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优秀学生评语 > 正文

优秀小学数学数一数教案(通用14篇)

时间:2023-10-27 01:34:46 作者:念青松 优秀小学数学数一数教案(通用14篇)

小学教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编写的一种教学准备材料,它有助于教师提前规划教学内容和目标。小编搜集了一些小学教案的经典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小学数学《数一数》教案

活动目标:

1、手口一致地点数3以内的数量。

2、对数数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磁性教具:小猫、小狗、小鸡、小兔子。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一、学习从左往右按序和一致点数3以内的物体。

(1)在磁性板上出示小鸡教具(1只)学习点数的方法。

老师:今天爸爸妈妈来到我们班级,你们看哪个小动物也来了呢?(小鸡)小鸡怎样叫?那来了几只小鸡呢?让我们伸出右手的食指来数一数。

(2)出示2只小猫。

“喵喵喵”谁来了?来了几只?(老师做镜面示范,)。

一只2只,(从左往右一个一个点数)一共有2只小猫。

(3)出示2只小狗。

我们看看还有谁来了呢?(小狗)小狗怎样叫的啊?我们一起来数数来了几只小狗?

(4)出示小兔子教具(3只)。

有一种小动物可生气了,它一跳一跳来到我们班级,你们猜是谁啊?(小兔子)我们一起来学学小兔子跳跳。我们来数数来了几只兔子?(1、2、3)。

请幼儿每人从筐里拿出3片塑料片,在桌上摆成一排,

然后按序从左右点数并说出总数。

老师:现在看老师拿出一片雪花片,放好,再拿出第2片,放整齐,还要拿第3片,现在桌子上了几片?(3片)我们大家一起来数数。

(2)现在请你数给你旁边的好朋友听听。

三、做练习。(活动中请阿姨将书发放给家长)。

小学数学数一数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认计数器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并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摆一摆”“数一数”等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学生数感。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体验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2、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并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教学情景,使学生对一千有具体感受。

4、让学生理解并熟记千以内数位顺序。

教学难点:

1、学生自主探索认识“一千”

2、理解千以内的数位顺序。

教学教具:

多媒体课件,计数器,正方体。

教学准备:

安排学生提前调查:生活中都有哪些大数。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课件)。

师:我们身边有很多比100大的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生活中的大数(板书课题)请把你找到的大数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谁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你找到的大数。生自由发言。

二、认一认。

1、师拨数,学生认。例如:120、345、756、892、990、995、等等。

2、指名到前面拨,下面学生认。

3、同桌之间一人拨数,一人认读。

4、请几组同学到台前展示。

三、探索新知。

1、(出示计数器9)师:请同学们看一下,这个数怎么读,再添一个珠子是多少?

生:是10。师:也就是我们学过的10个一是10,或1个十是10(板书)。

师拨99,这个数是多少?再添一个珠子是多少?

生:100。师:你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说出100怎么表示吗。

生:100个一是100,也可以是10个十是100(板书)。

师指名展示。(学生边讲解边展示)再添一个珠子个位就满十了要向十位进一,十位上的9加进位的一又满十了,再向百位进一。所以是100。

师:999这个数怎么读,再添一个数是多少?同桌或小组同学之间拨一拨,说一说。

2、全班交流。(你是怎么想的又是拨的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吗?)。

今天我们认识了“千”请同学们看一下计数器,千位数是一个四位数,从右边数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板书)相邻数位之间的关系是十进制。

(二)出示课件大正方体图。

1、你能估一估这个大正方体中有多少个这样的小正方体吗?

2、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讨论数的方法。(如果学具不够,可以借助附页二中的图片摆一摆)。

3、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个大正方体中有多少小正方体。

总结方法:一个一个地数,数10个是1条。一条一条地数,数10条是一片,一片有100个。一片一片地数,数10片有10个100,10个100加起来是1000。也就是说10个百是一千。(板书)。

(一)同桌互相数一数,从887数到1000。方法不限。

师:如果一百一百地数,下一数是什么?生:987。(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借助计数器)。

(二)游戏开火车数数。

1、师说一个数,一个一个地数每个同学数一个。一直数到一千。

2、从750开始,5个5个地数,数到一千。

3、从500开始,10个10个地数,数到一千。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千,并且有了初步的认识,请同学们回去以后在生活中找一找一千可以表示哪些物体?多大是一千?我们下节课将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大数。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数一数》教案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教学的兴趣。

2、通过“数一数”“说一说”等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数感。

3、通过活动,对计数单位“千”有进一步的了解,并知道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感受大数,发展数感,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

学生自主探索认识“一千”

教学准备:

课件、每人准备100粒黄豆。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10个一是()。

2、10个十是()。

3、一个三位数从右边数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数是()位。

二、探究新知。

1、师出示一小桶黄豆,请同学们估一估有多少粒豆子?

