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学生演讲稿 > 正文

小学语文桥的说课稿(优秀18篇)

时间:2024-04-02 04:12:03 作者:灵魂曲

教案模板的有效使用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接下来是一些全国优秀教师的教案模板,希望能够借鉴他们的经验和方法。

小学语文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青光小学的孙金彦,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荷花》。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方面作简要的说明。

1、分析内容。

《荷花》这篇出自于叶圣陶先生之手不到400字的文章,描写了夏日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分析学生。

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望,乐于表达,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文中描绘的荷塘美景,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需要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去欣赏荷花那不同寻常的美。

我依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挨挨挤挤”、“冒”等词语的意思。

2、能力目标。

(1)感受荷花的美丽,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

(1)通过对课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借助情境展开想象。

(2)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我依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

1、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挨挨挤挤”、“冒”等词语。

2、教学难点。

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体会荷花的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策略。

以读为本,读写结合,充分利用信息仅技术资源。

根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四个环节,依据教学思路我诊断出四个整合点。

五、教学过程。

(一)利用媒体,创设情景。

整合点:录像引入,整体感知。

教学这课时,我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让学生入情入境的感受荷花的美,于是在课开始时,(点)我就把一池美丽动人的荷花视频展现在学生面前,并配以《荷花颂》的音乐,大家看,这美丽的荷花呈现了与课文有关的情境,使学生不知不觉融入其中。在这种美的力量的驱使下,他们一定会充满热情地学习课文并感悟课文情感,我相信,有了这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课堂基调,学生的学习一定会事半功倍。

(二)直奔重点,品位美丽。

整合点:多元解读,积淀语感。

我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点)抓住重点词语来感受荷叶和荷花的美。

1、理解“挨挨挤挤”。

(1)比较句子。

(2)出示画面理解。

(3)贴荷叶。

(通过这三种方法理解“挨挨挤挤”,体会作者用词准确恰当,以及感受荷叶的茂盛之美。)。

2、体会“冒”的妙处。

(1)出示句子换词体会,可以换成什么字?(如:长、钻、伸、露、冲)。

(2)体会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兴高采烈地、激动地)。

(3)出示冒出来的荷花图。

师:大家看,(点)这就是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急切、迫不及待、生机勃勃地冒出来的白荷花。

出示句子。

想象写话:

白荷花在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________________。

(这样通过多元解读,不仅是想更深刻地理解“冒”,更重要的是想开阔学生的思路,让他们有更多富有个性化的语言。)。

(三)图文并茂,品味语言。

整合点:读中感悟,熟读成诵。

1、了解荷花的三种姿态。

师:在了解荷花的三种姿态时,利用多媒体找出三个句子所写的相应的荷花,图文并茂,直观理解作者的用词。

(1)用手势表示三种姿态的荷花。

(2)男生读句子,女生做手势。

(3)贴荷花(贴三种不同姿态的荷花)。

(4)师生合作读(老师读第一句,全体学生读二、三句,请三名同学分别扮演三种不同姿态的荷花)。

(5)指导背诵。

(这一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进学生对优美词的积累内化,从而抒发了学生的情感)。

2、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正是神奇的大自然为我们造就了美丽的画卷,是神奇的大自然让我们感受到荷花那充满向上精神的力量!多么了不起的大自然啊,不由得你不去热爱她!(板书:大自然)让我们热爱大自然的同学一起来与大自然对话,夸夸这位了不起的画家!学生激情朗读。

(这样的设计,既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加深了对荷花美的认识,使学生更深地体会到作者对荷花强烈的喜爱之情。)。

(四)体会意境,升华情感。

整合点:角色换位,突破难点。

出示句子。

我想这时学生会插上想象的翅膀,进入角色,在荷花池中尽情嬉戏,抒发内心情怀。

(这样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并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略)。

小学语文说课稿

《画家乡》是一篇非常美的写景文章。文中五个孩子以画画的形式介绍了自己的家乡,向小朋友们展示了我们祖国清新美丽的山水。课文图文并茂,情景交融,可以说是一幅极具人文色彩,适合欣赏、领悟的风景画。

这一课我主要是贯彻“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这一个教学思想,力求做到平淡而真实,流畅而有效。

1、从家乡乍浦导入,通过课件欣赏乍浦美丽风光,激发学生情感,并带着这种情感进入学习。

2、作为第一课时,字词教学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从词到字,从带拼音到去拼音,通过自由读、小老师领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形式层层落实、推进。其间穿插了“又( )又( )”以及说数量词的训练,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

3、这篇课文篇幅较长,课文的2——6自然段,段落结构形式几乎是一模一样,每一个自然段都可以独立成文。因此,我决定采用由扶到放的形式,在本课时中重点学习第2自然段,为以后几个自然段的学习做好铺垫。在学习第2自然段时,我以学生的朗读体验为载体,逐步激发学生的个人情感。这个朗读体验的过程主要是分层来进行的:首先借助课件的直观性,吸引孩子的兴趣,广阔无垠的大海、鱼虾满仓的画面、美丽奇特的贝壳给孩子的视觉以冲击,带给他们心灵的震撼,然后再让他们读文体会,抓住重点词朗读感悟,让他们的整个情感随着这个过程,层层递进,步步升华。

4、结合文本进行句式训练。在欣赏课文中描写的美景时,离不开那些优美的语句。课文中的“那么……那么……”这个句式,是打好语文基本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好素材。因此,在最后,我安排了这么一个环节,带着孩子们一起跟随涛涛去他的家乡走一走,边走边进行说话训练:我来到了海边,看见海是那么( ),那么( )。我赤脚走在沙滩上,脚下的沙子是那么____,那么________。沙滩上的贝壳是那么_____,那么 _____。我捡到了许多美丽的贝壳,我是那么___ ,那么___ 。这既是总结回顾,又是训练积累。

一堂课下来,暴露了很多问题,值得我思考、改进:

1、一年级的学生的特点是不稳定的,集中注意的时间短,持久性较差,注意范围也有局限性。在后半节课,有些学生开始注意力分散,学习状态不佳。为了赶时间,我没有很好地去调整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影响了学习效果。在今后我一定注意这一点,及时关注学生学习情绪,及时调整。

2、在时间调控方面还比较欠缺。因为前半部分的字词教学花费时间过多,所以在最后的结合文本用“那么……那么……”进行说话训练时就感觉比较仓促,训练的不够到位,不够扎实。

3、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不够丰富,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情绪,使他们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我想,课堂评价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如何针对文本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是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努力、探索的。

小学语文说课稿

(1).认识15个生字,学会其中12个;正确读写"腾云驾雾、漫山遍野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四自然段。

(3).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教学.重难点:

五彩池的特点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3、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采用

1、朗读法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朗读是学习语文的法宝。”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体会到五彩池的美丽神奇,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了美的熏陶。

本节课三个自然段的教学,虽然都是以读为主,读中悟,悟中读,但三次读各有特色。

第二自然段语言生动优美,字中有画,字中含情,我运用课件,让学生直观感受五彩池的美丽神奇,在赏读、研读、感受不一样,读得也不一样,倡导创造性的朗读,个性化的理解。训练学生“在反复反馈中开发思维、在联想中增强记忆”的能力。

第三自然段写五彩池很神奇,语言浅显易懂,学生不需深悟,我故意设计漏了“更”字,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可是”“却”等词,读中体会五彩池的神奇。

第四自然段描述了五彩池形成的原因,我采用了让学生默读和快速读的方法,因为默读有利于学生的思考、体会,提高学生默读的速度。学生自主地探索学习,在强化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品质,小组合作探究,五彩池形成原因,引导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奥秘。再通过“光盘”演示,让学生明白太阳光由七种颜色组成。

情境教学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向学生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情境”,对于学生的主动探索、意义建构有重要的作用。我创设一个“写广告语”的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是兴趣最好的理由,所以课堂中,我又以鼓励为主,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尽量让每一个站起来的孩子都体面的坐下。有一个孩子感兴趣并一直延续的学习情境作支撑,学生探索学习的积极性得以发挥,课堂教学就变得灿烂和丰富多彩。我还运用课件,创设情境,播放五彩池课件:欣赏了五彩池的照片,以课文第2、3自然段作为解说,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五彩池美丽与神奇,再一次调动学生学习欲望。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和独立阅读能力。教师不仅交给学生白菜更重要的要交给学生白菜的种子。这样学生一辈子才有吃不完的白菜,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本课我主要让学生掌握以下学习语文的方法。

