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毕业论文范文 > 正文

七年级语文新编苏教版教案(优秀14篇)

时间:2023-11-08 19:46:29 作者:ZS文王 七年级语文新编苏教版教案(优秀14篇)

教学工作计划是为了规划、安排和指导教师在一段时间内的教学活动而制定的方案。教学工作计划的编写是教师实现课程目标和学生成长的关键一步,需要慎重对待和精心设计。

语文四年级苏教版新编教案

1.学习课文,了解电脑住宅为人们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感受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发挥想象力,设计一栋你心目中的电脑住宅。

课前准备。

收集关于电脑住宅所具有的其他功能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初读感知。

1.请自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再读课文,思考:电脑住宅与普通住宅有什么不同?用一句话谈谈你的感受。

(三)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看看电脑住宅有哪些奇妙的功能?边读边想,用笔在相应的段落留下你思考的痕迹。

2.学习小组交流、讨论。

3.集体交流:

(1)根据室外的气象资料进行调节,为主人提供舒适的家居环境。

(2)大门具有保安功能,防止不明人物进入住宅。

(3)通过电脑,可以调运屋内自己需要的物品。

(4)厨房有一套教人做菜的电脑装置。

(5)主人休息时,电脑给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6)浴室里,可通过电脑“预约”洗澡的时间。

4.高科技化的电脑住宅给我们提供了方便,在同学们所了解的其它的电脑住宅,还具有其它不同的功能吗?(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

5.是啊,正因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才有了这一栋栋神奇的电脑住宅,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人人都能住进这具有奇妙功能的电脑住宅。

(四)课外拓展。

如果由你来设计一栋电脑住宅,你打算怎样设计?想一想,写下来,在全班交流时一起来评一评,谁设计的是我们心目中的最佳住宅。

苏教版一年级名师新编语文教案

1.知识目标:学会生字,理解生词,体会大海的温柔和可爱,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练读、讨论、评价、欣赏、背诵等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朗读能力和评价能力。

【说教法】。

【说教学过程】。

一、紧扣生活,引入新课。

1.学生的已知经验是其思维的源泉。首先,我问学生:“同学们,你们都喜欢旅游,有谁见过大海?”“你见过的大海是什么样的?”在一部分学生骄傲地说出了自己对大海的感受后,我及时邀请大家到大海去旅游,进一步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学习的欲望被初步激发。

2.出示多媒体课件。随着画面的展示,大海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澜起伏、时而惊涛拍岸……千姿百态,尽显眼前。教师和着音乐娓娓道来,强烈的感受,使学习欲望被再次激发。

二、指导看图,整体感知。

出示课文中插图的课件,在学生观察插图时,相机引导他们从上到下说明图意。在体会月亮、星空、海鸥、大海多个个体美的同时,感受整个画面的和谐。这样做,可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观察事物的能力,创设情境,进行整体感知。

三、读中感悟,悟中生情。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精读课文的好处是:学生读得越充分,理解就越容易;学生理解得越好,朗读就越有感情。因此,我的教学重点就放在如何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将精读训练落到实处。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几个步骤层层推进:

1.教师配乐范读。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文,体会文中的美感,我采取了配乐范读的形式。和着节拍,细细品味。

2.抓住重点指导第一句。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重在自悟。教学过程中,我抓住“大海睡觉了”这一部分,提出“你从哪里读出大海睡觉了?”“此时大海为什么能睡觉?”由此展开学习,引发出大海的“睡”与风儿、浪儿的“不闹”“不知”有关,进而了解风吹浪打、风平浪静的内在联系。

3.合作体会练读第二句。

有了第一句作为基础,第二句的学习可以立足于学生自己体会感悟,充分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适当进行点拨指导。先让学生边看图边自由读第二句,说说大海睡着了是什么样的?再在小组内讨论,说出自己的体会。在学生充分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教师适当点拨,就能较好地突破“大海抱着明月,背着星星”,其实是明月、星星的倒影照在大海上这一难点,增加了趣读性。

4.配乐背诵,理解感悟。

结尾,教师趁热打铁,给时间让学生当堂背诵,既积累了语言,又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四、欣赏音乐,总结延伸。

“军港之夜”中的师生共舞,拓展训练中的“大海打着香香的鼾,做着甜甜的梦,她会梦见什么呢?”这些,也会给学生们带来深远的影响。将课堂与音乐相结合,将课堂与课外相结合,不局限于课堂,不拘泥于教材,这也应该是新时期教师的奋斗目标吧!