生自由发言。

2、如果想知道有多少粒豆子,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

师:有没有的方法?(先数出十粒,再分出十个这么多放在一个杯里,大约就是一百,然后再盛十个这么多就是一千了。)。

学生用总结的方法再试一遍,感受一下一千粒豆子有多少。

三、律动(我们来交换)。

仿照21页第7题小组游戏。

3、师:在我们身边找一找还有哪些可以用一千表示呢?请同学们把数学书合上,这本书大约有50张纸,几本摞起来会是一千呢?(学生独立思考)。

4、出示10个这样由100个小正方体组成的正方体(课件显示)。

5、出示一张有100个笑脸的贴纸,几张笑脸可以呈现一千个笑脸。板书(10个一百是1000)。

四、巩固练习。

1、我们数数到900时,10个一百是多少?

(出示课件:*广场周年庆典情境)。

4.完成21页第5题。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么多大数,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数一数》教案

教学目标 :

1、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2、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

3、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渗透应用意识;

4、在他人的帮助下,初步体会数学的意义与乐趣。

教学重、难点:

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

创设情境 兴趣的产生。

谈话:小朋友们都爱玩,你们最想到哪儿去玩呢?这节课老师要带我们班小朋友到儿童乐园。(学生闭上眼后再睁开双眼的同时,课件出示儿童乐园情境图)。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刚刚升入一年级的学生对于第一节数学课,以儿童乐园游玩作引子,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从上课开始便能全心投入,进入一个最佳学习状态]。

自主探索 兴趣的维持。

1、初步感知。

(1)提问:在儿童乐园,你看见了什么?

分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

(2)描述: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荫,鲜花怒放,鸟儿欢快的歌唱,蝴蝶快乐的飞舞,小朋友们玩得多开心呀,他们有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

[情感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声情并茂的语言渲染,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深切体验教师的可亲,课堂的可爱]。

2、数数交流。

(1)提问:儿童乐园里有好多东西,你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个吗?

(2)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3)选几名学生做向导,带领其余小朋友按顺序数数。

3、总结方法。

(1)展开讨论:怎样数数才能又对又快?

分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2)小结并强调一个一个按顺序数。(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等)。

4、抢答练习。

(1)提问:1个……学生接:1个滑梯;2架……,学生接2架秋千……(课件演示,从主题场景中逐个抽取10幅片段图)。

(2)自己看图说图意如:3架木马……。

5、点子图表示数。

我们可以用一些最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想用什么表示?我们就用点子图表示好吗?1个滑梯用1个点子表示(演示出现1个点子)。

怎样表示秋千的个数?为什么?怎样表示木马、飞机的个数?你还有什么想法?(让学生充分地说)。

三、寓教于乐 兴趣的体验。

过渡:小朋友,美丽的校园就是我们的乐园,让我们一起到儿童乐园中去玩吧!(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校园)。

找找数娃娃。

美丽的校园藏着许多数娃娃,你愿意找到它们吗?

找到后与好朋友(包括老师)交流。

练练点子表示数。

(课前创设好特定场景)。

1位白雪公主、2条手帕、3个蘑茹、4朵花、5只篮子、6个苹果、7个小矮人、8只茶杯、9只梨、10只小碗。

[童话般的美丽场景,学生喜爱的童话人物,学得生动,练得有味]。

四、总结提升 兴趣的延伸。

谈话: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每一个数学王国的成员都正眨着智慧的眼睛看着我们,你们想与它们交朋友吗?你打算今后怎样做?学生自由谈论。

小学二年级数学《数一数》教案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教学的兴趣。

2、通过“数一数”“说一说”等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数感。

3、通过活动,对计数单位“千”有进一步的了解,并知道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感受大数,发展数感,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

学生自主探索认识“一千”

教学准备:

课件、每人准备100粒黄豆。

教学设计:

1、10个一是()。

2、10个十是()。

3、一个三位数从右边数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数是()位。

1、师出示一小桶黄豆,请同学们估一估有多少粒豆子?

