一高效、规范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常完善和发展开放式、多层次的人才市场,全面提高劳动力中介机构社会化服务水平,盘活人力资源存量,使深圳成为全国重要的人才交流和集聚中心。打破以迁户口、转关系为特征的人力资源刚性流动常规,完善户口不迁、关系不转、双向选择的柔性流动机制。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的.信息化建设,建立覆盖全市并与国内外联网的人员供求信息网络和信息库,形成区域性、网络化的虚拟人力资源市常加快政府机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劳动人事代理制,完善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

四、建设教育强市。

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优先发展,优化教育结构,优化教育体制,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城市。

加大政府教育投入。各级政府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确保财政对于教育的投入年均递增15%以上,实现五年内翻一番的目标。

实施教育创新工程。深化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人事制度、招生考试制度等改革,挖掘现有教育资源潜力,增强学校的活力和效率,充分发挥公办学校的主渠道作用。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引导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依法举办幼儿阶段、高中阶段和高等职业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普通高等学校和部分初中、小学。完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启动初高中分离办学,建设全寄宿高中。中等职业学校争取推行弹性学习制度,放宽招生和入学的年龄限制,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建立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教育体制。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完善教育督导评估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素质,逐步实行教职工竞争上岗。建设和完善全市教育网络平台,实现教育手段现代化。

实施高等教育提高工程。重点发展“一城三校”,大力发展产学研结合的高等教育。高起点、高水平建设深圳大学城,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大学来深办学,争取2-3所著名高校进驻,加快建设清华大学深圳校区、北京大学深圳校区,争取大学城达到1万名学生的办学规模。初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扩大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规模,提高质量,加快二期工程建设进度。继续办好虚拟大学。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深圳大学建设硕士点25-30个、博士点3-5个。优化学科结构,建设一批具有相当实力的重点学科和专业。2005年,全日制高校在校生达到3万人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以上。

实现基础教育优质化。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十一五”时期(―2010年),是实现致富奔小康、构建和谐定远的关键时期。本规划的制定立足定远县情,突出加快发展主题,坚持农业稳县、工业强县、科教兴县战略不动摇,促进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把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推向新阶段。本纲要根据县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制定,主要阐述政府战略意图,明确工作重点,是定远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

一、“十五”计划完成情况。

“十五”以来,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主题,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战胜了“非典”、禽流感和洪涝等多种自然灾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明显进步,基本完成了“十五”发展目标,保持了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1、综合经济实力稳步提高。“十五”末,全县实现地方生产总值38.86亿元,按调整后计算年均增长6.7%,经济结构逐步优化。财政收入可达1.53亿元,按可比口径财政收入稳步增长,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6亿元,年均增长10.6%;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32.1亿元、20.3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1.2%、0.6%。五大支柱产业发展加快,规模不断壮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和对财政收入的贡献明显增强。民营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势头,私营企业发展到453家,比“九五”末增加241家。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养殖业、劳务输出、林业已成为农民增收重要渠道。生猪饲养量和出栏量始终保持全省前列,肉类总产首次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居全国第88位、全省第6位;劳务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年输出劳动力达18万人;森林覆盖率达15.5%,比提高6.6个百分点。农业产业化、农产品优质化发展步伐加快,全县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158家,其中1家省级、2家市级龙头企业。一批农产品基地初具规模。农业机械化程度显著提高。

2、改革开放步伐显著加快。稳步推进企业改制,企业改制面达80%以上,其中粮食、供销系统改制走在全省前列。县乡机构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撤销了18个自设乡镇;完成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妥善分流安置人员900多人。财政支出改革和行政审批改革不断深入,组建了县会计核算中心和政府采购中心,成立了县行政服务中心。全面完成乡财县管的财政体制改革,公共财政体制框架基本建立。农村税费改革稳步推进,全面减征、免征农业税及其附加。顺利完成粮食补贴等各类补贴发放方式改革。进一步放活了小型水利工程和林业的经营权。建立国有土地储备制度,土地市场逐步规范,通过招标、挂牌出让国有土地50宗,收入8040万元。加速经济外向化,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开展招商引资。五年累计引进项目834个,实际到位县外资金14.1亿元,其中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个。,外贸进出口总额可达425.3万美元,年均增长20.1%。

3、城乡面貌发生积极变化。交通条件明显改善,省重点工程永淮一级公路建成通车,完成公路建设总投资8420多万元,建设总里程445.7公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开发取得新进展。完成城北水库除险加固、池河闸改造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开展农网、城网改造,供电条件明显改善。完成宽带工程,村村通电话工程,移动通讯实现全覆盖。县城建设步伐加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更新改造了曲阳路、长征路等十几条主次干道,主要街道完成“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启动政务新区建设,新征政务新区建设用地500亩。旧城改造加速推进,规模居民小区建筑面积达18.7万平方米。工业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投资9680万元,建设定城工业园区,首期1.1平方公里实现“六通一平”。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长足发展,服务功能日臻完善,镇区常住人口达40万人。

4、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在岗职工平均工资9960元,年均增长13.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336元,年均增长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亿元,年均增长6.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4.2亿元,年均增长21.9%。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全县参加养老保险1.6万人、失业保险2.7万人、医疗保险2.6万人、工伤保险5500人,纳入低保1.1万人;城镇再就业率达到6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认真落实优扶政策,实行优扶对象补助金全县统筹,社会化发放率100%;残疾、五保等社会弱势群体得到普遍救助和关爱。

5、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全县科技贡献率达48%以上。中小学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定远二中、三中进入市级示范中学行列。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布局调整取得新的进展,农村卫生保健工作通过国家验收。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深入开展“五项”清理,认真落实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保持了人口低生育水平。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竞技体育在省、市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文化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广播电视发射塔建成使用,广播电视信号覆盖全县。文明创建活动形式多样,城乡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扎实做好双拥工作,连续两次荣获全省双拥模范县称号。环境保护、国土矿产、预防保健、民族宗教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2月12日xx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今后五到十年,是xx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十五”计划是筹划21世纪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根据《中共xx市委关于制定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编制,是“十五”期间(20至2005年)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九五”回顾。

进入90年代,尤其是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重要谈话以来,上海人民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上海市委的领导下,抓住浦东开发开放的历史机遇,锐意进取,同心同德,奋力拼搏,党的十四大确定的上海建设“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国家战略得到实质性推进。