语文五年级新编复习教案苏教版

1.掌握“灶、庞、焕”三个生字,理解积累“困扰、渺茫、晨曦、劳作、边陲、翩翩起舞、焕然一新”等词语并能灵活运用。

2.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诗歌,了解诗歌中描述的一座村庄(深圳)、人民生活及其变化,体会作者对这一变化的欣喜、赞叹之情,进而理解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可喜变化和重大意义。

3.引导学生找出文中使用的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为习作做准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来欣赏一首歌。课件出示深圳城市建设图片,背景音乐为《春天的故事》)。

2.歌中唱的是什么?你能说一说吗?(指名说)。

深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指名说)。

3.是啊,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歌。

(板书课题: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通读诗歌。

1.自由朗读这首诗歌,注意读准字音,为每一个小节标上序号,把你不懂的地方作出标记。(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课文中的生词都会读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课件出示生词,指名小组读,齐读。)。

面庞困扰渺茫。

晨曦劳作边陲。

翩翩起舞焕然一新。

3.这首诗歌一共几个小节?八个小节。(指名朗读)。

4.指名读诗歌。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原来的这座村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指名回答。

5.读了这首诗歌,你有哪些地方不明白?(指名质疑)。

三、细读感悟,理解文本。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小村庄吧。

1.请你默读第1、2小节,看看它告诉我们什么?

(由概括到具体叙述了“昨天”一座小村庄贫穷与落后的状况以及带给人们的困扰。)板书:昨天。这座村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贫穷落后)。

2.可是,短短的几年时光,这里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你自己读读3—7小节,看看这座村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自由读诗歌)。

指名回答:村庄的道路、房屋的变化,城市建筑环境的变化,人们生活变化等。

3.看到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感受?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相机板书:翻天覆地、焕然一新)。

4.该怎么读呢?谁来试试?要读出你的感受。(指导朗读)。

5.是啊,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焕然一新”!

(1)“这就是昔日……”学生跟读。

(2)这一小节中有一个比喻句,你能找出来吗?(指名回答)。

(4)指名回答,你有什么感受?(相机板书)。

(5)你能有感情的读读这一小节吗?(指导朗读)。

6.改革开放让深圳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生活将更加美好!如果配上音乐来朗读这首诗,我想你会更深切的感受到伟大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诗人那种惊喜和对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变化的赞叹之情。(指名配乐朗读全诗)。

四、总结升华。

(课件出示深圳昨天今天对比的图片,播放《春天的故事》)。

深圳,这座昔日的小村庄,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速公路代替了泥泞的古道,破旧的土屋变成了座座厂房,所有的变化让世人瞩目。时间就像流水一样,从我们身边缓缓流过,该去的去了,该来的来了,我们从来也不觉得有什么异常。直到有一天,你回头看看过去的日子,不经意之间你会忽然发现,原来时间可以改变一切,周围的许多事物都在悄悄地变化着。同学们,只要你愿意去观察、去思考,你会发现生活中的许多变化,你会感受到时间在流动中带给我们的永恒。

五、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跟随诗人看到了深圳这座村庄的可喜变化,感受到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变化是翻天覆地、焕然一新。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中国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日益提高。如今提到中国,世界人民的眼里只有佩服和惊奇,毕竟,中国变了。请你在课后读读《中国一日》,感受一下中国的飞速发展。

六、布置作业。

1.把诗歌中你认为优美的词语和句子摘抄下来。

2.观察自己周围发生了哪些变化,把它记下来。

新编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课后绿线内8个生字,学会写田字格内的4个生字,能用课文中“大家”“学习”“游戏”“亲亲热热”“快快乐乐”等词语说话,学习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叙述方法。

2、以读为核心,指导学生在读中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

3、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和自主探究的学习品质。

教学准备:录音投影、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第1课时。

一、紧扣主题,引读课文。

同学们,课前和一位同学谈话,问他爱不爱咱们的学校。他说呀——“爱!”可是要他说出爱的理由时,他却笑了笑,打开语文课本,指着第一课说“全写在这上面啦。”你们想知道他是怎么说的吗?请大家打开书,借助拼音读一读课文,看谁能先读明白他爱学校的理由。

(紧扣单元主题,搭建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平台,利用阅读期待,培养自主阅读兴趣。)。