1、不动笔墨不读书法,圈画批注法

2、抓住重点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的方法;

3、质疑法

4、读文章,想画面法

5、情感体验法

5、收集资料的方法。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

[关于"石粉是哪儿来的"这个问题,启发学生读课外书自已解决,树立大语文观。]

第一课时:指导学生交流预习的收获,整体入手,启发学生通览全文,交流对这篇课文的总体感受,然后引导学生讨论课文的叙述顺序。

第二课时:我按照整体——部分——整体顺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五个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课件辅助,整体感知

4、质疑贯穿教学整个过程。五彩池与瑶池对比等

5、回归整体,写广告。把课堂推向另一个高潮。

布置作业:积累、课外延伸

1、背诵课文第二、四自然段

2.推荐阅读《中国名胜经典》这本书,了解祖国还有许多像五彩池这样美丽、神奇的地方。

为了帮助学生有效的学习,为了体现教学思路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

13、五彩池

小学语文说课稿

说教材:

课文是由介绍公园景物与设施的词语串起来组成的韵文,共有12个词语,形象地描绘了公园美丽的景物和小朋友兴高采烈地进行游戏活动的情景,这些词语排成四行,第一、二行主要介绍了公园的一些美景,第。

三、

四行则介绍了小朋友游玩的项目,其中第一、二、四行最后一个字押a韵,朗读起来很有味道。

教学。

目标:

根据低年级学生实际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为本课第一课时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感受公园的美景,培养初步的审美意识。

(2)借助多媒体形象直观地认识事物,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识本课生字,本课要求掌握“水、火”这两个字。

(3)激发朗读兴趣,进行朗读指导,初步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难点是读出课文的韵味。

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学生刚刚学完拼音,激发他们识字的兴趣,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是十分重要的。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境教学法”。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开展活动,有张有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2、说学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本课的学习活动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朗读中感受韵律美、节奏美、意境美;在游戏中享受快乐;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学生将始终作为学习的主人。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那就让我们乘上音乐快车,开始快乐的旅程吧!(放音乐《郊游》)。

(二)看图练说,在情境中认知。

1、师:今天我们去的这个公园很美丽,让我们一起边走边欣赏吧!(媒体播放录像公园风景)。

然后问小朋友:在公园里,你们都看到了些什么呀?

让学生自由回答,老师相机出。

示词语:公园、绿树、红花、小桥、流水、宝塔、转椅、火车、山洞、滑梯、荡船、木马。

2、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自读韵文。并告诉小朋友:觉得那个字比较难读,就多读几遍,喜欢的词语也可读多几遍。并想想为什么喜欢这个词。为了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老师也可以提醒小朋友:难读的地方可以找同桌一起多读几遍。

3、交流。

指名读,说说喜欢的理由。开火车读,老师正音。

先指名1、把一、二行词语连起来读也能读准吗?(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

(1)指名读,多媒体相机演示。

(2)去拼音读。说一说,然后老师引导:多么美呀!老师也想读一读,好吗?请小朋友仔细听,老师读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老师读:小桥、流水、宝塔。

通过交流,老师引导学生明白只要一边读一边想象,读的内容就像在脑海里过电影一样,就能把书读好了。这一环节的诵读中,“一边读,一边想”的良好学习习惯得到了落实,学生一边诵读一边去想与词语相对应的图像,把表面孤立的图像整合为一体。

5、学着老师的样子让孩子们读一读。自由读。再指名美美地读好两行词串。

(三)反复认读,在游戏中巩固。

1、师:把一、二行词语连起来读也能读准吗?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

(1)指名读,多媒体相机演示。

(2)去拼音读。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学生刚接触汉字,所以,还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指导学生书写生字上,特别是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有必要反复强调。

2、出示今天的要学的字:水、火。

(1)指名读准字音。

(2)找朋友(口头组词)。

(3)认识笔画名“横撇(フ)”。小朋友你是怎样记住这个“水”字(或火字)的呀?

(4)说笔顺。

3、师指导书写,提醒学生仔细观察每个笔画在其中的位置。

4、学生书空、描红。

(五)全课。

总结。

布置作业。

小学语文说课稿

《夜色》是20xx年部编版教材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9课。这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写“我”从前胆子很小,怕黑,后来和爸爸出去散步后发现夜晚也像白天一样美好。“我”不再怕黑。教材语言活泼,通俗易懂。《夜色》捕捉到孩子们怕黑的心理,以打动儿童心扉的文字,呼唤着孩子们亲近自然、热爱生活。从文中可以感受到童年的纯真、可爱,体会成长的快乐。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

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的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整体上看我们班的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但有个别的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我行我素,因此上课组织好课堂纪律就显得尤为重要。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观察自然,亲近自然,热爱生活,培养勇敢的品质。

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时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整体感知,个个击破”。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发散性思维进行自主学习。

1、坚持识字为主。

识字仍然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要充分利用课文提供的良好的语言环境,坚持在阅读过程中进行识字教学。

2、加强诵读、培养语感,注重积累。

低年级教学重点要放在引导学生朗读、诵读和欣赏、体味上,在读中引发兴趣,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指导学生的朗读要体现三个层次:首先要指导学生读正确、读流利。要充分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认读的过程中初步感受课文内容;其次指导学生读出感情。

为了巩固上节课的教学,我将利用2-3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读一读生字词。(学生自己领读)

(一)情境导入。

1、(出示夜景图)师:同学们,这是什么时候的景色?(预设:晚上的景色)师:这片星空美不美?(预设:美)师:那晚上这么黑,你们害怕吗?(有害怕和不怕的学生,适时表扬不怕黑的勇敢的学生)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一位怕黑的小男孩。

2、板书课题:《夜色》。(学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第一小节。

1、课件出示问题:你是从哪里看出这个小朋友胆小、怕黑的`?用课文里的句子来回答。(听录音)

(1)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

(2)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学生读,边读边想象,读出害怕的语气。(先找两名学生读课文第一小节,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再齐读。试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2、过渡:妈妈是怎么帮“我”的?(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有作用吗?(没有)

3、思考并回答:你认为课文中的小朋友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

(三)整体感知第二小节。

1、教师读,学生听(用手指跟着教师朗读的进度)小朋友这么怕黑,爸爸又是怎么做的呢?(用原文回答: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

2、“偏要”是什么意思?根据这个意思能不能换一个意思相同的词语来说。(非要、硬要)学生读一读。(试读出撒娇而又无奈的语气。)

3、是什么原因使“我”不再胆小,能够勇敢地面对夜色、欣赏夜色呢?用原文回答(课件配图出示句子: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4、指导朗读,要读出惊讶而又欣喜的语气。指名读,评议。

5、小组合作学习:小朋友在和爸爸散步时还可能看到什么美景?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 6、课件播放“美丽的夜景”图片。

7、师:这里的夜色美不美?“我”没有想到,在夜晚也能看见这么美丽的景色,从此(课件出示: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引导学生想象意境。

8、想象小鸟在月光下睡觉的情景。(课件出示相关图片)这是一幅多么静谧、安详的图画啊!小鸟在洁白柔和的月光下静静地睡着了,好像还做了个美梦呢!

9、读全文思考:你认为课文中的小朋友现在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不怕黑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

10、指导朗读,读出自信、骄傲而又高兴的语气。指名读,评议。

(四)总结全文。

1、总结性提问:现在那些怕黑的同学,你们还觉得黑夜害怕吗?