上海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的要求和希望“一年变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嘱托,通过“八五”、“九五”的努力,整个城市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城市性质从工商业城市转向经济中心城市,城市建设从还历史欠账转向建设枢纽功能性设施,经济运行从相对封闭转向对内对外全方位开放,经济发展重心从“调整中发展”转向“发展中调整”,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从量的扩大转向质的提高,城乡人民生活从温饱型转向比较宽裕的小康型,人们的活动方式从“单位人”转向“社会人”。

“九五”期间,上海积极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努力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带来的困难,全面完成了“九五”计划提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上海积极引导消费升级,优化调整投资结构,努力扩大外贸出口,经济抗波动能力不断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1.4%。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551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4560元。

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目标如期实现,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基本形成。上海继续加大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力度,第三产业持续加快发展,2000年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0%。工业新高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高新技术工业进一步向工业开发区和高科技园区集中,工业六大支柱行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5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20%。农业开始走上从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变的新路。

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布局调整有序推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格局初步奠定。上海加大资产重组力度,建立“五个机制”,推进“五个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降到46.5%。外商投资、股份合作、私营经济等加速发展,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6%。

体制改革进一步拓展,经济市场化步伐继续加快。上海全面推进以搞活国有企业为中心环节的综合配套改革,市场体系更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政府职能加快转变,“两级政府、两级管理”体制不断完善,经济运行的市场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健全完善了以证券、外汇、期货、技术产权、人才等一批要素市场为核心的大市场体系。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8.5%,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达到92%。顺利完成了政府机构改革的阶段性任务,咨询、审计、会计、法律等一大批中介服务机构迅速发展。

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城市集聚辐射功能进一步增强。上海外贸进出口快速增长,五年累计进出口商品总额达到1717亿美元。引进外资质量不断提高,一批超过10亿美元的大项目落户申城,五年累计实际吸收外资金额突破300亿美元。到2000年底各地在沪企业已达1.5万家,上海在外省市投资的企业达到4200个。浦东开发开放进入形态开发和功能开发并举的新阶段,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初步形成。

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框架基本形成,生态环境建设加速推进。上海按照“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要求,大胆探索城市建设投融资新机制,进一步强化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初步还清了历史欠帐。集中力量建成了信息港“1520”工程、浦东机场一期工程、沪宁与沪杭高速公路上海段等对外交通通信设施。初步形成由“申”字形高架道路、“十字加半环”轨道交通和“三横三纵”地面骨干道路构成的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如期完成原定“365”危棚简屋改造任务。苏州河治理取得重大进展,新增公共绿地面积2891公顷。环保绿化投入逐年加大,生态环境逐年改善,2000年环保投入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接近3%。积极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到优化调整,教育投入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2000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到11718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到5565元,市区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占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达到19%,市区人均居住面积超过11平方米。

社区建设稳步推进,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上海加强社区建设与管理,社区在凝聚人心、促进就业、方便生活、维护稳定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强化。几年来,全市各街道(镇)通过发展社区服务项目安置了30多万下岗待业人员,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达到2000多个,创建了57个市级文明社区及一大批市、区级文明小区。

二、基本经验与存在问题。

90年代尤其是“九五”期间,上海人民坚持以改革为先导、发展为目标、稳定为前提,敢于和善于抓住机遇,着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发展新路,积累和形成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一是坚持立足于整体搞活国有经济,不断深化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环节的各项综合配套改革;二是坚持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不断扩大对内对外全方位开放;三是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生产力布局整体性调整;四是坚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促进经济建设尽快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五是坚持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努力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六是坚持整体性目标和阶段性推进相结合,有计划、分步骤、有重点、分阶段推进各项工作;七是坚持实行“两级政府、两级管理”体制,重大事情让广大市民知情、理解、支持、参与,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八是坚持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部分企业的经营机制和研发能力还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调整任务仍很繁重,影响国际竞争力提高的体制、科技等方面的制约因素依然不少;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市场法规体系和监管手段尚待逐步健全完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还要进一步提高;就业压力仍然较大,社会保障体系还需完善。“十五”期间,我们要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着力解决前进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发展目标。

21世纪初,是上海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新时期,也是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地位、全面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新阶段。

上海“十五”期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五中全会和市委七届七次全会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在加快发展中继续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在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全面实施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依法治市,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十五”期间的各项工作都要贯彻以下指导方针:

――继续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促进所有制结构、市场体系、政府管理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加快形成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

――全力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突出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对结构调整的推动作用,实现三次产业在融合渗透中的共同发展。

――进一步推进全方位的对内对外开放,积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的开放战略,发展开放型经济,更好地发挥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枢纽作用。

――继续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原则,积极实施城镇化战略,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和改造,不断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的水平。

――全面动员社会力量共同推进社会事业的发展,深化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形成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事业发展新机制。

――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积极探索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框架,全面提高市民综合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十五”期间,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不断提高城市的信息化、市场化、法治化水平,发挥国际大都市的综合优势,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具体是:

――综合经济实力。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力争成为国内外经济规模大、产业能级高、资源配置能力强的城市。“十五”期间,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11%,到2005年按2000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300亿元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4000元左右。2005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调整为1.2:43.8:55。地方财政收入与国民经济保持同步增长。2005年本市外贸进出口商品总额预计达到850亿美元,其中出口商品总额超过400亿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五年累计达到10000亿元。到2005年,预计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到15000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到7100元。

――综合服务功能。强化国际性经济中心的集聚扩散功能,力争成为国内外商业机会多、比较成本低的城市。到2005年,股票、外汇、债券、期货、基金等市场交易额占全国的份额进一步提高,入驻上海的国外金融机构、跨国公司中国营运中心总数进一步增加,成为全国的资本运作中心和资金营运中心。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大幅增加。预计2005年口岸进出口商品总额达到1800亿美元,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1000万标箱左右,国际互联网普及率50%左右,邮电业务总量350亿元。

――综合发展环境。强化城市综合环境建设,力争成为国内外适宜发展创业和生活居住的城市。“十五”期间,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左右;到2005年户籍人口控制在1350万左右,常住人口1600万左右。建成全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信用制度和市场秩序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安全度继续提高。到2005年,基本建成便捷、高效的轨道交通基础网络框架,初步实现高速公路建设“153060”目标。环保投入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3%以上,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7平方米,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8-30%。城镇居民住房人均使用面积达到18-20平方米。国内外来沪科技和管理人才、留学归国人员数量大幅度增加。