二、自由读,感知内容。

1、直读音节。先读成词,再连成句,读成文。比一比,看谁读得正确、连贯。

2、对照拼音认读汉字。比一比,看谁识的汉字多。

3、再看汉字读课文。比一比,看谁读得通顺、熟练。

4、听录音跟读课文。比一比,看谁读得响亮、动听。

5、读后思考回答爱学校的原因。(学校里有老师、同学,大家一起学习,亲亲热热。学校里有教室、操场,大家一起游戏,快快乐乐。)投影出示句子,指导学生朗读。

6、找出句子中最能表达作者感受学校可爱的两个词语。(亲亲热热、快快乐乐)通过两个词语,帮助学生认识自然段,并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从语言形式入手,发挥拼音作用,以读为核心,在读中认识汉字,在读中理解内容,在读中发展语言,培养简明、有序、朴实的文风,在读中体验成功,培养争强好胜、积极探究学习的品质。)。

三、诵读课文,体悟感情。

1、通读第一自然段,通过想象“大家一起学习”的情境,体悟“亲亲热热”的师生之情。

(1)指定学困生朗读第一段,板书“大家一起学习”。联系上下文,帮助学生理解“大家”所指代的对象:老师、同学。组织学生畅谈老师热情帮助学生学习的事例,激活相似模块,拨动情感琴弦,强化个性体验。

(2)比较试读,深化认识。

(3)想一想老师、同学对你的关心,用亲亲热热的语气朗读第一段。比一比,看谁能读出亲亲热热的感情。

2、学习第二自然段,通过对“大家一起游戏”的理解,体悟快快乐乐的情感。

(1)读课文思考:用什么语气和感情读第二自然段。

(2)对照文章中彩图,活化游戏情境,激活学生动情点。

(3)朗读比赛,读出快快乐乐的情感。

(运用主动建构认知理论,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把阅读活动变成学生个性化阅读行为,突出培养学生自读探究、体验感悟的阅读能力。)。

四、述背课文,回归整体。

口述全文,理解课题。

(通过口述训练,引导学生走进课文,体悟情感,活化语言。)。

(2)思考回答:在这样的学校里学习、游戏,你会有什么感觉?答后板书“快快乐乐”。点拨:“快快乐乐”比“快乐”表达的意思更强烈。课文以“快快乐乐”为题目,从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两个方面去叙说自己快乐的感受。

(3)齐读课题。

(4)认读课后要求会认会写的汉字。

(5)齐读课文。

(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研读课题,帮助学生弄清文章与题目之间的关系,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整体理解。)。

第2课时。

一、背诵课文,以情激情。

1、默背课文。在默背中酝酿情感,走进角色。

2、同桌交流背诵。在交流中寓情于声,飞扬个性。

3、齐背。

二、积累词句,迁移运用。

1、教师出示生字卡,认读汉字。生字卡后面标上拼音,随时进行正音练习。

2、指导学生学写课后要求会写的汉字,掌握3个笔画的运笔要领。

(1)指导写“乐”字。

先让学生自己观察,“乐”是5笔写成。教师教“乐”的第2笔是竖折,写时折笔写在横中线上。第3笔竖钩的竖写在竖中线上。师范写,生书空,然后在本上练写3个。

(2)指导写“里”字。

可让学生通过观察,弄清笔顺和主笔的占位后独立书写,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3)指导写“同”字。

(4)指导写“习”字。

苏教版一年级名师新编语文教案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海的温柔和可爱。

思维发展目标:

教学重在培养学生体会大海的温柔和可爱。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投影仪。

【教学时间】二课时。

【课前预习】借助拼音,读通读懂课文大致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

2、板书:大海睡了。齐读。

3、学习海、睡两个生字。

二、初读指导。

1、听课文录音。

你觉得大海怎样?

2、试读课文。

(1)读准字音。

(2)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上方的生字。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2)指名朗读,指导学生读准鼻音、边音、轻声等。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略)。

(4)齐读生字词。

4、各自轻声读课文。

5、指名分句读课文,相机正音。

想想每一句写了什么,交流。

三、指导书写。

1、自学第二题,练习书空。

2、指导。

分析字的结构,再口头组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

2、点名朗读课文。

二、精读训练。

1、出示: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深夜里,大海睡觉了。

(1)点名读。

(3)指导朗读,注意停顿。自由练读,指名读。

2、出示: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她睡熟的鼾声。

(1)点名读。

(2)大海睡得多香啊!这一个长句里你最喜欢哪两句?为什么喜欢?用你的朗读,让人们体会大海的可爱。点名读。指导朗读。再自由练读,点名读。

三、指导背诵。

1、看图试背。

2、指名背。

新编辑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和大家初学了22课,今天我们将继续学_第22课。

2、学生朗读课题。

3、其中的“我”指的就是(曼德拉),他在课文中的身份是一个(囚徒)。

二、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1、在书本中,电视中,你见过囚徒吗?他们过的是怎样的一种生活啊?