2、教师总结:其实黑夜并不可怕,只要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它和白天一样温馨可爱。

3、再读课文:全体同学再带着感情来齐读课文。

小学语文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我是2号选手,能参加这次说课大赛,我倍感荣幸,同时也非常感谢各级领导对我工作的支持与信任。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怎样上好童漫作文》。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培训目标、培训重、难点、培训方法、培训过程等五个方面对本次活动进行展示。

我采用的教材是南京市著名特级教师——宋运来老师工作室的研究材料,他是童漫作文的首创者与实践者。与宋老师相识源于去年暑假在商丘学院的一次培训,他的1节课、2本书和3个小时的精彩报告深深地打动了我,也让我下定决心要用实际行动来推广童漫作文。一年来,我通过十余次的公开示范课和两次教师培训,也证明了童漫作文确实给孩子们带来了写作的乐趣,给老师们带来了“作文教学老大难”的春天。

1、理解什么是童漫作文。

2、了解童漫作文的特点。

3、学会怎样上好童漫作文。

重点:了解童漫作文的特点,并能喜欢童漫作文。

难点:学会怎样上好童漫作文,并能将其大力推广。

1、用谈话法、电教演示法、音乐熏陶法让他们去感受童漫作文的魅力。

2、用讲授法、讨论法,让他们了解童漫作文的特点,以及怎样上好童漫作文课。

在本次培训中,我一共分为以下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谈话导入,认识童漫作文。

语文教师,最发愁的是上什么课?

什么是童漫作文?

童漫作文与其他作文有何不同?

老师们,身为小学语文教师,有的已从教多年,你们觉得上什么课最发愁?(对,作文),长期以来,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这已经成为很多语文教师的共性。

今天,大家来个换位,你们当学生,我当老师,来共同完成两节童漫作文课,看看今天的作文与以往有何不同?对大家又有那些启发?首先大家来看课题,理解一下什么是童漫作文,(哦,童真、童心、童趣的作文)大家说的不错,童漫作文就是充满童真童趣的儿童漫画作文。

第二环节:播放儿歌,引入作文主题。

上课之前,大家先来听一首非常熟悉的、旋律优美的儿歌《一分钱》,想一想,这首歌曲和什么主题有关呢?(捡钱)那捡钱的主人是谁呢?捡钱后又发生什么事呢?接下来我们共同走进今天的童漫作文课。

第三环节:依次出示图片,引发学员想象。

这也是大家最喜欢的一个环节,依次出示四张图片,让学员按观察——联想——表达的顺序,通过丰富有趣的漫画让学生在观察中展开想象的翅膀,编成鲜活有趣的故事,生动形象的表达出来,那五花八门的故事情节、精彩、幽默、出乎意料的结局肯定令人忍俊不禁。

第四个环节:笔下生花,学会欣赏作文。

第五个环节:通过培训,爱上童漫作文。

通过这两节常态课,老师们一定会对童漫作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时再让他们了解童漫作文的特点:

“趣”:风趣、幽默、趣味性强。

“真”:天真、率真、有真实实感。

“活”:教法活、形式活、要求活,能灵活运用。

童漫作文有这么多的优点和乐趣,大家是不是已经喜欢上了童漫作文呢?如果你们想更多的了解童漫作文,就到新浪博客——宋运来老师的工作室去,里面有很多的相关资料供大家学习,相信你们一定都会爱上童漫作文课。

尊敬的各位领导和评委:

作文,是小学生的难题,也是许多语文教师教学的难点。一直以来,语文教师总在不断地研究作文教学的最佳方法,也用过一些具有创意的特色教法,小学作文教学的改革称得上百花齐放,异彩纷呈,但重写法指导,轻内容选择仍然是常犯的毛病,因此,小学生怕作文、不喜欢作文仍是当前一大难题。

而童漫作文,一种将儿童漫画与写作相结合的创新方法,真的不失为作文教学的一条新路。为了孩子语文成绩的提高,为了孩子更茁壮的成长,让我们都来了解童漫作文,使用童漫作文,相信,童漫作文一定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精彩与成功!

小学语文说课稿

各位领导: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第一册“识字(二)”第四课《日月明》,鉴于《日月明》是一篇识字韵文,它通过韵文的形式提示了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从教材的编排来看,本单元之前的象形识字课显然已作了很好的铺垫,学生对日、月、火、竹等会意字的组成部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几个句意的理解完全可以通过会意字的特点进行分析,因此,识字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字音以及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上。本课出示了11个会意字,并以节奏明快、音韵和谐的韵文形式介绍了这几个字的构字规律。《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识字和朗读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认了以下几个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明、鲜、尘、尖、灭、力、男、休、手、林、森、从、众”13个生字,会写“力、手、水”3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由读、对读、边拍手边读等多种形式反复读,在读的过程中发现会意字的构成规律,知道他们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汉字组成的,而它的意思就是这几个汉字意思的组合,如很小的泥土就是灰尘的尘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祖先造字的智慧,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

为达成这些目标,我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因为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但是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并不是完全地放任学生去自由活动,而是在教师有序指导下的自主探究,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从四方面着手让学生进行探究:

直接出示要认的会意字,因为生活中出现的频率很高,所以对于这些字学生很快就读出并读准了他们的字音,然后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仔细观察,这些字有什么特点,学生很快就说出了明是由日和月组成的,鲜是由鱼和羊组成的,而日、月、鱼、羊则都是我们学过的象形字,通过反复的认读,学生很快就说出了日月明、鱼羊鲜等这些朗朗上口的韵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了通过自己的努力,每个小朋友都能掌握识字规律。也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让学生看看明、鲜、男、森等生字同样是由独体字拼成的,他们拼的方法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出结构分类,让学生自己到黑板上去认一认,分一分,哪些是左右结构,哪些是上下结构,哪些又是品字结构。使生字反复再现,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记字形。同时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让学生探究发现独体字是不是简单得相拼,学生很快就发现了一些部首的变化,比如人木休的休,左边人的捺变成了竖,小土尘尘上面的小,竖钩变成了竖等,再一次让学生体会了构字规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编出来的韵文儿歌读读黑板上出示的生字。

新的课程观指出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杜威也主张“在做中学”,因此为了更好得让学生理解字义,我让一高一矮两个学生上来,高的当树,矮的坐在树旁边,学生很快就说出了这是休,这样既让学生明白了什么是会意字,有让学生知道了休这个字的意思,就是休息的意思,又比如我在黑板上画冒着热气的鱼和羊肉串,让学生体会鲜的意思,还可以让学生拿出铅笔来观察,学生很快就说出了铅笔头尖尾粗的特点,这样就很容易得理解了小大尖。然后我又出示了一些本课没有出现的意会字,如采、苗等,让学生说说字义,通过讨论解决的方法,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到识字、理解字义活动中,在学习中不断总结经验,积累学习方法提高自学的能力。

本课课后练习中安排了一项“读读想想”,目的是进一步扩展学生对会意字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结合这项练习,我组织学生围绕“有趣的汉字”这一主题开展实践活动。首先,我先引导学生完成“读读想想”的练习,仿照课文将这四组字念成一段小韵文不正歪、日光晃、三口品、三日晶。然后,引导学生自由组合,与好朋友一起复习前面学过的汉字,看看有没有类似的字,。因本册书至此已过大半,学生已学了不少汉字,其中有不少象形字、会意字及形声字,让学生试着找出这些汉字有趣的地方,或画画,或出字谜,或学着课文的样子编编韵文。总之,用各种方式将汉字的有趣之处表现出来。最后,开个交流会,让学生将自己的成果展示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有了自由表达的空间,有了展示才能的舞台和自主发现的过程。

不难看出:孩子的潜能是巨大的,只要给他们机会、时间,孩子会发现很多很多的东西。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现构字规律,互相倾诉,欣赏别人的发现成果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思维与情感也在互动。学习中,孩子的自信心在增强,学习能力在增强,互相倾听、互相欣赏、互相学习的良好学习品质也在逐渐形成。总之,我在本节课的设计过程中我时刻牢记用新课标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时时处处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不动摇,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虽然在课上仍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相信朝着这样的方向去努力,成功终会属于自己。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教。

小学语文说课稿

这篇精读课文写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孤儿院的孤儿阮恒,误以为献血会死,但为了抢救受伤的同伴,还是毅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当问他为什么要献血时,他只是说“她是我的朋友”。课文通过阮恒献血事的神情、动作的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他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阮恒无私奉献的品格。

2.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会本课11个生字,掌握“孤儿院、休克、输血、颤抖、迫在眉睫、草垫、擦拭、呜咽、抽泣、竭力、轻柔”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是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的复杂心情;继续练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其中,前者还是教学难点。

(一)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在教学中,既要抓住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的复杂心情;又要让学生“继续练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课堂上要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教育思想,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圈画、思考、讨论、汇报。表演……加上足够的时间保证,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自由、广阔的空间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