――综合创新能力。加快面向市场的科技教育发展,着力构建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综合创新体系。到2005年,全社会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2-2.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外贸出口比重达到25%,技术交易额达到200亿元。每十万人年专利授权数达到6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重有明显提高。

――综合管理水平。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力争走出城市现代化管理的新路。基本建立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健全完善职责对称、自我约束的政府分层管理机制。人民群众通过各种形式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中的民主参与、民主监督作用进一步加强,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基本形成。市、区县和乡镇(街道)政府基本实现网上政务。到2005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力争文明城区达到1/3,市级文明小区达到2/3,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程度进一步提高。

――市民综合素质。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不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到2005年,市民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进一步改善。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5%左右,总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中青年的外语普及程度和应用能力显著提高。市区居民年人均服务性消费占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达到25%左右。市民思想道德水平有新的提高,具有良好的精神风貌。

实现“十五”发展的目标,要着眼于经济全球化加速趋势和信息社会的发展,把握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机遇,深化对外开放,加快提高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化、市场化、法治化水平。

――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着力推进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建设。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清理、调整和完善地方性经济法规和政府规章,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全方位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加快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浦东新区要增创新优势,更好地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要在参与国际大都市的合作竞争中,提高上海联系世界、服务全国的能力。

――加速推进信息化,带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施信息化领先发展战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信息科技的研究开发与创新。以培育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为依托,加快提高信息产业的规模化、现代化水平,通过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和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开发和利用各类信息资源,推动个人、企业、政府和各类社会机构运用信息技术和信息产品,使上海城市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发达国家中心城市的平均水平。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鼓励外资和国内非公有制经济参与重组国有企业,构建国有资产进退联动与多种所有制经济融合渗透、共同发展的机制。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创新,进一步发展以生产要素市场为主体的大市场体系。

――努力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进一步提高依法治市的水平。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府行政性审批制度,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行政决策制度。强化政府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事业、公共安全等领域的责任。不断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加大对政府的行政监督和制度约束力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综合执法,推进依法管理,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第三章经济发展。

深化“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大力发展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的产业。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创新能力为导向,积极引进世界一流技术和全球著名品牌企业,大力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我创新开发能力的企业,强化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对产业升级和传统产业改造的推动作用,强化支柱产业对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的带动作用,强化不同产业融合发展对产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发展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大力发展支柱产业,促进经济增长。

要着眼未来市场需求变化,立足产业综合优势,大力发展信息、金融、商贸、汽车、成套设备、房地产六大支柱产业,努力扩大信息、汽车、成套设备等产品与技术的出口,强化金融、商贸对外辐射能力。到2005年,预计六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5-60%。

信息业。以加快城市信息化为契机,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实现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努力在软件设计、芯片制造等领域确立国内领先地位,力争信息产业技术水平总体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预计信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以上,2005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3%。加快引进和建设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线,建设芯片设计、封装等前后道配套项目。加快发展数字音视频产品,推动通信、光电子、元器件等在国内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升级换代。健全与国际接轨的商业软件开发机制,重点开发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软件和系统集成,积极推广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软件。逐步降低进入门槛,有序对外开放信息服务市场。通过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行网上政务、建设信息化社区等,加快发展电信增值、网络应用、咨询设计等信息服务业。

金融业。把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金融业扩大开放的机遇,强化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业增加值预计年均增长15%左右,2005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8%。着力推进金融资源的重组整合,支持国有商业银行改制,积极发展股份制银行,积极稳妥发展中外合资金融保险机构,引进和发展货币经纪公司。推动在金融分业管理框架下银行、证券、保险业务的相互融通。在积极配合国家加强证券监管的基础上,继续推动证券、期货业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积极培育各类机构投资者,加快发展各种基金,大力吸引国内外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来沪设立机构,促进证券经纪、咨询、评估、投资等金融中介服务业的发展。建立和扩大多元投资的保险公司,扩大保险业务和拓展再保险业务,培育保险中介机构。进一步规范发展信托、租赁、基金、财务、担保等非银行金融服务业。

商贸流通业。适应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方式的变化,调整商业业态和经营形式。商业增加值预计年均增长8%,进出口商品贸易总额年均增长9.5%,2005年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鼓励发展连锁商业等新业态,加快改造传统商业,提高商业科技含量,实现商业运营管理的信息化。加快组建国内营销网络,输出上海商业的优势业态、品牌和管理。发展大众化、特色化餐饮业。进一步调整商业布局结构,着力提升商业专业特色街经营功能,优化各类专业市场的布局,形成中心商业区、区域商业中心、社区商业中心和郊区城镇商业分层搭配、相互衔接的新体系。进一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和地区结构,促进出口贸易方式的创新,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大力推动多种所有制企业扩大外贸出口。发挥上海的口岸优势,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关键设备,扩大重要资源的多元化进口。

汽车制造业。抓住国家鼓励汽车私人消费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高水平地建设汽车产业基地。汽车工业的销售收入预计年均增长15%,2005年汽车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左右。继续实施以乘用车为主导产品、轿车为重点产品的发展战略,发展品牌轿车系列产品,加快开发实用型家用轿车,有选择地发展客车和货车。引进、消化世界汽车工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重点增强设计和部分关键零部件自主开发能力。加快零部件生产体系的整合,推动零部件生产的通用化、规模化,扩大国内外零部件的市场采购和合作生产,鼓励扩大零部件及汽车出口。同时,加快培育汽车展示、贸易等综合性汽车服务业,加快上海国际汽车城建设。

成套设备制造业。利用国家扶持发展装备类工业的产业政策,发挥上海合成组装、综合配套与开发营销的优势,加快成套设备制造业升级。成套设备制造业的销售收入预计年均增长10%,2005年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接近5%。要利用信息系统集成技术改造提升成套设备和组合加工设备的集成化水平,大幅度提高成套设计、培训、技术服务和维修的综合能力。重点发展大型和超大型发电与输变电设备,加快发展数控机床及光机电一体化设备、石油化工设备、实时优化控制系统集成制造等行业,大力培育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等新兴制造业,加大信息产业装备和生产线的研制开发力度,使上海逐步具备为电子信息产业提供工作母机和生产线的能力。