2、学生交流。

4、学生读书,交流(苦役;艰难的时日;狭窄的牢房)。

5、师:越是狭窄的牢房越是没有自由,它时时刻刻在提醒着囚犯:你是囚犯,你是罪人,你不配享有自由!

6、那么,在如此艰苦的时日里,曼德拉又是怎么做的呢?

7、交流:洗洗衣物------。

8、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想方设法为每天的生活寻找些许慰藉;使狱中生活充实一点)。

9、出示上面两句话,让学生体会他这样做的目的。

11、板书:乐观向上、积极。

12、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三、分析课文第二部分。

(一)。

1、是啊!曼德拉是一个乐观向上,积极生活的人,也是一个对菜园情有独钟的人。

3、朗读。

4、交流:(亲密接触)读好这句话。

5、是的,作者对菜园一直以来就是如此“情有独钟”,以至于他刚到罗本岛,他就要求_允许他在监狱的院落里开辟一方菜园。但是,这一方菜园他得来容易吗?读读课文第三小节,再来说说。

6、学生朗读第三小节,交流(多年来,一直拒绝,但是最终)。

7、你从中又觉得曼德拉是个怎样的人呢?

8、板书:坚持不懈。

(二)。

1、对这来之不易的菜园曼德拉格外珍惜,格外爱护。他为菜园做了些什么呢?自己读读课文四、五、七按节,边读边做做记号!

2、交流。

a)成天都在地里不停地挖掘。

(谈谈自己的体会,抓住红色的字;朗读体会)。

b)首先选种了---。

(说说他这样做的原因;从产量增长中,你有什么感想)。

c)订阅书籍,学_耕种,了解方法,更加可贵的是作者不怕失败。

3、在曼德拉的辛勤劳作下,作者的菜园一片生机盎然,收获的季节到了,曼德拉来到了他的一方菜园。他看到了什么,他情不自禁地说----(出示图画,学生练_说话)。

(三)。

1.是啊!多么美好的一切啊!曼德拉辛勤耕作这一方菜园,收获的不仅是硕果累累,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2.读读第八节,谈谈自己的感受。

3.理解"一丝自由的滋味"(少有的;一方)。

4.朗读第八节。

四、分析课文第三部分。

1.作者收获的不仅是心里上的自由,更加获得了生活中深刻的哲理。

2.收看录象。

4.四人小组讨论,联系实际,说说你们的理解。

5.指名交流。

6.朗读这段话。

五、总结课文。

1.让我们一起记着这位为了黑人的解放事业,穷尽毕生心血,坚忍不拔的伟大领袖曼德拉,记着在菜园中发生的感人的故事。

2.记着他的这段响亮世界的话语:"斗争就是我的生活,我会继续为自由而战,直至我死。"。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复习教案

单元学习步骤:

一、走近消息、通讯。

1、每人从报纸上剪几篇消息、通讯。

2、网上查找,了解新闻发展史及有关新闻知识(1课时)。

3、运用新闻知识,分析自己的搜集材料(1课时)。

4、课堂交流(老师指导)(1课时)。

二、走进教材。

1、整体浏览单元课文,各人选择其中一篇感兴趣的文章,体会新闻、通讯语言生动、准确等特点,了解课文报导的重大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4课时)。

2、单元语文活动--网上读写与交流,将自己从网上看到的新闻,挑选一则你认为最有价值的,加以概括提炼和分析,用e_mail发给同学、老师进行交流(2课时)。

三、走进社会。

1、学生自愿组成各个活动小组(7--8人),到电台、电视台、报社等地方参观新闻制作的整个流程。

2、我来当记者。

(1)每小组拟订一个采访话题,分头进行采访,

如:常州外来民工子女教育情况--采访教育局长。

常州教育发展前景--采访市长。

学校教育主动发展构想--采访校长。

等等。

(2)根据确定的话题,设计采访的问题。

(3)分组采访。

3、就采访的结果进行交流(2课时)。

4、体验劳动(走上街头卖报)让学生体验到每份报纸中凝聚了多少人的劳动。

四、成果展示。

1、每个小组编一张小报(1课时)。

2、进入聊天室,把自己学习的心得、体会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教案

各位老师、各位领导、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观察植物细胞》,观察植物细胞涉及的知识面很广、特别是对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归纳细胞结构要求很高,历来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新课标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通过对该课的学习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归纳整和能力,这对以后的自主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我选择了它作为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希望能得到各位老师的指导。