生自由发言。

2、如果想知道有多少粒豆子,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

师:有没有的方法?(先数出十粒,再分出十个这么多放在一个杯里,大约就是一百,然后再盛十个这么多就是一千了。)。

学生用总结的方法再试一遍,感受一下一千粒豆子有多少。

三、律动(我们来交换)。

仿照21页第7题小组游戏。

3、师:在我们身边找一找还有哪些可以用一千表示呢?请同学们把数学书合上,这本书大约有50张纸,几本摞起来会是一千呢?(学生独立思考)。

4、出示10个这样由100个小正方体组成的正方体(课件显示)。

5、出示一张有100个笑脸的贴纸,几张笑脸可以呈现一千个笑脸。板书(10个一百是1000)。

1、我们数数到900时,10个一百是多少?

3、淘气带来的问题——我校大约有一千名学生,像这样的10所学校大约有多少学生?

(出示课件:广场周年庆典情境)。

4.完成21页第5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么多大数,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小学数学数一数教案

1、复习1、2的点数。

2、能在三个物体中找出1、2的物体。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音乐dvd一台、一只灰太狼头饰、两只灰太狼图片、两只喜洋洋图片、数字1、2、1-3的各种水果图片(若干)、实物:苹果3个、橘子3个、实物:玩具(若干)、小筐子(若干)。

1、放歌曲“喜洋洋歌曲”,出示灰太狼头饰:“谁来了?”“干什么的?”

2、出示图片。

一只灰太狼和一只喜洋洋,领幼儿数数,有几只灰太狼,捉到了几只喜洋洋?(引导幼儿用数数用数字1表示)比较每只灰太狼都捉了几只喜洋洋。

3、出示图片。

两只灰太狼和两只喜洋洋,带领幼儿数一数,有几只灰太狼,几只灰太狼,(引导幼儿用数数用数字2表示),比较每只灰太狼都捉了几只喜洋洋。

4、按物点数。

灰太狼捉喜洋洋真辛苦,它的肚子饿了,请幼儿拿水果给它吃,每只灰太狼只吃一个水果,来了几只灰太狼,就拿几个水果给它吃。

教师分别出示、一只灰太狼、二只灰太狼,请幼儿拿出相应的一个水果、两个水果、三个水果,并检查对错。

实物:三个苹果、三个橘子(让幼儿点数,教师说出数字几,幼儿拿出相应数量的水果)。

5、游戏“灰太狼捉喜洋洋”。

(1)学本领:老师当灰太狼,幼儿当灰太狼宝宝,灰太狼拍一下手,幼儿拍一下,灰太狼拍两下、三下,灰太狼宝宝也拍相应的下数。

(2)实物:玩具。

教师给每一小组发放一小筐的玩具,幼儿听教师说的数字,从小筐中拿出相应的玩具。(教师巡回指导)。

6、活动结束。

让幼儿在我的数学《水果数一数》作业中在三个物体中圈出1、2的物体来。

高一数学教案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

[授课类型]:复习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集合部分汇总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以下三个问题:

1,集合的含义与特征

2,集合的表示与转化

3,集合的基本运算

一,集合的含义与表示(含分类)

1,具有共同特征的对象的全体,称一个集合

2,集合按元素的个数分为:有限集和无穷集两类

高一数学教案

2.会根据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写出其焦点坐标与准线方程;。

3.会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1.完成下表:。

标准方程。

图形。

焦点坐标。

准线方程。

开口方向。

2.求抛物线的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3.求经过点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二、问题探究。

探究1:回顾抛物线的定义,依据定义,如何建立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探究2:方程是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吗?试将其与抛物线的标准方程辨析比较.

例1.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为坐标轴,焦点在直线上,求抛物线的方程.

例2.已知抛物线的焦点在轴上,点是抛物线上的一点,到焦点的距离是5,求的值及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准线方程.

例3.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为轴,它与圆相交,公共弦的长为.求该抛物线的方程,并写出其焦点坐标与准线方程.

三、思维训练。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抛物线上的点到该抛物线的焦点的距离为6,则点的横坐标为.

2.抛物线的焦点到其准线的距离是.

3.设为抛物线的焦点,为该抛物线上三点,若,则=.

4.若抛物线上两点到焦点的距离和为5,则线段的中点到轴的距离是.

5.(理)已知抛物线,有一个内接直角三角形,直角顶点在原点,斜边长为,一直角边所在直线方程是,求此抛物线的方程。

四、课后巩固。

1.抛物线的准线方程是.