房地产业。把握消费结构升级的机遇,规范健全内外销统一的房地产市场运行机制和服务体系。房地产业增加值预计年均增长14%以上,到2005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以上。促进房地产一、二、三级市场联动发展,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促进房地产开发、交易、物业管理以及房地产金融的共同发展。预计新建商品住宅6000万平方米以上,在内外环线之间续建和新建20个大型居住区。加快建立“政府扶持、有偿改善、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旧区改造新机制,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进一步推进旧里以下住房的拆除和不成套独用住房的成套改造,保护和修缮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与街坊。在健全法规、强化管理的同时,大力发展和完善物业管理服务。

二、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培育经济新增长点。

加快高科技产业化,着力推动技术、管理和机制创新,积极培育生物医药、新材料、环境保护、现代物流四大新兴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推动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重点攻克药物新制剂的关键技术,逐步完善新药创新体系。大力发展现代生物技术产品,每年创制1-2个一、二类新药,力争2-3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进入国际市场。同时,积极开发天然资源药物(中药),组建中药标准化研究基地和天然资源药物(中药)产业基地。

新材料产业。依托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加强科研攻关,引进专利和技术,扩大新材料产业的规模。大力发展特种金属材料、特种有机材料、特种无机材料和复合材料,重点开发电子信息材料、光电材料、超导材料、高纯金属材料、高性能陶瓷材料、优异结构材料等新材料。

环境保护产业。适应市场需求持续加快增长的势头,充分利用上海的配套优势和科技基础,发展现代环保产业。要重点支持发展环保装备、仪器和材料制造,鼓励开发清洁生产工艺与装备,支持发展环保工程设计与承包、环保科研开发等。

现代物流产业。依托深水港、航空港、信息港和高速公路、铁路及长江水道,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发挥经济中心城市的产业和区位优势,利用现有仓储、物流配送基地和企业供需网络,扶持发展各具特色的物流配送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技术改造企业物流系统和采购销售系统,加快建设国际经贸edi系统。优化物流基地布局,建立开放的现代化物流网络体系。

三、优化发展基础产业,努力改造传统工业。

要突出重点、有进有退,鼓励利用信息控制技术提高大型连续加工工业的过程控制水平,继续优化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石化、钢铁两大基础产业,进一步推动企业利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工业。

石化工业。进一步发展大规模的石化工业,加快石化工业资产与布局结构调整。重点建设世界级的上海化学工业区,以90万吨乙烯工程为代表,推进一批重大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发展石油化工、深加工和天然气化工系列产品、光气衍生系列产品、精细化工系列产品、高分子材料加工产品、综合性深加工产品和高科技生物工程产品。同时,要不断提高后续加工水平。

钢铁工业。充分发挥宝钢优势,鼓励宝钢集团公司建成我国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市场竞争力最强的钢铁企业。继续控制总量,优化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改善生产环境。重点发展汽车用钢、造船板、电工钢、石油管、不锈钢、高等级建筑用钢等,建设全国的精品钢基地。

鼓励企业加快对传统工业的改造,积极提升有市场前景、有品牌优势的传统工业。支持企业运用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加快造船、轻工、纺织、食品等传统工业升级改造。

四、鼓励发展都市型产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要充分考虑特大型城市的资源环境特点,着眼开发就业岗位,积极培育都市型农业,扶持发展都市型工业,加快发展都市型旅游业。

都市型农业。发展农业是一项长期的根本任务。要按照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创汇农业、观光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努力培育种子种苗基地。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一批源头产品强、初级产品优、加工产品精,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副产品品牌,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提高农业经营性收入。同时,要适应市场变化,鼓励非农产业的发展,拓宽农民就业门路,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的非农产业收入。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建设近郊、滨海、沿江、海岛等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抓好商品粮基地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快实现农业设施、技术水平、市场信息系统等服务体系的现代化,扩大农业专业化分工协作,积极发展跨地区的农业投资和经营,提高上海农业的集聚和扩散能力。

都市型工业。以市场为导向,鼓励创业,积极发展服装服饰、食品加工、室内装饰装潢、包装与印刷、化妆洗涤用品、钻石加工和工艺美术旅游品及文体用品等都市型工业。

都市型旅游业。要注重商旅结合、文体旅结合、展旅结合,完善都市旅游的配套设施和综合服务体系,健全和规范旅游市场管理。积极发展中心城区观光、商务、会展、购物为主的旅游业,加快发展都市文化娱乐为主的旅游业,大力发展远郊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业。

同时,要深化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加强规范的市场管理,积极发展信息咨询、教育培训、体育健身、卫生保健、文化娱乐、影视、出版等都市型服务业。

五、整体调整经济布局,优化产业区域配置。

要按照市区体现繁荣繁华、郊区体现实力水平的要求,着眼于完善特大型城市的功能,强化集聚,分层推进,整体优化经济布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完善与强化中心城区信息、金融、商贸功能,集聚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型工业。以陆家嘴和外滩地区为核心,提升中央商务区的功能;以公共活动中心和主要商业街区为依托,调整商业业态,提高中心商业区经营层次;以大型居住区为重点,完善内外环线地区服务功能和配套设施。

以“一区六园”为基地,加快建设若干个高科技园区。依托工业园区,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区县特色经济与优势产业,加快构筑郊区实力型产业发展格局。加强引导工业项目向“1+3+9”工业园区集中,重点发展郊区制造业基地,加快发展郊区商业、现代物流、房地产、旅游等第三产业,努力形成与城镇化建设相适应的郊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在东部临海临江地区,依托张江、金桥、外高桥,并与浦西的漕河泾等共同建设上海微电子产业基地,依托航空港与深水港建设,加快临空、临海产业带和现代物流产业基地建设;在杭州湾北岸,依托上海化学工业区,形成石化工业带;在北部地区,依托宝钢集团,重点发展钢铁及配套延伸产业带;在西北部地区,依托上海大众汽车生产基地,重点发展集生产、展示、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汽车产业基地;在西南部地区,依托试点城镇建设,重点发展出口加工产业基地和佘山――淀山湖休闲度假旅游区;在海岛地区,依托生态环境与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生态旅游、绿色食品基地和现代农业园区。

第四章科技教育。

继续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增强城市综合创新能力。以提高人的综合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加快培育开放式终身教育体系,完善人才“柔性流动”政策,率先建成人才资源高地,着力构筑综合创新体系。