对于观察植物细胞,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等4个方面进行剖析。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认识并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能力目标】了解出临时装片制作过程以及注意事项;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情感目标】通过制作临时装片,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制作临时装片,归纳植物细胞结构。

2、难点:成功地制作临时装片。

二、教材处理:

1、学生状况分析: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学生初步具备了使用显微镜的技能,这时要满足他们观察微小细胞的愿望,引导他们进行主动探究学习,同时由于学生没有看到过细胞,因此在观察临时装片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制作较好的临时装片。

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1)、复习上节课内容,创设情境导入。

(2)、讲授新课:如何制作临时装片。

(3)、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

(4)、练习。

(5)、小结。

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多媒体、实验探究。

2、教学手段:本节课以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为主,并采用复习、展示导入、教师演示与辅导为辅的教学手段。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与情境导入:

1、显微镜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

2、显微镜的使用分哪几个步骤?

(二)、制作临时装片。

1、多媒体演示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

(1)准备:

擦:必须将载玻片、盖玻片擦拭干净,目的是避免杂质出现于视野中。

滴:滴加清水时应适量:过多,水会溢出;过少,制片容易产生气泡。

(2)制片:

撕:撕取少量的洋葱鳞茎叶内表皮,不要将叶肉一起带下来。

展:充分将取下的洋葱表皮展开,避免重叠。

盖:盖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水滴边缘,然后将另一侧缓缓放下。。

(3)染色:

滴: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时适量:多了,会溢出来污染实验台;少了,染色不充分。

吸:吸水纸应有另一侧吸引,使稀碘液均匀扩散到盖玻片下。使染色充分。

2、学生练习制作临时装片。

3、学生观察自制的临时装片。

(三)、学生动手制作,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让学生明确: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细胞壁:保护和支持作用。

(2)细胞膜:保护、控制物质的进出。

(3)叶绿体:含有叶绿素,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部位。

(4)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5)细胞质:内有液泡,液泡中含有细胞液。

(四)、技能训练:绘植物细胞结构图。

强调绘图要领:

真实;大小、位置、点线结构;名称标注齐全。

(五)、课堂小结:

1、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

2、植物细胞的结构。

(六)、作业布置:

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要求标注功能。

七年级生物教案苏教版

教学目标:

1.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观察、口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使学生成为既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

1.生物的录像.

2.有关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

3.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放录像,让学生仔细观察录像中出现的生物与非生物.

引导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说明生物的特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讨论(如果学生人多可两组一题)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发言人.小组研究讨论结束后,可研究讨论其他组的题.待各组完成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可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补充(教师除了组织学生的活动,可以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他们的讨论和研究).

总结:除了书本上列出的生物的特征外,还有其他别的生物特征吗?(根据生物的特征说)。

补充:

8.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9.生物体能进行新陈代谢。

10.生物体能遗传变异。

11.生物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等。

能力训练:可用书上练习p6。

(1)分析图片弹钢琴的机器人、慢慢生长着的钟乳石为什么不是生物?

(2)珊瑚和珊瑚虫都是生物吗?详细说明.

教学后记:

本节课我的安排主要集中在除书本上举出的生物的特征之外,还有没有别的特征这一问题来让学生讨论,所以很多学生对生物的特征包括哪几方面了解得不够深入.

教学反思:

这节课可以先安排课后练习钟乳石是否生物来激起学生的兴趣,同学们就书本上列出的生物的特征进行讨论和举例(主要是举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生物的特征.深入了解了书本的六个特征后,再活跃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对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有一个总的认识,再引导他们举出一些所有生物都具有而非生物所没有的特征.对于学生所列出的生物特征应该逐一分析,并让学生举出反例子来论证其观点,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到生物的特征,真正分清楚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然后再由学生来解答钟乳石是否生物,让他们用刚学的知识解答一开始可以理解错的问题.