(二)关注学生的素质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我们要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主要还得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我们常说的要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也是这个道理。在教学中我比较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比如,在引导学生抓住阮恒献血时的神情、动作的句子体会他当时的内心活动时,我以课后思考题3为切入点,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学会通过抓住关键词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方法来体会阮恒的心理活动。然后引导学生学法迁移,运用这种方法学习其他重点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有了较好的学习方法,再加上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学习起来才会兴趣盎然,汇报交流时,才会争先恐后,一个个思维的火花才会在课堂上闪光。

(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激发创新欲望。

一节阅读课教学是否成功,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有自已的感悟和体验,是否有创新的欲望。占有大量的表象是创新的基础。在教学中我首先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读课文,通过深入的研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然后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和交流的机会,通过鼓励和诱导,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比如,让学生通过读阮恒献血时,神情和动作的句子,体会他内心的想法时,我引导学生画、读、演示来表示阮恒献血时神情和动作的词句,通过对表示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质疑,来了解他内心变化过程,从而体会阮恒对朋友的真诚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感悟才会深刻。要让学生能够从阮恒一次又一次的掩饰自已的害怕中,看出他心里虽然非常害怕抽血会死去,但是他为了让他的朋友能快点输到血而活下去,他强忍着这种痛苦,坚持为小女孩输血。同时,他又不想让别人知道他很害怕,因为如果医生知道他很害怕,就不会给他抽血,他的朋友就会因为不能及时输到血而死去。让学生有了深刻的体会后,再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体会阮恒为了朋友不惜牺牲自已生命的思想品质。然后,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课文插图,再次想象阮恒心里是怎样想的,医生会怎样安慰他,他会怎样说。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充分挥想象,创新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在课后我还安排了一个写对话的小练笔。把医生和阮恒的对话写成一段话。这样,读写结合,学生不仅能更深刻地体会到阮恒当时的内心思想,同时也能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

在整个教学中,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把说话的舞台让给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成为学习地主人,在语文课堂上才能有所收获。

1.导语:我们中国有句古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思是说,有朋友自远方来,难道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写的就是朋友间的故事。

2.揭示课题:她是我的朋友

1.要想知道小男孩献血时心里是怎样想的,就要从小男孩献血过程中神态、动作入手。

2.我们要从小男孩的神态、动作去想象他的内心,思考·练习2的句子可以帮我们的忙。

4.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阮恒的心情。

阮恒在献血的过程有过害怕,甚至是非常害怕,你认为他可爱吗?说说你们的看法。

小学语文说课稿

《庐山的云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本文全文层次分明,共4个自然段.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第一自然段总写庐云雾神奇美丽,接着第二、第三自然段分别具体描写了庐山云雾的两个特点: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第四自然段再总写人们对庐山云雾的喜爱与流连.作者以优美明快的语言,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本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所写景物特点鲜明,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文章语言优美,情景交融.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

2.能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能用”流连忘返”造句,能背诵课文.

3.感悟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4.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仿写一处景物.

本文语言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语言积累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因此我把”感悟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同时由于学生语言水平的限制,要在这么短的时间掌握一种构段方式写出一处景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说”仿照第2、3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处景物”是教学难点.

在上一册课文中,学生已接触过”总分”这种构段方式,及”比喻”这种表现手法.

本文教学要求学生勤动脑、动手、会与别人交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学生普遍读书不注意感情朗读或掌握不够.也没养成与人交流探索的习惯.还有就是学生很少出远门,根本不知庐山云雾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所以要画出不同姿态的云雾也不容易.

《庐山的云雾》是一篇极好的写景范文,宜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的作用不单是”信息源”,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调控器.教师应做到”导而弗牵”,为学生学习导向、导法、导练、导学.以民主的教风和循循善诱的技巧,把学生引到一种想学、爱学、会学的境地.为此,针对教材的特点,我采用了教师稍加点拨,学生主动自学的”导学式”教学方法.通过一系列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体会并理解课文的内容.同时,注意情境教学的设计,使学生入情、入境、用情……最终获得知识与情感的双丰收.

成功的语文教学策略应该体现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训练为主,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宗旨.本篇课文教学我让学生通过”读、思、画”感悟庐山美及文章的语言美.

根据讲读课文的要求,我准备用两课时教学本课.

首先第一课时学生学会了本课生字,以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完成了教学目标1。

第二课重点分析课文.教学过程分为四步:

(一).谈话导入

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庐山的云雾》,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下面让我们细细品味.”接着板书课题.这样就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引导他们理解全篇课文的内容.

(二).精读感悟

1、精读第1自然段

首先指名学生读这一自然段,可能学生读的时候

,感情把握不准,教师相应指导,接着提问:”在庐山众多景物

中,作者最喜爱的是云雾,你从哪里读出这点来?”学生不难答出(更,神秘)教师提醒在朗读时应突出”更,神秘”两个词,同时板书:神秘的云雾.

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领悟词语,进入文章的意境:

确实,庐山的云雾神奇美丽,你们看,在山上游览,似乎……漫步山道……此时,你们会感觉自己就像……“让学生做出伸手摸云雾、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样子.使学生充分感受庐山云雾的神奇美丽.这时用导语过渡到下一自然段的学习:“庐山云雾如此神奇美丽,那么它有什么特点呢?请看第2自然段.”

2、精读第2自然段

让学生自由朗读这一自然段.阅读并不是被动地接爱,而应成为主动的探索过程,因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思考问题:

(1).找出本段的中心句,在下面画”______”.

(2).文章哪个词说出了庐山云雾的特点

(3).找出比喻句,比喻句中拿什么比作什么?

这样使学生明确了为什么而读,要思考什么问题,使学生养成阅读时动口动笔的习惯.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板书:千姿百态.接着问:”作者是怎样描写千姿百态的?请用笔画出来.”指名汇报,教师根据回答板书:像绒帽,像玉带,是大海,是天幕.

然后教师小结:这一自然段围绕中心句,先总写”庐山云雾千姿百态”,接着具体描述如何”千次姿百态”,这种构段方式叫”总分式”.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绘画不同姿态的云雾,使他们感受庐山云雾的美及文章语言的美.指名一两个学生上黑板画,其他同学在下面画.通过直观画面使他们理解”笼罩、缠绕、弥漫、遮挡”等词语.然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接着引入下一段的学习:“庐山的云雾还有一个特点,请看第3自然段.”

3、精读第3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结构与第2自然段相同,我让学生自学为主.辅以引导,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并要求他们找出:

(1) 中心句

(2) 庐山云雾的特点.具体怎么写?

(3) 比喻句,拿什么比作什么?

学生合作交流汇报,教师根据回答板书:

瞬息万变:眼前的,刚刚还是,转眼间

明明是,还没等,又变成

最后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4、学习第4自然段

让学生齐读这一自然段.读完后,教师小结:正因为庐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所以令游客们舍不得回来了.(并板书:流连忘返)我们的祖国风景如画,你能说一个令你流连忘返的地方吗?指名学生说说.至此,教学目标2已完成.

(三)、总结

总结贵在升华.我这样设计结束语:”庐山的云雾变幻莫测,是庐山的一绝,有机会我们可以去领略一下.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像庐山这样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咱们有兴趣可以去领略一下祖国的美好河山.”使学生充满向往,激起爱祖国山河的感情.完成了教学目标3。

(四)、练习

读写结合,寓写作指导于阅读教学之中,是许多教师认为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本册教材训练的重点.因此我布置了此道练习:

仿照第2.3自然段的写法,围绕”公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写一段话.

最后说板书:

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突出教学法重点,一目了然地展现出教学的主要内容,整个板书我努力做到简洁明了,能加深学生的印象.