一、提高科技整体水平,完善科技产业化机制。

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对创新的激励和保护作用,加强科技创新源泉建设,实施技术跨越战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积极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为目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集中力量,重点攻关,力争在若干关键领域的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一批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科研机构、科技人才群体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重点建设一批开放的高科技研究基地,基础性研究基地和新型科研实体机构。加快集成电路设计、基因芯片工程、纳米技术工程、生物信息和资源等研究中心的建设,建设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项目,加强国家和地方重点实验室建设。

重点抓好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加强高速宽带网、光通信、高性能移动通信、数字高清晰度电视、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信息安全等关键技术开发。强化人类与作物基因组、基因工程技术平台和创新药物等关键技术的开发。推动特种金属材料、特种合成材料、特种粉体材料和基础共性技术开发,力争在先进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取得突破。

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科研开发与经济发展融合。鼓励重点行业和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促进各类应用型研究机构进入企业或与企业进行多种形式的结合,支持各类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2005年大中型企业全面建立技术开发中心或研究开发机构。重点建设张江高科技园区、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等高科技创业示范区,建成一批高科技成果孵化基地。

鼓励企业多渠道筹措科技开发和产业化资金,完善与高科技产业化相适应的创业投资机制。支持高科技企业利用风险投资、上市融资、知识产权出让等多途径筹资,促进战略投资者进入高科技领域。大力发展高科技企业,吸引国内外高科技企业来沪发展。加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企业的市场化合作,建立和完善协同研发、成果转化的产学研结合机制,逐步建立多样化的风险资本进入和退出通道。健全技术成果交易网络,完善规范的技术市场体系。加快发展技术经纪、专利事务、无形资产评估等中介服务机构。继续加强标准化、计量、质量等技术基础工作。

以提高市民科技素质为目标,营造良好的科普工作环境为重点,鼓励企业和社会团体参与公益性的科学普及活动,建成上海科技馆、科学会堂新楼等科普基地,繁荣科普宣传和科普创作。

二、高质量推进教育发展,形成开放式教育体系。

保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全方位、高质量地发展教育事业,初步形成“学习型”城市。

健全与规范开放式、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加快形成终身教育体制。建立和完善社区为主体的托幼一体化学前教育体系。高标准、高质量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加快推行双语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继续扩大本科生、研究生招生规模,鼓励在职人员攻读学位和获得学历,2005年高等院校在校学生规模达到50万人。重点建设好一批高等学校,力争2-3所高校进入全国前十名。加强高校重点学科建设,力争一批优势、特色学科达到国内一流或国际先进水平。运用新机制,合理调整高校布局结构,重点建设1-2个高校密集、教育体系健全的现代化大学园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积极发展远程教育,形成多层次、开放式、现代化的远程教育网络。

加大中等职业学校布局和专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加快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全面推进职业教育装备现代化。建成一批现代化职业技术学校和职教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若干所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加强在职人员的专业技术、岗位技能教育和计算机、英语的普及教育。

进一步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形成政府办学为主、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办学的新格局。有序发展民办高校,支持和鼓励名牌大学创办相对独立的多元投资的二级学院。发展一批有质量、有特色、有影响的高中阶段民办学校。全面推进高校生活服务、科研辅助、校园管理等后勤的社会化。改革非义务教育收费办法,公开标准,规范收费。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相互沟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工作新格局。建设一批素质教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改革教学和考试制度,逐步建立同素质教育要求相适应的考试办法和教育方式。

三、加大改革力度,建设人才资源高地。

完善人才政策,调整人才资源结构,加快人才高地建设,营造优秀人才特别是年轻人才健康成长、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2005年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总量达到137万人,高级人才比例达到11%。

注重优化调整人才资源结构,在充分利用现有人才资源的基础上,加快引进和培养高层次、高科技人才和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完善环境、鼓励竞争,力争形成100名有国际影响的优秀青年人才、1000名国内领先的科技专家和管理专家、10000名学术技术带头人和专业技术骨干。

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力度,营造人才“柔性流动”的政策环境。全面推行公务员公开招聘和干部竞争上岗制度。推进事业单位分类管理,逐步取消行政级别。发展多层次、多种类的人才市场和中介服务机构,便利国内外创新人才的合理流动。

第五章改革开放。

按照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目标,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和所有制结构调整的力度,健全市场体系,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浦东体制创新和功能开发,构筑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一、加快国有企业改革,优化所有制结构。

从战略上全方位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产权制度创新,优化国有资本结构,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加快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通过资产出售、减持股权等形式,促进国有经济从一般竞争性行业有步骤、有秩序地退出,提高国有资本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集聚度。

继续推动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公司的改革,利用改制上市、多元投资、经营者持股、债转股等途径,转换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形式,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和机制。加快国有资本出资人到位,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综合授权,建立一套完整、科学、高效的国有资产经营者资格考评、认定体系,力争将全部经营性国有资产纳入授权管理范围。完善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规范的董事会和监事会制度,推进财务总监的制度化建设。要加强对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有效监管。到2005年,完成全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改制,全面建成现代企业制度。形成若干规模大、主业突出、多元投资、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控股大公司,争取有几家企业集团跻身世界500强。

创造宽松和平等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培育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发展集体经济,鼓励民间投资,放宽私人资本的进入领域,发展私营经济,完善小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服务体系和政策法规,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全面完成国有小企业的转制改造,培育若干工业“小巨人”企业,形成一大批具有自主创新开发能力的高技术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5-40%。

二、健全市场体系,强化市场辐射。

按照基本形成开放、规范、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继续发展生产要素市场,全方位推进金融中心建设,大力促进贸易中心的发展,提高优化配置生产要素的综合能力。

进一步清除市场的行政垄断和地区壁垒,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健全市场体系,完善中介服务。要完善市场管理,规范市场行为,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打击假冒伪劣的力度,保护消费者、投资者、生产者的合法权益。通过集中进行产权交易,完善技术服务中介体系,进一步发展产权与技术市场。加强职介服务、职业培训及劳动监察,建立开放、统一、规范的劳动力市场,重点发展经营者、科技人才、管理人才的市场。完善竞争性的土地批租市场,建立健全规范的房地产二、三级市场体系。推进现代物流市场建设,积极发展钻石交易市场。吸引国内外贸易流通企业,加强商品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继续完善多样化的商品零售与批发市场体系。