七年级生物教案苏教版

一、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环境影响生物)。

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存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可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2、生物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空气、阳光、温度、水分、土壤等。

3、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4、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提出问题: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是什么?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制定(实施)方案:(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光。(实验完毕后将鼠妇放归大自然)得出结论: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以储存大量的水分,还能代替叶进行光合作用;根非常发达,能吸收沙漠深处的水分。又如蚯蚓的刚毛有助于在洞穴中运动;体表的黏液有助于它在土壤中钻穴和呼吸。

2、生物也能影响环境:蚯蚓的钻穴和取食等活动使土壤变得更加疏松和肥沃。

七年级生物教案苏教版

安排三周时间(第19、20、21周)复习,时间还是比较充裕的。具体如下:本册三个单元共十章,分为7个课时来完成,每一课时的前20分钟左右的时间归纳概括课本知识点;大约20分钟时间讲评对应的活页训练题。

2、练习题准备。

我们准备了7份活页训练卷,每份的题量不多,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考点知识内容”填空;一部分为“达标训练”,有10题左右的选择题,2—3题的综合性填空题。因为题量不多,所以能用20分钟左右讲评完成。

3、平衡班复习安排。

由于平衡班学生和实验班素质有所差异,所以复习时我们更重视课本基础知识的梳理,复习过程中,先逐页翻开课本注明复习要点,再带领同学们朗读一遍,这样便于学习比较差的同学知道复习点;然后,活页训练卷我们老师边讲学生边做,完成多少是多少,不能本课堂完成的,下节课花点时间继续讲评。这样的话,平衡班复习课本的课时安排要大约多三节课,也因此,我们早在第二次月考前就先进行2节课的时间详细复习(实验班简单的复习一下月考内容)。

4、作业布置。

读背课本知识点为主,包括各种讨论题和课后习题要读读看看;复习完一部分内容完成相应的活页训练卷(共7份),平衡班学生没有活页训练卷的作业时,抄写课本重要知识点。

5、综合模拟测试。

我们安排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一次综合模拟测试,并进行详细的批改和讲评,检查学生的复习效果。

总之,希望同学们能真正利用好这三个星期的复习时间,争取在期末考试中能有一个更大的进步,发挥更好的水平。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复习教案

1、反复诵读和识记,积累和丰富语汇。

2、在朗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清作者写作思路及思想感情的线索。

3、让学生领悟人生要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二、重点、难点。

1、感情和领会文章的字里行间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在无际的天空自由飞翔的感情。

2、诵读体味文章诗意盎然的语言,积累丰富自己的词汇。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教师:1、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见附一)。

2、印发田晓菲诗《露》给学生阅读。

学生:1、借助工具书自学词语,每人并准备2个词语准备向别的同学提问。

2、反复朗读,对精彩片段多读几遍。

3、试着提出几个问题。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十二、三岁正是充满幻想,憧憬未来的年龄,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梦想,“志当存高远”只要去努力,我想信你们最终会取得喜人的成绩,梦想一定会成功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一个十三岁就走进北大校园的少年-------田晓菲。

(二)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1、由学生上讲台,请别的同学认读并解释自己卡片上写的词语。

2、分男女生对读下列两组词语(幻灯片)。

际遇絮语惆怅沉淀尘缘犀利呜咽似曾相知。

穹窿凝垂绅士风度茫然若失迷离安恬白驹过隙。

七年级生物教案苏教版

鼠妇又称“潮虫”,在南方也叫“西瓜虫”、“团子虫”,属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潮虫亚目。鼠妇的种类较多,它们身体大多呈长卵形,成体长9—15毫米,背腹扁平十分显著,呈灰褐色、灰蓝色;常能卷曲成团,是草食的陆栖类群,口器是咀嚼式口器,为甲壳动物中完全适应于陆地生活的动物,从海边一直到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地都有它们的分布。第一触角短小,后7对胸肢变成步足。但它们都需生活在潮湿、温暖以及有遮蔽的场所,昼伏夜出,具负趋光性。不像昆虫和蜘蛛那样高度适应于陆地上生活,在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分布,在田间,主要为害黄瓜、西红柿、油菜等常见的种类有潮虫科、鼠妇科、球鼠妇科等代表动物。