2.抛物线上一点到焦点的距离为,则点到轴的.距离为.

3.已知抛物线,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则.

4.经过点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5.顶点在原点,以双曲线的焦点为焦点的抛物线方程是.

6.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以轴为对称轴,过焦点且倾斜角为的直线被抛物线所截得的弦长为8,求抛物线的方程.

7.若抛物线上有一点,其横坐标为,它到焦点的距离为10,求抛物线方程和点的坐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数一数》教案

多数学生已有数数基础,教学时在这基础上,运用一些图片等直观教具,学学习数数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的兴趣.

二,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3通过数学校的花草树木,教育学生要保护学校的花草树木.

三,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先学习数数,在数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比多少,比长短和比高矮.

四,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五,单元评价要点。

数数.

六,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1节。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计划。

课时授课。

日期备注

教科书第25页内容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单元测试。

测试情况。

反馈。

合计。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在入学前,通过对各种物体的感知,已经积累了有关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的感性经验.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初步感知长,短,高,矮的含义,引导学生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长,短,高,矮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3,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4通过比较教室花草的数量,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三,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四,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长,短,高,矮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五,单元评价要点。

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的方法.

六,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2节。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计划。

课时授课。

日期备注

比大小,教科书第6---8页1,使学生知道同2,样多的含义.

3,初步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4,知道多,少的含义.

比长短,教科书第9,10页,做一做及练习一的第5,6,8题.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2,初步感知长,短高,矮的含义,3,学会一般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

4,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5,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习惯,6,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9月7日。

单元测试。

测试情况。

反馈。

合计。

第一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计划。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数已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5以内数的口算.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会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5以内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具体措施。

1,运用图片等直观教具和学具,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创设学生熟悉的环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

3,安排生活中的数等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数学,体验用数学的兴趣.

4,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让学生自己动手,从实践中总结出学习的方法.

四,教学进度。

小学数学(人教版)第一册教学进度安排表。

单元教参建议课时数计划。

课时数周次备注。

一,数一数12第二周。

二,比一比23第三周。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1012第四周---第五周。

高一数学教案

2、实际问题中的有关术语、名称:

(1)仰角与俯角:均是指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

(2)方位角:是指从正北方向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的夹角;

(3)方向角:常见的`如:正东方向、东南方向、北偏东、南偏西等;

3、用正弦余弦定理解实际问题的常见题型有:

测量距离、测量高度、测量角度、计算面积、航海问题、物理问题等;

2、实际问题中的有关术语、名称:

(1)仰角与俯角:均是指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

(2)方位角:是指从正北方向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的夹角;

(3)方向角:常见的如:正东方向、东南方向、北偏东、南偏西等;

3、用正弦余弦定理解实际问题的常见题型有:

测量距离、测量高度、测量角度、计算面积、航海问题、物理问题等;

一、知识归纳

2、实际问题中的有关术语、名称:

(1)仰角与俯角:均是指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

(2)方位角:是指从正北方向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的夹角;

(3)方向角:常见的如:正东方向、东南方向、北偏东、南偏西等;

3、用正弦余弦定理解实际问题的常见题型有:

测量距离、测量高度、测量角度、计算面积、航海问题、物理问题等;

二、例题讨论

一)利用方向角构造三角形

四)测量角度问题

例4、在一个特定时段内,以点e为中心的7海里以内海域被设为警戒水域.点e正北55海里处有一个雷达观测站a.某时刻测得一艘匀速直线行驶的船只位于点a北偏东。

高一数学教案

突出重点.培养能力.。

三、课堂练习。

教材第13页练习1、2、3、4.。

【助练习】第13页练习4(1)中用一个方向的斜平行线段表示,用另一方向的平行线段表示如图:

凡有阴影部分即为所求.。

四、小结。

提纲式(略).再一次突出交集和并集两个概念中“且”,“或”的含义的不同.。

五、作业。

习题1至8.。

笔练结合板书.。

倾听.修改练习.掌握方法.。

观察.思考.倾听.理解.记忆.。

倾听.理解.记忆.。

回忆、再现内容.。

落实。

介绍解题技能技巧.。

内容条理化.。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2.反演律可根据学生实际酌情使用.。

高一数学教案

(2)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不同的定义方法;。

(4)掌握并能初步运用公式一;。

(5)树立映射观点,正确理解三角函数是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

初中学过:锐角三角函数就是以锐角为自变量,以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引导学生把这个定义推广到任意角,通过单位圆和角的终边,探讨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求法,最终得到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根据角终边所在位置不同,分别探讨各三角函数的定义域以及这三种函数的值在各象限的符号.最后主要是借助有向线段进一步认识三角函数.讲解例题,总结方法,巩固练习.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可以有不同的定义方法,而且各种定义都有自己的特点.过去习惯于用角的终边上点的坐标的“比值”来定义,这种定义方法能够表现出从锐角三角函数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推广,有利于引导学生从自己已有认知基础出发学习三角函数,但它对准确把握三角函数的本质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从角的集合到比值的集合”的对应关系与学生熟悉的一般函数概念中的“数集到数集”的对应关系有冲突,而且“比值”需要通过运算才能得到,这与函数值是一个确定的实数也有不同,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对三角函数概念的理解.

本节利用单位圆上点的`坐标定义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这个定义清楚地表明了正弦、余弦函数中从自变量到函数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也表明了这两个函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包括这三种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和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公式一).

难点: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包括这三种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和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三角函数线的正确理解.

初一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了解总体、个体、样本及样本容的概念以及抽样调查的意义,明确在什么情况下采用抽样调查或全面调查,进一步熟悉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

教学重点:对概念的理解及对数据收集整理。

教学难点:总体概念的理解和随机抽样的合理性。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引入新课。

二、新课。

1.抽样调查的意义。

在上述问题中,由于学生人数比较多,全面调查花费的时间长,消耗的人力、物力大,因此需要寻求既省时又省力又能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的方法,叫抽样调查。

2.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意义。

总体: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

个体: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个体。

样本:抽取的部分个体叫做一个样本。

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

3.抽样的注意事项。

下面是某同学抽取样本数量为100的调查节目统计表:

表中的数据信息也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或扇形统计图来描述。

高一数学教案

1、掌握双曲线的范围、对称性、顶点、渐近线、离心率等几何性质。

2、掌握标准方程中的几何意义。

3、能利用上述知识进行相关的论证、计算、作双曲线的草图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焦点在x轴上,虚轴长为12,离心率为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2、顶点间的距离为6,渐近线方程为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3、双曲线的渐进线方程为、

探究1、类比椭圆的几何性质写出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画出草图并,说出它们的不同、

探究2、双曲线与其渐近线具有怎样的关系、

例1根据以下条件,分别求出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过点,离心率、

(2)、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是双曲线上一点,且,,离心率为、

例3(理)求离心率为,且过点的双曲线标准方程、

2、椭圆的离心率为,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3、双曲线的渐进线方程是,则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

相关范文推荐

    优质墙绘社会实践心得范文(18篇)

    社会实践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实践报告样本,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如何撰写一份优秀的报告。

    实用工作为人处事的心得大全(13篇)

    在工作心得中,我们可以反思工作中的失误和不足,从中吸取教训,并在今后的工作中避免类似的错误。工作心得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成功企业家的工作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

    优秀项目申报合作协议书范文(13篇)

    优秀范文是对学习和工作进行归纳和总结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接下来是一些值得借鉴和学习的优秀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路和观点。

    最热加薪自我申请书大全(14篇)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特定类型的写作规范和技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学习和借鉴,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尊敬的公司领导:首先感谢公司

    最热共产党员民主测评(汇总15篇)

    范文范本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写作要求,提出好的写作点子并加以转化。范文范本的收集和分享是为了帮助大家提高写作水平并拓宽写作思路。同志们:自公司实施中层干部竞

    2023年税务局转正工作总结(通用18篇)

    转正工作总结需要以实际工作为依据,客观地反映个人的能力和工作态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转正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思路和灵感。根据《__市呈贡区

    优秀纪检室工作人员个人总结大全(14篇)

    通过个人总结,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同时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这些范文以不同的主题和角度展示了个人总结的优秀写作风格。不知不觉中,已快

    热门政法大讲堂心得大全(14篇)

    在这个阶段,我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相信这对我的发展大有裨益。下面是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样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学习吧。公安政法大讲堂是指由公安部、法院、检

    专业家里有事的请假条范文(16篇)

    通过研读范文范本,我们可以了解到优秀文章的结构、论点、论证和语言运用等特点。如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阅读。尊敬的老师:我是______级_

    最热销售返利协议大全(15篇)

    在商务交流中,合同协议是确保交易安全和合作权益的重要方式。合同协议范文的阅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合同类型的特点和要求,为自己的合同制定提供参考。甲方:沈阳华程建