3、庐山的云雾

千姿百态:像绒帽,像玉带

是大海.是天幕

神秘的云雾 瞬息万变: 眼前的——刚刚是——转眼流连忘返

明明是——还没等——又变成

小学语文评课稿

《去年的树》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这篇童话情深意浓,带着少许的伤感色彩,赞美高尚、令人荡气回肠的友情。整篇童话故事资料简单,语言朴实无华,但其中却蕴涵着丰富的内涵。

唐教师的这堂课就整体而言是比较成功的,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和细节处理方面,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下头我就将自我在本次听课中的一些感受作如下评议:

同样一堂课,一百个教师可能有一百种上法,同样一篇文章,一百个教师可能有一百种解读。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本文的情感定位在赞颂鸟儿珍惜友情和信守诚诺的品质上,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情感主线。将感情目标分成:“整体感知、初步体验;感情朗读、逐层体验;引导想象、升华体验”三步达成。经过与文本三次亲密接触,层层深入,步步递进,让学生在充分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资料,明白其中的道理,感受鸟儿诚信。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应当是阅读教学永恒的主题,“以读为本”应当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而在阅读教学中,朗读和默读,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必须同等训练,比翼双飞。

《去年的树》这篇文章中的对话较多,比较适合学生的感情朗读。同时,文中留白较多,供学生思考的空间也很大,他们更需要有一个细细品位、静静思索的“场”。唐教师抓住这一文本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如自由读、指名读、加提示语读、分主角读等等,并将朗读与默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读与悟、品与思并重,且对每一次的“读”都有不一样的要求,尽量让学生在每一次的读中都能有不一样的收获,不一样的体验。如:

课文最终三个自然段文字很简单,作者略去了鸟儿应对灯火时的心理描述,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唐教师抓住文中的两个“看”加以想象与比较:

第一次鸟儿“看着”灯火,他仿佛看到了什么?第二次他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他又会想些什么呢?这两次有什么不一样?学生交流后,感慨较多,在多元理解中,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诚实守信。

小学语文说课稿

各位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大家辛苦了!

我是语文组2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板书:课题)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四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的阐述。

《 》是人教版小学语文( )年级( )册第( )单元的第()篇课文,该单元以()为主题展开。《 》是一篇精读(讲读)课文,主要描述的是。课文虽然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却层次清晰,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 ,给人很深的启迪。

根据新课标的阶段目标 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能够认读本课生字、词。2.能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够理解课文,抓住重点语句,了解重点语句所隐含的情感色彩 .(如:对表达情感的作用学习主人公--的美好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兴趣)。

本课的重点、难点为:

重点(一句话):

难点(一句话):

教学时间: 根据课文内容需要,将安排2、3个课时。若为几个课时,则说明现在讲的是第一课时,同时后面讲课过程中要说明第一段主要讲说明等。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 ) 教学内容,结合()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

那么在学法上,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展开,并要求学生在交流学习中勾画出优美词句,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将以五个环节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基于这点,开课之初,我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展播 ,营造气氛,将学生带入情境,为课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进而可以拉近学生与课文之间的时空距离。随后揭开课题,简要阐述课文的主要内容,顺势进入第二环节。

第二环节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因此,在导入新课后我先让学生大声自由朗读,并要求一边读一边想象() ,把自己最喜爱的语句多读几遍,教师适时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个别指导,扫清学生阅读文本的障碍。这样做,目的是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对于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理清课文写作思路,为接下来的品读词句做好铺垫。

第三环节 :研读赏析,体验情感。叶圣陶说: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自能读书。鉴于此,在"研读赏析,体验情感"环节中,我首先抽选出几个代表分段朗读课文,此时其他学生边听边勾画关键词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朗读完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归纳出本节课的生字、词和重点词句,并让学生议一议() .力图使学生在反复朗读和讨论交流中对课文有所思有所悟。

紧接着,我将根据学生讨论情况进行简单的归纳总结,让全体学生品读重点词句,并借助多媒体展示课前准备好的图片,适时加以引导和阐述,让学生图文结合地品味和理解本节课重点词句。如读到""时,用多媒体展示""画面 .这一幅幅画面,不仅讲学生们带入() 之中,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 "、" "、" "等词语,从而体味文章的意境美,领会作者表达的特点。

最后,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再次展现一组配乐() 图画,引读课文,使学生与文本、作者再次产生共鸣,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当时的感受,激起他们对() (如:草原的无限热爱)。

总之,这一系列的"读、悟、议、赏、再读",让学生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最终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第四环节:总结评价,拓展延伸。学生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是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必需。因此再对课文做出综合性总结和评价后,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知识延伸,让学生想想:()。 这个问题,能又一次激发学生的思惟,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第五环节 :安排作业,复习强化。为了复习、强化学生所学知识,让学生再次体验课文() 陪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我安排两道课后作业:作业1:请大家将本节课中自己喜欢的优美词句摘抄到《优美词句》小笔记本上;作业2:根据课文内容, 这是我教学过程的安排,下面说说本节课的板书设计。

举例:把火车开到拉萨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说课稿

《难忘的八个字》一文讲述了“我”由于模样丑陋遭人嘲笑产生自卑心理,后来在一次耳语测验中伦纳德老师对我说了八个字“我愿你是我的女儿 ”,从此改变了“我”对人生的看法,鼓起“我”生活勇气的故事。透过这个小女孩的心理感悟,赞美了一个懂得怎样去爱护、抚慰受伤的童心的优秀教师,启迪人们应该付出自己的一片爱心,使世界变得更美好。

在第一课时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中年级阶段的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我确定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

1、巩固认读词语。

2、引导学生学习抓住人物特点写人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方法。

2、抓住重点语句,反复品读,理解人物的内心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段落,感悟伦纳德老师善良、慈爱的美好心灵

2、体会师爱的伟大和无私,受到爱的启迪。

教学重点:

1、抓住重点语句,反复品读,理解人物的内心感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段落,感悟伦纳德老师善良、慈爱的美好心灵,体会师爱的伟大和无私,受到爱的启迪。

教学难点:

读懂伦纳德老师为什么要说这八个字?这八个字为什么令“我”终生难忘?

二、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我的设计理念就是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体验,围绕一个“读”字来展开,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在读中感悟思想情怀,在读中启迪学生心智,在读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的设计思路是牢牢扣住“难忘的八个字”这个关键,利用创设情境,想象说话,感情朗读等多种形式,唤起学生的情感认知,使学生逐步形成与自己以往经验相适应的“理解”内容;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词句去体会小女孩、伦纳德老师外貌描写所透示出来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渗透抓人物特点写人的写作方法;通过抓关键词、有效对话、感情朗读等形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意思;最后拓展延伸,使学生更深层次地体会爱的神奇,同时让学生在理解“爱的行动”中受到感染,学会感受身边的爱,知道如何去让生活充满爱。

语文新课标对中年级段阅读方面有这样的要求:“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据此要求,本课的教学我主要采用“以读代讲,以问促读,以读为本,以读促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语句、换位思考、想象说话”来理解课文内容;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充实课堂教学,通过教师语言为学生创设读的情境,激发读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掌握边读边批注圈点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板书课题,巩固词语认读。

学生在复习认读词语的同时,回忆上节内容。

(二)品读课文。

1、听录音,感知全文。

2、学习伦纳德老师的外貌描写。

以提问:“伦纳德老师长的又是什么样子呢?”吸引学生去书上找内容,阅读感知伦纳德老师的美丽、慈爱,指导朗读,读出对她的喜爱。

3、学习小女孩的外貌描写,理解小女孩的内心感受。

学生找到关于小女孩的外貌描写,说出自己对她的印象,假设学生自己是这个小女孩,感受她的心情。

创设语境想象小女孩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状况,理解她的内心,走进她的生活。

4、感知我与伦纳德老师之间不一般的故事。

默读3---7自然段,概括故事内容。

联系小女孩以上表现体会小女孩听到“我愿你是我的女儿”后的感动,指导朗读第六自然段,想象小女孩以后的生活、学习。

5、你想对伦纳德老师说些什么?你最难忘老师做的哪件事?让学生体会老师的爱。

(三)升华爱,知道如何表达爱。

配图配乐,教会学生如何表达自己的爱。

小学语文说课稿

《比一比》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第一册识字二的一篇识字课,课文主要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一幅农家小院的情景图,第二部分是词语,第三部分是一则韵文。主要通过对农家小院具体事物的比较,为学生提供识字的生活环境和语言环境。

根据教材的特点,及《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本课中,要求学生学会12个生字,8个词语,认识1个偏旁“土”,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

(2)能力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提高识字能力和朗读韵文的能力,掌握识字的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让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朗读韵文,感受农家小院的美丽和农家温馨的生活场景,从而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3、教学重难点