二、鼠妇的生活环境及采集。

鼠妇喜栖息于朽木、腐叶、石块等下面,有时也会出现在房屋、庭院内。鼠妇在20---25度之间生活较为正常。若室内外温度在25度左右,在房前屋后的石块、瓦砾下面、盆里、坛内均可以找到;温度低于25度,需要选择温暖的花窖、庭院的下水道旁边进行采集,也可在平房条件的厨房地砖下面进行收集。我们在学校园里采集时发现,鼠妇的数量较少,个体也较小,以一些个体小的为主。在花盆底下可以采集得到,但数量少,如果花盆是放在水泥地上则其数量会很少,而且水分过多数量也会大大减少。为了采集的方便,我们经过一番努力后发现,如果把台湾草连根铲起,倒盖在墙边的草坪上(可盖两到三层),开始几天不要浇水,等草干了之后,三天左右浇少量的水,只要保护相对潮湿就可以。一个月左右开始采集,则可得到个体较大,数量较多的鼠妇。而且,采集过程非常方便,只要把草皮拿走就是。在鼠妇的收集过程中,必须小心地保护,收集后,容器内应带一些湿土和注意通风。湿土是富含有机质,颜色以黑色,同时可放几片烂树叶或一些植物的小根。

三、鼠妇的饲养。

在实验室饲养鼠妇可用大的盆子如塑料水槽、也可用月饼的盒子。在盆子内放一些经过筛选后的松软的土壤,土壤以富含有机质为好,特别是黑色的土壤则效果更佳,同时可放一些烂树叶。土壤的含水量不宜太大,每天可向土壤中喷洒少量的清水,水滴入过多,土壤容易形成泥块或泥浆,这样会使鼠妇的活动减慢,甚至造成死亡。可以用手进行小测,用手抓起一把泥土,用力捏,没有水从指缝流出,松开手,轻轻一碰,泥土疏松,表明土壤的湿度适中。同时每3天换一次土,最长不要超过一周,换土也不要全部换,可放一半留一半。鼠妇的密度不宜过大,大概每1000毫升的容器内可饲养25---30只左右的鼠妇,密度过大,妇容易死亡。盆子上可用黑布遮盖,保证有充足的空气,同时用橡皮圈套住黑布,防止鼠妇逃跑。也可在晚上开灯,也能起到防止鼠妇逃跑的效果。

四、鼠妇的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1、每次换土时,保留一部分原来的土壤;对换出的土壤要细心检查,以免因个别鼠妇“假死”或钻在土壤中而丢掉。

2、在实验室放置鼠妇时,要留心周围是否有其它动物如老鼠、蟑螂等的危害。

3、土壤中水分不宜过多,保持湿润即可。如果不小心加入的水太多,可用细沙进行调节。

4、为了保证实验的效果,在饲养鼠妇时尽可能给它提供适宜的温度。

5、不要将饲养的鼠妇放在太亮的地方,尽可能给它提供较为黑暗的环境。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教案

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类群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其中前三种植物生长到一定的时期会产生一种叫做孢子的生殖细胞。因为通过孢子进行繁殖,所以又称为孢子植物(没有种子植物)。

2、藻类植物大多数生活在水中(如淡水:水绵,衣藻海水:紫菜、海带)。

(1)形态结构: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2)营养方式:藻类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自养。

(3)繁殖方式:用孢子进行繁殖。

3、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

(1)生物圈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2)水生生物的食物来源。(如鱼类饵料)。

(3)供食用。(如海带紫菜)。

(4)药用。

4、苔藓植物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葫芦藓、地钱、树干苔藓)。

(1)形态结构: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只起固定植物体作用)。

(2)营养方式:苔藓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3)繁殖方式:用孢子(生殖细胞)进行繁殖。苔藓植物是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5、蕨类植物多数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如里白、贯众、满江红)。

(1)形态结构: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

(2)营养方式:蕨类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自养。

(3)繁殖方式:用孢子(生殖细胞)进行繁殖。

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可供食用,如蕨菜。

(2)可供药用,如卷柏、贯众等。

(3)作为绿肥和饲料,如满江红。

(4)煤的来源。

6、种子植物的分类:根据子叶数目分为:

(1)双子叶植物:胚里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叶脉网状),营养都储存在子叶中。如蚕豆、大豆、花生。

(2)单子叶植物:胚里具有一片子叶的植物(叶脉弧形),营养大部分储存在胚乳中。如水稻、小麦、高粱。

7、种子的结构:

(1)种皮:保护作用。

(2)胚(包含胚芽、胚轴、胚根、子叶)是新植物的幼体,将来能发育成一个植物体。

(3)只有单子叶植物有胚乳。子叶、胚乳中储藏的营养物质是胚发育成幼苗时养料的来源。

8、种子和孢子的比较:种子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适应环境的结构特点,如果环境过于干燥或寒冷,它可以处于休眠状态。孢子只是一个细胞,只有散落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才能萌发。

10、被子植物成为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植物原因:被子植物一般都具有非常发达的输导组织,从而保证了体内水分和营养物质高效率地运输;它们一般都能开花和结果,所结的果实能够保护里面的种子,不少果实还能帮助种子传播。