全方位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一步发展货币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和保险市场。继续拓宽货币市场空间,强化票据贴现市场的功能。积极配合国家做好资本市场的整合工作,重点加快发展证券市场,继续支持证券交易品种、交易方式的创新,拓展基金、债券市场,探索引进国际资本投资证券市场,支持境外企业来沪上市,鼓励利用资本市场实施企业购并重组,促进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继续完善外汇市场,扩大外币交易品种,发展外汇远期交易业务。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国家金融监管部门的部署,适时推出股指期货,恢复和发展国债期货交易,规范发展金融期货市场。进一步加快保险险种的创新,鼓励企业、个人投资多样化的补充养老和医疗保险,开辟保险资金投资的新渠道,加大保险市场对国内外机构、企业的开放,基本建成再保险市场,完善保险市场体系。积极发展规范的金融租赁、抵押贷款担保等融资服务业务,促进商业性住房金融市场的发展。加快建立黄金市场,探索建立离岸金融市场。进一步加快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和外滩金融一条街的功能开发,扩展金融服务网络,优化金融业布局结构。

继续加快金融改革开放,形成良好的信用和市场环境,加强金融信息中心、金融研究中心和金融人才中心的建设,力争使上海成为全国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积极配合和支持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加强金融监管,发挥金融同业公会的自律与协调作用,切实防范和化解各种金融风险,把上海建成金融安全区。完善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建立电子化、网络化的个人、企业信用制度的基础上,健全以制度为保证的全社会信用体系。

三、改革政府管理体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以建立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为目标,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完善政府分级管理体制,增强政府调控市场经济的能力。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管理方法要从行政管理为主向法制管理为主转变,管理手段要从直接调控向间接协调转变,管理领域要从偏重经济发展向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转变。改革审批制度,减少审批项目,简化审批程序,公开审批条件,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完善各项政府规章,建立科学完善的行政决策制度。取消国有企业的行政级别,发展独立的行业协会和中介服务机构,实现政事分开。深化政府分级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权责对称、自我约束的分层调控机制,完善市与区的财税体制,强化区县政府的社会管理功能,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具有特大型城市特点的公共财政框架。

四、注重功能开发,继续发挥浦东的示范带动效应。

立足上海,服务全国,大力推进浦东功能开发,增创新优势,更好地发挥浦东示范、辐射和带动效应。

继续加快以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为主的中央商务区的整体功能开发,吸引国内外金融保险、商贸流通、信息服务、会展旅游、中介服务等高层次服务业向该区域集中,吸引大公司总部和融资、营销、管理中心的集聚。加快浦东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上海微电子产业带的建设。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和信息产业,把张江建成现代化的高科技开发园区。到2005年,园区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

以集装箱港区和航空港建设为依托,继续加快浦东枢纽型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内外连贯的交通网络,完善以陆家嘴地区为重点的“一轴五射”的城市形态。建成一批标志性的社会文化设施。建成外环线绿带和若干楔形绿地,增加生活小区、开发园区和重点景观区域的绿地面积,提高新区生态环境质量。到2005年,争取新区的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7平方米。

五、参与经济全球化,深化对外开放。

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积极实施“走出去、引进来”双向开放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分工合作体系,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实施大口岸、大外经贸战略。要从注重出口转变为出口与进口相结合,从注重实物贸易转变为实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相结合。实现外贸经营权从审批制向登记制的转变,继续大幅度提高上海口岸通关速度。开拓多元化海外市场,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培育品牌出口商品和绿色出口商品,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加大利用外资力度。健全外商投资的法规环境,进一步加大与跨国公司的战略合作,重点吸引外资投资于高科技产业等领域,逐步扩大金融、电信、科研开发、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利用外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探索非公经济吸收外资的方式,逐步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利用中中外合作投资、内外联合的证券化融资、中外联合的项目融资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拓宽利用外资渠道。

加快“走出去”步伐。有选择地加大海外投资力度,推动一批长线产品项目向外转移,在境外设立有一定规模的带料加工装配企业以及一批分拨中心、维修服务中心和产品、技术的设计开发中心,形成以大型企业(集团)为核心的资产多元化、管理科学化、经营国际化,具有生产、贸易和融资功能的跨国公司。要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到海外投资,拓展加工网点、营销网络、研发机构等,扩大外贸出口。

六、继续加强对内合作,增强服务全国的能力。

积极贯彻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加强上海与国内其他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推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东西部经济技术大合作。

推动参与西部大开发的方式、内容、主体和组织的创新,加强参与建设、智力支持和提供服务的力度。支持和鼓励上海企业参与中西部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的投资、建设和管理。要充分发挥上海的比较优势,在资源开发和加工工业等领域加强合作。鼓励金融、信息咨询等企业建立中西部的网络。继续鼓励各类人才到西部地区开发创业,并采取联合办学、定向培养等方式广泛开展科技教育合作。进一步做好对口支援工作。

完善多层次对内合作,促进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发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探索建立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基础设施衔接、支柱产业配套、新兴产业共建、一般产业互补的分工协作体系。强化上海的技术创新、生产组织和市场营销中心的建设,通过伸展分支机构,发展连锁企业,扩大第三产业的辐射范围,提高对外融资、技术、设计、管理服务水平。以长江经济带为重点,通过工业投资和企业联合,开展跨地区的产业整合、转移和资产重组,培育一批跨地区的大型企业集团。

积极为全国各地企业来沪发展创造条件。进一步强化要素市场功能,不断完善体制和政策环境,吸引国内各行业企业总部、地区总部和技术开发中心等进入上海。

第六章城市发展。

要适应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立足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功能定位,根据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努力形成人和自然较为和谐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完善枢纽型大交通构架,加快城镇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建设和管理体制,实现城市建设由内向外的战略性转变。

一、强化环保绿化建设,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

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并举,在水环境治理、大气环境治理、固体废物处置、重点工业区综合整治和绿化建设等五个方面取得突破,不断改善城市综合环境质量。