我打算用两课时完成本课教学,现在我说课的内容是第一课时,这课时的教学重难点是识字和学词。

根据教学的重难点,我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兴趣教学法。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容易分散,而兴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教学中,我通过运用恰当的肢体语言和生动、活泼的儿童化语言;形式多样的识字游戏;活泼有趣的朗读方式,从始至终让孩子们的注意力都放在课堂上,达到识字和学词的目的,提高识字能力。

2、情境教学法。这是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现学科整合这两方面去考虑的。在教学中我通过播放课本插图展示农家小院情境,通过引导性语言描述情境,通过文本和课件互为直观感知,通过生动形象的板书重现知识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直接参与学习,在创设的情境中促使学生更好地识字,学词和读文,达到识字和学词的目的,提高识字能力。

根据教材特点和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分为以下四步: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美丽,听到清晨农家小院内外传出的各种动听的动物叫声,有了这一情境效应,学生的情感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游戏激学,积累字词。

在这环节里,我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了词语的基础上,以游戏为主要学习方式。在“打敌人”游戏中,通过课件逐一显示颜色不一,进入画面角度不一的词语,要求学生快而准地把词语读出。“我回我家”游戏则通过课件再次呈现农家小院,让学生在直观、感性的认识基础上,既能把握词语的整体关系又能把词语进行准确分类,我把游戏和课件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文本游戏,互为识字。

教育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前面的教学,孩子把词语掌握牢固了,这时我再把藏在韵文中其余的生字抽出来让学生学习,已经大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课件显现6个生字时学生读出字音,老师读文,学生在文中圈出生字后,课件再呈现用红色标注生字的韵文,把课文的文本和课件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识字的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开火车”“我在这”“结苹果”游戏则为记忆生字提供了练习巩固的平台。

(四)朗读儿歌,积累感悟。

丽而温馨的农家小院,把课堂学习的气氛推到了最高点。同时,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了中华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根据课时内容安排,本节课只要求学生会认12个生字,8个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因此课堂上只体现了读了练习,以读贯穿整个课堂。学生读的时间多,读的练习形式多,读得扎实,读有成效。

正确的方法指向成功的道路。教学时,我着重进行以下的学法指导。

1、让学生学会在合作探究中学。

合作探究学习更加关注知识中的能力部分,它更强调的是教会学生在学习中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在教学本课中,我请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找出生字,词语;在自学的基础上合作解决字词读音,互相探究记字方法,让学生思维力,想象力,理解力得到充分的展示,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2、让学生学会在读中学。

朗读是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重要环节。本课教学以读为本,有目的、有效果、形式多种多样的读字,读词,读文,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韵文的语言美。

我们常说寓教于乐。本课教学中所用的游戏形式多样,操作性强,用得恰到好处,学生在乐中积累了语言文字,也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本课采用图文结合式的板书。这是依据儿童的形象思维占主导优势而设计的,板书是随着学习内容的先后出现的,用简笔画画图,图上的字,词是用贴字卡的形式出现,通过可爱的图象刺激学生的视觉神经,增进学生记忆的加强。

小学语文评课稿

课文《特殊的葬礼》是一篇有关环境保护的记叙文,作者经过描述塞特凯达斯瀑布由旺盛到枯竭的过程及人们的表现,说明环境破坏给大自然带来的严重危害,告诉我们要珍惜、保护环境,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在教学本堂课中,周教师让学生的个性在语言感悟训练中尽情的发挥。

文本是主体感悟的语言材料,对文本语言的感悟首先要由读来完成。读是理解、感悟的前提,也是最基本最经常的训练。深刻的感悟是建立在深入阅读、进取思考的基础之上的。对文本读得越多,想得越深,自然感悟就越丰富。教学中,周教师经过让学生个别朗读、默读、自由读等不一样方式全方位地接触文本语言。当学生经过朗读体验到大瀑布的雄伟壮观后,周教师让学生利用课文的语言赞美瀑布;紧之后,出示枯竭后的瀑布课件和品读课文相关段落,学生自然产生了失望、悲伤等强烈的情感体验,周教师不失时机地让学生经过“读”把情感表达出来,这些实践点的落实促成了学生语感的构成。言语实践和感悟入情水乳交融,读中感悟,感悟又更好地促进学生把书读好。

在流淌着个性的语文生活中,学生带着个性化的体验,充满了审美的愉悦,多角度地诠释了文本的内含。“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课程标准》)仅有对话,才是真正的引导;仅有对话,才能走进心灵;仅有对话,才能彼此接纳;仅有对话,才能相互造就。在这堂课中,周教师让学生亲近文本,与文本碰撞;亲近作者,与作者交流,让学生与文本与作者进行了“零距离”的心灵对话。用心灵去倾听心灵,到达心灵相通,情感共鸣,构成独特的阅读体验。让学生的“个性”在语文课堂中尽情地流淌,学生就产生了与文本对话的内在需要,变“要我说”为“我要说”,师生对话就成为彼此情感交融、智慧碰撞的过程。当周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大瀑布两个截成不一样的情境,掀起了学生强烈的情感波澜,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从孩子们的语言中可看出他们发自内心的要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呼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本事,而培养这种本事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说到底,语文实践就是引导学生生动地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把文章感悟与人生感悟有机地结合起来,去生发创造新思路、新问题和新价值。在这一课中,周教师巧用了课文的空白点,让学生当堂准备稿子,当一回巴西总统向巴西人民作一回演讲,巧妙地为学生搭建可供展示的生活平台,激活了学生的内心世界,迸发出学生的情感火花,让真情在学生慷慨激昂的演说中流淌。学生在这个平台上与文本对话,对话的实质已超越了教材,跨越了时空,他们活力澎湃,将对瀑布的热爱与同情,对环境的忧虑经过自我的言语尽情地表达出来。这样的平台是充满智慧的,教师不再是教材的解读者,教案的执行者,是一个善于创设情境,富有教育机智的人,他不单单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是唤醒学生的创造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课堂上,周教师允许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努力实现“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接纳”。让学生们“悟”得其神,“练”得其法,学生的个性与学习智慧得到尽情展现,课堂真正成了师生智慧飞扬的天地,成了师生共同创造的舞台,值得我思考和学习!

小学语文说课稿

我今天授课的内容是长春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十一板块《老海龟的悲剧》的第二课时。

这是一篇蕴涵哲理的童话故事,讲述了一只老海龟向一只小海鸥夸耀自己的本领,最后不幸被渔夫捉到的故事,告诉人们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一定要谦虚谨慎,不要骄傲自大。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阅读特点,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积累好词好句。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蕴涵的道理:

做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海龟的悲剧中受到启示,养成正直、向上、谦虚的好品质。

为了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如下环节:

1、对话切入、提线导读。

课文的两个主要角色,一个是小海鸥,一个是老海龟,课文的2—7自然段描写了他们两次对话。在两次对话中,老海龟的回答是学习和理解的重点。所以在这环节中我抓住老海龟的话进行理解和朗读。

2、形式多样、读中感悟。

根据三年级学生阅读的特点,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会,时刻抓住文本,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品析词语、分化难点。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这是一只说大话的海龟,在这一环节中,我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如: “狂风暴雨”“大浪滔天”“毫不在乎”“平安无事”等词,来体会老海龟骄傲自满的本质,从而让学生更好的体会文章蕴涵的道理。

4、着眼细处、提升写作。

在这一环节中,我提出“游遍”“溜达”“观光”这三个词,帮助学生理解这三个词所要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让学生体会在一句话中如果一个词重复的使用,会使文章枯燥、乏味,使学生感受作者在用词上是多么的生动、准确,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总之,通过本节课,我力求引导学生体会重点词语及对话,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力求达到文道结合的美好意境。

小学语文说课稿

《父亲和鸟》一课主要通过“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让我们了解到“父亲”通过看动静、闻气味就知道林中有鸟,还知道鸟儿什么时候爱唱歌,什么时候最容易受到伤害,感受到人与鸟是那么亲密无间,领略到人与自然的融洽,体会到父亲对鸟的热爱。课文最后说:“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稚气纯真的话语中,蕴含着”我“的护鸟心愿。走进文本时,就感觉像在温习着一个古老而真切的童话,让人领略到人与自然本应是十分和谐融洽的。