初一的生物应该怎样才能学好。

1.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学是一门与生产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科学。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将生物知识跟实际生活相联系。例如,在喝完一包奶后,我便会想,其中的糖、脂肪、蛋白质都会在体内经过怎样的变化。看到花的叶子黄了,我会想想到底是缺少了哪种矿物质元素。如果忘记了,你便可以及时地看书回忆,这样又就巩固了知识。学习生物科学是一件很有趣又很有意义是事情。

2.先记忆,后理解。

同学习其它理科一样,生物学的知识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对于大家学习了许多年的数学、物理、化学来说,这些学科的一些基本思维要素同学们已经一清二楚,比如:数学中的未知数x和加减乘除运算,化学中的原子、电子以及物理中的力、光等等。而对于生物学来说,同学们要思考的对象既思维元素却是陌生的细胞、组织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以及他们之间奇特的逻辑关系。因此同学们只有在记住了这些名词、术语之后才有可能生物学的逻辑规律,既所谓“先记忆,后理解”。

3.离不开做题。

数学、物理、化学的题目有解题思路,生物也有解题思路,只是它的解题思路,偏向于语文的阅读理解和看图说话。需要找到题干中的关键词、关键句,进行推理。这是拉开成绩的一方面,训练到了就会有效,因为做题就是培养敏感度和熟练度的过程,至于做多少题,我只能说,多多益善。

背生物的最快方法和技巧。

一.掌握规律。

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生物有自身的规律,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以及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过程。掌握这些规律将有助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二.突破难点。

有些知识比较复杂,或是过于抽象,同学们学起来感到有困难,这时就应化难为易,设法突破难点。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复杂问题简单化。生物知识中,有许多难点存在于生命运动的复杂过程中,难以全面准确地掌握,而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能使知识一目了然。

2.抽象问题形象化。思维越离开具体事物,就越抽象。有些知识,与现实联系少,理解起来困难。这时,要尽量借助某种方式,使之与实际联系起来,以便于理解,如dna的空间结构复杂,老师很难讲清楚,但出示一个dna模型,几分钟即可解决问题。

三.归纳总结。

在生物新课学习过程中,一般都是将知识分块学习。但当学完一部分内容之后,就应该把各分块的知识联系起来,归纳整理成系统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在脑子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而且也便于理解和记忆。

四.知识浓缩法。

可借用书店有卖的小本参考书(不要那些又大又厚的全解之类的,如果要在短时间内复习好生物,没必要背得那么全面),里面的内容要像笔记一般精炼简单,并有总结各个单元知识要点,照参考书上——背吧!

相关范文推荐

    参加教研活动的心得(优质17篇)

    教研是一种不断反思和改进的过程,目的是为了寻找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下是一些优秀的教研总结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借鉴,共同进步。20习年11月7日8日9日三天

    研修心得体会历史(实用15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某一方面的经验、感受和认识的总结和归纳。以下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精选文章,愿与大家分享,共同进步。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学习已渐渐

    开学以来的总结(模板20篇)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改进空间,从而提高写作水平。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本,供大家阅读和学习。20xx年下学期,我校认真落实上级文件精神

    火灾爆炸心得体会及感悟(优质15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实践中领悟到的感悟和体验,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物资管理人员个人工作总结大全(20篇)

    每个人的月工作总结都是独特的,它不仅是一份成绩单,更是我们对自己的一份负责和认真的态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不同行业和职业类型的月工作总结范例

    党员教育心得体会报告(专业21篇)

    党员心得体会是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思考和认识。在这里,我们分享一些党员同志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启示和借鉴。作为一名党员,参加各种党内活动的一项

    健康副校长实施方案大全(18篇)

    实施方案是将策略转化为实际行动的桥梁,它将理论变为实践。在实施方案中,我们可以学习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以提高工作效能。为贯彻落实《“健康延长建设20xx”

    青年交友联谊活动方案(精选20篇)

    活动方案的实施需要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接下来是几份精心准备的活动方案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启发。“缘聚七夕浪漫相约”一次偶然

    高中国庆活动总结(优秀19篇)

    活动总结是对活动目标是否达到以及效果是否如预期的一个重要评估。接下来是一些有关活动总结的实用范例和写作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前期备货准备充足,满足了从9月底

    政治生态污染心得体会(优秀16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帮助他人更好地面对类似的问题和挑战。【示例文本六】在实习期间,我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同时也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