继续大力推进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带动全市中小河道整治,明显改善水环境质量。通过有系统的截污、治污、调水、清淤和两岸环境综合整治等措施,使整治河道基本消除黑臭,逐步恢复水生生态系统。进一步推广使用天然气,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管理和监控,加快电厂脱硫治理步伐。到2005年,机动车尾气治理达标率达到90%,各大气功能区全面达标。大力推进清洁生产,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污染治理从末端处置向源头和过程控制的转变。加快固体废物处置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进程,推动各类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置,加快垃圾处理从简单填埋向多元化综合利用转变,市区垃圾分类收集的地区达到90%,建设农村地区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系统。大力推进工业园区环境综合治理,严格限制高能耗、有污染的产业,推广集中供热,完善污水排放和处理系统,重点完成吴淞和桃浦工业区综合治理。

以建设中心城区大型公共绿地和郊区“人造森林”为重点,完善绿地布局,丰富植物类型,逐步建立起环城绿带、楔型绿地、绿色走廊(干道和河道绿化)、大型绿地与郊区森林相配套、平面与立体绿化相结合、有上海特色的都市绿化系统。

二、促进资源的永续利用,推进国土开发与整治。

立足于为上海长远发展储备后备资源,保护和利用土地、矿产、海洋、水、滩涂和生物等自然资源,进一步搞好国土开发与整治。

严格控制耕地占用,保持耕地占补平衡。结合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对基本农田进行土地整理,全市耕地保有量保持在400万亩以上。对污染物入海实行总量控制,合理开发和保护沿海滩涂、岸线和海洋资源。严格控制市域范围内长江段的污水排放,保护陈行水库和青草沙准水源地,加强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促进水资源的保护和综合利用。结合长江口整治、杭州湾北岸治理、上海化学工业区和浦东机场建设,实施海塘促淤保滩工程,在保护湿地资源的条件下适度围海造地。要加强地质环境监测,继续控制地面沉降。

加强对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长江口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金山三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等建设。2005年自然保护区占全市国土面积达到11.2%。

三、构筑现代化基础设施,强化交通枢纽功能。

以深水港建设为突破口,推进“三港三网”建设,加快形成联系世界、服务全国、城乡协调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较为完善的市政设施框架。

加快深水港建设。根据国家战略,与国家有关部门和兄弟省市联合协作,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建设和完善铁路、公路、内河等集疏运网络,大力推动集装箱多式联运。要建成外高桥港区三期、四期工程,按照国家的统一规划完善长江口航道整治。扩大国际集装箱运输的航线覆盖面和航班次数,加强与周边港口及相邻省市的合作,建设区域性航运交易市场和航运信息中心。加强物流规划,改善航运服务,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建设快速、高效的海上安全保障系统。

继续推进航空港、信息港建设。建设浦东国际机场第二跑道,增加机场的国际航线覆盖面,完善浦东国际机场功能,加大航班密度,改善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初步确立亚太地区航空枢纽港地位。继续完善大容量、高速率、广覆盖的宽带主干网,加快建设具有多种接入方式的宽带接入网,建成全市集约化信息管线系统,促进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的“三网融合”,实现各类基础运营网络的互联互通和网络资源的共享,加强信息安全体系建设,使上海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通信枢纽之一。

重点建设轨道交通网、高速公路网和内河航道网。建设明珠线二期、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工程等200公里左右轨道交通,基本形成由“十字加环”和若干射线组成的轨道交通网。新建、改建沪崇苏等500多公里高速公路,基本建成市域高速公路网。以建设集装箱集疏运通道为重点,加快内河航道整治,形成以“一环十射”为骨架的内河航道网。

完善中心城道路体系。拓宽改造一批内环线内次干道路,全面建成城市辅助环线,完善内、外环线间联接道路。全面建成卢浦大桥、外环线越江隧道、复兴东路隧道、大连路隧道。加快建设内外换乘枢纽,加强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市域交通与对外交通间的换乘衔接。建设以停车场为重点的城市静态交通体系。

推进铁路建设。建成铁路上海南站,重点建设与国际航运中心相配套的铁路线,规划建设浦东沿海铁路、沪乍(浦)铁路,适时建设京沪高速铁路上海段和沪杭客运专线上海段。

积极调整能源结构。以天然气建设为重点,扩大电力、燃气消费,控制煤炭消费,保障能源安全,提高能源效率,初步建立多元化的能源供给体系和合理的能源消费体系。到2005年,形成30亿立方米天然气供应能力,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下降到60%左右。重点抓好西气东输配套工程,建设东海天然气扩建工程、石洞口燃气电厂。建成吴泾电厂八期和外高桥电厂二期。加快电网建设,建设西电东送配套工程,提高接受市外来电能力。

完善城市给排水系统。推进城乡统筹供水,控制地下水开采总量,强化节水管理。改善市民饮用水水质,在有条件的地区实施分质供水。重点改造和完善外环线以内一批排水系统,使建成区达到排水标准。建设苏州河截污等工程,加快完善市区污水收集与处理设施,使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0%。

四、提高中心城区整体质量,加快郊区城镇建设。

着眼于长江三角洲城市带的整体协调发展,完善城市功能布局,提高中心城区现代化水平,加强郊区城镇建设,健全市域城镇体系。

以外环线及环城绿带为隔离带,控制中心城向外扩张蔓延。要在高起点规划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城市副中心,完善交通枢纽功能,提高服务设施能级档次。结合市区服务业布局调整、大型公共绿地和休闲娱乐设施建设以及社区服务业发展等,建设一批地区级和社区级公共活动中心。加快内外环线之间大型居住区建设,推动苏州河、黄浦江亲水地带的综合改造,优化中心城住宅布局。加强地下空间的规划和开发,整体优化城市布局。以搬迁南浦大桥与杨浦大桥之间的客货运码头为重点,加快调整黄浦江两岸功能布局,规划建设具有休闲、观光旅游、航运交易、国际客运等功能的城市景观带和都市型产业带。

重点推进郊区新城、中心镇建设。要完善发展政策,依托产业基础,发展特色经济,明确城镇功能,形成特色风貌,吸引人口集聚,加快“一城九镇”的发展。重点开发建设松江新城以及朱家角、安亭、高桥等中心镇。要处理好老镇保护改造与新镇建设的关系,积极探索市场化、多元化城镇开发建设的新机制。要结合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的布局,规划建设多功能、现代化的临江沿海产业带。要抓紧制定崇明岛总体开发战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推进东滩的试点开发,着力保护好崇明的生态环境,为大规模开发作好准备。