本课的设计理念基于新课标中指出的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读、写、说的能力,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同时,“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依靠学生的朗读实践,在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基于对本文的理解,我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学会写8个生字。主动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

2、准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父亲爱鸟的情怀和我的护鸟心愿,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

体会“父亲”爱鸟之情及我护鸟心愿,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从小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理解“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等重点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思想情感。

基于本课的设计理念和教学目标,本课的设计思路为“整体感知—品味语言—积累拓展”,主要运用情境创设法、多样朗读法、媒体辅助法、读写结合法等教法。

二年级的孩子已经认识了许多生字,并能读懂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因此在学法指导上,重在朗读、感悟、品味语言。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法、圈点勾画法、以读悟文法、小组合作法等学法。

1、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所以我首先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欣赏一些树林和鸟儿的精美图片。以欣赏图片谈体会的方式来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与生命的美好,为学习文本,体会文中主人公的情感做好铺垫。

1、于是接着孩子们怀着好奇心,自读课文,读通句子,认准生字,初步了解文意。

2、再以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让学生认读,交流识字的方法,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识字。

(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能力,在此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识字,既是对识字能力的训练,也是尊重学生个性化理解,培养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3、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字形,指导书写生字“喜、重”。

先指导学生整体观察要求会写的生字。接着请学生说说难写的笔画。然后,教师范写较难写的两个字“喜、重”,让学生观察体会,从中领悟写字的方法。(板书:喜重)

4、在学习生字后,播放课文动画片,看完后,让学生用上“父亲”、“鸟”这两个词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这样帮助孩子们梳理了课文脉络,整体感知文意,初步感受父亲知鸟、爱鸟之情。)

1、首先让孩子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从哪看出父亲非常爱鸟,用直线划出相关的词句。从哪看出父亲非常了解鸟,用曲线划出相关的词句。

2、然后小组内合作学习,交流自己对以上两个问题的理解。老师在小组间适时指导。每个孩子都有质疑、解疑的追求,在朗读理解文本时,孩子们不断产生疑问:为什么没有鸟飞,没有鸟叫,没有鸟味,父亲却知道林中有鸟?为什么在最快活的时刻鸟最容易被猎人打中?为什么父亲如此了解鸟?……所有的疑问都将激励着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语言学习中去。

3、读悟相融,汇报交流。在小组探究之后,进行全班的汇报交流。

(1)首先汇报表现父亲爱鸟的内容。指导朗读理解表现父亲爱鸟的句子: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还有爱唱歌的鸟。”“我知道父亲这时也最快活。”(相机板书:一生最爱)

品读“最喜欢”、“一生”“最快活”等词,感悟父亲从小到老最喜欢树林和小鸟,难怪他知道的那么多有关鸟的知识。

(2)然后指导朗读感悟表现父亲了解鸟的句子:

父亲突然站定,朝蒙雾雾的树林,上上下下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相机板书:望了又望闻了又闻)

可以采用引读方式来帮助学生体会父亲对鸟儿的了解:

父亲在雾蒙蒙的树林边就知道林子里有不少的鸟,可我呢?引导学生读:我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没听到一声鸟叫。

父亲上上下下望了又望,就知道林子里有不少的鸟,可我呢?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没听到一声鸟叫。

继续引读:

父亲用鼻子闻了又闻,就知道林子里有不少的鸟,可我呢?引导学生读:我闻到浓浓的草木气味,没有闻到鸟的气味。

通过对比“我”和父亲的不同感受,使学生体会到父亲的观察入微,体悟到父亲对鸟的深入了解,父亲真是个“知鸟”的专家。

(3)分角色朗读体会“我”和父亲在清晨树林边的对话。

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

父亲指着一根树枝说:“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嗯,还有鸟味。”

父亲又对我说:“在鸟最快活的时刻,在鸟飞离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父亲说:“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重。”

读后交流:读了父亲的这些话,你明白了什么?像这样的父亲可能会成为猎人吗?为什么?

畅谈感受:父亲和鸟就像()。父亲和鸟就像亲人、像手足、像益友、像我和爸爸妈妈一样,和谐相处。

(在这一环节多种方式的读与悟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散思维,畅所欲言,肯定学生多元化的个性理解和感悟。多角度感受父亲的知鸟爱鸟,逐步领悟到父亲之所以对鸟儿这样熟知,是因为他对鸟儿发自内心的喜爱,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感受到原来人和动物之间的和谐相处是那么美好。)

(通过对“我”的心理剖析,让学生学会从“我”的角度来思考和感受,体会原来“我”也是热爱鸟儿这种美丽的生灵,也是发自内心地要保护它们,不希望人们去伤害鸟儿。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深处播下了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保护生灵的种子。)

1、拓展引入一首小诗诵读,激荡孩子们心灵的共鸣。我动情地说:“孩子们,父亲经常来树林,和这些可爱的小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听懂了鸟语,理解了小鸟的喜怒哀乐,他就是鸟儿的知心朋友。让我们像父亲一样知鸟、爱鸟,与自然界的小动物和谐相处,做他们的朋友吧!”在轻快的音乐声中,和孩子们一起深情朗诵一首小诗《小鸟的朋友》。

小鸟的朋友

小鸟飞飞,

小树沙沙,

红领巾把笑声,

洒满山林中的小花。

小风吹吹,

小鸟喳喳,

快乐的小鸟们

有了自己的家。

露水闪闪,

脚步踏踏,

爱鸟的小朋友们

给小鸟留下多少知心话。

——小鸟、小鸟,

飞吧、唱吧,

送你们新房一排排,

请你们安心来住下。

小风吹吹,

小雨沙沙,

你们有了温暖的窝,

从今不再挨雨打。

捉虫,捉虫,

长大,长大,

我们都是好朋友,

向森林讲述一篇新童话……

2、写一写。读完了诗歌,我问孩子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呢?快拿起笔来写出你心中流淌的诗歌吧。写后让孩子们在全班交流朗读。(相机板画飞鸟)

(这一环节将朗读感悟与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读读写写中让孩子们纯洁而稚嫩的心灵以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生命的理解和热爱。)

1、搜集有关鸟类的课外知识或爱鸟、护鸟的格言。小组内开展知识竞赛。

2、找一找读一读有关动物的故事,开展主题读书会。

(将课外阅读做为对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延伸,这两项作业孩子们可以自主选择,在主题性拓展阅读、积累中加深对鸟类的了解,深化对不同生命的热爱,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

小学语文说课稿

《放弃射门》是小语教材第十册第八单元的首篇课文。讲了福勒为了避免踢伤对方守门员西曼而放弃射门的感人场面。从而体现了福勒高尚的体育道德风尚。由于是最后一单元的课文,所以训练重点要综合体现整册教材训练点,但还要把“阅读时要有独特的感受落实在教学中”。教者要全方位考虑。针对此情况,我确定教学目标为: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能力目标:学习运用作者对比赛场面,运动员动作,语言的准确描写的方法,写一段比赛场面。情感目标:理解课文的同时体会出福勒高尚的体育道德风尚。

1、开拓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多向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2、落实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阅读时的独特感受。

(一)、创设情景,激发情感

板书:放弃射门

(二)、切入重点,分析写法

本文场面描写精彩,是个不可多得的写作例子,所以教师要抓住这个写作契机,对学生进行耳濡目染的写作渗透。

学生发现:这段话少了许多人物的动作描写,还少了许多介绍当时紧张、激烈场面的词句等。

我及时总结:“是的,要想把当时那精彩的一瞬间用你的笔写下来,就需要紧紧的抓住人物的动作,心理活动以及人物的神态来进行刻画。同时还要把当时紧张的气氛描写下来,让读者了解当时的情况。”