五、完善综合管理,提高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在继续加强专业管理的同时,积极推行综合执法,引入市场机制,全面提高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明晰市和区(县)两级政府城建城管职责,理顺条块关系,完善城建法规规章,建立市、区、街道(镇)相互衔接、合理分工和规范高效的城建综合执法框架。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养分开”,建立市政、绿化、环卫等的市场化运作机制。

广泛应用信息与网络技术,加快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努力增强国民经济动员潜力,提高国民经济的应急保障能力和快速动员能力。加强地震、民防、消防、防汛、气象、急救、安全生产等工作,建立健全防灾、抗灾、救灾相结合的城市综合减灾系统。

第七章社会发展。

完善人口综合调控,加强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充分满足市民不同层次的需求为目标,全面繁荣文化事业,高质量地发展卫生、体育事业。强化民主法制与公共安全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化社区。建立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社会事业体系,实现社会发展质的飞跃。

一、优化人口结构,扩大劳动就业。

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完善人口综合调控的机制与政策,加大创造就业岗位的力度,努力扩大劳动就业。

继续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强化对本市人户分离人员和外来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加强人口发展研究与信息工作,建立较为完善的实有人口基础信息系统,把外来人口管理纳入网络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继续有效控制人口迁入和外来人口总量,完善人口迁移政策,加大吸引青年人才和创业投资者,鼓励本市劳动力外出就业、经商和创业。促进中心城区人口向郊区新城和中心镇转移,鼓励郊区农村人口向新城和中心镇集中。

加大政府对老年人服务中心、敬老院、托老所等老年福利设施的投入力度,鼓励社会机构和企业投资兴建养老设施和服务机构。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险,建立规范的特困老人福利补贴制度,逐步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法规规章为保障的多层次养老体系。

统筹规划就业政策,鼓励发展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努力创造就业岗位。大力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职业资格培训,完善就业服务网络,推行包括非全日制工、小时工、阶段性就业在内的多形式灵活就业,扩大多渠道、多层次就业。加强和完善劳动监察、劳动争议仲裁。

二、调节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

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及其运作网络,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积极探索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种分配形式,强化再分配调控。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鼓励企业探索市场调节、集体协商的工资机制,促进城镇职工工资收入逐步提高。多方面推动郊区(县)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鼓励勤劳致富、创业致富、投资致富。要支持、鼓励企业采取技术入股、知识与管理能力折股以及获得期权、期股等方式,激励科技和管理人才持续创新,推动高科技企业产权多元化和知识资本化。适当提高政府转移支付水平,逐步扩大政府购买的公共服务,发展廉租房,继续促进低收入家庭生活水平的改善。

建立以基本社会保险为主体、补充社会保险为辅助的多层次社会保险体系。继续完善基本养老和失业保险制度,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建立工伤和生育保险,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鼓励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补充保险。合理调整国家、单位、个人的基本保障负担,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和各项社会保险金的发放。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险基金,实行安全有效的基金运作方式,促进基金保值增值。

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社会保障事业。扩大社会福利资金来源,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建设四位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和完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城市贫困人口救济补助标准。大力发展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加强对捐助资金使用的监管。实施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切实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儿童事业的健康发展。逐步提高特殊困难家庭,特别是残疾人和残疾儿童的福利水平,重点解决好农村残疾儿童入学问题。到2005年,残疾人就业安置率、中轻度智残儿童的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继续做好退伍和离退休军人的安置工作,适当增加优抚投入,调整抚恤补助标准。

三、继承与创新并重,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按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大力发展面向新世纪的文化事业,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生活质量,努力把上海建成国际性文化交流中心之一。

继续实施精品战略,创作出更多有全国影响、体现上海水平的戏剧、影视、小说等各类优秀文艺作品。出版一批代表国家水平、具有重大文化价值、制作精良的重点图书、电子和音像出版物。继续在“五个一工程”奖等全国性评奖中取得优异成绩。加强文艺理论研究和文艺批评的建设。继续加强网络媒体建设。进一步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理论创新。

发展和规范文化市场,努力建成音像、书刊、演出、电影电视节目、美术品等常设的、规模较大的、有国内外影响的文化商品交易市场。大力发展文化中介机构。继续加强政府对文化市场的管理调控力度,优化报刊结构,加强对网站新闻发布的管理,加强和完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

继续办好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视节等重大文化活动。推进群众文化建设,促进广场文化、社区文化等都市特色文化发展。加强和促进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上海的文化艺术多渠道、多方式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进一步增加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继续执行。

相关范文推荐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书心得范文(17篇)

    通过写读书心得,读者可以加深对自己的思考和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精彩读书心得范文,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于读书和拓展思维的兴

    主持人大赛策划书(精选21篇)

    我很荣幸成为这次活动的主持人,希望可以和大家度过一个愉快的时光。主持词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和导向听众的关注和思考,因此要注意逻辑和立意的合理安排。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工程资料员的述职报告大全(24篇)

    别忘了,我们需要为下一轮的工作做好准备,写一篇扎实的述职报告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工作。阅读一些成功的述职报告范文,可以为我们提供写作思路和灵感。我是今年9月份正式加

    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计划大全(16篇)

    合理编写工作计划书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并提供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工作计划书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xx乡20xx年社会治安综

    班级纪律检讨书(优质20篇)

    写检讨书不仅可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还可以通过与他人交流和讨论,得到更多的反馈和建议。小编找到了一些值得学习的检讨书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写作的启示和参考。

    护理实训报告心得(专业17篇)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需要综合运用科学知识、技能和人际关系来提供最佳的护理。护理工作中的关键问题需要我们思考并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下面是一些思路供您参考。

    初一上半学期自我总结(优秀21篇)

    自我总结是对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和成长经历进行回顾和总结的重要方法。下面是一些自我总结的好例子,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和帮助。随着期考的结束,这个学期也就基

    转正述职汇报(实用21篇)

    范文范本是为了给大家提供写作参考而准备的一种文体,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很有帮助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范文范本,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和借鉴。

    夫妻财产归子女的协议(热门21篇)

    合同协议是双方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达成一致意见后签署的一种法律文件。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实际应用中的合同协议样本,希望能够为您的合同撰写提供一些参考

    自建房买卖合同无效(专业17篇)

    买卖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既是经济交易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最后,祝大家在买卖活动中能够顺利达成自己的目标,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