通过这种对比的教学,学生设身处地地了解到如何写精彩。比老师费劲口舌的去说,去指导要省好多力气。真可谓事半功倍。

(三)、应用学法,创造性表演

孩子都具有表现欲,在课堂上进行创造性的表演,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一件事乐此不疲。因此我设计了创造性表演这一环节。我问:“福勒由于西曼的扑球 ,他放弃了射门,摔到了。发挥你的想象,在球场上,这时候最可能发生的将是什么?如果你是福勒,你爬起来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此两个问题,引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学生说:“很可能发生一场战争”“我起来就会打西曼,或者骂西曼”。看学生的想法多真实呀!然后我让学生到文章中找答案,看看福勒是怎么做的,并填补课文空白,相像福勒和西曼语言和心理活动,最后四个人一组,仔细研读第四自然段,发挥你们的想象把福勒为西曼向裁判求情的场面创造性的表演出来。其他学生当评委,对表演学生进行评价。同时进行细致观察,为写作做准备。

在此环节中,学生既是表演者,又是观众。既能锻炼胆量,又能训练观察力,真可谓一举两得。

(四)、学习写法,进行写作

学生对习作总有畏难情绪,在课堂上就写,那要让学生有感而发。到目前为止,学生的情绪已被调动到最高状态,老师适机点拨“到现在我还在回味刚才同学们的表演,多精彩啊。我想:如果我也能像作者写福勒射门那样把同学的表演写下来那该多好啊!你们能写下来吗?”在学生高喊能的情况下,我马上出示习作要求:

1紧紧抓住同学们的语言、动作、表情、心理活动把刚才的求情一段写下来

2由于时间的关系,老师不要求工整,只要你自己能看出来,能读出来就行。如果可能有些句子和词你也可以用横线代替。

3写好之后我们进行交流可以吗?

学生用最快的速度写完,并在课堂上做交流。没有写完的课下写在日记本上。

小学语文说课稿

《小小的船》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晴天夜空美丽的景象。文中写了一个孩子把新月看作小船,联想自己坐在月亮上去,在蓝天中航行,驶过星群,看望星星,表现孩子喜悦的心情。这首儿童诗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通过本文的感情朗读,落实新课标中提出的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任务。同时进行听说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本课教学时间安排为二课时,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认知目标:理解课文中“蓝蓝、闪闪、弯弯”等词的意思,运用“我看见……”的句式说话。

2、技能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欣赏大自然美景的情趣。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力求做到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句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地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这也正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而不利因素在于学生朗读课文时可能会出现唱的现象。

从本课儿童诗的特点考虑,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时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

板画一张《晴朗的夜空》,圆月和新月图各一,绘画纸(学生每人一张),录音磁带。

本课教学时间安排为二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进行生字教学。

下面就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程序,主要设置四个环节。

1、复习检查。

通过检交生字词的掌握以及课文个别朗读的情况,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2、创设情境,理解课文。

众所周知,教师通过图画、音乐和文学语言描述,再现教材的情境,就会给学生以强烈的真实感,较快地把学生带入智力最近发展区。情境法适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能唤起他们的形象思维,提高想象能力,在情境教学中学生既观察、感受又思维、表达,使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为充分挖掘大脑潜力创造了条件。

为了达到预期目标,安排以下几个步骤:

(1)图画展示,创设情境。

(教师出示图画并用语言描述)小朋友,看这晴朗的夜晚,闪烁的星星,要是月亮挂在蓝天上,那该多美呀!(教师出示圆月),有时候月亮是这样的(出示新月并粘上)。有时候月亮又是这样的。教师趁机提问:

a这是什么样儿的月亮?诗人把它说成什么?弯弯的月儿像什么?

b课文中小朋友看弯弯的月亮为什么觉得像小船?

c你看着这弯弯的月儿,想不想上去呢?

由浅入深的提问,特别是最后一个问题,激发学生飞上月球的愿望,体会诗的意境。

(2)综合运用图画、语言、音乐再创情境。

(教师描述)如果现在是夜晚,我们一起坐在院子里,抬头看天空,蓝天上有星星,有月亮。这弯弯的月亮,它多像一艘小船呀!(放音乐)现在人听着音乐轻轻摆,慢慢地大家可以闭上眼睛。想着,想着,你是不是坐在月亮上了?是不是飞上蓝天了?(此时学生会情不自禁说自己已经飞上蓝天,已经坐在月亮上了。)

当学生睁开眼睛,教师随即出示句式:我看见()。引导学生说出:宇宙飞船上天,航天飞机登上月球等。接着再用“蓝蓝的天”进行说话训练。例如蓝蓝的天上有什么?我在蓝蓝的天上干什么?不难看出,在理解重点句子时,根据创设的情境,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学生往往为此而兴奋不已,学生情绪为之高涨,进入一个高潮。此举极大地丰富了课文内容,学生的学就乐在其中,悟也在其中。

3、朗读训练

一年级学生的朗读往往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朗读训练的第一步就是教师的范读。

接着进行引读激情。在这里引读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采用逻辑引读。

(1)弯弯的月儿像什么?

(2)小小的船儿怎么样?

(3)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什么?

针对小朋友好胜的心理特点设计了“赛读夺星”这一小环节,使教学再进入一个小高潮。

比赛的规则是:感情朗读要把闭着眼睛的小朋友仿佛带上蓝天。再通过个别、小组、大组赛读,激发参与的积极性,满足求胜欲望。

此时教师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进行即兴演读。演读是一种富有趣味性、形象性的朗读方法,可以再现课文情境,从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印象,并感受感染。演读使学生通过理解课文的文字符号,借助教材的直观在大脑中建立鲜明的表象联系,而且实现表象的外化,那就是把头脑中的表象运用外显的形体动作和语调音色表达出来。在这叫复杂的过程中,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从而引起共鸣。这样学生就不只围于“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困境,而且也达到了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具体做法是:

a自由演读

b个别演读

c全体演读

自由演读,按学生的个体差异,内化的程度不一而进行。在自由演读中,学生根据自己的联想,运用外显的,自身喜欢、掌握的形体动作,来更好地表现并体会到诗的意境。

在自由演读的基础上,再请个别学生上台演读,通过评比,感情是否投入,动作是否和谐,从而让其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较深的印象。最后全班学生一起模仿演读较优秀的学生,边读边演,这时学生会置身于那诗的情境之中,其中在全体演读时,教师也可以成为其中一份子。

4、创作想象画。

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着眼,从发展学生扩散性思维出发,采用此环节。

作画内容是二十年后,我在太空旅游。要求:把自己想到的用画描绘出来。

作画时,教师可用上音乐渲染气氛,此时学生会进入未来世界,幻想着遨游蓝天的情景,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二十一世纪的太空美景。

我想在上课时,如果能环环相扣,层层推进,那么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必定会水到渠成。

相关范文推荐

    终止合同申明(精选19篇)

    合同协议的签订需要双方充分了解和明确各项条款,确保双方对合同内容的理解和接受。对于合同协议范文的理解和运用,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实例。一、根据甲、乙双方于年月

    疫情在家的心得体会(专业16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过去的经历和成就进行总结和回顾,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下面是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随着新冠疫情的全球爆发,人们

    校园氛围摄影心得体会(热门16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考深度和思考角度,从而更好地理解世界和自己。下面是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激发大家写作的灵感和创造力。

    出租车租车协议样本(优秀16篇)

    在合同协议中,双方可以明确约定交易的各项细节和条件,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保障。如果您需要针对特定的合同协议进行咨询或起草,以下律师事务所可能会为您提供专业的帮助和

    超市补货员心得体会(实用19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对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下面是一些领导者的心得体会,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对领导力的思考和认识。第一段:引言(150字)。作

    学生宿舍租赁合同大全(21篇)

    租赁合同是一种合法约定书,用于明确租赁双方关于租赁物品的权益义务、租金支付、使用期限等内容。以下是一份比较详细的租赁合同模板,供大家参考和使用。出租方:xx工业

    投资研究心得体会篇(精选21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将自己的感悟和思考进行整理和提炼的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提升自己。这里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在写作上提供一些

    建筑工程开工申请报告(精选19篇)

    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到空间布局、材料选择、结构安全、人性化需求等方面,它是一项复杂而综合性的工作。总结范文中包含了建筑师的思考过程和设计原则,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读依靠自我心得体会(热门19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和工作方法,能够让我们更加高效地完成任务。阅读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可以培养自己的写作思维和表达能力。依靠自我心得体会是我们在成长过程

    摊位承包协议(专业23篇)

    承包是指某个团体或个人跟其他团体或个人签订合同,获得在一定时间内经营或管理某项事务的权利和义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资料和案例,供大家学习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